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斯科连续3天遭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莫斯科连续3天遭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克里姆林宫遇袭,难道是俄罗斯上演苦肉计?这次袭击事件有何蹊跷?
俄罗斯已经吃了无人机袭击好多亏了。不可能不亡羊补牢。各高、中、低空扫描死角会全覆盖。
不可能是俄罗斯自己搞得“苦肉计”。应该是乌克兰军方或北约中的某国发射无人机。
泽连斯基说不是乌克兰干的。有可能乌军方没有向他回报。他真可能不知道情况。泽连斯基总归也是一位政治家。知道袭击克林姆林宫的严重后果。
北约嫌疑最大(某国背后有人指使)。就是想把水搅混。让战争继续升级。拖垮俄罗斯。
其实俄罗斯可以追溯雷达探测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记录。完全可以知道飞机那个方向进入俄罗斯境内的。
整个事件蹊跷(其实也不蹊跷)的是无人机进入克林姆林宫上空再击落。这就是俄罗斯在“造句”了。如果提前击落那就是一般性攻击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击落那性质就不同了。这是被认为要暗杀普京总统。属“恐怖分子行为”。你说。这时候是不是俄罗斯大部分人都会支持总统普京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事件被俄罗斯定性为“恐怖分子”袭击。那这些“恐怖分子”就不分职位高低了。会采用各种手段诛之。
整个事件是俄罗斯下了一盘“大棋”!
俄罗斯驻叙空军基地遭袭损失惨重,普京会报复吗?
按照普京一贯作风肯定是会报复的,但是普京肯定不会立即进行报复,估计要等俄罗斯大选结束后才会实施,也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驻叙利亚空军基地才会遭到袭击,之前俄罗斯在中东占据了上风,美国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让出中东主导权,中东只会越来越热闹。
如果袭击属实,普京会怎么报复要看具体情况来定。
据报道这起袭击事件其实是12月31号发生的,1月3号才由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出来。这中间的时间差就很令人玩味。到底发生了什么?
按《生意人报》的消息,12月31日,俄罗斯驻叙利亚境内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遭到叙利亚叛军发射的迫击炮弹的袭击,炮弹击中弹药库引发爆炸,炮击和爆炸造成至少有四架苏-24轰炸机,两架苏-35S战斗机和一架安-72运输机被摧毁,10人受伤。
这应该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参战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损失了,七架飞机啊!
更早的时候还有一条消息是俄新社发的,12月27日,俄罗斯“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拦截了2枚叙利亚武装分子射向俄驻叙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导弹。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克林采维奇随后在facebook发文评论说美国可能参与了俄驻叙空军基地被袭一事。
但是俄罗斯国防部这几天很安静,没有任何反应,普京也没有表态。
俄罗斯国防部仅在1月3日发布消息称,一架米-24直升机31日因技术故障在叙利亚境内紧急迫降时坠毁,2名飞行员不幸遇难,“飞机坠毁前没有遭到火力攻击”。
这起袭击如果真是由迫击炮发起的,那就说明俄罗斯空军基地的安防存在严重漏洞。迫击炮是恐怖份子及叙利亚反对派常用的武器,它方便携带易于使用,但它的射程不远需要抵近攻击。照理说机场周边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应当严加防范,应该处于俄罗斯军队和叙利亚政府军的严密控制之下,为什么就让袭击者钻了空子?并且那么巧地就打到了军火库。联想起9月24日俄罗斯中将瓦列里·阿萨珀夫在叙遭受迫击炮袭击身亡一事,不由得让人联想,袭击真的只是恐怖份子或反对派武器一家干的吗?真的没有第三方提供协助或情报?或者干脆就是打着反对派旗号的美国特种部队所为?
如果只是ISIS残余干的,需要找到这些残余的ISIS份子,这并不容易。
如果是反对派武装发动的袭击,普京如果要反击的话,这牵扯的面就比较广了,因为反对派分许多派别,不能打错。俄罗斯正在撮合叙利亚反对派与政府谈判呢,这要一开打就谈不成了。
而如果是美国人干的就更麻烦了,俄美两家虽说斗得厉害,但真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还是很难想象的。同时还要分析,为什么美国人要这么干?只是为了削弱俄罗斯驻叙利亚空军力量?还是为了消耗俄罗斯国力想把它重新拖回叙利亚战争的泥潭?
之前土耳其把俄罗斯的飞机打下来还不道歉,普京没有跟埃尔多安硬干,反倒把土耳其拉到了自己一边变成了自己的同盟。
而当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阵地伤到了俄罗斯军队的时候,当美国以化学武器为由向叙利亚发射几十枚战斧导弹的时候,普京全部选择了不报复。
4天过去了,俄罗斯没有吭声,难道普京还要再一次把牙齿咽到肚子里吗?
后记:
1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出来说话了,损失7架飞机是假新闻。小股极端份子的袭击事件是有发生,军事基地死了两个人,但没有重大损失事件发生。
既然如此,便不存在普京报复了。
(想看与众不同的时事评论,关注我吧!)
这件事儿还真是扎普京肝儿上了,从这次袭击的分量上看,这明显不是那帮反政府武装能干的出来的,我不信普京不知道对手是谁。从战场上的形势看,各方好像都有点儿力不从心了,进攻的跟防守的都近在咫尺,都摆出了一付长期打消耗战的样子,这个局面可是对俄罗斯相当不利的。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战场战争俄罗斯基本上就应该算是输定了。因为反政府武装的基本力量还在,ISIS也没有被彻底消灭,沙特的作用一点没减弱,土耳其的目的只是不能让库尔德人同流合污,美国佬也给了土耳其面子,所以土耳其是不可能出兵消灭ISIS的。叙利亚政府军明摆着战斗力靠不住,现在普京头大了,撤出中东现在根本不是时候,除非打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而不是单纯的报复这样大家可能会坐下来好好谈谈。
乌克兰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遭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是俄罗斯干的吗?
乌克兰乌方控制的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今日发生了导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30人死亡,300人受伤,令世界震惊。
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和西方国家一致要求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火车站袭击事件负责,认为是俄军为了阻止平民离开袭击了火车站,看到这句话我只想说平民前期只是成了乌军的掩护工具,俄罗斯这么多天的战斗都没伤到多少平民,对俄来讲,当然是希望平民越少越好,反而有利于发挥重武器的作用。
俄罗斯国防部也否认对火车站进行导弹袭击。认为在火车站袭击事件中使用的导弹属于乌克兰军方,而且在3月14日,乌克兰使用同一类型的导弹袭击了顿涅茨克市中心,造成17人死亡。但我认为乌军方也不至于对平民下这么重的手,一旦出现线索被人抓住,演员总统是要下台的。
所以这个火箭弹谁干的,前面打了几十天伤平民的不多,现在开始和谈了,三天两天有俄罗斯攻击杀害平民的消息,真不知道谁在兴风作浪,害怕俄乌和谈。我个人倾向是亚速营等极端分子所为,因为俄乌和谈让其消失是必备的条件,当然背后应该也有乌美的影子吧。
这种事情只有西方国家吃准是“俄罗斯干的”,因为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当年前南内战,波黑塞拉热窝被围困,分裂集团苦苦哀求北约干涉,北约维和部队一直不动。终于有一天,一发重型迫击炮弹突然打进塞拉热窝集市,炸死近百平民百姓,仅仅一发炮弹瞄准平民百姓人群发射,然后“震惊”世界,北约一口咬定是塞族武装所为,不需要什么解释,开始对塞族地区狂轰滥炸,强迫他们低头。今天的火车站之殇,只不过是塞拉热窝集市之殇的重演,有人急待北约出兵,借口已经“制作”出来了,为什么不开火宣战?这一切符合戏剧效果和演员本能。
俄罗斯会那么干吗?俄罗斯有那么傻吗?如果要屠杀乌克兰平民的话,俄军在早期的攻势上早就狂轰滥炸了。俄罗斯刚被“布恰事件”搞得急于洗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制造一起滥杀平民事件,让美国、北约制裁加码?俄罗斯傻吗?
火车站遭袭击这事件本人推测是乌克兰激进分子干的。其目的是用布恰惨案和车站惨案把俄罗斯搞臭。
布恰惨案刚刚发生,西方舆论已经把俄罗斯搞得很被动了。俄罗斯怎么可能再搞出个什么‘’惨案‘’来呢?不合乎逻辑吗!
我们继续分析。如果车站有西方援助的武器。俄罗斯要炸毁的话也不可能用‘圆点U’‘’导弹来攻击。俄罗斯有更先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这种导打击弹精度更高。
俄乌冲突,俄罗斯打的缩手缩脚。很被动!伤亡很大。就是没有下狠手。都是尽可能保护平民。
本人认为,车站惨案不是俄罗斯干的。是乌克兰激进分子干的。
据环球网报道,在当地时间4月8日,乌克兰东部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市(由乌方控制)火车站遭到导弹袭击。火车站广场被一枚“圆点-U”战术导弹击中。导弹袭击是在车站疏散当地居民时发生的,现场发现了“圆点”导弹碎片。
目前遇袭事件已致50人死亡,其中38人在袭击现场死亡,12人在医院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此外还有上百人受伤。
克拉马托尔斯克是顿涅茨克州的临时首府,大约有十几万人口,是乌克兰方面仍在运营的最东端车站之一,是顿涅茨克州的东部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战争物资运转中心。
由于俄军开始发起顿巴斯的重点进攻,从4月7日开始,乌克兰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市开始人员大疏散,导弹袭击的当时,有数千人在火车站试图搭乘火车向西部疏散。
俄罗斯方面控诉这是乌军发射的导弹。俄罗斯外交部在8日就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遭导弹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声明表示,乌克兰军队对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实施导弹袭击是野蛮的挑衅行为。乌克兰军队袭击火车站的罪证是明确的——乌克兰军队列装并使用圆点-U导弹。
乌克兰方面指控这是俄军的暴行,因为俄乌双方均在互相指责,都将对火车站的袭击归咎于对方。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核实。
目前在火车站附近已经发现了圆点-U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动机残骸。上面写着似乎是“为了孩子”?按照俄军说法,这款导弹只有乌军使用,但是.......也有分析认为俄军手里仍然有少量圆点-U导弹。
有人论证说这枚导弹不可能来自俄方,是乌克兰方面发射的,这是一枚带有集束子弹头的圆点-U战术导弹,残骸位置在火车站附近,分离的导弹发动机残骸位于弹头命中地点的西南。
根据地图上的连线显示,有网友认为这枚导弹应该来自西南方向,推断这枚导弹可能是乌克兰控制顿巴斯防线的西南方向发射过来的。
其实,这个通过圆点导弹的发动机残骸位置,来推断导弹发射方位的结论,正好搞反了。
导弹从西南方向射过来的结论违反了带有集束弹头的近程弹道导弹的弹道规律。这显然是把圆点导弹的残骸位置推断搞反了。这枚导弹应该是从东北方向射过来的。
圆点-U是近程弹道导弹,而且一种单级火箭发动机的头体不分离的低弹道的近程导弹,弹道顶点大约3万米,因此末端弹道是倾斜的,角度很大。以大约45度角的弹道倾角抛洒子母弹。
圆点-U导弹系统使用的9M79M-1导弹,配备9N123K集束式子母弹战斗部,装有50枚9N24高爆破片杀伤子弹药,每一枚子弹药装药1.45千克,可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和轻型装备。
以45度弹道下落到450~500米高度,弹头倾斜安装的激光测高仪以近似垂直的角度对地面进行连续测高,当符合导弹事先装订的子母弹开舱高度时(200~450米),就会引爆战斗部,抛洒出子母弹。
而发动机段的残骸会依靠惯性继续飞行,落在弹着点前方的数百米处。重要的事说三遍:发动机残骸会落在弹着点前方!
这就像公交车一路下乘客,而最后公交车会最后停下。圆点的子母弹带着减速布条,开舱以后释放出来,子母弹通过布条减速以后垂直下落,而导弹发动机段肯定会飞得更远,落于弹着点的前方。
结论,这枚导弹是从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的东北方向射过来的。
至于到底是谁发射的导弹,你们定......
扎波罗热核电站屡屡遭袭,为什么俄罗斯不干脆关闭呢?
干嘛要关闭?当个吸引乌方火力的吸铁石和要塞不好吗?
首先核电站的生存能力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关键是反应堆的保护壳在设计时就需要确保能承受普通的航弹袭击,一般的炮弹、火箭弹对它更是无可奈何。至于发电机、变电所、开关站、冷却塔被袭击后并不会造成核泄漏,被击中后也很难彻底毁坏,修复起来也容易。
如今俄罗斯宣称已经彻底消灭了乌克兰的空军,这就意味着乌方既没有重量级的穿甲航弹,也没有合适的航弹运载工具来敲开核电站反应堆的保护壳,其它的远程打击武器最多只能在保护壳上留下一点印记,有什么好怕的?
核电站在俄罗斯手中,就像吸铁石一样迫使乌方将大部分远程火力都集中到了这里,无疑可以减轻其它战场的压力。特别是后勤保障线路上的桥梁和道路,点多线长,要保护起来难度和需投入的力量更大,也更容易被摧毁,修复起来也比发电站这种点目标要麻烦和困难得多。
虽说在西方一根筋似的狂热面前,核电站被袭造成的舆论宣传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大,但有总好过没有。而且随着战事的胶着,总会有“正义人士”意识到核电站的污染会被高空的环状气流带到欧洲,而非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只会飘到俄罗斯。
西方可是好好科普了一把切尔诺贝利的核污染范围和厉害程度,忘性应该没那么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斯科连续3天遭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斯科连续3天遭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