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奖励上清华学生百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奖励上清华学生百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延安一村民家里5个娃4个考进清华北大,获政府30万元奖励,你怎么看?
99随便语:祝贺延安吴氏家族,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陕西有个著名的地名,叫作吴起镇,是当年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从吴起镇往东100公里,是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镇五里湾村。
村民吴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学便辍学回家耕地。
妻子胡治爱,没有上过一天学。
吴治保夫妻俩,共育有5个子女,网上没有具体信息,只是根据2017年的新闻介绍,5个子女都是90后,也就是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之间。
那时候不是实行计划生育吗?
著名导演张艺谋原籍也是陕西,网传在2014年,因为被查实有三个孩子,分别生于01年,04年和06年,属于严重“超生”,最终被罚款748万元。
延安吴氏家族的清华北大传奇,最先由香港凤凰网报道。
三年!奇迹发生!
(1)2015年,大儿子吴云峰(老大)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老五)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
(3)2017年6月27日,大女儿吴大燕(老二)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4)2017年6月27日,二儿子吴青峰(老四)收到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连头连尾仅有三年,这个家庭里的五个子女中的四个,全部进入清华或北大,成为博士或者硕士!
那么唯一剩下的那个,怎么没被清华或北大抢去呢?
原来,小女儿吴改燕(老三)的工作非常好,她虽然仅仅毕业于西安医学院,但却进入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据媒体介绍“收入相当不错”。
但即便如此,据媒体介绍,“端着铁饭碗”的吴改燕已经在去年决定辞职,准备像其他姐姐妹妹一样当硕士,当博士。
唯一不知道的是,到底清华还是北大,可以抢到她。
第一,有人说清华北大的本科生牛,硕士博士不稀奇,那不对。
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当然很牛,就拿陕西省举例。
今年清华北大在陕西省的录取投档线分别是697分和699分,对应的全省排名,分别是第64名和第47名。
全省31.9万名考生中,考到前64名以内!
据媒体介绍,清华北大每年在陕西招生200+人,但你如果想考入清华北大,需要考到全省30多万名考生的前64名以内,每一万名考生中仅有2人。
你说牛不牛?
当然了,清华北大的硕士生同样也很牛。
据介绍,清北这样的著名高校,本校本科生如果想保送本校研究生,成绩需要达到同一届学生的前80%,也就是100名学生中,你必须排进前80名。
至于其他学校本科生想考入清华北大读研,同样很难,通常情况下,你必须是其他985高校的优等生。
【可以这么说,假如是正常考入清华北大读研的,那也是很牛的存在,基本属于985高校本科生的中上层次,211或普通一本本科生,基本没戏。】
清华北大的博士生,反而有点说不清了。
国内考博士,最主要不是你成绩好,而是有博导愿意收你,通常,一名博导每年仅能收一名博士学生,这个读博的名额是非常稀少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
第二,一家五个子女,四个上了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剩下那个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也准备去清华北大读研读博,只能说奇迹。
记得前几年广东出了位著名的“狼爸”,叫作萧百佑。
此人喜欢上综艺节目,还写书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有段时间成了网红。
“狼爸”有四个孩子,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而且他的四个孩子真的都成才了,其中三个进了北大,一个进了中央音乐学院。
太牛叉了!
相比之下,广东“狼爸”的成就,比延安吴氏更牛,因为,“狼爸”的四个孩子,正儿八经上了北大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不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硕士博士。
但后来,“狼爸”的秘密露馅了。
原来,“狼爸”是个商人,娶的妻子是香港人,于是他的孩子们,全都是拥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正式居民,人家要想上北大,不是参加国内高考,而是所谓的“联考”。
哈哈!原来如此!
结束语:再次祝贺吴氏家族完成奇迹。但我还想说,我等普通人对于这种奇迹,仰望仰望就算了,不要以为你也能复制奇迹。
很多人都问这样的孩子是怎么生的,怎么养的?其实在农村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往往“成窝”出现!一个家庭往往能出几个大学生,而其他家庭则很难出大学生,尤其是在以前。当然即便是现在,一个家庭5个孩子能够出4个清华北大,甚至还可能会是5个,尽管他们都不是本科考入的(题外话,本科考入这种概率基本为0),但是这也是一个传奇的家庭了。
为什么农村大学生往往会在一个家庭里成堆出现?究其原因,有三点:
一、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5个孩子的家庭,在农村基本上就算贫困家庭了,其实这个家庭不是一般的困难,因为父母没有其他收入,靠的是母亲挑担子卖苹果来攻读。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父母早已经动摇,因为5个孩子成年后,不上学就会变成劳动力,不仅不花钱,还能增加家庭收入,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所以,这个家庭的父母很伟大,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们供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二、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没文化,不代表不懂教育!很多时候,教育真的和文化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高教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了。你如果不想上,那就回家和父母一起种地、干农活,感受没有知识带来的苦果。就是这种简单的理念,同样能够造就成功的教育。
三、兄长的传帮带作用!
这个是一个家庭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家庭的老大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时候,老大做好了,后面的弟弟妹妹都会跟着做,所以,这也是一个家庭出几个大学生比出一个大学生容易的原因。
对于政府的这种行为,我觉着大家应该都会给点赞的!
30万,在当今社会确实不多,而且现在这个家庭也已经过了最需要钱的时候了,但是这30万,是一种导向,是对“读书无用论”的回击!
我是“赢在高三”,欢迎关注!
哇,这个家庭太牛了!首先,对这个“一门四清华(北大)”的家庭表示由衷地钦佩和祝贺!其次,对政府奖励他们家30万元的举措表示赞赏!
如今的农村,包括我的农村老家,“读书无用论”甚是流行,大多数孩子,都是初中毕业就早早出去打工挣钱了。比起我们上学那时候,家家户户拼命挣钱供孩子读书的景况来,现在家乡读书的氛围很差。很多父母都说,上了大学也不包分配了,甚至都找不到工作,还得靠父母养活,还不如省下钱,早早出去挣钱,成家立业。
但是,村子里的情况出现了两极分化。即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早早辍学,或者只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少数的家庭和孩子,极其重视教育,还是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事实也证明了,论起有出息来,还是要数上了大学的孩子前途更好。知识与学历对人的影响,或许不会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短期内看,或许刚毕业的大学生,挣钱还没有打工的多,但是,再过上十年你再看,还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更能平稳持续地上升。
咱们来看看这个一门四清华(北大)的家庭,几个孩子的情况:
2015年6月,大儿子吴云峰(老大)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小儿子吴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6月27日,吴大燕(老二)和吴青峰(老四)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小女儿吴改燕(老三)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开始备考,准备迈进清华或北大的校园,将一家人的梦画圆。
所以,真正农村有见识的父母,决不会让孩子早早走上社会。而像吴家这样,四个孩子上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名牌大学,另一个孩子本身也是好学校毕业,毕业后工作也很好,但为了实现和兄弟姐妹一样的愿望,也辞职冲刺北大清华,这样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真是值得大家伸大拇指赞赏的。
我们仔细来看,这吴家的四个孩子,其实读的不是北大清华的学士学位,而是北大清华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这就证明他们在上了大学之后(不管他们的学士学位是在北大清华还是其他院校读的),并没有懈怠,而是继续在追梦的路上拼搏,而老三也是放弃了很好的工作(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继续追梦,向兄弟姐妹们看齐。
一对农民夫妻,培养出了五个高级知识分子,将来就是五个高知家庭,这对夫妻很伟大!这五个子女也非常自觉自强,堪为当代学子的榜样!
7月16日,延安农民吴治保和胡治爱夫妇获得了延安市30万元奖金!原因是“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这一农家五个孩子有四个孩子上了清华(北大)!还有一个正在备考北大的路上!真正亮了普天之下家长们的双眼!
这件事十分令人振奋,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魔咒砸了个粉碎!
细思几个亮点给人们诸多启示
一,吴治保,胡治爱夫妇一个初中便辍学,一个纯粹不识字。却教育有方,以自己的艰难困苦激励孩子们读书成长。
子女的学习教育,主要在于先天基因和家庭环境,这夫妇俩虽然自身文化不高,却认准了要走好好读书一条路!这夫妇俩学习基因肯定不差,只是生不逢时,否则自己学习也不会差。这五个孩子都学习优秀,没有先天因素是不可能的。
二,一个家庭里的老大孩子很重要。
老大熊熊一窝,老大出色,全家出色。多子女家庭往往多会出现这种导向!这家大儿子自己先上了清华博士,然后与弟妹约定,“清华北大见”,对弟弟妹妹的激励作用胜于任何说教。
三,对农民家庭来说,敢生也是一种冲破命运束缚的尝试。
看这一家孩子年龄,都出生于计划生育的年代。他们夫妇俩是如何实现超生优生的?就凭这一点,夫妇俩的智商就不是一般的高!何况他们是怎么应对那些围追堵截和超生罚款的?
农村人有谚语“前半辈子看父敬子,后半辈子看子敬父”,看来,农村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敢生会生也是一条出路!
为这样的“耕读传家”点赞!为逆袭的寒门学子点赞!
【关注村姑说村事,我们有缘再相会!】
赞,赞,赞!
7月16日,延安市安塞区区委书记高飞代表区委区政府,给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耕读家庭”吴治保家庭颁发了30万元的奖励资金,引发网友热议。这一回,众多网友由衷点赞祝福,一个农村家庭,一段励志故事,没有文化但有梦想的父母,五个充满上进心的孩子,演译书香传奇。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埋怨抱怨的时候,他们己在通向梦想的路上努力前行。这样的家庭,配得上这样的奖励。一个农民家庭,五个孩子,四个考上清华北大,还有一个小女儿也正在备考,将来或会五个清华北大才子,我真的很想知道关于他们更多的故事。
于是我查阅了更多的资料,了解到这个耕读家庭更多的故事。先不看看这个平凡的家庭和五个不凡的孩子。吴治保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五里湾村村民,夫妻育有三子两女。2015年6月,大儿子吴云峰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6月,二女儿吴大燕考入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四儿子吴青峰考入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小女儿吴改燕也正在备考,准备迈入清华或者北大的校园。“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令人敬佩。或许,这个耕读家庭将来会有五位清华北大博士生,这,真的厉害!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何有如此能量,看看下面这段话:夫妻俩说,我们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学。父亲吴治保只上了初中一年级,母亲胡治爱更是没有上过一天学,夫妻俩锲而不舍的坚持,历经艰辛不放弃,多少年来,母亲挑着担子卖苹果,县城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条沟,她都十分熟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省吃俭用,衣服不更新,饭不变样。而他们的儿女们也相当争气,非常自觉,所以才如此出色。5个孩子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不用父母操心。大哥一句“在清华见”,弟妹位真的相约清华(北大),令人羡慕。看完这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故事,我对吴治保夫妻深怀敬意。同样来自于农村家庭,我们都深知父母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有多不容易,而要培养出四个清华北大(将来会是5个)才子,就太不容易。希望这五个孩子学业完成之后,善待父母,让父母过上最幸福的生活,祝福!!
考上清华北大奖励多少元?
考上“清北”,每个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考生获得的奖励可能也不一样,但有些地方的奖励真的能惊掉下巴。
在一个县级市,在前几年一个当地的房地产商“进军”教育行业,开办了一间实验学校,为了增加知名度,第一年就通过30万一人的“资助”获得两名种子选手,一旦考上清华、北大再奖励30万,双方在入学之前就立下“盟约”,最终这两位种子选手如愿考上清华、北大,这是最直接的60万“奖励”,该校也“一举成名”,现在已经成为整个地区的名校。紧接着还有市政府的奖励、街道办或者所在镇的奖励,还有企业的奖励,加起来超过了百万。他们这一年的修炼得来的“硕果”是很多人工作十年都达不到的。
据说多数政府对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奖励是20万,也有30万的,除了政府之外,一些民间力量往往成为奖励的主体。在广东的顺德市,当地注重教育是出了名的,很多当地企业家或者校友每年都会大力资助教育事业发展,动辄就是资助千万级别的。另外也有一些当地的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形象或者某种效应,往往也会对考生进行奖励,有奖励车的,最豪的就是奖励房子的。有些地方还给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举行大型晚会。
高考状元考入清华,新生奖学金的额度也将从去年的2万元提高到4万元。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春生表示,从今年8月起,清华将大幅提高对特困生的资助力度,所有考入清华的本科特困生,每年可获得各类资助共计1.1万元,其中包括每年5000元的学费、1500元的住宿费和每月400元左右的生活费,相当于“免费”上大学。
考上清华奖100万是真的吗?
假的。高中所有的学霸都希望自己能够考上清华。高中的校长和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考上清华。清华是我国最顶尖的985高校。学生能考上清华确实有奖励。但并不是奖励100万,很多地方都是奖励考上清华的学生20万。
华西村学子考上清华有奖励吗?
目前还没有。
昨天下午,江苏江阴华西村民李学勤家中喜气洋洋,充满一家人期待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经由中国邮政的投递员准时送到了女儿李由手中。
李由以美术统考分272分、综合分63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圆了自己的清华梦。
看着设计精美、含义深刻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李由激动地表示,这份殊荣,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全家人的,是自己交给一家人十多年共同付出的满意答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奖励上清华学生百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奖励上清华学生百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