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度、日本和德国为什么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因为反对者太多了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主张彻底废除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特权,尤其是一票否决权。而另一派则主张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安理会的决策中。
第一派的主张显然是不可能的,原因自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而相比之下,第二派关于扩大安理会的主张还是稍微靠谱点的,至少五常没有明确反对的理由。
目前日本、印度、德国、巴西四国正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这四家结为“四国联盟”共同抱团入常。但是到今天为止,这四国入常的入常的努力仍旧没有见到任何回报。刨除五常在其中的明挡暗阻,其他的许多国家也不愿意看日、印、德、巴四国成为常任理事国。
日本
除了中国以外,日本入常最大的阻碍就是“大寒冥国”,韩国和日本可是死对头,两国在领土和历史上都有着不小的纠纷,韩国是不可能允许日本骑到自己头上的。而且现在在东北亚地区已经有了中俄两常任理事国,如果日本再成为常任理事国,大寒冥国还有啥地位!因此韩国极力反对日本入常。
德国
目前英法是同意德国入常的,但是美国不同意。除此以外德国在二战时的老战友意大利也不同意德国入常。试想,大家都是战败国,凭啥你现在就能入常了!
再说欧洲已经有英、法、俄三个常任理事国了,如果德国也顺利入常,那么意大利在欧洲就更加的边缘化了,这是意大利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印度
至于印度,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巴铁肯定是挡在印度入常道路上的巨型铁栅栏。印巴自独立之初就是互掐不断,印巴战争都了三次了。印度不仅跟巴基斯坦抢克什米尔,连孟加拉国(曾经的东巴基斯坦)都是在印度的支持下独立的,巴基斯坦能同意印度入常吗?
巴西
巴西是这四个国家中,看似最为人畜无害的一个,但反对巴西入常的声音却是最大的。巴西入常的最大口号就是代表拉丁美洲,可问题是,拉美国家根本不愿意让巴西代表。
拉美国家基本上都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都是西班牙语国家。唯有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是葡萄牙语国家。一堆讲西班牙语的人怎么可能让一个讲葡萄牙语的人去代表自己。尤其是西班牙语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墨西哥和阿根廷都是坚决反对巴西入常的,巴西跟阿根廷更是互相看不顺眼。
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巴西国家队在半决赛中1:7大比分负于德国队,这是巴西男足在国际A级赛事中最惨痛的失利了。可即便如此,巴西人在决赛中却依旧强烈支持德国队。因为巴西人的死对头阿根廷也闯进了决赛,如果让阿根廷在巴西夺得世界杯冠军,那才是巴西历史上的耻辱。由此可见,巴阿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咋滴。
(日、德、巴、印组成的四国联盟)
为了阻止日、印、德、巴入常,他们的反对者也组建了一个“反安理会扩大化联盟”。其中由意大利和韩国牵头,发起了“团结谋共识运动”,共同抱团挖坑埋雷,就是不能让四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而中、美、英、法、俄五国虽然表面上支持了联合国安理会扩军,但五常内心真正的想法大家应该也都明白。
从历史来看,成为常任理事国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资历——反对法西斯战争中做过巨大的贡献;
一个是能力——国家硬实力要足够强。
中国能入常全靠美国力挺,因为当时虽然资历够,但是实力太差。数十年弹指一挥间,联合国还是那个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是那五个,不过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中国。
“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印度想入常已经想很久了,但是印度除了人多,既无实力又无资历,凭什么入常?
德国、日本——经济实力很强,但是这两个国家历史上有重大污点。
联合国的前身就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合成立的国家(中国还作为第一个遭受轴心国侵略的受害国,得到了第一个签署的荣誉),目的就是为了干翻德、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如果让德日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岂不是十份荒谬。
提问中少说了一个国家。因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有四个,通常被称为“入常四国联盟”,他们是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
那么为说他们是“入常四国联盟”呢?这是因为这四国想要入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一个国家的入常资格被否决,那么其他三国也同样没戏。原因在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扩充,是涵盖在联合国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下。而且至今为止,联大改革和常任理事国的改革还都存在极大的争议性。
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通过外交游说,都拥有各自的支持资源圈子,但是这些资源圈子大多数是不能相互覆盖和交叉的。同时也都无法在现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间获得一致支持。有分析甚至指出,现有的五常国家恐怕没有一个愿意与新成员分享权利。
印度和英国为例,从两国的历史和现实关系上来说,理论上英国应该是印度入常的拥趸。但是印度国际问题专家就公开发表观点称,虽然美国愿意支持我们的入常诉求,但是英国不会允许自己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在联合国与自己拥有相同的权利地位。而其他三国也同样面临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
改变需要时间和时机。如果对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四国的入常之路做评价的话,努力是必须的和等待是无奈的。
所谓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包括美、俄、英、法和中国,这五个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联合国的初创国。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否决权。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又对二战负有直接责任,而安理会旨在防止战争的发生。这两个国家在联合国初创时自然不会在常任理事国之列。但是经过战后多年的发展,日本和德国在经济上突发猛进,具备了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主观意愿,又因为联合国的经费是按照各会员国的GDP缴纳的,日本德国为联合国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多出钱却说不上话自然让日本德国心理极不平衡,于是都四出活动希望能进入常任理事国,但这两国想要如常都绝非易事。
日本对二战的认罪态度消极,尤其是在参拜靖国神社和“慰安妇”问题上,一再伤害周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又和中俄韩等国有领土争端,想要入常必定会遭到围追堵截。而德国尽管在二战问题上认罪态度良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和英法同在欧洲,又关系密切,若德国入常必定让非洲和南美的国家难以接受。
而印度尽管以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自居,为入常上蹿下跳,但是由于联合国初创时印度才摆脱英殖民地的尴尬处境,虽人口多却底子薄,近些年除了在地区冲突时上上新闻外,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明显无足轻重,想入常也并不容易。
简单回答一下吧,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复杂。
首先,联合国的成立是因为在上个世纪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世界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仔细追究起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跟当时的几个世界强国之间没有矛盾调解机制有关(一战后成立的国联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平衡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下,成立了现在的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国拥有决定权。也就是说,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从而保证几个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而尽可能的维持平衡。
联合国五大国的选择依据是:在二战期间付出最多、出力最大的五个国家(最早罗斯福是打算设立四个国家,法国是后来加上的)。大家了解一下二战历史,基本就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五个国家了。
由于德国、日本都是二战发起国,并且是敌对方的战败国,按照当时的决定,是要驻军占领的(德国是由美苏英法四国驻军、日本是美苏英民国),这种对全世界人类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国家当然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了。
至于印度,在联合国成立的时候,印度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呢,英国已经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了,怎么可能再允许英国的奴才成为常任理事国呢,并且,在二战期间,印度人除了提供场地供双方打仗以外,基本什么都没干,也谈不上有什么贡献。
所以,上述三个国家都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随着时间的过去,特别是德国对于二战所犯罪行反悔比较彻底的情况下,大家逐渐原谅了德国;但是对于日本,就不是一回事了。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进行过真正的道歉、忏悔和思想改造,直到今天还是遮遮掩掩的否认那段罪恶的过去,当然不会得到全亚洲、全世界正义人士的原谅。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印度现在其实经济发生在势头非常猛,在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上面已经实现了对英法的赶超,已经有可能成为第五经济体的位置,下一个目标就是德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三经济体的可能性非常高,毕竟印度的人口红利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都非常适合投资,现在许多知名的大企业都在印度建厂,所以印度的发展速度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促进投资的基础,所以印度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印度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和更新换代,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但是这些只是一个错觉,印度现在的改变已经非常大,大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所以在配套设施上面印度也是大力的发展。
高铁项目就是印度的一个发展项目,建设一条南边500多公里连线的高铁线路,竞争的有好几家,但是印度最后选择了日本,原因在于日本为了自己的目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不惜给印度巨额低息贷款,还款周期长达50年,可以说日本为了获得这个项目,绝对是下了血本,而印度选择日本的原因不只是贷款这些,还有其他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
这条高铁达到500公里,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左右,原本我们已经眼看要拿下这个项目,日本突然冒出来插上一脚,最后用高昂的代价拿到了这个项目,2015年签订协议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原本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但是到了现在都没有动工的迹象,开工延迟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原因是因为征地困难,这条高铁涉及到6000多户居民,到现在为止只有1000多户签订了合同,还有5000左右的没有进展。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在三年后建成通车是不可能的,印度为什么会在这方面进展慢,其实原因就在于印度的土地私有化,老百姓对自己的土地非常的看重,是生存的保障,所以征收土地的时候才会困难重重,而且印度的地方风俗也很特殊,导致印度在大事情上面进展缓慢,日本这次的工程算是陷入泥潭了。
其实这并不是说日本的效率不高,而是说印度内部的环境复杂,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在一些事情上面效率比较缓慢的原因,换做其他国家去做也不见得结果好到哪里去,印度政府的决策变化太过频繁这也是一个原因,缺少长久的政策,多变会导致许多原本的东西发生改变,日本这次可算是尝到咖喱饭的味道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