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拼多多上的一赔十成功案例?
何先生表示,自己在收到裤子后发现裤子面料劣质,穿起来不舒服,怀疑自己买到冒牌商品,于是将购买的裤子邮寄给李宁公司进行真伪鉴定,李宁公司出具了鉴定报告,鉴定结果显示该服装产品为假货,可向有关部门投诉处理。
鉴定完毕后,何先生向拼多多平台以假冒品牌为由发起投诉,要求退回货款、假一赔十。该网店同意并退回货款,然而拼多多客服以其非执法机关为由,对何先生假一赔十的要求不予支持,何先生遂向禅城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商家支付十倍赔偿金5200元及鉴定邮费20元。
成都一商家因在拼多多上出售假冒睫毛膏,被平台冻结8.4万元资金,并按最高“假一赔十”标准赔偿消费者。该商家不服赔付,一纸诉状将拼多多告上法庭。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驳回该商家的全部诉讼请求,并支持拼多多平台的自律打假行为。
长宁法院表示,拼多多根据协议认定商家售假行为、售假金额均于法有据,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当遵循商事主体意思自治原则,在法律底线内不干涉电商平台的自律管理。
“神秘买家”打假合法有据
2016年12月,拼多多平台治理部在日常巡检中,发现某商家在售的品牌睫毛膏被系统判定“高度疑似假货”,经 “神秘买家”购买样品移交品牌方鉴定后,确认为假冒产品。拼多多平台治理部马上冻结商家店铺8.4万元资金,并对3532位消费者按最高“假一赔十”进行赔付。
2022年2月,网店运营方,成都某贸易有限公司向长宁法院发起诉讼,辩称自己没有售假,要求拼多多返还8.4万元,并恢复网店登录、经营功能。
其中,商家是否存在售假行为,以及拼多多查处措施的合法性,是该案的两大核心问题。
为此,拼多多向法院提交了完整的证据链, 如通过“神秘买家”向原告下单订购某品牌睫毛膏,收货后录制了拆包视频和将该睫毛膏贴上贴标交由该品牌商标权利人进行鉴定的送检视频。
法庭详细阅看了拆包视频和送检视频后,认为整个过程合法有据。同时,相关商标权利人具有鉴定资质,并采纳其出具的送检商品为假货的鉴定结论。最终,法院认定该商家确实存在售假行为,拼多多打假合法有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拼多多被判赔100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