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临港楼市最近很火,谁能说说临港到底适不适合居住生活?
适合 只是滴水湖现在没啥成熟商业 好的房源你基本不可能抢到 你担心的潮湿飞机噪音什么的 我住这边我是没感觉到 海绵城市没你想的那么潮 风大是真的 想入手可以入手 犹豫到最后只会被网友吓得不敢买
1.从环境来说,适合居住。绿化面积以及滴水湖生态环境比较好;商圈也逐渐形成,如临港新天地,百联生活中心已建成,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2.从子女上学来说,适合居住。冰厂田幼儿园、明珠实验小学、上海中学东校(摇号)、建平(小学不清楚师资力量,中学据说是在建)等齐聚临港,相对来说,学区还是不错。
3.从工作来说,不一定适合居住。如果工作在临港,离家近,则适合居住。如果工作在中环内或者浦西,我觉得有点太远了。
4.从政策来看,适合居住。目前政府政策倾斜,引进人才,又有很多知名企业进驻临港。相信后续发展一定会很好(要看政府政策是不是一直支持)
温馨提示:2018年房价才2万多,现在已经到4万了,所以入手还需要慎重。
以上仅供参考!只是个人观点,见仁见智!
临港目前状况如同90年代的浦东,再过5年,10年再看,一定是另一片天地,国家想发展的项目,一定是中国的改革标杆之地。现在没有形成示范效应,当人人都感觉是好地方的时候,各种争议也就消失殆尽……
短期没有优势,以后未必。看好就下手,风险未必大过某些投资产品,你懂得,临港投资对比其他地区,二,三,四,五,线城市,哪里有优势,相信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关键你是否有购房资格,没有的略过..钱多的大手笔,直接内、中环.....
土生土长临港土著来回答。
吃。以前临港确实没有大的商场,但随着网络购物发展,什么吃不到?实体餐饮方面,近几年来宝龙、港城新天地、初现规模,日渐成熟,万达、红星美凯龙等也在规划之中,芦潮港海鲜也是新鲜一绝,水果从水蜜桃、西瓜、翠冠梨、番茄、水果黄瓜以及最近引进的红美人柑橘,还有一年四季的蔬菜,就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住。临港最近房价确实涨了不少,但是,跟别的区县比,放眼整个上海,他还是相对的低价,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如果能够买到一手的,可以入。住在临港,不知道是水质还是海风原因,肤色会黑,目前临港还属于地广人稀的状态,空气是真的好!
行。地广人稀,出门不堵。去市区16号线。政府部门两对集中,办事方便。
娱。小孩的天堂。靠海,夏天闯海捉蟹;海昌海洋公园年卡一整年,随便玩,不用挤人堆;航海博物馆、鲜花港四季芬芳、冰雪大世界建造中。。。成年人,早睡早起,身体健康,家庭和谐。
另,学区,幼儿园,冰厂田,小学,明珠,建平,中学,上中东等还有好多规划中新建的,行不行,还是看孩子自己吧;医院的话,目前比较大的只有六院东院。
总体而言,生活节奏还是比较慢的。
临港的目标是万亿GDP,又一个浦东新区,产业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港口,物流,贸易,配套的金融,因此工作机会很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适合年轻人来工作生活。
临港现在是高速发展阶段,这样的机会可真是难得,就像大牛市刚刚抬头,赶紧上车。
针对上海新房摇号过热调控政策,是否会给上海楼市降温?
2021年1月20日,坊间流传关于上海市房管部门出台以“限筹”为主要方式的调控收紧政策:“同一认筹时段内(自本项目认筹开始至摇号结果公布),认筹客户至本市其他楼盘进行认筹,本楼盘不予支持。因限额查询过程中审核不予通过的,后果由认筹客户自行承担”。
虽然相关部门稍后否认,但否认“没定”并不代表“没有讨论”,该次一小时之内的捉放曹,被“被调控经验丰富”的业内认为是山雨欲来十有八九。
缘起于近期因上海打新热潮,导火线是某博士致信上海某领导关于打新潮不利于“向无房者买房倾斜”的政策应对,想来属于又一次的因城施策定点调控。
至少从该政策一日游被暧昧否认的过程来看可以证明(1)博士来信受到重视(2)打新现象已被重视(3)上海新政将针对打新泛滥。
至于是否会给上海楼市降温,就是一个厚黑的话题了:因为在时近年关试探市场反应,本身属于热油倒在凉菜上,“油肯定是热的,但淋上去之后油和菜都会凉的”,会在短期之内因为成交量骤降而体现出调控效果,但造成这种骤凉的真正原因可能并非来自于此,当然结果最重要。
同时,就算真的出台“限筹”,也并非从源头上堵漏,而是留下了逃跑路线——只要打新的土壤即一二手房价倒挂依旧,打新的热潮就不会退,“具备打新资格”就像最初的限购一样会遭遇各种“不同名字不同家庭继续参与其中”。
不会。
1.这波上涨是压抑了多年需求的释放,并把是所谓的炒房,所以涨幅比较大的都是品质高的次新和学区房。
2.2020放了那么多水,抗通胀的利器就是房地产,价格上涨是正常的。
2.离婚买房不是购房的主力军,说实话影响不大。
3.增值税说难听点儿就是多割点儿韭菜。加税同时减少了二手房的供给和需求,这样对价格均衡点影响有限。但刚需还是要买啊,作为弱势一方必然承担大部份税赋,购买楼盘的品质也要降低。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经济学常识。
4.增加外环和和郊区的新房供应—俗称画饼。
所有不以增加有效供给的调控都是假的,不尊重科学规律。
上海汇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属于国企吗?
不是,属于中外合资企业
上海汇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01月17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2888弄5号,法定代表人为HERMAN NAGARIA。经营范围包括在批租地块内开发建设、销售、出租、经营和管理自建商品楼宇及相关配套设施,物业管理。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上海汇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2009年上海的房贷政策是“认房不认贷”吗?
2011年1月31日,上海出台了落实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上海版细则。这是上海第一次对房产限购。所以2009年的时候,上海没有限购,的确是房管局:认房不认贷,银行:认贷不认房。
3月25日,上海房产新政出台后,网友提出很多问题。市住建委负责人权威解答:
①新政即日起执行,已经在进行交易的,以网签时间为准;
②坚持“认房不认贷”原则,目前在房地产交易系统内查询到已拥有1套住房的,无论其是否有贷款记录、无论其住房贷款是否结清,均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即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③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如果其交易对象为个人,也将严格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上海楼市大事件8.11:实探限购放开后的临港,滞销盘瞬间变抢手货!专家:细则未明前下手须谨慎, 你怎么看?
一口一个临港,临港新区地方可大了,整个新区相当于整个主城区的面积还多。看你买到哪儿呗。说交通不便,应该说公共交通不便,开车就很方便,远归远基本到市中心也就一小时车程。另外说适不适合居住,要看临港哪个区域。首先,奉贤区域肯定是不适合,基本就是工业区,泥城基本新型重工业区,万祥也是工业区,芦潮港及洋山港、主城区西北部区域就是物流仓储区域,主城内西南部为大学城及科研区域。西北部主要是商服,主城北部为金融商贸政府职能功能区,东部、东南、东北为旅游景点。整合东北部地区几乎都是公园和旅游景点,加上一点高科技产业。书院西部是综合产业,东部为生活区。照此逻辑去找适合的地段吧。度假养老生活,我个人认为还是东部比较好,书院的生活区或者主城环湖三路附近北侧。书院的好处是离海较远,又是自然形成的陆地,所以不潮。老镇,基本生活设施也比较全。新城就是离未来中心区近,地段更好,但填海造地肯定还是潮湿的,居住品质还是偏差。其他地域,就看工作需要了,就近居住肯定还是方便。不过个人不喜欢工业区或物流仓储区。宁可附近都是农田,求个清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优化房地产政策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