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人到监狱,看望前总理谢里夫,是否为加强巴铁内部团结的政治信号?
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人能够到监狱中看望谢里夫,这是人民党对谢里夫以及穆盟(谢里夫派)释放的善意,人民党或许是希望能够和谢里夫冰释前嫌,毕竟谢里夫目前已经卸任巴基斯坦总理职位并且锒铛入狱,继续对立和敌视无论是对人民党还是对谢里夫而言都没有什么好处。
纳瓦兹·谢里夫1949年出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拉合尔市,他在1990年至1993年,1997年至1999年以及2013年至2017年期间曾三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职位。2000年谢里夫被巴基斯坦法院以腐败、劫机和恐怖主义等罪名判处终身监禁,不过谢里夫最终与法院达成协议,他以自己的逃亡抵消了法院给他的终身监禁惩罚。2007年在外流亡7年的谢里夫被巴基斯坦法院裁定可以回国参加议会选举,不过同年9月10号谢里夫回到巴基斯坦之后不久即又被巴政府再次驱逐出国。
谢里夫在巴基斯坦的政治仕途可谓是一波三折,他几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职位又几度被巴基斯坦法院给驱逐出国,而谢里夫作为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的元老级政治家,他对于穆盟(谢里夫派)在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地位有很大的影响。谢里夫所领导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曾经和人民党有过多次合作,两党曾经还在2008年2月18日赢得巴基斯坦议会选举,最终人民党和穆盟在同年3月一起组建联合政府。
当然,穆盟和人民党的合作经历并不愉快,它们在合作5个月之后即各自分道扬镳。谢里夫在2008年8月25号通过新闻发布会指责人民党违背承诺,所以穆盟(谢里夫派)只能选择退出执政联盟。幸运的是谢里夫的穆斯林联盟在2013年5月再次获得巴基斯坦大选的胜利,谢里夫也因此得以第三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一职,只是谢里夫的这届总理任期并不美好,他在担任4年总理职位之后即被法院取消总理任职资格,并且他还在去年12月被法院判处7年监禁。
(谢里夫和莫迪)
谢里夫的锒铛入狱让人深感遗憾,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作为巴基斯坦国内的重要政治力量,它与人民党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如今谢里夫被判7年监禁,人民党虽然不一定会同情谢里夫的遭遇,但是它也没必要幸灾乐祸。人民党领导人到监狱中看望谢里夫,这也算是老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人民党的行为未必是为了巴基斯坦内部的政治团结,它可能只是为了拉进人民党和穆盟之间的关系,人民党现在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才能在下一次大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穆盟是人民党可以考虑的团结对象。
大敌当前,巴基斯坦需要搞好内部团结,不要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同时也要为调整政策做'准备。
这次印巴冲突,印度是伺机而动,借题发挥,不怕闹大,而巴方是早有防备,有理有据,低调处理。
(未判刑入狱的谢里夫与汉在一起)
巴铁内部各派政治力量有高度默契,即没有外部威胁时,大家各自为战,相互争斗,乐此不疲,甚至不惜把政治对手押解到牢狱里。可是,一旦有外部威胁,各派会放弃争斗,一致对外,共同迎敌。所以,在两次印巴战争里,巴基斯坦没有出现一个叛徒,军队装备虽然不好,但斗志昂扬,最终以弱胜强。
但这次冲突有些不同,因为印巴两国已经都是有核国家,都有杀手锏,也都十分危险。所以巴铁'政府执政党人民党需要获得反对党的鼎力支持和信任。虽然明知不会轻易使用,但也需要在印度面前,展示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巴铁政府已经抓捕默罕默德军部分成员和主要领导,给双方曾经的暧昧关系画上句号。巴政府希望借此机会,彻底解决克什米尔内部抵抗运动的肆意妄为,汉政府将阻止他们随意攻击印度,而给政府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同时也想扭转对巴铁越来越不好的国际形象。
我们认为,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和民族情感的考虑,这届巴铁政府依然很难认同“穆罕默德军”是恐怖'组织。而通过逮捕和关押默罕默德军分子,就是要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再把'整个国家拖累进战争里。需要学会和应用文明手段,解决领土纠纷和民族'争端。
这是以往历届巴政府没有做过的事,是涉及民族和领土利益的大事,所以需要与反对派沟通,获得谅解和支持。
我们认为谢里夫领导的反对派一定会识大局,给予政府以满意的回答。
至于谢里夫是否会保外就医,是否会获得特赦,原有的贪腐行为如何处治等,就是巴政府和巴人民的选择了,外人无权干涉。
巴基斯坦人民伟大的民主斗士,谢里夫总理于2017年10月放被巴基斯坦问责局以腐败的罪名逮捕,2018年12月被法院判入狱7年。此次巴基斯坦人民党领导人到监狱看望前总理谢里夫,体现了人民党对合作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党非常怀念与谢里夫并肩奋斗的日子。人民党怀念与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最高领导人谢里夫的亲密合作过往,因为是他们共同促使了巴基斯坦最终实现了议会民主制(三权分立)。人民党领导人探望谢里夫也体现了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彻底拼弃前嫌,成为患难与共做政治盟友。谢里夫是巴基斯坦民权主义英雄,也是巴基斯坦三权分立体制的创造者之一,谢里夫对巴基斯坦民主化的贡献是历史性的。
人民党领导人不用担心受怕,可以自由赴狱探望谢里夫,说明巴基斯坦民权民主制度日益走向成熟,同时也说明巴基斯坦政治全面进入实质民主化,也体现巴方政党利益日益国家化。可以预见,复杂的巴基斯坦政局走向了团结和谐的光明前景。
谢里夫当总理期间与贝.布托的丈夫,时任总统扎尔达里共同合作,于2010年4日促使宪法18修正案在议会获何通过,总统向总理移交所以职权,成为一个象征意义的国家元首,而总理成为了真正的国家领导人,实现了行政,司法,立法,军队独立的三权分立民主制。结束巴基斯坦从1947年以来总统与总理争权,军人政变,各党倾扎的混乱局面。这多党制议会制的建立,让民权民意参与国家协权力运行,把国家真正置于民主管理的范畴。
贝.布托2007年被激进的基地组织暗杀,贝.布托生前主张在巴基斯坦实现世俗民政治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和赞扬,她被暗杀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她为自己理想中的“民主事业”献出了生命。她继承了父亲阿布.贝托的政治遗产,反对军人控制政治,主张实现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制,是巴基斯坦西方化民主的代表之一。
(贝.布托)
贝.布托生前说,“为使这个国家没有贫困,没有歧视,我在奋斗!”
“ 最好的复仇方式就是民主! ”
贝.布托遇刺后,把人民党交给了她的儿子布托.扎尔达里来继承,丈夫阿里.扎尔达里任人民党联合主席,于2008年高票当选巴基斯坦总统,2013年卸任,2014年受贪污指控,瑞士调查人员发现他们夫妇的账头上有2100万美元的巨款,怀疑是他们收受的回扣。他们夫妇在迪拜拥有豪宅,但这是公开的,贝.布托遇刺时,扎尔达里在就住在迪拜家中。神碼君在此透露这些信息,是为了向读者朋友说明一个问题,即人性是复杂的,金钱的魔力非常大,人一不小心就会犯错,有些伟人也不能例外。就如受到巴基斯坦万民景仰的政治夫妻贝.布托和阿里.尔达里也难免于中。他们夫妻是巴基斯坦最致力于建立平民民主(三权分立)政治的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巴基斯坦现在的多党议会制三权分立制度(总理职权大于总统)就是阿里.扎尔达里建成的。阿里.扎尔达里在担任总统的五年时间里,并不贪恋总统大权,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自愿放弃总统大权,还政于民(议会),规定总理(政府)由人民选出的议会选出,受议会节制,巴军方彻底独立于政治。这是民主政治家谢里夫一生的希望。谢里夫和扎尔达里是巴基斯坦的伟大政治家之一。扎尔达里还上过《时代周刊》封面(上过的政治家没有几个)。
阿里.扎尔达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过巴基斯坦总理,被时人戏称为“10%先生”(意为贪污拿回扣),但他在位时却极力要打破特权,让巴基斯坦回归民主监督,也最终让巴基斯坦实现了民主监督的伟人政治革新。
(扎尔达里总统上《时代周刊》封面)
扎尔达里和谢里夫,创建了巴基斯坦真正的民主民权制度,让人民有权力调查总统总理甚至有权力审判触犯法律的总统总理,不得不说,他们真正做到了把个人私利置之度外,把国家未来放在了第一位的思想高度。
可想而知,如果扎尔达里和谢里夫坚持过去的总统和总理特权和大权独揽,谁又敢调查他们?谁又敢问罪于他们?不怕也不惜拿自己去祭民权民主之魂,可见他们的心灵多么的豁达,灵魂多么的干净。
正如伟人所说:人不怕犯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谢里夫和扎尔达里,即使指控涉腐,但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真心忏悔,他们功大于过,是改变历史的伟人,他们仍值得人们尊重。有这样的领导人,是巴基斯坦百姓之福。
(全文完,历时6小时)
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感谢头条邀请!
印度在克什米尔主动挑起的冲突,自开战以来就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下风口。巴铁在冲突初期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勇于发扬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战打出了气势,也打出了气度。完全中国式智慧的外交斗争经验,进退有度,攻守兼备先立于不败之地。搞得印度是灰头土脸,憋了一肚子恶气。
但是印度毕竟是一个大体量的恶邻,其数倍于巴基斯坦的综合国力和地缘以及外交政治等,的确是巴基斯坦难以招架的。
尤其是第一个回合就被宿敌巴基斯坦搞得下不来台,那张臭脸肯定是没地儿搁了,特别是让长期支持自己的美帝和列强小伙伴们儿怎么看?朽木不可雕也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焦灼阶段的印度那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势必要搬回一局,才能有脸回到桌子上谈事儿。
作为一个标准的区域性大国,南亚次大陆的准霸主兼又是西方民主意识形态的重点培养对象,其掌握的资源和国际地位,还是及其庞大的。一旦认真严肃起来,我们的巴铁立刻感到了危机重重,压迫感瞬间袭来。
尽管背后站着大哥,但是有些事情,还得自己做才好。
因此至此内忧外患之际,新任总理依姆兰.汗也扛着巨大的压力,鉴于巴铁国内政局一贯不太稳当的长期发展诟病,军政双方必定会做出一些动作。但是面对印度这个庞然大象,攘外必先安内是首要关键。因此新总理适时的去拜望一下老总理,必定要交换意见,听取真经。
谢里夫作为巴铁老总理,其影响力更是源远流长,这时候老帅必定也能起到稳定君心,稳固国内局势,指点江山,利用自己丰富的军政人脉还有长期与印度作斗争的经验,帮助巴基斯坦走出困局儿。
这说明谢里夫还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在巴基斯坦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搞好团结是有必要的。
巴基斯坦在这种事情下必须要扬外必先安内。不要说仗打着打着国内就乱起来了,先确保国内政权稳定,这也不排除是竞选前的一种政治合作试探。
反正一个国家只要君主贤明有本事,而且国内政治稳定,对这个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好的。自古到今的政治斗争都是邪恶残酷的,希望巴基斯坦的高层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不要动不动就发动政变。庶不知堂螂捕蝉黄雀在后。
印巴局势剑拔弩张,为何巴基斯坦总理声称“做好了对话准备”?巴方为何不愿扩大事态?
在最新一轮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的表现可圈可点:当机立断地还击,但外交表现柔和!
巴基斯坦面对印度的武装挑衅,表现得非常果断:在印度战机编队入侵本国并且轰炸境内目标后24小时,立即派出战机编队深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且当空击落至少一架印度战斗机,生擒印度飞行员。从而向印度和国际社会,以及国民表达了巴方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坚定信心与决心,以及杀伐果断的领导意志。
不过,巴基斯坦的表现非常克制:1、善待被俘的印度飞行员,并且迅速归还印度飞行员;2、立即与中美等国家沟通,表达了不想扩大事端的外交与政治态度;3、巴总理立即向印度喊话,希望全面对话;4、立即就“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的情报与印度分享。
看似柔软的国际态度对于巴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
1、国际战略环境对巴方并不有利。整体来说,印度的国际环境远好于巴基斯坦,比如说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反恐怖表现一直十分不满。俄罗斯又与印度是传统伙伴关系……总之,巴基斯坦的国际孤立性大于印度;2、巴基斯坦现在正在求全面发展,包括不久前与沙特王储会面,沙特承诺投入200亿美元助其发展经济,而且巴铁与邻国的关系也重在发展经济,因此不愿意因为战争而影响经济发展进程;3、整体来说,巴军事和综合国家都远不及印度,巴基斯坦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印巴战争。况且,在过去的印巴战争中,吃亏较大的就是巴基斯坦。
综合上述原因,巴基斯坦是不愿意把事搞大,但也压住印度进一步挑衅的动力。
巴基斯坦方面觉得现在应该适可而止了,到不是说怕印军再次反击,而是再打下去双方都不会占什么优势,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话了。而且,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方退让一步其实是前进了一步,因为退让的一方在舆论上获得了上风,得到了国际的赞许。如果印度不同意和谈,那么谁是战争贩子一目了然。
巴方之所以不愿意事态扩大我认为主要是双方一来一往都没有占据上风,再打下去也分不出胜负。上一次印巴战争结束以后双方大体保持着小规模的交火,这是双方的默契,一旦超出这个边界大家都应该主动去把它纠正。小规模的零星交火可以,但是一旦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那就不是谁也能控制的住的。因此,在会谈的时候最好是邀请联合国派出观察团进行监督停火,大家都坦诚地坐下来。
现在的关键是印度方面的态度还不明朗,但是我相信莫迪会同意参加和谈的。他也清楚目前双方势均力敌,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名飞行员被俘虏,培养一名飞行员不容易,哪怕是为了这名飞行员也应该去参加会谈。以上仅是我的个人拙见,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恳请您批评指正,感谢您的点赞和评论,祝您生活愉快!
实际上不止巴基斯坦,就是印度也不愿意把事态扩大,但是实际上双方都有骑虎难下的原因。好在巴基斯坦在扳回一局之后有了给国内民众交代的理由,所以及时的软化了立场。
有个最新消息是,据印度媒体报道,2月27日,印度海军唯一的一艘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已经带着为其护航的军舰从孟买海军基地起航,随后关闭了海上定位系统,不知所踪。印度媒体表示,如果印巴关系继续恶化不排除这艘航母将会参与对巴基斯坦重镇卡拉奇的打击。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恰好中评军事认识的一个巴基斯坦朋友就居住在该地区。如果印度真试图对卡拉奇地区进行打击行动,那意味着印巴之间就不只是简单的冲突罢了。
◎印媒报道的印度航母出海图
虽然几十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三次大的战争和无数次小的边境冲突,但实际上克什米尔地区无论是距离印度的核心经济区还是巴基斯坦的核心经济区都十分遥远,所以双方在该地区怎么打,都不约而同的不对其核心经济区进行军事行动,这是因为谁也知道一旦在两国上述地区展开行动,则意味着将是全面的一场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媒体的报道未必可信,毕竟印度外交部和国防部都能似乎造假,在拿不出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咬定其击落了巴基斯坦一架F-16战机。
至于巴基斯坦方面为何说不愿意扩大事态,实际上是因为巴基斯坦这次真没想着和印度进行一场高烈度边境冲突。实际上巴基斯坦是被迫卷入,为何这么说,因为首先这是印度方面在26日发动了一场20年来最大规模的战机集结群入境巴基斯坦进行军事行动,其高调和张扬程度已经促使巴基斯坦内部情绪激愤,巴基斯坦决策层也骑虎难下,因为涉事地区又是敏感的争议地区,印度方面将该事件宣传的沸沸扬扬,巴基斯坦新总理才上任6个月,其不采取强硬措施难以对国内民众交代。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图
在击落了印度两架战机和一架直升机之后,至少在巴基斯坦这边已经扳回了一局,该战绩是比巴基斯坦在堪称印巴第四次战争的1999年那场持续了6个多月的大规模边境冲突中都没有取得的战战绩(对印度空军),所以此间巴基斯坦方面显然已经有了安抚国内民众的理由。所以可以下的了台了。
当下,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实际上都认识到发展和稳定才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双方之间再次陷入冲突,影响的便是两国经济的发展,而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发展经济才是当下两国急需面对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基斯坦总理表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