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接下印度的1000亿元高铁订单,目前这条高铁建设得怎么样了?
日本的高铁技术很发达也很成熟,不过日本公司的高铁建设成本却也很高,印度政府一方面是资金有限,另一方面高铁建设征地在印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几乎让印度高铁建设计划举步维艰,所以即便日本已经拿到了印度的高铁大单,但是它至今也没有开工建设印度高铁。
印度是一个领土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超过13亿的大国,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还要高,而高密度的人口是高铁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印度确实是一个适合建设高铁的国家。不过我们都知道高铁的建设成本是很高的,而且印度政府当初在招标的时候执意要把自己的高铁订单交给日本,我们的企业则基本拿不到印度的高铁订单,即便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比日本低将近三分之一也不管用。选择造价很高的日本高铁,这无疑会增加印度高铁的建设难度。
(安倍向莫迪介绍高铁)
根据印度政府的计划,日本接手的印度高铁连接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线路全长505.8公里,设12站,预计总投资1.8万亿日元(约1050亿元人民币),其中的1万亿日元(580亿元)由日本提供超低息贷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12月访问印度的时候双方就敲定了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将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印度官员甚至还希望这条高铁线路能够在2022年印度建国75周年的时候开通运营。 印度政府的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是当日本准备动工修建高铁的时候却遭遇了无法逾越的困难。
印度一直自诩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在印度这样的民主国家征地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铁的建设不可能一马平川全部通过公共土地,要修建高铁就必须向印度民众征地,而印度农民向来是把自己的土地看得比命都重要,同时印度政府又不能强征,所以日本根本就没有办法动工修建高铁。根据外媒的报道,印度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建设需要征地1400公顷,但是目前印度政府只征到了0.90公顷土地,鉴于这样的情况日本银行已经停止向印度发放新一轮的贷款。
(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线路图)
从印度的国情来看,由于政府无法向民众强征土地,而印度老百姓又把土地看得非常重要,在高铁修建的过程中哪怕只有一户人家不同意征地,这都有可能让印度高铁陷入困境。5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会让300个村庄和5000户家庭受到影响,印度政府连十分之一的村民都很难说服,更不要说让它跟所有的村民达成征地协议,所以印度要修建高铁必然困难重重。目前印度的高铁计划几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至于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开工,这谁也不知道,或许印度根本就没有办法大规模修建高铁。
莫迪上台以后,印度有了一个宏伟的梦想,那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建造一万公里高铁。消息传出,国际震动。一时间内,各高铁大国云集印度,想要分享印度高铁大单的一杯羹。
2015年,在经过多轮厮杀以后,日本拿下了印度第一条高铁的订单,即印度的孟艾高铁。这是日本拿下的第一个外国订单,是日本新干线走出国门的标志。
孟艾高铁衔接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和莫迪的家乡艾哈迈达巴德,全长约500公里,共投入约150亿美元。日本拿下这条高铁,和日本在其他地方抢夺订单一样,是通过给予印度巨额贷款为交换而达到的。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但是日本却非常满意,印度也非常满意。
日本和印度的协议签订以后,原本承诺交付印度使用的时间是2023年,不过在印度的压力下,最终将开通时间提前了一年。只不过,尴尬的是,时至今日,这条高铁却毫无进展。具体线路、土地使用等前期准备全部都无法推进。日本为此焦头烂额,而印度却不以为意。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日本建造的这条高铁,何时真正启动完全没有时间表。至于建造完工,更是无法预料。
印度高铁迟迟没有进展,其实怪不了日本。相反,日本被印度狠狠地捉弄了一把。从种种迹象来看,印度的目的根本不是高铁,而是高铁背后的利益。其一,莫迪的高铁计划,只是用于笼络支持率的一个手段;其二,印度通过这个项目的诱惑,得到了日本的大笔贷款,成功钓到了日本。而至于到底建不建,对莫迪并不重要。
因此,印度其实给日本甩了一个大锅。催日本加快进度的是印度,百般阻扰、变相拖延建造的,也是印度。而日本,反倒是落得一个有苦说不出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日本承建的这个印度高铁,很有可能这样被印度拖废,沦为泡影。并且最终埋单的,还是日本。
进展比较缓慢,消息混乱且莫衷一是。
去年10月17日彭博社曾用“龟速”形容这条全长508公里的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速铁路进程。
作为印度第一条真正的高铁,莫迪政府是2014年竞选期间正式提出的,艾哈迈达巴德是古吉拉特邦首府,该邦既是莫迪老家,也是他政治上起家的大本营,意义非同小可。日本总结印尼雅万高铁竞标失败的教训,认为只有加大补贴力度才能和中国竞争,遂以提供占总预算80%的海外开发援助ODA(121亿美元,总预算149亿美元),且利率从原本的年利1%降至0.1%,还款期从30年延长至50年的条件,在2015年12月13日和印度签署共计6条高铁线的建造合同,并以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为第一个项目。
该项目拖延两年后才在2017年9月14日于艾哈迈达巴德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但“真正动工”据说直到2018年才姗姗来迟地开始。这年9月,印尼《雅加达邮报》幸灾乐祸地发布“独家消息”,称高铁工程量仅完成总量的7.6%,而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则显示,截止2018年9月的季度,已完成价值7540亿卢比的工程量(预算为2万亿卢比)——不过很快有知情者指出,预算“有很大概率”大幅度超标。
彭博社2018年10月17日称,该高铁需要征地1400公顷,实际却仅完成征地0.9公顷,因此“不可能按期完工”。不过3天后印度国营高铁公司却特意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由负责人出面表示,项目“已完成全部工程的15-20%”,可以按时交付使用。
原本按照2014年的协议,交工时间是2023年8月15日,但2017年9月,印度政府却单方面宣布,因为2022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75周年纪念日,该高铁将作为“献礼工程”在这一天交工,也就是说交工期提前了整整一年——问题是开工却晚了近两年。正因如此,大多数国外观察家都认为“哪怕2023年的旧期限也很难如期完工交付使用”,只有印度国营高铁公司仍然嘴硬。
如今又差不多一年过去,随着印度大选尘埃落定,方方面面似乎刻意不再多提这条暂时已失去“助选”意义的高铁,有内部人士称,过去一年来工程进展缓慢,主要卡在三个关键问题上:日本对工程进展和贷款使用不满;征地继续步履维艰;人才培训进展缓慢(2014年规定当年培训350名“种子人才”,但直到如今也只有60+30人,即60人“已毕业”,30人“在培养”)。
据知情者称,目前开工区间仅142公里,全部在古吉拉特邦境内——这还不到全部508公里铁路线总厂的1/3。
目前印度由日本承建的高铁还没有开始动工,至于完工更是遥不可及。我下面就具体讲讲这条高铁的前世今生以及迟迟不能动工的原因。
日本用低息贷款获得印度高铁项目
印度看着周边国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高铁,自己国内也不断出现修建高铁的呼声。于是在2015年,印度政府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之间修一条长度为505公里的高铁。
日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提议为印度提供修建高铁的低息贷款,作为交换这条高铁采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双方通过几次协商之后,在2015年底确定由日本修建这条高铁。
通过前期的估算,这条高铁全部投资约合人民币1052亿元。日本负责提供600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
高铁修建遇到重重阻碍
2015年双方签高铁修建协议的时候,约定工期6年左右,在2022年8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但是遗憾的是,这条高铁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建设。
影响印度高铁建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征地问题。因为高铁建设需要整整1400公顷的土地,但印度的这些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他们根本不认可政府给出的价格,哪怕这个价格比土地市价上浮了20%。
连土地都无法获得,高铁修建自然就是镜花水月。印度国内的官僚主义也导致他们对征地并不上心,他们也无所谓能不能及时修建高铁。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日印确定这条线路选用日本新干线模式。也就是那个时候,日本抢走了印度近1000亿元的高铁大单,不过据说目前印度铁路建设遇到征地困难,印度不少民众和印日高铁公司产生矛盾,在印度政客的帮助下,当地居民开始通过抗议等活动维护自身权益,有消息称参加抗议活动的印度人高达5万之多,甚至有激进者称,日本应滚出印度,但遭到印度警察的驱散。
不过根据印度政府的的发言表示,印度已经完成了原计划铁路铺设的15%~20%,并且表示预计在2022年能够全面建成印度第一条高铁线路。印度政府为何如此自信呢?其实不难理解,印度政府对外一直都很自信,比如当年印度花了30年时间修建大坝即萨尔达尔萨罗瓦尔大坝,印度方面宣称这是世界第二大坝,据说不过竣工后不到4秒就决口了。
印度首条高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已完成全部工程的15%至20%,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这条高速铁路原计划2023年通车的,但是印度为庆祝建国75周年,将计划提前了一年。而且印度铁路公司的官员表示2022年高速铁路开通后,首批将开通10列高铁,在2033年前预计可增至16列,可以看出印度的铁路计划还是非常有“计划”的。
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印度首条高铁,日本方面提供了近乎“赔本赚吆喝”的超低息贷款,主要目的是抢先进入、长远布局,使印度方面对日本技术和标准产生用户粘性,继而扩大日本在印度市场未来的盈利面。
不管怎么样,印度也在一直做着超越它邻居的梦,也在为这个梦付出巨大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肯定的,毕竟世界上像印度这么执着的国家不多了,按印度的发展速度,说不定能成为超级大国呢。
日本与印度有哪些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是岛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太平洋西部,亚洲东部。从纬度位置来说,位于北半球,主要属于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印度是临海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南东西三面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来说印度为北半球,属于热带地区。
日本与印度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位置:1)大部分位于北纬10度至北纬30度之间,主要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地形:分为三部分,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日本与印度是两个完全不同地理特征的国家,日本是主要有4个大岛组成的岛国。特点是处于地震热带地震种多,又临近海洋,所以长期会遭受到暴风雨。是一个比较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一个国家,而且国土面积在亚洲来说相对较小,只有37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印度是建立在亚洲南部印度半岛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较大,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地理特征是北高南低,典型的亚洲热带半岛气候,而且国土面积绝大部分都是平原,容易种植农产物,资源较丰富,但是人口众多拉低各种资源数值,因此还是发展中国家。
2021年中国GDP17.7万亿美元,那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是多少?
中国GDP是真正的生产力创造的。美国是靠尖端产品特高值和榨取豪夺及印美元创造的。日本30年未增长有点影满怕美增税强夺。德国实际上就是的。印度有虚伪的数字。一经济,二国防,三科技,四文化,人均收入加到手收入世界第一之时,才能跃武扬威。世界和平健康快乐之时代也!
2021年,预计中、美、日、德、印五国的GDP排名如下:
1,预计美国超过23万亿美圆(人均GDP7万美圆左右)。
2,中国已公布,折合美圆约17.7万亿美圆(人均GDP1.3万美圆左右)。
3,预计日本已超过5万亿美圆(人均GDP达4万美圆以上)。
4,德国已公布:4.2万亿美圆(人均GDP突破5万美圆)。
5,预计印度达到3万亿美圆(人均GDP0.22万美圆)。
几点重要数据分析说明:
一,中国的GDP总量比日本+德国+印度+俄罗斯等四个大国相加还要高很多!
二,德国没有在GDP总量上超过日本,但是在人均GDP上超过了日本。
三,中国体量已达美国GDP的77%左右。是有史以来,全球第二名离世界老大的最近距离!
四,中印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但GDP悬殊太大。在人均GDP上,中国几乎达到印度的6倍。
当然了,美国在人均GDP上,也几乎是中国的6倍!
鉴此,中国在人均GDP上还要百分之百的加油。印度呢?当然更需要千分之千的拼命追赶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