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格力高管喊话小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格力高管喊话小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把董明珠和雷军调换一下,让雷军管理格力,董明珠管理小米,那么现在的结果会怎样?
直接的结果就是小米完了,格力再次辉煌起来。看看董后来做的那些跨界的事儿,哪个成了,都是死的那么难看。整天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女人能冷静下来想想吗,错在哪里都不知道,哎。
二人互换,对企业而言,绝对是个灾难。
董老师管理格力成绩斐然,但是对投资不是非常在行,比如其主导收购珠海银隆失败的案例就能见一斑。另外格力也研发,生产,销售格力手机,没有成功。她的生命力在制造业,而非创业。
雷老师不一样,从金山到小米,一路走来,是创业成功的光环,而且创办小米是在成功创建金山之后。
让创业和制造业管理者互换角色,是非常不妥的。
用创业的思维管理制造业,更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管理踏实生产研发的制造业,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水土不服。
用重在研究的制造业思维去管理不断迭代,快速更新的互联网,一定跟不上。
行业不同,所需专业有异,管理思维也不一样,跨界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格力和小米都是大体量企业,跨界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董老师和雷老师互换,对企业无一利而有百害。
一、中国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
中国企业的风格或者说文化是由企业领导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企业创始人什么风格,就定格了企业的文化。格力电器是在董明珠带领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现代格力的创始人。小米也是一样的,雷军的做事做人风格也决定了小米的文化。
二、董明珠和雷军的领导风格
在公众认知里,董明珠的领导风格是专制型、权威型的领导风格。雷军是亲和型、民主型的领导风格。这与他们企业的行业特征有关。
1.董明珠的格力电器是传统型的制造企业,对标准的制定、执行、检验、反馈、修正有着极强的偏好,强调令行禁止,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他们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和超强的执行力,所以董明珠只有雷厉风行,甚至有点专制才能将格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企业。
2.雷军的小米是一家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并不从事具体的产品生产,所有产品均靠代工,这跟格力电器有本质区别。高标准、高执行力的环节他们并不需要掌握,他们只要结果,过程控制他们不需要参与。他们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和互联网嗅觉、用户思维。
三、两家公司领导者互换可能是灾难
董明珠、雷军的风格差异代表着传统制造业和现代互联网企业,一个高度关注生产,一个高度关注创新;一个讲究标准,一个讲究开放。两人互换,可能导致公司混乱。
格力董明珠和小米雷军的“十亿赌约”,如果再延长十年,你觉得谁会赢?
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董明珠退休问题,你的重点应该是问10年后小米和格力的发展,暂时来看应该会是小米赢。因为格力属于成熟型,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布局好,看董小姐退了后面的接班人怎样发展咯;而小米现在还在成长期,特别是抓住物联网这个风口,Alot布局正在逐渐扩大,雷军在10年内应该还是会继续掌舵。这10年中的变量就是董小姐的接班人怎么样,能不能找到新的风口,再就是如果小米再次出现16年那种状况,那就没办法说咯。
十年?太看高了格力了!按双方业务范围与前五年营收增速。三年内小米必超越格力。格力已处于行业鼎盛期,随着房地产也调控滞后效应发酵,三年吃老本,三年垫老本,再三年挣扎,所以,没有十年之争(有心的可以收藏为证)。
谢邀!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延长10年,格力不姓董了,再说,现在的赌约是董明珠自言自语,一会说赢了,一会又给自己找台阶,说没有可比性。格力和小米,确实是没可比性,一个是强大的国企,可动用各种资源干预市场,一个是并不强大的民企,完全是市场说了算。董明珠和雷军,一个是建明珠广场、办明珠学院的红顶(将来珠海市可改为明珠市),另一个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天下的开拓者。
董明珠既然知道没可比性,那当初为什么咄咄逼人把赌约加到10亿呢?这只能说明两个营销高手演了一台好戏,他们都赢了。
至于你说的假设10年后赌约会怎样,我告诉你,10年后,那些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都会改回企业,因为钱是企业掏的。
谢谢邀请!感谢信任!董明珠和雷军的“10亿赌约”,其实胜负已定:和局,不分赢输,根本没有延长十年的必要了。董明珠也已说过多个版本,大意是“赌约”不合理;雷军更是笑而不语。其实这场“豪赌”本是一场营销策划,格力、小米、央视都是赢家,瓜友们不要太当真了。
董明珠在本月初已高调宣布她已胜出,理由是格力今年营收2000亿。在一年结束尚余一个月的时候,为什么董明珠就清晰的做实格力的全年销售额?这和格力的销售模式有关!四季度肯定是空调的销售淡季,常人都知道,但格力是如何做到四季度的营收占全年1/4多?淡季不淡、不淡反旺的呢?说白了就是库存搬家,利益诱使,淡季返利,摊派压货而实现销售。那为什么代理商经销商愿意被压货?利益驱动,如你不同意压货,咱不给返利,再不然取消你经销商资格,你还能不同意?当然更重要的是与结算制度有关,其实经销商也没啥损失,空调转年还是能出手的。财务安排是这样的:经销商拿库存货抵押,银行为其出具承兑汇票(假定6六月期,即6月后此汇票才能兑现)支付给格力,格力背书后再将此承兑汇票转付给供应商,这样产供销链条完美完成,合规合法。因此格力的全年营收就提前搞定了,具体数据可以按需而定,当然太离谱也不好。尽管常人觉得格力四季销售完成全年的1/4多的任务不可能,其它主要家电商就做不到。但为了2000亿,必须要。
反观小米的销售模式几乎是线上的,实打实的,消费者买一台就一台,压货给谁?尽管四季度是手机、电视机等数码产品的传统旺季,董明珠判断小米单季700亿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就提前调高声调说她已胜出。但现在诡异的是雷军笑而不语,难道他心中有数?有王炸?
事实求是讲,格力与小米2018年的营收应该都是在2000亿左右,双方相差不会超过100亿。从立“赌约”时格力营收多小米900亿,到最后几乎持平,你说谁赢了?有再延长十年的必要吗?如真在十年后来看,我敢断定到时小米的营收会是格力的2倍!现在的格力犹如瞎子摸象,就以做芯片来说,做芯片本是没错,但方法有问题。一是格力你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二是就算最后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成功了,那是何时?市场够大吗?别的家电企业会用吗?反观美的、海尔、海信联合中国家电研究院造芯片,并且已在做测试了,那才是正确的路。重整格力这个河山,只能待后生了。
再来一次5年赌约,小米雷军与格力电器董明珠再赌10亿谁会赢?
雷军与董明珠“续约”再“赌”一把。近日,雷军和董明珠曾经的“10亿赌约”再次被提起,5月23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之一,雷军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格力是非常优秀的制造企业,没想到两人六年前的一个玩笑变成了行业关注的大事。”
再续赌约
而董明珠在回应是否会跟雷军再续这一赌约时表示:
他愿意续我当然可以,有竞争才有发展,有竞争才有动力。在过去的竞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经济指标、销量的多少,但是未来我希望在科技创新、给国家税收贡献、给股民利益分配等综合层面来进行比拼,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董明珠提的“新赌约”,雷军坦言:
董总说赌约要升级成综合指标,自己还不知道规则,但如果这个比拼对帮助提升国产品牌有作用,还是乐意接受的。
之前赌约谁赢了
二人的赌约要追溯到2013年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雷军与董明珠同台获奖,提出了5年内小米营收能否超过格力。
雷军认为能超,董明珠认为没可能,于是对赌,输了的要给10亿元。
这次豪赌最终以格力险胜结束。2018年财报公布后,小米2018年总营收为1749亿元人民币,而格力2018年总营收1981亿元。
不过,董明珠之后明确表示赢得赌约的10亿元不要了,其实只是一个玩笑。
再赌10亿谁会赢
自从雷军和董明珠第一次赌约以来,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媒体就时不时拿两家企业PK一下。
虽然小米2018年的业绩低于格力,但要知道小米可是2010年才成立的。成立仅三年就敢和如日冲天的格力下此赌约,那时的小米营业额还不到300亿,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雷军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不自量力。但现在看来足见雷军确实够魄力,虽败犹荣。
近日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小米2018年营收低于格力,但是2019年已经反超了格力,包括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营收也超过了格力。”
没错,2019年小米总营收2058亿元,格力总营收2005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净利润为115.3亿元,不足格力246.97亿元净利润的一半。
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至3月,格力实现营收204亿元,而小米实现营收497亿元,后者同比增长13.6%。
在雷军带领下,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但格力在家电领域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市场也让人难以忽视,若再续赌约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还需时间等待各自的答卷。
但从目前的形势看雷军似乎胜算更大一些,至少已经领先一季度。
小米会赢。
5月23日小米董事长雷军接受采访,又被问到曾经和格力董明珠的10亿赌约,雷军表示,董明珠说赌约要升级成综合指标,自己还不知道规则,但如果这个比拼对帮助提升国产品牌有作用,还是乐意接受的。
上一次格力以微弱优势险胜小米
2019年4月格力发布2018年全年财报全年营收2000亿,而小米全年营收也达到了1749亿,格力仅多出小米251亿。有消息称格力董明珠为了赢得赌局,在2018年底强势要求全国代理经销商提前压货,当然,董明珠并没有违规,只能说格力赢得惊险。
雷军输了,10亿没有兑现
雷军和董明珠都心知肚明,对赌只是一个姿态,与钱无关,回看当年在CCTV颁奖礼上的对赌,感觉是被主办方给“套路”了,雷军说赌1块钱,没想到董明珠说要赌就赌10个亿,显然,这不仅是董明珠心直口快的个性,也是董明珠面对挑战者一向以来的霸气和自信。
其实,董明珠当年根本就不看好小米手机,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意气用事”地做格力手机。你小米才成立几年,就敢挑战我格力,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就给你个下马威。
赌局胜负未定之前,董明珠在公开场合,总是咄咄逼人,甚至还说过小米没有核心技术,小米是“小偷”,即使是痛斥死对手某的,也不忘拉上小米,说小米和“小偷”做朋友,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等等。
但是董明珠赢得赌局之后,反而显得低调了许多,并没有再拿这10亿说事,雷军也没有公开表态要兑现这10亿,相信私下雷军和董明珠一定是有过沟通了,大家在意的都不是钱,而是结局,最关键的是这10亿赌局在网络上讨论了5年,给格力和小米省了多少广告费,无论输赢,格力,小米都是赢家。
再续赌约,小米胜券在握
相比5年前小米的青涩,现在的小米要成熟多了,就在刚刚发布的小米一季度财报上,小米1季度营收497亿,同比大幅增长13.6%,因为超预期的业绩,机构纷纷上调小米目标股价,在国内外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小米逆势飘红,实属难得,无论外界对小米有怎样的争议,小米的根基越来越稳了已是不争事实。
近日,格力发布2019年报:公司在2019年,实现营收2005亿,同比增长0.24%,归母净利247亿,同比下降5.75%。要知道在2018年格力的全年营收已为2000亿,2019年的格力已呈现原地踏步走的尴尬状态。
此时,外界甚至传出格力业绩下降,预收款下降,分红“爽约”的声音。
小米逆流而上,格力原地踏步,如果再续赌约,小米赢面更大。
我认为小米会赢
近日,雷军又提起了与格力的“10亿赌约”,他承认格力是非常优秀的制造企业,并且透露董明珠说赌约要升级成综合指标。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更看好小米。
1、2019年业绩小米已经超过了格力
2019年两家公司的营收分别是:格力电器全年:1981.53亿元,同比增长0.02%;小米集团:2058.38亿元,同比增长17.7%。小米在金额上超过的同时,增长率大幅领先格力。
其实2018年,也就是赌约完结那一年,格力也仅仅以微弱优势胜过小米。
2、小米产品线比格力丰富
江湖人称小米集团是个杂货铺,业务方面小米主要分为3大块,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产品以及互联网业务,其中智能手机占总营收(2020年1季度)60%左右,可以说小米其它业务是非常强的。而格力规划了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和通信设备四大板块,但是除了空调,其它方向收效不大。未来,不管对于格力电器还是小米集团,肯定是既要坚守主业,又要拓展多元化业务,谁在主业外发展的好,未来就是谁的,这点更看好小米。
3、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对决
小米和格力的赌约可以说的互联网行业对阵传统行业,虽然格力这几年也走互联网路线,但是个人更看好小米的手机+AIoT战略。这就是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以上是我的观点,认同请点赞关注。
在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赌约中,董明珠赢了,为啥生态化的小米干不过只卖空调的格力?
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就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与格力相比,小米无论是卖手机卖电视、卖吸尘器、油烟机、甚至卖董明珠最擅长的空调,业务十分庞杂,似乎什么都卖,特别是注重对粉丝运营的变现上。
小米的商业模式要比董明珠的格力会复杂多了,但有一点,“利润”二字仍然是小米述说美丽故事的一大“短板”,而这实质上就是“技术”与“营销”的差距,更是“10亿赌约”背后一个最要紧的问题。
雷军输给董明珠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最大的特别就是盈利方式。雷军一直坚持高性价比,同样性能、同样定价,都要拼出个高低,不管自有品牌还是生态产品,都要坚持这一点。
雷军向社会承诺,小米硬件的毛利率将永远不超过5%。2018年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约1%,进一步证明了小米的薄利多销已经初见成效,这恐怕是雷军最高兴的点。相比之下2018年格力毛利率应超过30%,格力卖一台产品抵得上小米卖多台。
对于市场来说,更欢迎的是小米这样的营销模式,而且家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格力能否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毛利率,是个很大问题。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与格力相比,小米无论是卖手机卖电视、卖吸尘器、油烟机、甚至卖董明珠最擅长的空调,业务十分庞杂,似乎什么都卖,特别是注重对粉丝运营的变现上;小米的商业模式要比董明珠的格力会复杂多了,但有一点,“利润”二字仍然是小米述说美丽故事的一大“短板”,而这实质上就是“技术”与“营销”的差距,更是“10亿赌约”背后一个最要紧的问题。
谢谢您的问题。雷军虽然输给了董明珠,但是雷军赢得了自己。
卖手机和卖空调的对比。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1.19亿台,同比增长30%。小米智能手机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41%。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体下滑,小米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不错的。2018年格力空调卖了1557万台,其中线上350万台,线下1207万台,2018年的营业收入大约为2000亿到2010亿元,虽然空调收入贡献率还不清楚,但是格力以空调为主业,空调收入肯定比比小米手机高。卖1亿部手机还不如1000多万台空调来钱快。
雷军输给董明珠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最大的特别就是盈利方式。雷军一直坚持高性价比,同样性能、同样定价,都要拼出个高低,不管自有品牌还是生态产品,都要坚持这一点。雷军向社会承诺,小米硬件的毛利率将永远不超过5%。2018年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约1%,进一步证明了小米的薄利多销已经初见成效,这恐怕是雷军最高兴的点。相比之下2018年格力毛利率应超过30%,格力卖一台产品抵得上小米卖多台。对于市场来说,更欢迎的是小米这样的营销模式,而且家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格力能否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毛利率,是个很大问题。
雷军有新的盈利点。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占比是65%,有1/3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手机之外。小米的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功不可没,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87%,收入占比为25%,同比上升近5个百分点。小米大家电业务从新生变为强大而可依靠,进入了董明珠的核心领域。小米的拳头家电产品是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为840万部,同比增长226%。米家互联网空调、互联网洗烘一体机等新产品也不断推出。董明珠短暂地欣喜之后,也要看到雷军的志向。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格力高管喊话小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格力高管喊话小米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