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印度恢复种姓普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印度恢复种姓普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代的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
虽然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已被废除,但种姓制度在印度仍有影子。
虽然印度宪法明确禁止阶级歧视,但种姓制度对当今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社会仍有很大影响。最高种姓的婆罗门人只占总人口的不到4%,但拥有70%的司法权和近一半的席位议会。甚至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贱民受到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例如,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阿拉里亚发生洪灾。但是,由于阿拉里亚是一个贱民集中的地方,灾民得不到当地政府的任何援助,致使大批灾民在当地死亡洪水。
拓展资料
种姓制度不是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由许多不同标准建立起来的相对秩序,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是否接触尸体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清净不洁”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现实中受到权力关系的影响生活。去最后,古印度的婆罗门发展了一个称为“瓦尔纳”的分类框架,以此来解释和简化整个系统。
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但是在实际上还是存在。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现在的年轻人在整体上仍然无法摆脱这种束缚。因此在婚姻、就业方面仍深受影响,比如高低种姓之间不能婚配。在大学入学方面,政府有专门的倾向性政策,就是为了保护最低的种姓“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的受教育权利,但是曾遭到了高等种姓学生的大规模游行反对。所以总的来说,在实际上废除种姓制,在印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什么马来西亚印度人没有种姓制度?
答案不复杂,大马的印度人不是主体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不居主导地位,更确切地讲,他们的祖辈绝大多数属低种姓,被英国殖民者征召前来出苦力。从一个“不平等”的地方来到争取平等的新土地,他们没有心思和能力搬来种姓制度。
马来西亚2018年人口为3152万,主要有占62%以上的马来人、华人(近24%)、印度人(占7%,多为泰米尔人),另有马来半岛土著、沙捞越和沙巴土著和现代移民(多为来自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邻国的劳工)三部分。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国教,另有相当数量的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徒。马来语是国语,通用英语,汉语和泰米尔语使用广泛。
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族群语言、宗教、文化均不同,他们生活在同一土地的原因,要追溯到英国的殖民政策。
英国人于1786年占领马来的槟榔岛,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在新加坡建立基地。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以控制该地重要航道为中心,把注意力放在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海军和商业基地,而对炎热潮湿、野草丛生、难以通行的马来亚本土。
1877年,英国从伦敦植物馆引来原产巴西的天然橡胶。20世纪初马来天然橡胶上市,为全球初兴的汽车产业提供轮胎原料。英国人不失时机大量招募华人和印度人充当劳工。从1900年到二战,由于锡矿、橡胶以及工商业不断扩展,当地一直吸引着大量移民,大宗资源为殖民者带来滚滚财源。
殖民政策还直接造成马来亚人口结构的变化,1930年以前,因为没有任何移民限制,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到二战结束时,马来亚500万人口中,马来人50%,华人超过38%,印度人11%。印度独立后,当地相当数量的印度人登船回国。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从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自然不能把他们在印度本土内的种姓制度更广泛地施行于马来亚,或许只在本族群内一定程度地存在,作为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阶级地位的象征。
印度的种姓制度可谓是举世闻名,这种用肤色来严格划分人民身份的“贱籍制度”也是世间罕见。“种姓”在梵文中的意思为“色”,简而言之就是用人们皮肤的颜色来区分种性等级,印度人将有着白色皮肤的雅利安人称之为高贵者,将有着黑色皮肤的达罗毗荼人称之为被征服者,所以白色人种就为高级种姓,而黑色皮肤则成为了低级种姓,这是对于种姓制度最简单的一种解释与划分。真正的种姓制度,其实将印度人划分成4个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种姓制度
如若真的遵从这种严格的种姓制度,无论印度人走到哪里,他们依然要按照种姓制度来划分阶层。然而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在他们的身上似乎看不到种姓制度所带来的压迫与束缚。究竟是何原因,让马来西亚生活的印度仍不存在种姓制度呢?据资料统计表明,马来西亚国家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着印度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里的印度人口数量达到了180.7万,占该国总人口的7.6%,庞大的人口数量,让印度认成为了仅次于马来人和华人的第三大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度人被称之为“马来西亚印度人”。
印度人
印度之所以会成为马来的第三大民族集团,与印度的移民历史有关。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未到达马来西亚之前,已经有一些印度商旅、僧人在马来半岛定居;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导致大量的欧洲资本家蜂拥而至,疯狂掠夺这里的资源。在19世纪20年代初,殖民者在马来开采锡矿,发展种植业,导致劳动力短缺;马来人本来就是闲散的性格,他们不愿意从事这些低报酬、高强度的工作,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英国殖民者将注意力转向相隔不远印度,这个国家将是为他们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绝佳之地。
马来美景
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至20世纪初,移民至马来半岛的印度人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40多万。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独立的马来西亚,开始对于移民者进行严格限制,能够进入马来的印度人也越来越少。马来西亚彻底独立以后,让印度人陷入了一种尴尬地位,因为印度本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所以大部分移居马来得印度人,最终加入了当地国籍,自此以后该国第三大民族印度人形成。
生活在马来的印度人
由于印度人在该国并不占有主导地位,处于劣势的印度人,首先在经济、教育、政治上逐步向马来人、华人靠拢,甚至连宗教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再加上马来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对于不同的国家、民族、种族的人民,呈现出广大的包容性,只能体现出种族隔阂与种族歧视的种姓制度,根本不可能在这片具有包容性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所以种姓制度在马来西亚印度人的观念中逐渐淡漠,甚至不复存在,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民追求平等的表现。
印度是否还有种姓制度?
印度还存在种姓制度。虽然从法律上讲,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废除,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种姓制度仍然很难彻底消除。因此,印度的种姓制度处于“法律已废除,但仍存在”的状态。
印度高种姓人会到恒河沐浴吗?
会的哦 恒河水可是三哥家的圣河和母亲河呀 每年都会吸引印度人过来沐浴 比如今年魔笛老仙不就下去沐浴了嘛 只不过高种姓平常在贫民窟区域很少见 另外就是作为外国人的我们尤其是皮肤差的就不要下去了 要不然医药费都不够交了
印度可以改种姓吗?
印度社会目前还存在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但影响仍然存在。要想实现种姓的改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纠正不正之风,为被贬斥的人群提供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推广平等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
个人也要通过自我肯定和努力,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社会身份和尊严。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种姓的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度恢复种姓普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印度恢复种姓普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