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季度存款增加9万亿意味着什么?
一季度存款增加9万亿意味着大量的资金被储存起来,可能是由于人们对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担忧和疫情影响下的谨慎消费态度。
这也可能意味着银行在贷款方面受到了一些限制,导致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投资。
此外,这也可能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为储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需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
居民存款100.89万亿,人均存款突破7万,为何不少人说自己没钱?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看到关键词“人均”,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是“被平均”的,每个月工资还完房贷、车贷,还有日常开支就所剩无几了,哪里还有钱存,就像网上的段子,谁和马爸爸一平均都是亿万富翁。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全国仅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辽宁、江苏、广东、河北8个省市的居民人均存款超过了7万元,所以没钱的还是大多数。
因为用人均这个统计数据就不对,应该用中位数存款数来看大部分人的存款是多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富永远都是少部分人掌握绝大部分的财富,大部分打工人月收入能过五千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别说你身边谁做生意一个月多少个w,做什么一个月多少w)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就算你是精英阶层,身边人均收入都破万,但是你消费也高,一样存不住钱。
而且很多人都有房贷,车贷这种巨额债务需要按月还款,然后除去日常生活开销,一家三口一年能存几万都很难(前提是整个家庭包括老人都不生病,现在随便一个小病吃药做检查都得几百上千,手术就是几个w起步,大病掏空积蓄甚至得卖房子还不一定能救得回)网络里动不动就多少w的,现实里,让你一下拿个10w都是要命拿不出来。
居民存款半年新增超10万亿,我们的钱何去何从?
大环境不好,大家都存钱存十万亿不算多呀,平均到每个人不到1万块。用一个三口之家算,这个家庭半年存3万,每个月5000块。两个人工作平均每个人每个月存2500块。普通的家庭没房贷没车贷的完全可以做得到。
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36万亿,这些存款去了哪里呢?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36万亿,这些存款去哪儿了呢?
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可能流入了股市。
经过个人统计,6月份沪深股市交易金额298728亿元,7月份沪深股市交易金额300948.83亿元,7月份交易金额比6月份仅多2220.83亿元。
这说明就算有部分流入股市,流入的金额也不会太多,顶多1000亿。
二、经济和疫情原因,导致很多人失业在家开始坐吃山空,甚至吃老本。
不可否认经济下行和疫情原因导致很多小微企业破产倒闭,据天眼搜集到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有46万家公司倒闭,包括运营执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营业的公司,还包括26000家从事出口的企业。
又据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关闭注销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1万户。
今年应该更多。而大量的企业、实体店破产倒闭,必然会让很多人失业,这部分失业的人没了收入,只能吃老本,导致居民存款下降。
个人认为这个是主要原因。个人在当地农贸市场做个调查,自从猪肉涨价疫情开始,当地的猪肉消费量,不及原来的一半,主要也是因为收入减少的原因,甚至波及到了早餐店。
本地前几年年年发的公务员的年终奖,这两个也无法兑现了。
三、买房首付款。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来看,7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4059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占了98%。
又有数据说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8.5%和7.1%,环比分别下降42%和40%,跌至近一年最低。
很显然中长期部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那么,就有可能是购房付首付款导致居民存款下降,但也不会超过2000亿,从住房销售面积和金额下降来看,购房的资金有一部分,但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不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投资理财
从银行业理财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
同时,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6137.73万个,同比增长137.71%
七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没有查到,但查到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5182款,环比下滑1013款。这个数据说明理财产品存续规模7月份可能也是下降的。
当然,银行6月份为了冲存款时点数,可能会把理财产品设计在接近6月末那几天到期,把大量到期理财产品转变为居民个人存款,而七月初又转变为理财产品,导致居民存款下降,从个人在金融系统的经验来看,这个数据应该有上千亿。
五、富豪移民,留学等原因导致居民存款下降。
越来越多的富豪纷纷加入移民行列,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资产的流失。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约有1.5万名富豪进行移民,相比于前一年增长了一半,这个人数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
金融投资报8月发布的文章也显示,近几年国内转移国外的离岸信托资产也是上千亿,像马云、雷军、刘强东这类企业家,均有自己的离岸信托。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离岸信托都是为了移民,但其中部分必定如此。
但这些都无法找到详细的数据进行分析,留学的情况也如此。
总之,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居民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疫情、电商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门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开始吃老本;二是大量富豪移民,转移资产;三是银行为冲存款时点数把理财产品集中到6月末到期变为存款,7月初又转化为理财产品导致存款下降;还有少部分流入了股市和买房。
以上仅个人的粗浅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七月份存款减少1.13万亿,说明了什么问题?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7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31.92万亿元,同比增长8.8%。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25.4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7个百分点。
其中,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3万亿元,同比多减1.21万亿元,这里面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1万亿元。
过去一年多时间,我国存款余额一直是在不断增加,比如截止2019年,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只有82万亿左右,但到了2021年上半年,住户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00万亿,相当于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住户存款就增加了18万亿左右,增幅达到21.9%。
那为什么2021年7月份住户存款余额突然减少了呢?这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看到住户存款余额减少,很多人可能觉得经济下行了,大家收入减少了,对应的存款也跟着减少了。
我觉得这种观点非常幼稚,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住户存款增速反而会更快,比如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社会投资活动有所减少,对应的很多人都将钱存在银行里面,所以我们看到整个2020年住户存款余额差不多增加了10万亿。
所以经济下行压力大跟住户存款减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说目前我国经济恢复比较理想,经济增速比较快,对应的居民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从实际情况来看,7月份住户存款余额之所以减少,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是银行的利率下降了。
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下降了呢?这里面要回到2021年6月份银行利率自律机制推出了一个政策。
在2021年6月初的时候,银行利率自律系制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机制以及上限做出了调整。
第一、银行利率定价模式改变。
以前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加上一定比例上浮构成。
我们以三年期为例,目前三年期基准利率是2.75%,如果一个银行上浮50%,对应的实际存款利率就是4.125%,如果上浮100%,对应的利率就是5.5%。
但是从6月21日开始,银行的利率正式启用新的模式,新的利率定价模式是采用基准利率加基点。
比如三年定期,某个银行加60个基点,那么实际的存款利率就是2.75%+0.6%=3.35%。
采用基点定价之后,银行的利率会变得更加灵活,银行可以随时根据市场资金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基点。
第二、下调利率上限。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已经加入利率自律机制,只要是利率机制的成员就必须遵守相关的约定。
在利率自律机制约定之下,银行在对存款进行定价的时候,不能上浮太高的利率,避免造成恶意竞争。
但是过去几年时间,我国利率自律机制对银行利率的定价有所放宽,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大银行不断上浮利率,特别是对那些信用社、农商行、城商行、民营银行来说,他们利率上浮的幅度非常大,有个别银行5年期利率甚至可以给到5.4%以上。
利率上浮之后对于这些银行来说有利于吸收存款,但在利率上涨之后,对应的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就会上升,这种成本会传导到资产端上,结果导致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涨,这增加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针对这种情况,银监会以及央行多次要求银行要控制利率,让银行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上面,之前还出台过多个文件对银行进行指导。
最终在监管部门要求之下,银行利率自律机制也只能对利率的定价模式以及上限进行调整,从2021年6月21日之后,各大银行的利率上调限制开始下调,比如一些大银行的利率上浮空间只有60个基点,这意味着最高的利率只有3.35%左右。
即便对于那些小银行来说,虽然能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但经过这次利率调整之后,这些银行的利率也大幅下降,目前绝大多数银行最高利率都不超过4%,这个利率相对以前5%或者4.5%以上利率而言已经下降了很多。
利率下调之后对存款用户来说对应的利息减少了,比如某个银行5年定期存款,原来利率是5%,现在直接下降到4%,这意味着同样是100万一下就减少了1万块钱的利息。
所以在利率下调之后,很多人都将存款直接从银行取出来,这也是导致7月份银行存款减少的重要原因。
七月份存款减少1.13万亿,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能力降低,市场经济活跃度下降,导致存款减少。
3.银行利率下调,存取比例倒置,也是存款下降的重要原因。
4.受经济下行压力及银行利率下调的共同影响,很多消费者转变理财观念,从银行取出更多的钱投资于理财、股市、房地产、保险及基金业务中。
中国居民存款减少1万多亿看似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实际上相对于中国目前总的银行存储额231万亿来看,这么点波动还不及总量的0.5%,属于正常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存款数量最多的国家,截止到7月底,中国境内本外币存款总额高达231.92万亿,是GDP的两倍还要多,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的储蓄额快去增加了14万亿。
居民高储蓄率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过高的储蓄率不利于社会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并不完全是好事。
那么,为什么上半年储蓄额一直上涨,到了7月份开始下降了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6月份的时候,到了银行上半年展现业绩的时候,银行为了业绩好看,突击揽款存储,使得6月份的存储额上涨,相对透支了7月份的存储额,导致7月份存储量减少。
第二个原因就是7月份是下半年开始的第一个月,银行的业绩压力不是很大,给出的存储优惠力度很小,储蓄利率也下降,不少人将存款拿出来放进了非银行的存储出现了大幅上涨。7月份,像一些保险、基金、证券等领域机构的存款上涨了9576亿元,大部分都是从银行转过来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消费了,如果没有疫情,7月份就是消费旺季,学生全部放暑假,一般家庭也是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出游。在新一波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的旅游业十分火爆,消费量很大。
不管怎么说,目前中国的整体经济和存储都是非常健康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强,没有必要过分的解读。
- 2020-2021年这两年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整个世界的经济体系都受到重大冲击,产业困难,自然资金流动性更低,人均收入也低迷!
- 说明老百姓手头继续越来越少,钱越来越难赚!百姓赚不到钱,车贷、房贷、孩子教育费、老人赡养费、生活开支,基本收入都不远远不够这些开支,哪里还有余钱存款!
- 银行存款利息降低,都不比一些理财产品赚钱,有点资产的人多数拿去钱生钱了,而不是存银行啃老本!
存款减少1.13万亿说明当今状态下,民众手里的钱在减少了。可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家的感受可能不太明显。
我这里是个小县城,平均工资也就在3000—4000之间,这两年房价却从4000左右翻到了接近10000每平,物业管理费在1.5左右,车位在9—12万之间。这两年感觉大家都过的紧紧巴巴的,今年更加明显。
说说我自己,我和老公是做建材门类生意的,从疫情以后就一直不温不火,总觉得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心里老窝火了。放弃吧?经营了很多年了,心血资金都在店里,现在把店盘出去,一没人接手,二也盘不上价。特别是这两个月,整个建材市场都反应没有客户,同行见到了,都会互相问问怎么样。有的说,眼都要愁瞎了[笑哭]。不身在其中,可能不好理解,我们却都感同身受。现在家庭里的生活质量也在直线下降,虽然以前也没挣多少钱,但是以前每天想吃啥,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孩子想要什么车模啊,或者飞机模型啊,平衡车,平板电脑…等等,真的是说买就买,几千块钱根本也看不到眼里去。现在真是有种回到了解放前的感觉,虽然是夸张的表示,怎么也比解放前好多了。但是现在去超市买东西,价格超过10块钱的都要考虑考虑了。每次买东西也是买生活必需品。做生意没客户,资金流跑不起来,用不了几个月资金缺口就会越来越大。
店里即使有那么几个客户,现在也特别的难签单。都舍不得花钱,却想要卖更好的东西,都想让不挣钱卖给他们。以前大家都是良性竞争,利润点都会自己控制好,现在大家都没客户,好不容易有一个,就不管其他了,你价格低我更低,可能他们觉得为公司跑个量也挺好的,公司任务完成不了,公司也催的紧,多方面的原因下,导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相对于自己创业的,工薪阶层可能会好一些,起码有固定的收入,他们一般影响不大,生活各方面会好一点。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亲戚、邻居…也验证了这一点。我身边做教师、医生和公务员…这些朋友亲戚都和往常差不多,感觉生活品质也影响不大。但是他们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还是不稳定的多。
7月份受影响比较明显,应该也和疫情有点反复,还有咱们国家有的地方又有灾情也有关系。有的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郑州突发大水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蔬菜都卖出了高价。菠菜都卖到了8块多,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我们这个地方是蔬菜大省,一般过年,反季蔬菜才会这么贵。可能我们这边蔬菜都支援郑州去了,也比较理解。大灾面前,不计较得失,能安然度过就好。
在目前的形式下,大家还是理性消费。大家少聚会,多运动,合理饮食,大家都绿码社交,为我们国家的安全稳定做一点点的贡献,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攻克难关的。目前国家的经济在稳步发展,虽然现在的势头稍有低缓,但是比起其他国家已经很好了。
人在低谷的时候,很容易消沉,丧失信心。其实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它打倒。就像我自己,说实话,目前真的也很难,这个月的房贷、车贷、花呗…等等都还没有着落。看得出来我老公压力很大,他一直觉得我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其实我晚上着急的睡不着失眠的时候也是经常有。他那么大的压力,难道我还要继续给他施压吗?我总是安慰他: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们慢慢努力,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不和别人比,我们只和自己比。每天不要消磨时光。有生意的时候我们好好谈客户,特别迷茫的时候,我们就不断的充实自己。
这些话我也想送给那些身在困境中的人。真的不要消沉。只有你一直在为成功做准备,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抓住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