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为何不摧毁乌克兰的机场以阻止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俄国的军事行动有几个目标:去军事化,去纳粹化,除了军用机场被攻击损毁,民用机场不是目标,俄国对乌克兰是行动模式不是战争,也是道义分寸(与演员的无底线嚎叫和对抗相比一看就明白-美西方媒体舆论的一边倒抹黑)的底线。除非被挪着军用会受到攻击例外。
不急。乌克兰是个无底洞。谁拖垮谁也说不清,现在乌克兰每天消耗1亿多,西方还在供火,源源不断提供军火。俄罗斯也不紧不慢的打着,这样消耗下去,谁都损失巨大,但在俄罗斯家门口,有的是时间,空间,西方提供再多军火,也经不起俄导弹打击,虽打近3个月,西方也损失巨大,库存消耗也差不多,这样下去也难为再继,这也可能是普京计谋,把整个西方都陷进去,以逸待劳。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俄乌战争打了快三个月了,北约对乌克兰的军火援助等还是能源源不断地从波兰等东欧国家运入乌克兰。俄罗斯为何不切断乌克兰外援进入的通道呢?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理解。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俄罗斯应该在战争一开始就摧毁乌克兰西部的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枢纽,以阻止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物资运入。但是俄罗斯却始终都没有这样做。期间它偶尔轰炸了个别的机场和铁路枢纽,但都是轰炸了几下而已,更多的是起了警告作用,实际上根本影响不了乌克兰外援物资的运入。
难道俄罗斯没有那样的军事能力?答案是否定的。以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和手段,摧毁乌克兰西部地区的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根本不成问题,不论是用导弹还是用轰炸机轰炸,它都能做到。因为那些基础设施是固定的,无法隐藏和移动,并且目标都很大,很容易被击中。即便俄罗斯的轰炸机可能会被击落一部分,但它实现摧毁乌克兰运输通道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人知道普京是怎么想的。但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确实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有个理由是俄罗斯迄今在乌克兰发起的是特别军事行动,它没有对乌克兰宣战,也就是说,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的是有限的军事行动。但是,现在的俄乌冲突就是一场战争,并且是一场规模不小的地区战争。这个事实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否认的。并且俄罗斯在马里乌波尔等地也已经采取了狂轰滥炸的攻击模式,乌克兰的一些城市已经被摧毁成废墟了。
既然如此,俄罗斯为何仍放任美国和北约将大量军事援助运入乌克兰呢?难道普京不想赢这场战争?
也许是因为乌克兰西部地区临近波兰等北约国家,攻击这些地区有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与北约擦枪走火。
但这个理由其实也很难成立。以俄罗斯的军事水平,它是能够保证对乌克兰西部地区的攻击不会误炸波兰等北约国家的,何况美国和北约也不想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所以它们污蔑俄罗斯攻击北约国家的可能性也不高。
总之,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显得非常另类。迄今为止,不仅北约援助的军事物资能够大量进入乌克兰,乌克兰也没有断电,没有断网,它的广播电视等也照常广播。这在以往的类似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士兵的残忍。也许普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
据俄罗斯称,已打掉了乌克兰的军事基地多少处,摧毁了乌克兰的装甲车,导弹发射基地多少多少。瘫痪了乌克兰的海空军基地。还是有漏网之鱼啊!时间在俄罗斯这边,猫戏老鼠慢慢玩吧,运进乌克兰的军援大多被导弹摧毁了,美国人不是支援了33O亿军援武器装备吗,消耗美国人也不错。
乌克兰为何不敢掐断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与欧洲共同施压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欧洲对俄罗斯施压,目的是获得石油天然气供应有保障。如果乌克兰掐断了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得罪的不仅仅是俄罗斯,而且也包括欧洲各国对天然气的诉求。
真到哪个时候,欧洲不仅仅不会帮助乌克兰,而且还会和俄罗斯一起,收拾乌克兰的不法行为。原本希望的联盟也会不欢而散。乌克兰希望得到科里米亚的图谋,就会成为泡影。
在欧洲人眼里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是事与本国根本利益无关(尽管会在外交辞令上抨击俄罗斯),欧洲人不会拿自己去和俄罗斯死磕。如果乌克兰一旦动手切断俄罗斯输往欧洲天然气管道,其结果是欧洲国家反对,同时给俄罗斯直接军事行动提供机会。因此,欧洲需要乌克兰反俄,同时也需要俄罗斯天然气。乌克兰夹在欧洲势力和俄罗斯之间,就如一个青春期反叛的孩子,不听话就时不时被俄罗斯教育一下,欧洲就像路边的行人,时不时安慰一下这个自认为委屈的孩子,劝一劝暴怒的俄罗斯。
别人已经答过了,自己不想炒冷饭。只能补充一点,如果真正乌克兰掐断,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石油管道。不但欧洲不满意,才会彻底激怒北极熊,将会招致北极熊的熊掌威力。甚至克里米亚事件的重演,抑或灭国之灾。到时候北约也不会在支持乌克兰。
乌克兰的精英们虽然有点傻,但也不至于傻到这种程度;虽然乌克兰政府有点意气用事,但却不至于疯狂到这种程度。虽然乌克兰经常赌气要掐断通往欧洲的输气和输油管道,但在非战争条件下,乌克兰政府绝不会也不敢这样做。因为通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并不是乌克兰私有财产,欧洲和俄罗斯每年也都要拨出一部分维修经费,况且,欧洲、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之间有着供应合同,条款中对此都有着明确规定,这既关系到契约精神问题,也体现着国家关系中的信用问题。乌克兰如果有用掐断管道的方式来倒逼欧洲帮助它要回克里米亚的想法的话,那就是蠢得不能再蠢了!现在欧洲还能帮助它,可一旦乌克兰这样做了,那无疑是引火烧身。俄罗斯也很可能会因此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到那时,欧洲国家还会支持乌克兰吗?
在非战争条件下,如果牵扯到第三方利益,且有契约式承诺的,通常情况下,政治分歧是和经济分开的。显然,乌克兰境内的输气管道牵扯到第三方(欧洲)的利益,且乌克兰不仅从中收取了“过路费”,还签有过境合同,这就是承诺和契约,在俄罗斯和欧洲没有违反协议的前提下,乌克兰是不能掐断供应管道的,即使是欧洲和俄罗斯有一方先违约,乌克兰也只能采取协商和诉讼的形式来解决,除非俄罗斯和欧洲同时违约。其实,在没有克里米亚问题之前,因为过境天然气问题,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已经闹过很多次不愉快,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境费问题。乌克兰也确实威胁过掐断管道,那无非是想让俄罗斯和欧洲增加点“国境费”而已,因为乌克兰这些年来由于内忧外患,经济下滑严重,手头太拮据的原因。而俄罗斯却掐断过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但仅限于乌克兰,因为乌克兰欠费,未涉及对欧洲的供应。不过,乌克兰在被俄罗斯“断气”后,也确实说过阻断管道的气话,一来是意气用事的气话,二来无法是想让欧洲替它说话而已。但效果并不好,遭到过欧洲国家的痛斥,从这件事情也反应出乌克兰这帮政治精英们战略博弈能力的低下。也就能够理解乌克兰的局势会这么糟了!
对于乌克兰来说,克里米亚是个政治问题,乌东是个安全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与历史渊源有关,与地区安全问题有关,与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有关,但与经济无关,与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境内供应欧洲天然气无关,所以乌克兰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胆量来掐断管道和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政治问题就要靠政治手段来解决,如果俄罗斯与乌克兰确实发生了战争,乌克兰掐断管道,那样的话,别人也能够理解,而现实是,虽然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了,顿巴斯地区也正在动乱,尽管这些事情都与俄罗斯脱不了干系,但明面上双方并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但如果在非战争条件下乌克兰也这样做的话,那无疑是自取其辱。试想,俄罗斯本来就对乌克兰倒向西方一肚子的不满。如果乌克兰掐断管道供应的话,那无疑是给俄罗斯找到了直接动武的借口。试想,在没有什么占得住脚理由的情况下俄罗斯就能将乌克兰搞得有苦难言,假如乌克兰真那样做了,俄罗斯会毫不犹豫对乌克兰动手。而动手的结果不仅克里米亚要不回来,估计乌东也会彻底与乌克兰分离。所以,乌克兰掐断管道的问题是个伪命题。
目前乌克兰唯一能够与俄罗斯对的上话的恐怕就只是天燃气和途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天燃气管道了,俄乌两国也为此展开了长时间的搏弈,但要掐断它,乌克兰将很难承受因此而造成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使的尤先科上台,乌克兰从此走向了亲美疏俄的路子,但乌克兰的天燃气需求仍然严重依赖俄罗斯,每年近800亿方的三分之二要从俄罗斯进口,俄罗斯输往欧洲80%的天燃气也需要通过乌克兰的管通进行输送。这就让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搏弈都握有筹码,一个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一个又严重依赖能源经济,俄乌能源领域密切的相互依赖造就了双方天燃气争端的基础背景。
但是,造成这一争端的根本原因还是乌克兰政府亲美疏俄的立场。在尤先科上台之前,作为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燃气供应只按50美元每千立方米收取,远远低于国际市场230美元的均价。尤先科上台之后,执行对西方一边倒政策,积极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这引起了俄罗斯的不满,随即要求对乌克兰天燃气供应价格与国际接轨,而乌克兰也以提高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燃气“过路费”相要挟,严重的时候甚至威胁关闭天燃气管道。但是,即使在俄乌关系尖锐对立的今天,乌克兰也不敢这样做。一是不敢得罪欧洲国家,这些国家1/4的能源需求依赖俄罗斯。二是自身能源的多元化通道还没有形成,一时还无法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三是这样做了必定会进一步刺激俄罗斯,在实力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双方争吵拍拍桌子可以,但要掀翻桌子后果会很严重。
乌克兰可以对等攻击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吗?
乌克兰对等攻击俄罗斯本土基础设施,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乌克兰能有能力攻击俄罗斯本土基础设施,乌克兰早就动手了,因为乌克兰恨俄罗斯牙根痒。
一是乌克兰没有那么多可以打击俄罗斯本土的武器装备,美西方国家在援助乌克兰武器装备方面也在控制。防止气急败坏的乌克兰不顾俄罗斯和美国警告,用美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攻击俄罗斯本土。
二是乌克兰还没有这么大胆,一旦乌克兰真的攻击俄罗斯本土基础设施,就会彻底惹恼俄罗斯,俄罗斯就会毫不犹豫的给乌克兰以毁灭性打击。
不能,首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实力与能力不足,再就是俄罗斯还没有对乌克兰宣战。虽然两国是事实的交战国,但是由于双方还没有向对方宣战,在国际法上只承认双方发生了军事冲突。而一旦乌克兰像俄罗斯一样对等攻击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国际法上将自动认可两国发生了国战。这样的话,北约及其它的西方国家大规模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的行为,也将被自动认为是参与方,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就l事实暴发了。这样的结果是北约及其它的西方国家不能接受的,也是一直极力在避免的。而为了避免成为对俄罗斯交战方,北约等其它的西方国家将被迫立即停止对乌克兰的各种军事援助。乌克兰如果没有其它国家提供的军事援助,与俄罗斯军事相持的实力是没有的,战争形势将立克对俄罗斯有利。这种情况是乌克兰和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决不能接受的,所以乌克兰在自己拥有完全抵抗甚至是战胜俄罗斯的实力前,是不会对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实行对等的攻击的,而想打拥有几乎与俄罗斯相等的实力几乎没有可能。乌克兰顶多对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区进行小规模骚扰,以安抚一下乌克兰民众,而不存在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的对等攻击。
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理由,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消灭对方,占领土地,一场屠杀过程。自古兵家没有一个固定的战争模式,兵不厌诈,相互攻击,处处是陷阱,处处是诡计,你来我往,胜者王侯败者寇;正如俄乌战场,双方排兵布阵,各显神通,具体对等攻击敌方领土,战略要地,通讯设施,指挥机关,弹药仓库,基础设施都应该是情理之中。战争本身就是不择手段的魔鬼行为。俄罗斯可以炮轰乌克兰首都基辅,乌克兰有能力的话为什么不能打击莫斯科呢?
当然可以,只要北约同意并且愿意提供远程攻击武器,现在乌克兰只能靠北约支援,因为他早就放弃大规模发展军事武器了,靠北约支援就必须听从北约的指挥,没有北约支援,早被俄罗斯碾压了!
当然可以。
俄罗斯近两个月来,大规模导弹袭击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导致1000万乌克兰人陷入停电停暖的黑暗当中。
乌克兰奋起反击,使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的空军基地和军用机场,从源头上抗击俄罗斯,此举震撼了俄罗斯人,所谓天道有轮回。
他们相互担心害怕对方袭击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俄乌战争越打越糟,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对乌大规模袭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