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你贡献了多少?你越往银行存钱,存款利率却越是走低,为什么?
我个人贡献的是负数,把一部分买了基金,银行存贷款利率都在不断走低,贷款大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只是在空转,所以大家看到的是经济不振、股市萎靡、存款增长迅猛,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
居民存款增长与经济形势、政策调整、人们的理财观念有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稳健发展,经济增速较高,并且今年政策方面也有调整,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了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增强民众理财信心和动力,并促进了居民储蓄的增长。
另外,存款利率的走低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银行的储蓄利率受货币政策、市场竞争和银行内部管理等因素影响,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银行流动性和信贷增长,从而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竞争加剧,使得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居民应该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和投资需求来理性配置资金,并学习和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和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财务健康和稳健增值。
存款利率低,我们也不能说,把钱放家里,那不是一分钱利息都没有了,你借给别人收高利息,那也是有风险的啊 而且风险非常大,一不留神,就打水漂了。所有放银行还是相对比较安全放心的选择。
居民存款额猛增,这里的居民不是普通大众,有可能是以公司或单位为主体的存款,也有可能是私人所得的存款,一季度普通大众都不敢花钱了!
通货萎缩已经出现了苗头,就是有钱不去消费,把钱存在来,这样流通的价值货币就大面积减少,都存钱了,钱的流通能力就减少了。银行存的钱利息怎么样来的,利息是银行把钱又用到其他有收入的地方,用存的钱赚到利润,又把所得利润分配出去。从开始限额取款,到之后的存定期时间短收益反而高,再到之后的通货萎缩,一系列的动作和社会表现,都在阐释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经济开始出萎靡的状态了。
消费被理性后,在计算了成本和费用之后,普通大众的收入在没有增加的同时,物价一直走高,普通大众能让生活没有负责就在尽力了。
虽然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用以往普通老百姓的观点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大道理讲也是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出份自己微薄之力,另方面作为上了一定年纪的人经自己或家庭除了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开销外,
利用节约开支而将省余下的钱用来存银行,以备自身看病就医或遇有家庭中小辈成长过程如上好学校及将来结婚生子等用来贴补或以急需之用。
但是不仅是去年底银行年利率的较大幅度下行和理财产品的下跌,尤其是今年四月份才开始的几天又传来银行利率要进一步下调的实际情况,
怎能使收入不高的职场人和退休老人不感到惊讶,这是什么道理啊,为了促使活跃市场促进消费,但银行也不能这样搞得百姓不知所措而畏恐不安。
但话要说回来,虽然高收入者高消费现象依然是存在的,但对普通百姓来说,也谈不上贡献,即便银行利息降至最低(只要不是零),显然中等收入以下人群从口中省下的钱,还会往银行继续存钱以防不测风云而急需。
中国老百姓为啥那么喜欢存钱?
听说有的欧洲国家,老百姓都是月光族。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50%的德国人,平均的净资产只有3700欧元,约合人民币3万块钱的样子。而这些钱,只是一个月德国职员的平均工资而已。
德国的月光族依然穷乐呵
但中国老百姓不行,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要是银行里没点钱,心里就觉得很慌,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现在说一季度居民存款猛增10万亿,主要是说老百姓消费水平不行,导致存款额猛增。现在买房不行,炒股不行,又不敢乱花,可不老百姓就剩存款了吗?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啊!
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略懂经济的朋友都知道,拉动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仅从国内来说,咱们只考虑投资和消费即可,消费和投资其实是互相促进的,尤其是消费能带动生产、就业以及投资。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在当前经济下行情况下,国家鼓励投资、鼓励消费。老百姓越往银行存钱,说明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行。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上不去,势必影响投资。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两驾都出了问题,那还了得!国家必须引导老百姓去消费,多投资,少存钱。所以,大家存款越多,国家就会进一步降低利率。
不知道友友没听懂没有[比心][比心]。
居民储蓄超十万亿,老百姓为何却不敢消费?
因为环境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工作都朝不保夕,何谈消费。
老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钱就是粮,手里多攥点,少花些。不是人之常情吗?
现在政策放开了,人员可以放心流动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大家都好了,经济也就回暖了!
期待春天归来🐲
大量居民存款“流出”,总值已超过万亿,民众们的钱都去哪了?
县城卖毛坯房一百万,还差银行五十万,小子结婚还要准备五十万,工资就四五干,一个工薪家庭三人全部打工,小子工资自己要攒着,谈女朋友及以后生活,老婆工资家庭日常开销,本人现50岁要还房贷至65岁以后才完,还要正常工作至70岁(自己老了备点零花钱)。
我国存款总额达111.16万亿,人均存款“出炉”,你达标了吗?
我应该达标了吧,像我这样有学历,天天努力工作,还不花钱的人,不达标也说不过去呀。
个人存款我是知道的啊,人均的“出炉”了是多少?
没有的话,那我就按最低标准去算吧!先把人按14亿全部去存款。这样111.16万亿除以14亿,两个亿就除掉了,剩下就是111.16×10000÷14,拿起计算器得出7万9千400元。这样算平均也够低了吧,可是啊。
好家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还能存这么多,我只能认输了,这个达标比考试满分有的一比,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怪不得!我的支付宝关于财富水平指标是最低的,看来还是钱存得太少了。
要知道,我什么都没有,还没买房买车,没娶妻生子,就是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存钱。而对于那些买车买房,有家室有贷款的普通大众更是存不上钱了吧。
这不让我想到:“我和马云平均一下,也是亿万富翁”,可见,人均存款意义不大。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中年危机,疫情还在,股市低迷,提高存款,减少消费才是普通大众的选择。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即使对的,也是蒙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在数学这么严谨的学科,即使过程严密,滴水不漏,结果也可能不对,何况我说的话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恭喜那些达标的,而大部分人是不达标的,不要气馁。不管怎么样理性对待,要知道大城市里的1W和农村的1w,就像美国和印度一样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达标的也要理性,看看自己在哪里,看看自己的资产达标了吗等等多个维度思考。
以上个人经验和见解,不到之处还望多多包涵,欢迎交流评论。
2021年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到了103.3万亿元人民币。而2022年一季度,家庭部门新增存款7.82万亿元,这样来算,截止到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大概达到了111.13万亿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我国总人口14.1亿人来算,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居民人居存款大概是7.31万元。到到了2022年一季度末,由于我国居民存款持续增长,我国居民人居存款余额大概是7.88万元,全国家庭总数大概是4.93亿户,这样来算,全国家庭平均存款大概是22.54万元。
我国人均存款数据出来了,这个只是一个平均的含义,但是可能平均存款数据对于大家的生活来说可能也有一些指导意义。有些人可能存款稍微少一些,但是也不能气馁,趁着年轻,多努力赚钱存钱就可以了,而如果是比平均存款高一些,也没必要太高兴,还是要继续努力多存钱,这样可能今后的利息收入就会更高,这样可能对于今后的生活会更有好处。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平均多久可以存到这么多存款呢?这个大概可以来算一下。2021年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说,全国规模以上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了88115元,平均每个月为7342.9元。如果除去五险一金等,平均每个月净收入大概是5700元左右。
这样来算,如果日常消费非常节俭的话,每个月花销大概可以控制在3000元左右,那么大概每个月大概可以存下来2700元,一年大概可以存3.24万元。这样来算,如果收入能够达到2021年平均收入水平,还比较节省,那么基本上两三年时间就可以达到7.88万元的平均存款数额了。
当然了,每个月净收入5700元,也不算太高,如果平时消费稍微高一点点,多出去吃个几顿饭,看几场电影,那么每个月就可能一分钱也剩不下来,那么可能每年也存不到啥钱了,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很多年也存不到平均存款数额了。
综上所述,截止到2022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存款总额大概达到了111.13万亿元,人均存款余额达到了7.88万元,而全国家庭平均存款余额大概是22.54万元。
举个例子吧;
你今天贷款1000万,手续办完,钱就打到你的账户上了,那么这1000万就算做存款了。
今天你花2万买了个电视机,当你把钱转给对方账户上时,对方的银行卡里就有了2万的存款,或者你花30万买了一辆汽车,你付款给对方,那么对方的账户就有了30万存款。
所以每天的生意交易,只要进入对方银行账户,都算作存款,这并不代表卖电视机的和卖汽车的一定有钱,也许他身背巨债全是贷款,这也是为什么会看到无数的企业公司都会亏损的原因,但反映在银行账户里,的的确确有存款的资金流动。
所以,不能把这些看做是居民真正的生活水平消费开支存款。
不管是111万亿,还是227万亿,这并不能真正代表人们的可支配消费开支,这个数字也不能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也许二马存款几个亿,并不能代表十几万人都有存款。但平均开却都有很多存款,那些没存款的你说冤不冤。
所以不能用平均存款数额论穷富,不管你处在那个位置,生活过得去就算很好了。
当你走进现实去看看就知道,5000以下的工资水平占了百分之九十,不吃不喝一年也不过6万,有的连3万都不到,除了生存开支,毛都不剩,哪来的存款,而且很多家庭都是一人工资养全家,这类家庭几乎都是拮据生活。
现代人都有一个通病,总是以偏概全,看到一家生活宽裕的,就认为都过得很好,看到一个领5000的,就觉得都工资五千,看到一个买得起好车的,就认为都买得起,其实,看到的都是极少数,只是虚荣心、红眼病严重罢了。
现在八零后,九零后,那个不是月月光,啃老族,有几个不依靠父母帮助的,有帮钱的,有帮看孩子的,也有继承家产的,你让他们看看那个百万亿,也许只会嘴角一撇,说句与我何干,仅此而已。
所以,在14亿人中,不是没有达标的(人均存款16万),仅是极少数极少数而已。万分之一有木有,自己去慢慢想吧。
总存款一百多亿,不稀奇,还有中国人身高,还有平均工资,等等,达标的不算多有钱,但是我没达到标准,包括我家也没达标,因为每月六千多房贷,还有多少存款,也就是几万块钱的存款留着扣房贷的!
网络上有句话,我和马云平均也就是亿万富翁,所以,平均对于我们实际意义不大,自己够花就行,比下去会累死的!
不过存款总额不是111.16万元,我估计题主想表达的是我国居民存款规模。
按照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6月底,我国住户存款规模达到了112.8万亿元,住户存款主要指的就是个人存款,包括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及其它存款。
其实我国除了住户存款以外,金融机构中还会有企业存款、政府存款、财政性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等等。
按照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5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5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按照2021年末,我国人口规模为14.126亿人,这样平均起来人均存款规模是约8万元左右。我们家是四口人,需要有32万元存款才能够达标,哪里有这么多的存款?
不过大家要知道,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商业保险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尤其是大家最重要的一份资产——房产,占了我国居民财产的很大比例。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于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当时显示我国的户均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317.9万元,按照我国人口规模已经不足三人计算,相当于人人财富过百万。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仅仅占20.4%,也就是说,早在2018年平均每户就拥有63.58万元的存款、理财产品或者基金、股票等等。七普数据显示,我国每个家庭户人口数量只有2.62人,平均每人金融资产是24万元。
从这个角度看数据的话,你达标了吗?
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的原因?
疫情期间,挣钱太难,收入下降,高回报的投资普通人接触不到,一不小心就会踩坑。
居民担心被骗,尽管银行一直在降息,居民还是觉得银行安全,放哪里都不放心,唯有银行。
市场没钱,居民都放在银行啦,再也不敢求“高息”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