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乳腺结节、乳腺增生、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表现吗?
乳腺结节和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表现,也就是说检查发现乳腺结节和肿块,有可能是乳腺癌,也有可能是其他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改变,不是乳腺癌的表现,两者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乳腺结节、乳腺肿块与乳腺癌的关系
乳腺结节和肿块是对乳腺肿物的把不同描述方法,都可以用来代指乳腺内的肿物。结节和肿块的性质差不多,都是乳房疾病的常见体征,但是体积上有差别,一般大的叫肿块,小的叫结节。
大多数的乳腺结节都属于良性病变,并不是恶性的乳腺癌。乳腺结节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具体性质和名称需要切除后行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恶性的结节就是乳腺癌,临床上占比比较少,而一般不明原因的良性结节需要密切观察,建议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访,观察结节的变化即可。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增生与退行性变,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是一种良性的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会出现乳腺结节的表现,呈多发性,表面光滑,大小不规律,能移动,质地和大小会随月经周期改变。乳腺增生导致的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做好彩超或钼靶检查即可。
乳腺增生症包括小叶增生、纤维腺病、硬化性乳腺病等,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的不补分,有95%以上的乳腺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
如果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并且呈现重度异形,才有可能是癌前期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但是发生的几率很小。
乳腺结节和乳腺肿块可以是乳腺癌的表现,但乳腺增生不是。
一般来讲,乳腺的肿瘤以乳腺可以触摸到的结节或肿物形式出现,3cm以下的一般称为结节,超过3cm的,称为肿块,但二者可以是乳腺癌,也可能是良性肿物。
一、良性肿瘤表现为质地偏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无疼痛,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不会累及皮肤,多数为乳腺纤维瘤。而恶性肿瘤一般为单发,触诊结节质地偏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可以和皮肤粘连,呈现“橘皮征”,部分患者可以伴有乳头溢出液。
在临床检查中,彩超或钼靶可以初步做出一个综合评价,给出一个BI-RADS分级评分,一般分级为1-3级的考虑良性,4级(4a、4b、4c)为考虑可疑恶性,分级到4c级,恶性可能性超过50%,分级为5级,就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了,可能性超过95%。
二、乳腺增生绝大多数为生理性,可触摸到乳腺结节样或条索样改变,质地可以随着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结节增大,质地比较硬,月经来潮后结节缩小,质韧变软,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能够移动,大多有触痛感,而且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症状,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一般来讲,乳腺增生不会发生恶变,但部分乳腺囊性增生被认为有一定风险,有临床观察的数据显示,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随访10年恶变几率大约为5%。
总之,典型的乳腺癌肿块可以有几个要点:无痛、单发、质硬、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和皮肤粘连。这也是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癌肿块的特点。
以前有位美丽年轻女同事被诊断为乳腺癌,名医的手术方案都定下来,需乳房切除,并动到肋骨。害得该女同事哇哇大哭,梨花带血。临手术前,刚好出差上海,顺带其去复检。焦急等待一个星期后,上海医生说不是癌,是良性纤维肿瘤。
为什么有的乳腺癌肿块很小淋巴结转移?
这不奇怪啊,岂止是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器转移也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发生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甚至有的病人,乳腺都没有原发灶,而是只发现远处组织器官有转移,通过活检,发现是乳腺癌转移过来的,但乳腺并没有病灶。乳腺没有病灶,怎么能说是乳腺癌呢?当然啊,通过转移灶的特点(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可以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取决于这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尽管恶性肿瘤的特性就是容易侵袭转移扩散,但并不是所有肿瘤都一样,有的恶性肿瘤主要在原发灶周围侵犯扩散,但不容易转移,而有的恶性肿瘤,特别容易转移,有的恶性肿瘤,本身其实就是全身性疾病,也就是说,很可能一开始就有转移,在治疗上不能只是局部眼光,得放眼全身,要有全身治疗理念。乳腺癌就是如此,除了极少数情况,那怕是很早期的乳腺癌,基本上多数也要配合全身药物抗肿瘤治疗,比如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全局观念很重要,无论是在检查时还在治疗时,都不能只盯着局部,比如乳腺癌你不能只检查乳腺癌,而应全面检查;比如治疗时,刚才说了,不能只盯着乳腺,只做乳腺病灶的切除,除了腋窝淋巴结的清扫,还要视情况配合全身药物治疗。
乳腺癌是否一定要有肿块才可以确诊?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乳房部位可以触摸到肿块则意味着患上了乳腺癌,这其实是自我误诊,很容易就给自己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与负担,反而不利于自身健康,如果发现乳房部位有肿块,应当及时的咨询医生并接受乳腺彩超等检查,但是大部分的乳房肿块都是属于良性的乳腺增生问题。
不是。乳腺癌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无痛性肿块最为常见,但绝不是唯一表现,有肿块的不一定是乳腺癌,乳腺癌并不一定有肿块。
乳房肿块一般指自检或者临床体检发现的包块。一般呢包块比较大,位置比较浅,或者乳房体积不是特别大,比较容易检出。相反有的病灶比较小,位置深,或者乳房体积大,腺体致密,很有可能查不到。但是可以通过超声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发现。就说明一种情况,没有摸到肿块,不代表没有病灶,也就更不能完全排除乳腺癌。况且临床上,有些乳腺癌并没有包块存在,只是在钼靶检查上发现腺体结构扭曲或者比较集中的钙化灶,病理活检提示乳腺癌。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几种特殊的乳腺癌。
第一:隐蔽匿性乳腺癌和副乳腺癌。隐匿性乳腺癌乳房上并未发现肿块,甚至是病灶,多因腋下淋巴结肿大住院。副乳腺癌是副乳上发生的乳腺癌,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目前报道较少,多见于腋下副乳。临床上因副乳上发现肿块就诊。所以我们虽然提倡自检,但实际上常规的乳房体检更重要。除了部分患者本身存在自检不规范的情况,另外容易漏诊一些特殊情况。而乳房超声普查,简单方便,经济,无辐射,对人体无伤害。
第二:炎性乳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这种类型的乳腺癌临床上很少发现乳房肿块。乳房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和明显水肿。这种乳腺癌继发炎性病变,是由于癌细胞浸润到皮肤淋巴管,引发淋巴管阻塞导致的,这种发热一般是中低热,而且抗炎治疗无效。炎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1%至2%,是发病率较低的乳腺癌,但由于临床恶性程度高,皮下脉管存在很多癌栓,即便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也较易发生局部复发。总体而言,这种类型的乳腺癌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为炎性乳癌初期和急性乳腺炎的症状相似,哺乳期女性尤其要注意。对于抗炎无效的类似乳腺炎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三:乳房paget病,又名湿疹样癌。多是单侧乳头湿疹样改变,且经久不愈。病变都是乳头原发,然后向乳晕发展,与周围分界清楚。以后还可发生患侧乳头凹陷式糜烂,或于乳房触及质硬之肿块。但在早期一般无乳房肿块。这种乳腺癌要学会与乳房湿疹鉴别。
既然乳腺癌不一定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肿块也不一定代表是乳腺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自检的时候就不能单单关注乳房肿块了。还要注意有无乳房皮肤改变,乳晕变化,有无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到专科检查,明确诊断前,不要随意处理。另外,一定要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乳房检查。
摸着胸部有肿块,是乳腺癌吗?
胸部有肿块的症状,并不一定是患有乳腺癌的情况存在,也考虑是患有乳腺纤维瘤的情况存在,自检有肿块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个乳腺部位的检查,依据检查的结果做积极对症治疗,这样恢复起来比较的快,平时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乳腺部位的护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摸到疙瘩确诊乳腺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