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迪发文感谢中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莫迪发文感谢中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莫迪电视演讲:称中方没有人越过实控线进入印度边境。有何深意?
我们以为,如果单看这句话,一定会得出一个结论:莫迪是一个实话实说的好孩子,不想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后火上浇油,希望尽快息事宁人,恢复战前状态。
人们或许可以由此给莫迪找到一个理由,即当家才知柴米贵:疫情让印度政府衣襟见肘,恢复国家经济需要时间,莫迪认为此时并不是打大仗的好时机。
但就在莫迪放出缓和论调之后,国防部长却召集军队主要部门首长,连夜在自己住所开会。会后放出风来,要给前线军官更大交战授权。言外之意就是允许前线指挥官,视情况可以直接开火。这让交战风险突然增大。
而在此之后,又有两个消息传出来。一是印度政府紧急拨付五十亿卢布,海外采购子弹和炮弹等消耗品。二是印度国防部长亲自带队访问俄罗斯,要求用全额现金购买三十余架现货飞机。
这是干什么?分明是在备战。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莫迪是在用缓兵之计,一方面释放烟幕弹,诱导放我们放松警惕性,另一方面在后方加紧备战,等到订购的军需消耗品和俄罗斯飞机到货后,有可能突然翻脸。而自圆其说对于莫迪而言并非难事,因为在莫迪眼里,实际控制线并不是法定国界线,印度军队有穿越控制线的自由,中方无权阻拦。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印度政府对印度军方管理控制力度一贯不是很大,军队高层有自己的小圈圈,他们有可能会瞒着莫迪干坏事,最终把印度推向交战的边缘。
我们以为,不论是莫迪的小计谋还是印度军方的自以为是,我们都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既要有打大仗的准备,又要能充分利用印度内部矛盾,阻挡印度军方进一步冒险。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既实际控制线就是我们前线防卫的底线,绝不允许印方有任何形式的冒犯。
莫迪头脑还是清醒的,他也明白,自己现在是把周边临居全得罪了。如果说做做样子给国际社会看看还是可以的,如果真和北方这个强临打起来,搞不好就是灰投土脸,最后自己连下台的机会都没有,息事宁人,这是莫迪的高明之处。
莫迪说的是实话,确实是印军侵犯我军在先。6月15日晚间,印军偷袭我方,骚扰施工人员,于是爆发了自1975年以来最严重的边界冲突。
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度明显落败了,要不然印度总理绝不会这样表态。要知道印度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经常和邻国发生摩擦。这次肢体冲突中印军死了20个人,还伤了数十人,被俘10人。可谓是丢盔卸甲,颜面尽失。
正因为吃了中方的大亏,印度才明白了对手的实力。这次冲突持续了6个多小时。 可想而知,咱们的军人有多么不容易。他们在高海拔超低温的情况下,为保卫领土而战,让对手的阴谋破产。
莫迪不是不知道中国的实力。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印度都不如中国。只是中国一直出于睦邻友好的考虑,和印度沟通协商,解决领土争端。但是印军把中方的克制视为软弱,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莫迪这么说 ,是想为此次事件降降温。毕竟死了那么多军人,不好向国际社会解释啊!诉诸武力的话,不是中国的对手;不报复的话,无法交差。所以左思右想,还是道出了实情。
不管印度总理如何表态,咱们这边还是要做好万全之策,不可轻视对手。如今日本也在搞事,将钓鱼岛更名。两边呼应,是否是美国在背后指使?不得而知!
说明莫迪还是保持清醒头脑的,没有被狂热的民族主义掩埋,而是能理智的发声。实际上,印度内部关系还是相当复杂的,军队自成体系,莫迪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控制,印度军人越境找我们打架,估计是莫迪也看不惯了!
莫迪作为执政者的表态,还是很尊重事实和需要勇气的。
一、陈述事实
莫迪2014年上台,这几年印度经济发展不错,国际地位提高,莫迪也被称为“印度的邓小平”,可见在印度政界、民众和国际上还是有很高的评价。
说明莫迪的执政能力和智慧不容小觑。
此次表述还是很客观的,点赞。
二、压制印度军方和民众偏激情绪
此次冲突暴露莫迪政府对军方实际管控能力不高。
印度是沿袭英国多党制,莫迪政府面临反对党的指责和国内极端主义情绪,能够陈述事实,能够克制国内不良情绪还是需要勇气的,还是希望缓和中印边境矛盾。
三、印度对周边国家边境矛盾一直是没有道理讲的。
一向是我大、我强、我怕谁。
吞并锡金、威慑不丹、东巴基斯坦独立成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冲突不断也是充分证明印度的没有道理可讲。
国际间想要话语权只讲实力。
只是他的对手这次是中国。
我们讲道理、也讲实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迪发文感谢中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迪发文感谢中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