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感谢邀请。
笔者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曾经与另一家报社的记者谈起日本与中国在亚洲各地建设高速铁路的问题,这为记者就谈到中国在印尼的高速铁路进展较缓慢的问题,并且,日本各大报纸都大幅报道,认为日本竞争输给中国,中国却不能很快建设,但笔者调查后发现,进展较慢的原因就是土地的征收问题,当地的政府与中资合作的公司在这方面进展不快,才导致进度缓慢的原因,但是在解决完土地征收以后,印尼高速铁路的进展大大加快。而日本在印度遭遇的问题其实与中国在印尼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日本媒体在嘲笑中国进展缓慢时,却没有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
日本与印度的高铁是安倍政权最大的对外项目之一,因为考虑到印度的铁路里程,以及印度目前的人口,日本认拿下印度高铁的订单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日本向印度提供了最优惠的贷款,甚至还答应向印度转让日本新干线的技术。日本在承接这个项目前,也做过论证,当时虽然知道印度的私有土地政策会增加成本,但做调查,与最终开工时间大约相差7年,印度的经济发展加上各个区域的发展问题,实际的土地征收难度远远超出日本的想象,这不是可以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
但是印度与日本的高铁建设不仅仅是日本的项目,还是穆迪总理的经济成果之一,因为之前要面临大选,因此土地征收需要低调进行,现在穆迪以较大的优势赢得选举,这样就可以放开步伐进行经济建设,所以印度方面已经表示,积极配合日本方面进行土地的征收以及相关的工作。但是时间还需要1-2年的时间。
虽然铁路建设预计2022年完成,笔者在这份合同签署时就曾经预言,这条铁略如果全部完工要到2030年左右,目前的趋势完全符合笔者的预言,在印度开展工作不能以日本的效率,或者乐观的态度去预测,而是要充分理解印度的国民性,以及实际困难以后作出正确的预计。补充一下,这条铁路的很可能在2022年,会通行其中的5公里路段,作为部分通车的样板告知世界。
先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日本在印度修高铁的难度了。
木叔去印度交流的时候,在新德里发现他们繁华路段的尘土飞扬。
问出租车司机,对方说,这里已经有3-4年了,一直这样没什么进展。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有的民宅并不愿意搬走,就没办法在这里施工,所以耽搁了好久。
木叔问他怎么看,这位司机答:那就别修了吧。
其实这个回答也代表了印度基本所有人对类似问题的看法。
原因很简单:
印度实行的是私有制,只要能拿出合理合法的证明和证据,印度没有办法强迫住户让路的。只能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与补偿。
比如,如果新德里有一个地方要修路,被一户人卡住了,和他沟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这条路之外的别的地方给他一块永久土地建房,以替换这段修路被卡住地方的私人土地。
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懂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签署高铁协议已经有3年了,结果却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工的原因了吧!
阻碍就在于印度政府征收土地的困难,再往深层次说,就是印度土地制度的原因。
当然很多国家都是类似的土地制度,但为什么印度修路更难?
原因在于印度穷人太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乎寻常。
这些人就认为这里是祖辈的土地,不想离开,即使和他们说路通了他们生活会变好,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虽然现在穷,但是不特别愿意改变。
这种根深蒂固的土地信仰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阻碍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因此,如果这500公里土地出现征收困难,显然2022年建成高铁就有风险了。
但相信日本在和印度签署协议的时候,会提到这个困难,也就是如果在某年某月之前,印度政府没能征收需用的土地,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相关损失,日方应该具有免责条款。
可以说,虽然铁路暗示竣工可能有问题,但日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受损的更可能是印度政府和这些土地所有者罢了。
印度现在其实经济发生在势头非常猛,在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上面已经实现了对英法的赶超,已经有可能成为第五经济体的位置,下一个目标就是德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三经济体的可能性非常高,毕竟印度的人口红利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都非常适合投资,现在许多知名的大企业都在印度建厂,所以印度的发展速度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促进投资的基础,所以印度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印度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和更新换代,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但是这些只是一个错觉,印度现在的改变已经非常大,大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所以在配套设施上面印度也是大力的发展。
高铁项目就是印度的一个发展项目,建设一条南边500多公里连线的高铁线路,竞争的有好几家,但是印度最后选择了日本,原因在于日本为了自己的目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影响力,不惜给印度巨额低息贷款,还款周期长达50年,可以说日本为了获得这个项目,绝对是下了血本,而印度选择日本的原因不只是贷款这些,还有其他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
这条高铁达到500公里,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左右,原本我们已经眼看要拿下这个项目,日本突然冒出来插上一脚,最后用高昂的代价拿到了这个项目,2015年签订协议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原本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但是到了现在都没有动工的迹象,开工延迟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原因是因为征地困难,这条高铁涉及到6000多户居民,到现在为止只有1000多户签订了合同,还有5000左右的没有进展。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在三年后建成通车是不可能的,印度为什么会在这方面进展慢,其实原因就在于印度的土地私有化,老百姓对自己的土地非常的看重,是生存的保障,所以征收土地的时候才会困难重重,而且印度的地方风俗也很特殊,导致印度在大事情上面进展缓慢,日本这次的工程算是陷入泥潭了。
其实这并不是说日本的效率不高,而是说印度内部的环境复杂,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在一些事情上面效率比较缓慢的原因,换做其他国家去做也不见得结果好到哪里去,印度政府的决策变化太过频繁这也是一个原因,缺少长久的政策,多变会导致许多原本的东西发生改变,日本这次可算是尝到咖喱饭的味道了。
首先这一点儿也不意外,在印度的大型项目,不管是军事的还是民用的,计划不如变化快,或者工期拖延几倍,或者不了了之,都很多。特别是这高铁项目,一方面涉及利益方太多,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推动各方面行动的力度不够,单凭日本几乎是不可能推进工作的。
其次,作为日印合作的政治项目,为了排挤中国等参与方,日本不太可能对该项目有很好的盈利预期,其报价很可能盈利空间很小。而日本在高铁建设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该项目能不能最终完成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至于按计划完成,期望不要太大。
印度征地的问题表面上原因很简单,就是私有制。可是因此而造成高铁延期,那么这是印度方面的责任,不是日本的责任,这一点想必在合同上早就已经说明了,不必担心违约责任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没写到,那日本的法律人士都是吃干饭的。
有人说印度是私有制,所以没办法搞,可是日本德国等也是私有制,可是却可以搞得起来,为什么呢?
1 印度土地稀缺,相比较其他国家,因此土地少,人口却多,土地非常稀缺,从而造成了回旋余地不足。
2 印度的内部矛盾比较多,比方说民族宗教等,导致中央政府的威信不足,执行力受限。
3 印度没有给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工作,光补贴钱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补贴钱以后能不能在城市生存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是搬迁到其他地方,农业社会所依赖的关系网被打破,生存压力会增加。
日媒:日本口头上吹捧印度,而实际上重视中国。是何原因?
日本人从骨子里佩服强者,尽管礼节上对弱者很尊重,但心里的藐视还是不难发现的。
日本与中国的渊源远比与印度要深太多,不管是文字、习俗、文化都深深烙有华夏文明的印迹。日本与中国又同处于东亚,经济体量位列世界前列,军事、科技实力也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日本人还是非常重视中国的,何况还有领土的纷争,利益的竞争以及话语权的竞争等等。
这种重视其实还含有遏制的意思。日本人很害怕中国的实力增长后对他们威胁巨大,恰恰印度可以为其所用,联合起来给中国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与印度一唱一和的,不仅吹捧印度,而且试图一起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吹捧印度的另一种原因是印度对日本构不成威胁,虽然同处亚洲,一个太平洋,一个印度洋,没有海域的纷争,搞好了还可以相互呼应。同时,又都有入常的诉求,相互支持,互增声势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印度还有很多基础建设,还有很大的市场,日本可以从中获利,当然也曾被印度坑得不轻。
可以说,日本与印度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日本与中国则是竞争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本质不同,也导致了日本对两国的态度绝然不同。
其实最不愿意中国崛起的就是倭寇,至于原因中国人民都心知肚明,同时趴在中国家门口的这只倭寇饿狼一直都在等待机会,只要倭寇觉得有机可乘随时都可以扑过来咬住我们的咽喉,倭寇几次侵华都将中国咬的遍体鳞伤,尤其是二战时期残暴的倭寇几乎将中国咬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内惩国贼,外御强敌是我们的当今要务!
亚洲,谁是一哥,东部临居心知肚明。无论唐明,还是今朝。没有美国人的支撑,不敢相像日本人的膝盖是跪向向西北还向西南。在日本人眼中,印度存在着就好,无论强弱。在意的是态度。不管如何南向思维,一定时期内必须有个二傻子,说的是印度。
日本在寻找机会,反以捧印度是为了在印度寻找机会,一有机会就会放弃中国转换阿三?重视中国这有点过了,只是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一但在印度寻找到市场,就会马上放弃中国市场。所以说发展自己的科技和自己力量,才是我们要走的,目前就是品牌力量,打赢了品牌力量我们就能赢的世界。
口头重视阿三,是想在军事上拉印度进入围阻中国的,美,日,澳,印四国联盟。但是在经济,贸易方面己经离不开中国。这种吃爹,喝爹,还拉人坑爹的日本人,即胶滑还可恶。是我们永远不能原谅的仇敌。
日本与印度有哪些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与印度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位置:1)大部分位于北纬10度至北纬30度之间,主要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地形:分为三部分,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日本与印度是两个完全不同地理特征的国家,日本是主要有4个大岛组成的岛国。特点是处于地震热带地震种多,又临近海洋,所以长期会遭受到暴风雨。是一个比较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一个国家,而且国土面积在亚洲来说相对较小,只有37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印度是建立在亚洲南部印度半岛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较大,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地理特征是北高南低,典型的亚洲热带半岛气候,而且国土面积绝大部分都是平原,容易种植农产物,资源较丰富,但是人口众多拉低各种资源数值,因此还是发展中国家。
日本是岛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太平洋西部,亚洲东部。从纬度位置来说,位于北半球,主要属于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印度是临海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南东西三面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来说印度为北半球,属于热带地区。
日本女性在印度安全吗?
日本女性在印度不安全。印度的性犯罪问题可不仅仅是威胁到印度女性的安全,有一些去印度旅行的外国女性也会遭遇印度犯罪分子的侵犯,有些女性甚至是遭遇多名男性的共同侵犯。
严重的性犯罪问题让印度女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它也让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2021年中国GDP17.7万亿美元,那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是多少?
经济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了,说明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非常强劲,应该珍惜现在好的机遇,百尺杆头更进一步,继续前进,使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进一步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祝贺,伟大的祖国。
我国经济数据已公布,美、日、德、英、印的数据只能根据一些权威机构预测,三季度以后进行的预测相对较准确些。
2021年我国GDP为1143670亿元,以平均汇率6.45计算,为17.73万亿美元,
2020年我国GDP为101.6万亿元,平均汇率6.899,计算出GDP为14.73万亿美元,2021年比2020年高出3万亿美元,这3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度或英国的GDP。
美国2021牟GDP按IMF预测为22.94万亿美元,2020年是20.93万亿美元。
我国GDP在2020年佔美国的70.37%,2021年佔美国的77.29%,距离又接近了一大步。
德国2021年GDP增速2.7%,并不突出,但因欧元汇率提高,按美元计为4.215万亿美元,实现了新的突破。
日本经济继续低迷,多家机构预测能增2%左右,但由于日元对美元汇率缩减,其GDP预测为5.1万亿美元,比上年微增不到1%,只相当于2008年的水平。
英国2021年预测增6.8%,达到2.88万亿美元,也就是恢复到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2019年就是2.88万亿美元。
印度,2019年GDP为2.87亿美元,2020年严重下滑,2021年有望达到2.86万亿美元,恢复到疫前水平。
各个机构预测不尽相同,但可以说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GDP最高的就是美、中、日、德、英、印六国,若有大的变化,也就是在几年之内中国GDP可能超美,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谢谢邀请。2021年,中国的GDP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这个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疫情控制的如此之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美国22万亿,高居榜首,但差距在缩小,日、德、法、英、印等差距与我们在拉大。
2021年,预计中、美、日、德、印五国的GDP排名如下:
1,预计美国超过23万亿美圆(人均GDP7万美圆左右)。
2,中国已公布,折合美圆约17.7万亿美圆(人均GDP1.3万美圆左右)。
3,预计日本已超过5万亿美圆(人均GDP达4万美圆以上)。
4,德国已公布:4.2万亿美圆(人均GDP突破5万美圆)。
5,预计印度达到3万亿美圆(人均GDP0.22万美圆)。
几点重要数据分析说明:
一,中国的GDP总量比日本+德国+印度+俄罗斯等四个大国相加还要高很多!
二,德国没有在GDP总量上超过日本,但是在人均GDP上超过了日本。
三,中国体量已达美国GDP的77%左右。是有史以来,全球第二名离世界老大的最近距离!
四,中印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但GDP悬殊太大。在人均GDP上,中国几乎达到印度的6倍。
当然了,美国在人均GDP上,也几乎是中国的6倍!
鉴此,中国在人均GDP上还要百分之百的加油。印度呢?当然更需要千分之千的拼命追赶了!!
中国GDP是真正的生产力创造的。美国是靠尖端产品特高值和榨取豪夺及印美元创造的。日本30年未增长有点影满怕美增税强夺。德国实际上就是的。印度有虚伪的数字。一经济,二国防,三科技,四文化,人均收入加到手收入世界第一之时,才能跃武扬威。世界和平健康快乐之时代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