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和印度将在年内举行防长会晤,共同推进印太战略,美国怎么看?
“印太战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年底在访问亚洲国家时提出,特朗普推出“印太战略”代替奥巴马的TPP,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发展,达到阻止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超越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目的,日本签署的“广场协议”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不得不防美国的阴谋!
为了落实“印太战略”,2018年5月30日,在夏威夷的珍珠港,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马蒂斯主持了太平洋司令部的改名仪式,马蒂斯宣布把太平洋司令部改成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从名称的更换而言,美国重点强调的是印度,其次才是太平洋,印度才是印太战略的核心。不过,新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部队建制等,和原来的太平洋司令部相比,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是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这次更改名字,落实了特朗普的提倡的“印太战略”。在特朗普的计划中,印太战略包括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并不断拉拢东盟国家,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都对“印太战略”表示明确的支持。
在美国国防部2018年发布的《2019年度国防预算案》中,美国对“印太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是一套针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整体战略”,涉及美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军事演习,美国和印度在亚洲的军事演习,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军事演习,加强个别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售。
不仅如此,美国的“印太战略”不是军事合作那么简单,还有经济合作,这就是美国拉帮结派的方式,现在印度和日本的防长即将在年内举行会晤,推动“印太战略”,这都是美国的主意,日本只是执行者,美国才是策划者,特朗普很高兴看到印度和日本在军事上紧密合作。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之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在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下,美国想在亚洲国家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目标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看到美国如此嚣张,俄罗斯警告美国不要再亚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否则俄罗斯会在委内瑞拉部署弹道导弹,威胁美国的本土安全。
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日本从二战之后一直受制于美国,日本早就想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并不希望美国继续染指亚洲,否则日本将会继续被美国控制,继续做一个主权不完整的 国家,时刻都受到驻日美军的威胁!另外,印度也别太傻,美国把印度当作“印太战略”的核心,是想把印度当作对付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炮灰,印度和美国合作,就是与虎谋皮,是引狼入室,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如果足够聪明,应该拒绝参加美国的“印太战略”!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先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日本在印度修高铁的难度了。
木叔去印度交流的时候,在新德里发现他们繁华路段的尘土飞扬。
问出租车司机,对方说,这里已经有3-4年了,一直这样没什么进展。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有的民宅并不愿意搬走,就没办法在这里施工,所以耽搁了好久。
木叔问他怎么看,这位司机答:那就别修了吧。
其实这个回答也代表了印度基本所有人对类似问题的看法。
原因很简单:
印度实行的是私有制,只要能拿出合理合法的证明和证据,印度没有办法强迫住户让路的。只能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与补偿。
比如,如果新德里有一个地方要修路,被一户人卡住了,和他沟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这条路之外的别的地方给他一块永久土地建房,以替换这段修路被卡住地方的私人土地。
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懂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签署高铁协议已经有3年了,结果却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工的原因了吧!
阻碍就在于印度政府征收土地的困难,再往深层次说,就是印度土地制度的原因。
当然很多国家都是类似的土地制度,但为什么印度修路更难?
原因在于印度穷人太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乎寻常。
这些人就认为这里是祖辈的土地,不想离开,即使和他们说路通了他们生活会变好,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虽然现在穷,但是不特别愿意改变。
这种根深蒂固的土地信仰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阻碍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因此,如果这500公里土地出现征收困难,显然2022年建成高铁就有风险了。
但相信日本在和印度签署协议的时候,会提到这个困难,也就是如果在某年某月之前,印度政府没能征收需用的土地,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相关损失,日方应该具有免责条款。
可以说,虽然铁路暗示竣工可能有问题,但日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受损的更可能是印度政府和这些土地所有者罢了。
2015年12月访问印度,与莫迪相谈甚欢,就日本帮助印度修建高铁一拍即合,签署了修建印度第一条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孟买至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的孟艾高铁的协议。当时,日本人特别兴奋,不仅仅是日本人的新干线首次走出国门,更是因为日本“击败”中国而获得了印度的高铁大单。
为了拿下这个大单,日本可以说不惜下血本,真的就把三哥当成了上帝,几乎满足了三哥一切要求。印度要求提前一年完工,日本咬咬牙说行,印度说要无息贷款,日本心中一万个MMP,但还是咬牙贷款117亿利息仅0.1%,分50年还清的低息贷款。印度方面说高铁沿线土质松软,为了安全着想,要求日本几乎全程高架桥,日本人气得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本来造价147亿美元的工程,日本为了击败中国拿下大单,几乎是赔钱报价,要200公里的路段全程架高价桥,日本人岂不是亏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了?
没想到,被美国俄罗斯忽悠得团团转的阿三,居然把精明的日本忽悠瘸了。就此事日本已与印度经过了多轮交涉,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据了解,日本给印度修建高铁最大的障碍就是征地难的问题。
据彭博社报道称,印度首条高铁——孟艾高铁启动一年之后因征地困难而陷入困境,何时动工修建成了连印度人都没有答案的谜团。修建这条高铁需要征地1400公顷,印度政府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只征得了0.9公顷的土地,日本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盯着孟艾高铁的图纸,欲哭无泪。
由于印度土地私有化,印度人对土地极为看中,就像自己的命根子,所以,印度的征地计划会受到各方极力阻挠。莫迪现在也是叫苦不迭,如果办事过于极端,反对党就会在国内大做文章,到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印度的高铁计划一波三折,如同海市蜃楼,看起来很美好,但却总是摸不着。未来印度拥有第一条高铁的梦想何时能实现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计划中的2022年!
这还真不是我们给日本下的套,当初日本插手中印高铁合作项目并且如愿以偿,现在该项目寸步难行后悔也没用了。根据报道项目进展迟缓的主要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征地困难。按照这种形势,2022年交付使用有点悬乎。
早在2015年,印度政府就计划在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之间修建一条长达505公里的高铁。单单资金就需要800亿人民币,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大工程。在我们几乎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印度政府改弦更张最终选择了让日本承建该项目。目前来看,当初志得意满的日本高兴的太早了,殊不知印度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国情已经让日本在该项目上看不到希望。
铁路沿线人口密集,征地困难,民众抗议事件频发。该项目已经成了印度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按照当初的协议,日本需低息向印度贷款,如今日本政府也已经停止向印度贷款,这个项目的前景堪忧,更别说2022年交付使用了。
按照日本的思维用自己的新干线国际领先技术去给印度修建一个设计时速200公里,造价高昂的“高铁”项目,稳赚不赔。可是日本还是不了解印度,还是对印度政府寄希望太大。目前莫迪的经济政策明显不尽人意,印度失业率屡创新高。
印度政府耗巨资逐渐该项目也已经充满极大变数。日本停止向印度贷款也算是亡羊补牢,明智之举。别指望2022年交付使用了,按照印度政府的效率,三年时间修建一条500公里的高铁,明显不可能,更别说目前印度政府也就还没有征地结束,更不可能大规模开工建设了!
个人观点,欢迎浏览。同时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印度征地的问题表面上原因很简单,就是私有制。可是因此而造成高铁延期,那么这是印度方面的责任,不是日本的责任,这一点想必在合同上早就已经说明了,不必担心违约责任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没写到,那日本的法律人士都是吃干饭的。
有人说印度是私有制,所以没办法搞,可是日本德国等也是私有制,可是却可以搞得起来,为什么呢?
1 印度土地稀缺,相比较其他国家,因此土地少,人口却多,土地非常稀缺,从而造成了回旋余地不足。
2 印度的内部矛盾比较多,比方说民族宗教等,导致中央政府的威信不足,执行力受限。
3 印度没有给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工作,光补贴钱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补贴钱以后能不能在城市生存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是搬迁到其他地方,农业社会所依赖的关系网被打破,生存压力会增加。
没办法交付。
首先日本的高铁技术已然不是新干线时代一覧众山小的超然地位了。
最为要命的是印度保留着西方国家先进的民主制度,注定不能像中国那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再加强贪腐横行。等地拿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日本再厉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印度、日本和德国为什么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从历史来看,成为常任理事国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资历——反对法西斯战争中做过巨大的贡献;
一个是能力——国家硬实力要足够强。
中国能入常全靠美国力挺,因为当时虽然资历够,但是实力太差。数十年弹指一挥间,联合国还是那个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是那五个,不过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中国。
“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印度想入常已经想很久了,但是印度除了人多,既无实力又无资历,凭什么入常?
德国、日本——经济实力很强,但是这两个国家历史上有重大污点。
联合国的前身就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合成立的国家(中国还作为第一个遭受轴心国侵略的受害国,得到了第一个签署的荣誉),目的就是为了干翻德、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如果让德日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岂不是十份荒谬。
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原因各有不同。日本和德国是二战战败国。联合国的建立就是二战的产物,是为了防止战争的再次爆发的国际性组织。首先要防范的就是日本德国这样发动战争的国家。他们是最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
德国加入联合国的时间都很晚,直到1973年德国才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东西德国同时加入)但由于美国的支持,日本是在1956年才加联合国的。
联合国成立的时候,印度当时还不是一个国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连国家都不存在就更连成员国的资格都不具备。就更别说有没有资格成为常任理事国了。
但现在日本,德国,印度都在拼劲一切手段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他们越是如此,反对他们的国家就越强烈,反对日本最强烈的是韩国,反对德国最强烈的是意大利,反对德国最厉害的是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甚至为此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彼此提供情报,相互支持,协调彼此立场。德国出钱,韩国提供场所。巴基斯坦沟通协调(这里的沟通是谁,部言自明)。
东方兔子应该绝对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不管出于任何目的,无论日本以任何条件多所交换。兔子也不能答应。这个是民族大义,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即便是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也不能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然前面有韩国阻挡,兔子可以节省不少力气。在这一点上,兔子必须立场坚定,毫不犹豫。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日本入常。
但也必须指出的是,随着国际关系的转换,世界战略的转变,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的肯定要扩大,德国和日本无疑是最有资格和条件的,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常任理事国扩大,德国和日本铁定进入。(印度肯定没戏。当陪练的资格都不具备,这个国家基本可以无视了。)
但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和日本不会成功,首先就是五大国不会同意。因为权力拒绝分享第二就是德国和日本有多少支持者,就有多少反对者。各个小国觉得有五个婆婆就够多了,不想再多些婆婆来管着他们。对于联合国的最终改革方案,也将是大国博弈的战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来说一说。先说印度。印度虽说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经济十分落后,人均GDP也刚过2000多美元,国际地位还是不够高。因此,在国际上没有多少分量,没有多少影响力,给人们感觉还是很贫穷。要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起码要达到发达国家或者是政治、军事大国的标准才行,否则就根本坐不上这个重要席位。再说日本和德国成不了常任理事国,那是因为,它们是战败国。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和德国分别在亚洲和欧洲引起的,后来,在美国、英国和苏联以及中国的参与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德国侵略者,赢得最终胜利,结束了二战。日本和德国是战败国,因此,在国际重要组织和重大活动中,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像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样的重要国际席位,它们就无权当选。这就是如今,印度以及日本,德国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简单回答一下吧,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复杂。
首先,联合国的成立是因为在上个世纪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世界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仔细追究起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跟当时的几个世界强国之间没有矛盾调解机制有关(一战后成立的国联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平衡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下,成立了现在的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国拥有决定权。也就是说,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从而保证几个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而尽可能的维持平衡。
联合国五大国的选择依据是:在二战期间付出最多、出力最大的五个国家(最早罗斯福是打算设立四个国家,法国是后来加上的)。大家了解一下二战历史,基本就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五个国家了。
由于德国、日本都是二战发起国,并且是敌对方的战败国,按照当时的决定,是要驻军占领的(德国是由美苏英法四国驻军、日本是美苏英民国),这种对全世界人类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国家当然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了。
至于印度,在联合国成立的时候,印度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呢,英国已经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了,怎么可能再允许英国的奴才成为常任理事国呢,并且,在二战期间,印度人除了提供场地供双方打仗以外,基本什么都没干,也谈不上有什么贡献。
所以,上述三个国家都没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随着时间的过去,特别是德国对于二战所犯罪行反悔比较彻底的情况下,大家逐渐原谅了德国;但是对于日本,就不是一回事了。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进行过真正的道歉、忏悔和思想改造,直到今天还是遮遮掩掩的否认那段罪恶的过去,当然不会得到全亚洲、全世界正义人士的原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