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毒蚊子批量北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最毒蚊子批量北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哪个省的夜蚊子最多最毒?
相比白天来说,夜间蚊子会明显增多。那么,到了傍晚与凌晨的这段时间里,最容易上演“驱蚊大战”,尤其是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福建、云南等,这个省市的朋友,最好能提前做好夜间防蚊措施哦,以免收到无数的“红包”。所以家在这里的朋友,晚上可安心外出,因为你们蚊被蚊子叮咬的可能较小。
蚊子分多少种,哪种最毒?
想要了解蚊子的种类,我们首先得知道,蚊子是什么。让分类学家来说,蚊子是双翅目长角亚目的昆虫。而翻译成普通汉语的话,就是那些看上去只有一对翅膀(因为第二对翅特化成为了平衡棒),而且触角长于头胸之和的昆虫。
蚊子的种类很可能远超你的想象,有数万种之多。而在这庞大的长角亚目中,我们熟悉和憎恶的蚊子,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
1. 人类的老冤家——蚊
我们就从最熟悉的蚊子说起——它们其实只是蚊科昆虫中一些吸血的种类,常见的有斑蚊属、疟蚊属和家蚊属等(每个属的成员们分别对应我们常说的伊蚊、按蚊、库蚊)。关于它们, 这里 有一些简要的介绍。这些蚊子不仅叮人吸血,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病原体的中间寄主,着实害人不浅。当然,叮人的蚊子远不是么简单,蚊科的很多属昆虫都参与了这“邪恶”的勾当,例如华丽的煞蚊也是其中一员:
这类蚊子的雄性以植物汁液为食,雌性则以血液为食。雌雄蚊可根据触角区分:雌蚊触角上的刚毛稀疏,雄蚊的细密如试管刷,这对触角有助于找到雌蚊的位置。
2. 沉冤难雪的大蚊
所有的蚊子中,最易被误解的当属大蚊。大蚊是大蚊总科昆虫的统称,它们是双翅目比较原始的种类,体长一般在1厘米以上。因为体型巨大,经常引起人们的恐慌。但其实这真是冤枉它了,大蚊成虫寿命只有十来天,不进食,仅吸收点水分过活,交配繁殖后便完成了此生的使命。
大蚊的幼虫生活在植物根部、有湿润泥土的树洞或水中,取食植物根部和腐殖质,是自然界的分解者,也是多种动物的食物。只有少数种类的幼虫因取食植物根部对农业生产、城市绿地草坪有一定的危害。
大蚊的一生和吸人血沾不上边,不过如果像大蚊那般体型的能吸血,那的确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
虽然同样巨大,但巨蚊不是大蚊。它和叮人蚊子是近亲,同属蚊科,但是尺寸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部分种类体长可达3厘米。把恐怖抛到一边的话,其实它们金属光泽的质感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巨蚊的幼虫生活于树洞、竹筒的积水里,吃的食物是特别的——孑孓。巨蚊的幼虫们是不折不扣的吃货,据实验观察,华丽巨蚊的幼虫先后捕食了106只孑孓才化蛹。除了吃异类,它们还自相残杀,通常在孽生处只有1-2只巨蚊能成熟,特别大的树洞才能多容纳几只——在动物世界里,对房子和资源的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别看那么能吃,它们也特别扛饿,短须巨蚊末龄幼虫在无食物的情况下竟能存活6个月以上。
所幸的是,巨蚊幼虫虽然嗜血,它们的成虫却对真正的血没什么兴趣。它们以花蜜为食,常出没于竹林里。我国已命名的巨蚊只有7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3. 不咬人的摇蚊
不论大小还是外形,摇蚊成虫与常见的蚊都十分相像。只是它们口器退化,不会叮人吸血。而且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它的触角上密布细毛,体无鳞片(蚊科的有),而且静止时前足伸出不断摇动——这正是“摇蚊”一名的由来。
不过更引人注意的是摇蚊的幼虫,因为它们偶尔会出现在水管中。常见的摇蚊幼虫因体内含血红素呈现血色,又名“血虫”。摇蚊污染的确是一个棘手的恶问题,因为即便经自来水厂多重处理后,摇蚊幼虫基本被消灭,但只要有极少数残留的摇蚊卵进入了二次供水系统,而二级供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的话,就可能给残余的摇蚊卵带来新的生长条件,这也是供水系统出现摇蚊幼虫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摇蚊繁殖能力强大并不是一个坏消息,天然水体中大量繁殖的摇蚊幼虫不仅是食物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经济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
4. 凶狠的吸血鬼——蠓和蚋
蠓和蚋从名字上似乎都与蚊无关,它们分属摇蚊总科下的蠓科和蚋科,但它们却不像它们的“亲戚”摇蚊那么友好。
蠓和蚋体型都很小,蠓俗称小黑蚊,蚋俗称小黑蝇,真是一对吸血小黑友。在夏天,光线不强植物多的地方,裸露的皮肤很容易招惹它们过来。蠓、蚋还喜欢集群绕着人头顶周围婚飞,让人十分厌恶。被蠓和蚋咬,会比蚊咬感觉更痒更难忍,甚至会引发皮炎,至少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蠓蚋都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出门的话,还是带上含避蚊胺的防蚊水吧。
5. 危险的素食者——眼蕈蚊
眼蕈蚊是蚊中的小弟,体长只有2-4毫米。但要说起它们造成危害的能力,那可不是吃素的。它们常大量群聚,为害食用菌或蔬菜。只要有眼蕈蚊的成虫飞入养菇房,它们就会在培养基上交配产卵,并迅速建立一个大家庭。环境适宜的话,眼蕈蚊一天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后代又迅速交配繁殖,大量取食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培养基,让菇农头疼不已。而且,说不定 你也吃到过哦。
6. 似蚊非蚊的蚊蝎蛉
不仔细观察的话,还有很多昆虫长得像蚊子。例如在环境好的丛林中可以看到一种叫做蚊蝎蛉的昆虫——乍一看与大蚊十分相像,但其两对翅,没有平衡棒的身体结构暴露了它的身份。
蚊蝎蛉是昆虫纲长翅目的昆虫,生活在潮湿的森林里。它们是肉食性的昆虫,叶蝉、果蝇、蜘蛛等都是它的捕食对象,大蚊也在它们的菜谱中,食物缺乏的时候甚至会自相残杀。
7.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蚊氏家族各自发展出适应环境的方式,吸血蚊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固然行为可憎,但也是它的生存策略。可以理解人们希望吸血蚊消失的心情,但这目前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若说把蚊子全部消灭对世界有何影响,在没有真正发生这一幕的时候是很难评估的。在早侏罗纪,蚊已经出现,比人类早了很多年,而今蚊依然和我们共存于一个星球,与蚊的斗争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图片来源:Mircea Costina / Alamy Stock
蚊子爱吸谁的血?有人说孩子,有人说O型血,还有人说血甜的人,不知道哪个是对的...不过科学家发现了哪种蚊子可能更爱吸人血——感染了疟疾的蚊子!是不是很可怕?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寄生虫都能够轻易改变宿主来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比如寄生在鱼眼睛里的眼吸虫可以让鱼游到水面,鱼被鸟儿捕食之后,眼吸虫就能够到适合自己繁衍的鸟的肠道中去了。又比如黄蜂幼虫可以寄生在毛毛虫体内,不仅把毛毛虫变成了食物,还把毛毛虫变成了保镖。
黄蜂正在毛毛虫体内产卵
寄生在蚊子身上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蚊子来传播,他们只能在人体内生存繁殖(有时也可能在类人猿体内生存),但是在其他的生物例如牛羊身上就只能死掉。
科学家们猜想疟原虫为了繁衍,会使他的宿主,也就是蚊子,更喜欢吸人血。同时,那些感染了成熟疟原虫的蚊子也会比感染了未发育成熟的疟原虫的蚊子吸更多的血,吸更多的血对蚊子来说意味着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然而成熟的疟原虫需要快点找到宿主,蚊子只能冒着危险多吸点血。
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布基纳法索的三个村子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人的气味和母牛的气味分别来引诱蚊子,然后把这些蚊子抓起来分析它们内脏里血的成分,看看疟原虫是否影响了蚊子去吸谁的血。
结果显示,感染了疟疾的蚊子并没有更喜欢人体的味道,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没有更喜欢人血呢?不是的,科学家们发现它们的内脏中有着更多的人血。体内有成熟疟原虫的蚊子里,有77%都吸了人血,体内有未成熟疟原虫的蚊子里则有64%吸了人血,而没有感染疟原虫的蚊子里只有61%吸了人血。
既然气味并不会影响蚊子的选择,那么一定是有其他因素使得蚊子更喜欢人血。一种猜想是,疟原虫可能影响了蚊子的视力,或者其他感官来让蚊子更多地选择人类下手。也有可能疟原虫改变了蚊子的饮食习惯或是行为模式,比如让蚊子喜欢待在室内,或者让蚊子在人类熟睡时出来活动,这些都会导致蚊子吸人血。
感染了疟疾的蚊子爱吸人血,疟疾不是更容易传播了?通过数学建模,科学家们估计当人类数量与蚊子数量大致相当时,感染疟原虫的蚊子会使疟疾传播的可能性增加123%,当蚊子数量超过人类时,影响则会小一些。
不过这还没有被证实,也有可能这些感染了疟疾的蚊子更喜欢人血,只是因为——它们本来就喜欢人血啊,所以才感染疟疾的!
马来西亚的蚊子厉害吗?
还好吧,这个好像看个人体质,我每年都去马来西亚玩儿,几乎没有被蚊子咬过~我同事就去了一次,被咬得那叫一惨!但是在买来西亚千万要注意最危险的不是蚊子,是蚂蚁。尤其是沙滩边,蚂蚁咬人啊,又疼又痒~而且是一群蚂蚁攻击你的脚,顺着腿往上爬。严重的出血后,一个小坑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毒蚊子批量北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毒蚊子批量北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