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俄元首将会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特朗普与普京7月16日的美俄领导人会晤选择在芬兰举行?
对我来说,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70年代美国和苏联签署的赫尔辛基协定。在美俄冷战进入到最高峰的时候,赫尔辛基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美苏可以充分谈判什么是可以协调的,什么是不可协调的。
当时,双方谈判的主要是一些处理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一些形而上而又总括性的内容,包括对主权的尊重,对民族自决的尊重,对苏联在东欧势力的尊重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也就在此之后,我们看到美苏围绕核武器和中导的谈判开始进行。实际上,美苏关系在经过紧绷之后,在赫尔辛基之后进入了协调和谈判的节奏。美俄这次选在赫尔辛基,恐怕也有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忆。而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的出台,也使得美俄的战略竞争再次浮上水面。美俄有必要就这一战略问题展开探讨。
但也有人对赫尔辛基的评价呈比较负面的态度,它给了美国干预东欧更大的抓手和可能性,直接导致了后来东欧剧变的发生。而从现在俄罗斯的能力来看,和当时的苏联有很大的差距,美国不会主动做出过多的让步。而普京恐怕也保持一定的谨慎,试探特朗普“想要什么”,并竭力保持自己的核优势。毕竟,这是目前的俄罗斯与美国叫板的最大筹码。
芬兰与美俄关系都比较密切,外交中立,双方都容易接受
实际上,这不是双方第一次会晤,普京和特朗普之间的“双普会”,第一次是去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进行的,双方举行了2个小时的单独会谈。但是这次“虚假的兄弟情义干杯”之后,双方关系却急转直下,仅一个月不到工夫,美国就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驱逐俄罗斯外交机构。再后面就是英国双面间谍中毒案、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等一系列外交冲突,可以说是这次会见给双方都留下非常负面的印象。为虚假的友好情义干杯
上次是因为G20峰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可以理解为例行性会晤,而今年G20峰会是要到年底的11月30日放在阿根廷举行。所以现在要进行峰会,交换国际问题意见,协调利益矛盾,就只能进行针对性的外交峰会,这方面会见场地安排就要讲究了。
国际惯例上,在谁的地盘上进行和谈,就差不多被认为对方低头认怂,举办地最好是个酱油国,不会对双方施加影响,如果是个第三方大国的话,就容易被认为大家都听这个大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实际上早在1942年,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向丘吉尔、斯大林和常凯申发出邀请,到美国纽约就战争局势和战后安排进行会谈。虽然大家都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是其他人都表示拒绝,没空。罗斯福在接连邀请三次后明白这样行不通,最后提议放在埃及开罗。一方面开罗那地方距离各方位置都比较近,谁跑的距离都差不多,没有特意见谁的意思,另一方面埃及当时是属于英国的保护国,给足英国面子,北非又是美英盟军一起打下来的,美国人也过得去,所以丘吉尔就接受了。
不过由于苏联当时由于跟日本签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不方便到开罗与常凯申一起出现,所以斯大林同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单独会晤,因为当时伊朗是英国的控制范围,苏联又在伊朗北部有驻军,各方都可以接受。
作为外交历史的重要典范,这些国际会议可以看出举行外交峰会的一些原则,这也是为什么朝美峰会要放在新加坡举行。同理,芬兰这个国家,国力较弱,属于的对双方无害的酱油国。外交中立,双方都可以接受。
历史上,芬兰曾被沙俄统治,但是沙俄帝国是从瑞典手里夺取了芬兰,而且对芬兰的统治非常自由,给予芬兰极大的自治权,芬兰不仅宗教、语言、教育完全独立,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宪法、货币和关税自主权,芬兰对于沙俄的敌视并不强烈。
沙皇俄国瓦解之后,芬兰获得独立,虽然芬兰与苏联在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争中大打出手,但是芬兰非常聪明的,在苏德战争中,有限的与德国合作,特别是列宁格勒战役期间,没有围死列宁格勒的补给线,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做法,为双方后续和解留下前提。当然弱小芬兰能在北极熊的熊掌下坚持独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能打,不管是1939年苏芬冬季战争还是1944年卡累利阿地峡战役期间,虽然芬兰最终寡不敌众,但是都给苏军造成自身几倍的伤亡。图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狙击手,苏芬战争期间击毙542人的芬兰“白色死神”西蒙·海耶
二战后,芬兰以不与苏联对抗,不加入北约的条件,获得苏联承认的中立地位。冷战期间,芬兰的军事装备都甚至一半采购西式装备,一半采购苏式装备,执行非常严格的中立政策。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体势弱,虽然芬兰加强了与北约的军事合作,但也始终不谋求加入北约,可以说是芬兰的政策非常聪明,也让俄罗斯非常满意。芬兰空军装备的米格-21比斯型战斗机
所以两者音速综合来讲,芬兰是最容易被俄美双方接受的国家,国力较弱,典型的酱油国家,不会影响双方会晤。同时整体政治和文化上属于西方国家,但不反俄,奉行严格的中立立场。
美俄高级代表将就委内瑞拉局势在罗马举行会晤,俄罗斯会让步吗?
据俄罗斯塔斯社17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将于3月19日就委内瑞拉问题同美国委内瑞拉问题特别代表埃利奥特在罗马举行会谈。
时至今日,委内瑞拉局势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在美国扶植的瓜依多自封为“临时总统”之后,国内局势风起云涌,一浪接着一浪,断交事件接连发生,先后与美国和哥伦比亚断交,外界鼓吹美国将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干预,但是委邻国都放弃为美国开绿灯,委内瑞拉国内大规模停电事件,甚至有人怀疑是美国从中作梗,直到最近几天电力才逐渐恢复,人民生活逐渐走向正常。
在委内瑞拉局势恶化伊始,俄罗斯就从未让步过。瓜依多自封“临时总统”之后,美国方面表示大力支持瓜依多政权,并且呼吁美洲其他国家响应美国的号召支持瓜依多为委内瑞拉合法政权。但是俄罗斯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自己的表态,谴责美国这是干涉他国政权的危险行为,表示马杜罗政府才是委内瑞拉的合法政府。美俄两国之间的口水战也随之打响,当然美国也付诸行动,部分媒体报道美国向南美洲派出大批舰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的“笔记事件”,借着人道主义援助向委内瑞拉反对派瓜依多政权运输物资以及派遣武装人员等等,但是由于俄罗斯地缘关系,虽也向委内瑞拉提供了大量援助物资以及人员,但更多的是通过喊话呼吁委内瑞拉缓和紧张局势,谴责他国插入。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俄罗斯和委内瑞拉都有相似的境遇。美国对两国均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制裁,致使国内经济各方面面临严峻形式,俄罗斯经济增长低迷,委内瑞拉国内民生凋敝,生活困难。从委内瑞拉问题突出开始就可以看得出来,俄罗斯鼎力支持马杜罗政权,与美国对着干。大国之间的博弈,早在上年11月份俄罗斯就曾派出数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图-160长途奔袭来到委内瑞拉首都国际机场,并且委内瑞拉空军联合图-160展开了军事演习,当然南美作为美国的在家后花园,岂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于是美国也喊话俄罗斯这是对美国的挑衅,确实令人哭笑不得。
如今委内瑞拉局势来到了这一步,多多少少都离不开美国和俄罗斯。对于委内瑞拉两大政权的最大支持者展开对话,突出了大国形象,不要让委内瑞拉成为两国的博弈场,不能成为下一个叙利亚,为委内瑞拉人民着想,希望能够获得积极的作用。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会谈还没有开始,就提出俄罗斯会否让步。这个提问猛然间会让人有摸不到头脑的感觉,但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揭露了委内瑞拉危机的真正起因。
大家都看到,现在是美国在外面利用各种手段,封锁委内瑞拉喘不过气来,而内部则派遣瓜伊多,进行笼络人心,瓦解士气,制造动乱的勾当的。而俄罗斯一直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一边揭露美国及西方国家的阴谋,'喝止美国及其盟友的侵略行为,另一边向马杜罗''政府提供援助,并提供贷款帮助恢复石油生产。一正一邪,好坏分明。
但我们要问:在查韦斯统治时期,美国就一直想推翻委政权,但迟迟没有动手,更没有进行经济封锁,甚至美国还是委内瑞拉石油的最大进口国,经济往来十密切。而马杜罗继承总统大位以来,虽依然与美国有口角,但关系还说的过去,也没有制裁危机。那么为何大选后美国开始蠢蠢欲动,直到最近才真正动手,通过封锁和'制裁,压制委内瑞拉经济,还派人在内部捣乱,更把危机目标明确定位为:马杜罗下台,现政府解散,重新总统选举。
美国为何突然动手,而不像以前那样耐住性子,不把委内瑞拉往死坑里推?
我们好像找到了导火索,就是去年底,俄罗让把三架战略轰炸机飞到这里,并扬言要建立军事基地,给美国施加压力。甚至从不讳言,这就是新的古巴导弹危机。
我们相信,正是这个举动,让美国人感到恐惧,看到了危机。所以才不得不立即动手,认为'只要推翻马杜罗政府,就可以'阻止俄罗斯到美国的后院建立基地,耀武扬威。
我们希望俄罗斯也能认识到这点,然后找台阶,让美国消除误会,主动解除经济制裁,返回委国有资产,让委国内恢复生机。
我们认为,未来一定会像当年前苏联不得不主动从古巴撤走导弹一样,由俄罗斯向美国保证,绝不在委内瑞拉建立军事基地,以换取美国信任,解除对委制裁,消除危机,确保马杜罗继续掌权,直至新的总统大选。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委内瑞拉危机才能真正解除,委政府才能有钱购买材料,恢复工农业生产,搞活国内经济。购买必须用品,满足人民需要。恢复政治对话玩,稳定国内秩序。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期盼俄罗斯和美国,为了委内瑞拉稳定和人民福祉,减少难民输出,而积极做好谈判工作,化解矛盾和危机。
至于俄罗斯为何要在委内瑞拉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或许会照顾俄罗斯的关切,或根本就不理。
至于瓜伊多的命运,我们预判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跑到美国,在海外建立对抗机构,要么主动解除自封的临时总统头衔,恢复议长的身份,继续搞府院之争的游戏。
如果长期关注委内瑞拉这一段的局势,会发现,其实美俄之间围绕委内瑞拉的接触一直没有中断。
比如,他们在联合国等场合就有很多交流,但都不欢而散。
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围绕委内瑞拉问题举行了两次会议,进行了三次投票,结果美俄各提出自己的委内瑞拉决议,都被对方否决。这更说明他们彼此很难找到交集。
因此,无论在罗马会晤,还是在纽约继续会晤,美俄在委内瑞拉问题上不会有任何一致的看法,顶多可能会有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比如尊重委内瑞拉人民的意愿等。
但这对解决问题没什么影响。
这是木叔对美俄之间围绕此问题交流的最基本观点,也就是类似会晤意义不大。
至于俄罗斯会不会让步?
要看委内瑞拉局势发展到什么地步。如果马杜罗面临严重制裁的情况下财政收入锐减,而俄罗斯也不提供资金援助的话,马杜罗政权风险更大,这时候俄罗斯就会考虑更多选择。
半个月前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访问莫斯科,呆了4天,普京竟然都没见她。而且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说,俄罗斯给委内瑞拉人道主义援助,没有谈经济援助,也就是说不会字节给马杜罗资金支持。
(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这就是俄罗斯对目前委内瑞拉的真实看法。
随着时间推移,马杜罗财政收入肯定越来越少,俄罗斯再不支持,马杜罗执政困难会更多。所以时间不在马杜罗一边,也不在普京一边。
基本可以总结两点——
如果委内瑞拉局势变化加速,俄罗斯的态度变化也会更明显。
如果委内瑞拉局势一直僵持,俄罗斯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立场变化。
美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要最终解决诸如叙利亚委内瑞拉这样国际纠纷,俄罗斯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第二,美国的安全顾问博尔顿和国务卿蓬佩奥都明显高估了瓜伊多的能量,低估了马杜罗政府在民众当中的支持率,误判了委内瑞拉军方对马杜罗的效忠。
第三,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虽然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欧洲以及美洲的60多个国家表态支持瓜伊多合法,但是还有大部分国家不承认瓜伊多。
特别是美国要武装干涉委内瑞拉的图谋更是没有任何国家响应——都是美洲国家,同为美国的近邻,如果委内瑞拉的马杜罗真的被美国干掉了,那些美洲国家领导人会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呢?
第四,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美国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当然也离不开美国——毕竟俄罗斯仍然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制裁的压力之下,如果能够完成利益的交换,对俄罗斯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叙利亚、土耳其、乌克兰东部,这里都有俄罗斯和美国的利益;《中导条约》刚刚终止,军备竞赛已经开始,这些都是双方的筹码,俄罗斯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久违的机会。
纵观历史,中小国家的兴亡无一不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对马杜罗政府来说,联合国已经是指望不上了,最后也只有寄希望于俄罗斯。而背后的交易,又有何人有所知呢?
为什么是俄罗斯让步?委内瑞拉目前的态势,美国和反对派已经是黔驴技穷,除了不择手段的在委内瑞拉国内搞破坏,别无他法。发动战争也仅仅是口号而已,马杜罗目前仍牢牢控制军队,如此态势下,美国和俄罗斯坐下来谈委内瑞拉问题,俄罗斯不见得会让步。
美俄谈判,马杜罗是否下台是最大的焦点。这个问题事关委内瑞拉问题的整体走向,是根本性问题,类似于叙利亚的巴沙尔一样。至少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不会让步,维持马杜罗的统治,美国在委内瑞拉的所作所为将不会有任何意义。如果美俄双方要谈判,不欢而散的可能性最大。
委内瑞拉反对派首领瓜伊多很难取得俄罗斯的信任,在拉美地区,委内瑞拉是为数不多的亲俄国家之一。如果俄罗斯在和美国的谈判中做出让步,那么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将大大缩减,美国的后院将真的是美国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地区。而这次委内瑞拉危机,正是俄罗斯借机会在美国后院开疆拓土,加强在该地区实力存在的机会,岂能放弃。
俄罗斯觊觎拉美地区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该地区过于敏感,之前俄罗斯也不想过多刺激美国。这次委内瑞拉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横加干涉正好给了俄罗斯机会,俄罗斯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该地区,以此扩大和稳固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美俄双方谈判只是双方角力的开始,俄罗斯不会让步。美俄双方口头上都是在因为委内瑞拉问题进行拉锯战,其实都是为了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美国可以在俄罗斯周围围堵俄罗斯,都欺负俄罗斯到家门口了,难道俄罗斯就不能借此机会在美国后院砸入一颗楔子吗?
个人观点,欢迎留言,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特朗普和普京可能会在近期正式会面,美俄关系要迎来破冰吗?你怎么看?
见面可以,破冰难。解读问题需要从俄罗斯——普京——特朗——美国建制派,这四者利益关系中,找出各方利益有多少契合之处,才能判断美俄系发展的前景专向。
在国际政治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被国际战略家们极端重视的的外交、外贸、军事等各种友好与交恶、结盟与竖敌无一不是为利益服务。也是国际政治搏弈中的焦点。不能否认特朗普与普京之的相互欣赏的个人好恶关系,但这样的关系也必须服从各自本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离开了利益,一切免谈。
具体到这次可能的正式会面,普京带领下的俄罗斯似乎成了美国与其欧盟日本竞相拉拢的香饽饽,究其根源还是利益,欧日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市场、以及在对抗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贸易战中,需要俄罗斯能源及市场的依靠,这当然对俄罗斯也是重大利好,普京没有拒绝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利益。特朗总统除双方相互欣赏的神交之外,在其对世界发动的这场贸易战中,俄罗斯能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切断其于美国对手的能源等经贸联系(至少保证俄罗斯别在美国背后插一刀),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打掉其对手与美国对抗的底气支撑。那么做为回报,特朗普可以拿出什么令普京满意的交换筹码呢?这就涉及到了问题的关键。
做为总统,特朗普有权解除包括自己和奥巴马政府作出对俄罗斯所有的制裁决定,这一点由于美国与欧盟贸易战使欧盟不再顾及老盟主意志,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已开始自行解除裁俄罗斯的贸易政策,特朗普这个决定的实际意义远小于形式,对俄罗斯的利益没有多少实际帮助,所以这个筹码份量显然不够。
那么特朗普政府还能拿出什么让俄罗斯满意的筹码呢?在乌克兰、格鲁吉亚问题上做出大的妥协?在这两处关乎俄罗斯战略安全的核心利益上停止美国挑动与威胁吗?这一方面由于美俄在此处可投入力量的此消彼长,而早就不再能根本威胁俄罗斯安全而失去原有的份量,而且特朗普还会受到其身后美国建制派的反对而无法落实。这一点普京心中有数,他不会为此而放弃欧盟这边的既得利益。
那么,特朗普还有最后一块大蛋糕——叙利亚和中东,这个筹码份量够重,但显然这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特朗普虽然行事“癫狂”,但他没疯!他绝不会把中东和以色列交给俄罗斯。所以特朗普政府其实只剩与俄罗斯拉近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外交关系,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利益相关方——美国建制派的利益。在美国实力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国会、政府及军方甚至主流媒体的利益来源中,俄罗斯这个敌人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必须得有俄罗斯这个“强大的敌人”,这是他们维持庞大军备采购,维持庞大军费开资,从中赚取利益最大化:必须的借口理由,所以,俄罗斯不可以成为朋友,只能是敌人!事实上世界上只要具备俄罗斯这种体量以上的国家,都必须是美国的敌人,美国政策历来如此。
所以,如果这次双普会得以实现,可能会带来美俄关系的暂时破冰,但不能保证在未来还远的时间内重新结冻,至于大开化到春暖花开,这种机率徽乎其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