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普京称尊重美方立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普京称尊重美方立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导人立场是什么?
面对北约的逐步东扩,面对西方的一致封锁和敌视,继承东方阵营衣钵的普京,深知如果选择做西方的附庸,不仅人格上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而且现实中,也不会给俄国争得一席之地。所以,他的立场,就是逆西方而动,见招拆招,树一个民族英雄。
普京会改变立场吗?
很可能会的。看哈尔科夫战役吧。个人觉得现在可以解释所见疑惑的,只有这个“第五次哈尔科夫战役”了。普京在下一步,有历史渊源的大棋:卫国战争时,苏军最大一次败仗就在1941年的基辅会战;斯大林格勒胜利后,由顿涅斯克方面军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被曼斯坦因挫败,损失惨重。最后一次是1944年,有乌克兰方方面军发起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收复基辅并一路直驱华沙城下。同样今天世人皆知要拿下基辅的意义。北约东扩是这次行动的反击目标,而师出有名乌克兰的内战。那么行动的结果呢?出师表讲是为了解除武装,使其中立非军事化。但也特别强调过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苏联遗产继承者!从政治政治目的看,如何给后代留下一个值得尊重的历史记忆呢?就要把历史故事讲好,想到这一层,结合如今战事的种种诡异谜团,很有信心认为,战术上尽最大努力避免基辅巷战,不仅要避免平民死伤,也不能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同样基辅不要留下战争伤痕。不仅在军事上可行,在政治上也需要,所以经过一番排兵布阵,甚至频频“示弱”迷惑对手,先把全局把控结构搭建完成,“围点打援”,震慑与劝降相结合,打一场“第五次哈尔科夫战役”!如能完胜,普京一定会把立场进行较大的幅度的调整。这也就是他对马克龙和舒尔茨,都提到了会继续提高要价的暗示,既是施压,也是为后面翻脸留余地!他真的可能会“说好的又改了”,只是更狠不会退缩的。
回答题问:普京是否改变立场这就看形势的变化,如果战局利於俄罗斯他的立场不会改变,若战局恶化不利於俄罗斯他许会改变态度。但是美欧强势支持乌克兰按普京一贯风格他不会改变立场……。
联大为何否决审议俄罗斯维持《中导条约》提案?你怎么看?
俄罗斯提交(中导)提案有些操之过急,首先递交提案同中国商量,经中国同意后,将资料分发给比较友好国家,对一些中间国家做思想工作,认为有把握了再向联大提交方案。尤其是中国的意见,毕竟中国在谈判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朋友也比俄罗斯多。俄罗斯提交的方案未通过但已经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目的还是达到了。
《中导条约》是个双边缔结的条约,即前苏联和美国双方谈判达成的条约,当初应该就不是通过联合国的决议产生的,所以现在俄罗斯提请联合国裁决,其实联合国就此事对美俄双方不具有约束力。
另一方面,即便联合国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但美国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既有一票否决的权利,根本也无法阻止美国的一意孤行,而这只会白白浪费联合国处理世界事务的人力资源。
事实上俄罗斯也不谋求联合国在中导条约问题上能起多大的作用,只是通过联合国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全世界而已,以便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并由此表达自己对美国这一行径的谴责,敬告全世界是特朗普撕毁了中导条约的……谢邀
谢谢邀请。
联大裁军及国际安全委员会以55票反对,33票赞成,否决了俄罗斯提出的《中导条约》的提案,加之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已退出《中导条约》,这对世界各国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不啻是打开了核导威胁的魔盒,特别是欧盟各国直接面对来自俄罗斯中程导弹的威胁。
那么,既然否决俄罗斯提出的《中导条约》提案,对世界各国来说,特别是欧盟各国并非福音,为什么还要投反对票否决俄罗斯的提案呢?其一是美国的反对,并于10月20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最终导致俄罗斯提案的失败。其二欧盟各国为讨好美国,不顾自己直接面对来自俄罗斯中导威胁的危险,依然唯美国马首是瞻投了反对票,一方面是看美国的脸色,为了不影响美国盟友关系而不惜采取靖绥妥协手法,来迎合美国的需求。另一方面欧盟各国在安全方面,一直仰仗美国的全面保护,其中包括核导威胁,因此亦不敢拂逆美国的旨意。其三美国不惜背信弃义地退出《中导条约》协议,导致俄罗斯提案被否决,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为了绑定与欧盟各国的同盟关系而利用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对欧盟各国的利益绑架。
中导条约,是前苏联和美国两国消除中程和短程导弹签订的条约,目的是为了保持两国在这方面的军事平衡。1987年,苏美两国首脑签订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代表着苏联,成了和美国签约的一方。这个条约规定了,两国销毁射程介于500-1000公里的短程导弹,以及射程介乎于1000-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包括搭载常规与核子弹头的导弹。
这期间,2014年7月29日,俄罗斯表示想退出这一条约,美国指责俄罗斯违约,不过美俄两国还是遵照了冷战期间签署的中导条约,两个都销毁了大约2700枚中程导弹。2018年10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放出狠话,称如果俄罗斯遭到导弹袭击,将使用核武器来进行报复,2018年10月20日,美方以俄方四年来多次违反条约规定,美国准备退出中程导弹条约,这其中也因为中国一直未加入这个条约,这就意味着中国将不受限制的可以生产中短程导弹,2018年10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就退出条约问题,那种方式是完全错误的。至于联大为什么否决了俄罗斯的提案?一,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大,二,成员国弃权者众多,联大裁军和国际安全委员会26日召开会议,结果是55票反对,31票赞成,54票弃权,这样,俄罗斯的提案就被否决了!美国撤出中导条约,也有针对中国的意图,我国不能大意!
谢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当美国人宣称要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全世界可以说是一片哗然,尤其是欧洲人反对声最高。在此背景之下,俄罗斯人才在联合国大会提案谴责美国人的行为。但几乎出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联大遭到了否决,我作以下解读。
首先,这个条约是当年美苏两国的双边条约,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把这个事拿到联合国大全讨论是不适合的。其次,美国人退出这个条约是一个铁定的事实,如果把俄罗斯提出的提案作为联合国大会的一个议题,即使通过了,但是联大议案对成员国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要想成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须要经安理会通过,而美国又持有一票否决权,最难以成功。三美国盟深知其中要义,欧洲人看到的是已去的大势,不如给川普一个大人情,所以才会出这样奇怪的事情,欧洲人先是大声反对,但在投票时又联合反对这一怪家。四,俄罗斯人把这一议案提交联大,只想表达一下自己态度,让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在安理会有一票否决权,他们不知?
俄方称因马克龙和朔尔茨不愿聆听俄罗斯立场,普京已减少与两人的联系,传递了什么信息?
德法在俄乌战争初期是绥靖的,主张乌克兰妥协,以土地换和平,其历史原因是法国在二战初投降使法国免受战火毁灭性摧毁,德国则因有发动二战的原罪因而在二战后反对一切战争;其现实原因是因为俄罗斯有第二军强国战无不胜的神话,又有核武,认为战争打下去不仅乌克兰要亡国,而欧洲也要陪葬,因此力主乌克兰妥协。
但乌克兰高昂的战争意志和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使乌克兰并没战败,特别是布察惨案后,以及俄军对医院,学校,车站,商场等民用设施无差别轰炸,造成平民大量伤亡后,法德己无法再绥靖了。因此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在解决能源问题后,法德已无后顾之忧,因此天平彻底偏向于乌克兰,不可能再劝和,不可能再绥靖。
在这种情况,法德两国领导人在促使俄乌双方谈判上,对普京而言已无利用价值,和他们联系已无意义。毕竞志不同不相谋。现在劝和主谈的是土尓其总统爱尔多安在穿针引线,做双方的工作。
德国和法国之前在俄乌冲突初始阶段,还和俄罗斯多次联系,虽然没有结果还有一分和平解决希望,美国发现了這一情况后,用强硬的胁迫手段对德国和法国威胁。
這表明這次冲突,容不得欧盟作主了,是美国一手操纵着西欧北约国家。只有美国才可以确定這场对峙的方针。
这说明欧洲的态度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从脚踩两条船,变成了已经下注,但没有下注在俄罗斯这一边。普京发生这个结果后,也就不愿意再做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事情了呗。
在俄罗斯的“特殊军事行动”刚刚打了一两月的时候,欧洲并不敢做出押宝的事情,所以还需要左右逢源,或者说是“脚踩两条船”,所以此时欧盟的领头羊,法国和德国都对俄罗斯表现出比较愿意聆听的姿态,甚至还很隐晦地做出强迫乌克兰走上谈判桌的事情。
但随着战争的继续,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先是放弃了全面攻势变成了重点攻略乌东顿巴斯,然后就是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哈尔科夫大溃退,以及现在赫尔松的背水一战,都在向世界表示一个信号,俄罗斯已经不再是世界“另一极”了,只是个大号的伊朗而已。
因此,法德自己判断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下注的最后时机,而且已经判断出俄乌战争的胜负赢率了,所以就果断将“宝儿”押注在了乌克兰一边,放弃了俄罗斯。
尤其是,现在欧盟的天然气储备已经到了满罐的程度,而更多的LNG船还在源源不断的驶向欧洲。也就是说,这个冬天欧洲根本不用为能源操心了。此时,欧洲这个天然气心腹大患被化解掉,让欧盟能够更加自如地决定外交事务,也为法德押注乌克兰亮起了“绿灯”。
但最关键的还是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让法德可以下定决心,认为押注乌克兰只会收获好处,不会有损失的风险。归根结底,还是俄罗斯自己在战场上打得太糟糕造成的这个局面。脚上燎泡已经走出来了,就不要喊疼,还是好好想想怎么解开这个局面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普京称尊重美方立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普京称尊重美方立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