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很多银行的活期利率下浮,例如国家定的0.35%实际是按0.3%合理吗?
先回答后面的问题,央行规定活期利率0.35%实际是0.3%合理吗?
银行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2015年10月开始,央行已经取消了各家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限制,各家银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地调整定价。
要清楚一个概念,央行发布的是基准利率,0.35%是基准利率,每家银行都是自己的挂牌利率,即是实际利率0.3%,所以银行这样做是合法合理的。
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活期利率都下浮?
下浮利率0.3%的银行大多数是大型商业银行和国有成分的银行,我认为银行这种做是有两个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鼓励用户把活期的钱投入到定期存款或者其他理财产品中。大多数人储蓄卡的资金来源都是来自于公司发工资,发工资的卡一般都是四大行或者当地的信用社,但是工资卡的资金特色是短期滞留和小额,我们都知道银行赚钱是贷款出去,不过工资卡这些资金用于贷款流动性不太方便,因此调低活期利率是鼓励用户去把钱存入定期或者理财产品,把资金变长期、固定的,方便于银行利用资金去贷款。
第二个原因,余额宝的推广。互联网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给传统银行带来冲击,即使余额宝现在处于利利率阶段,利率也比银行活期多。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余额宝的利率开始下降,目前有3%左右,也比银行活期0.3%多得多。
何妨余额宝可以手机上面随存随取,还直接对接日常的手机支付,零钱存在余额宝比银行活期好,所以银行在活期方面也放弃跟余额宝竞争,即使挂牌利率是0.35%,也不会有很多人故意把资金存活期,因此下调活期利率,可以减少利息的支出。
国家制定的0.35%的利率是基准利率,这个基准利率只是供银行参考的利率,实际的利率则是由银行自己来决定和制定,银行可以制定成为0.35%,也可以制定成为0.3%,这就是利率双轨制下的存款利率,央行给出基准利率,各家银行可以上调或者下降来制定最后的利率。
这很合理
国内的利率并非按照国家(央行)规定的利率来执行,而是国家(央行)允许银行之间的利率市场化,由市场和银行方面来决定实际的利率,银行并没有违反利率方面的规定,也完全遵纪守法,所以按照0.3%收取比较合理。
为什么活期存款利率如此低呢?
活期存款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最大化使用你的活期资金来放贷,只能使用你的部分资金来放贷,因为银行要随时给你预备一定的资金来满足你的提前支取,这部分活期存款放出去的贷款比较少,所以活期存款利率会比较低。
有更好的选择,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
银行的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类似,但是在风险上面,活期存款稍微比货币基金高,而在收益率上面,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3%左右,基本上是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的10倍。
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把闲置下来的资金存放在银行活期里面,而是可以选择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或者微信零钱通这样的货币基金,也可以是京东小金库这样的货币基金,选择好了,收益也较多,更好一些。
欢迎关注我,更多投资理财,尽在这里。
大家仔细看看,就发现将活期储蓄利率下浮至0.3%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或者全国性股份制大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们实力雄厚,总资产规模庞大,再加上自身品牌知名度高,没有负债端压力。
但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反映,各大商业银行被允许在央行基准利率的指导下,执行有所浮动的存款利率。具体上浮或者下浮多少,取决于各自的揽储需要,就拿同为国有六大行的邮储银行来说,由于其在总资产、净利润和员工总人数上,都逊色于其他国有大行,因此它的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四大行。比如说,工商银行等按照0.3%的活期储蓄利率执行,但邮储银行的却依旧是执行基准利率0.35%。
另外,邮储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上,也同样比其他国有大行上浮幅度更大,甚至还伴随着存款送礼送积分、返现金等优惠活动。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资产规模
截止2018年年末,国有四大行资产规模均已达到20万亿元以上。其中,工商银行资产总额更是达到了27.7万亿元,较2017年年末增长6.18%,排名第一;中行资产总额21.27万亿元,同比增长9.25%;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为23.22万亿元,同比增长4.96%;农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2.61万亿元,同比增长7.4%。但邮储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9.52万亿元,明显落后于其他。
我们再来看一看净利润指标
2018年,国有四大行合计实现净利润9494.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2%。其中,工行2018年实现净利润2987.23亿元,同比增长3.9%,平均日赚8.18亿元,在盈利方面继续领跑。而建行也以4.93%的净利增幅,去年实现净利润2556.26亿元。此外,农行去年实现净利润2026.31亿元,同比增长4.9%;中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924.35亿元,同比增长4.03%。而邮储银行尽管去年保持营业收入的强劲增长达2612.45亿元,净利润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23.84亿元,同比增长9.80%,但比起其他几家大行则是相距甚远。应该还有进一步的盈利空间。
总之,这些存款利率明显低于其他行的,或者说在利率上浮幅度上少于其他行的,说到底就是自己的“吸金”能力更强。完全不用为了揽储需要而主动进行高成本负债。
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谁说银行的利率只能上浮而不能下浮的?存在即合理,银行的利率既可以上浮,当然也能下浮!而且合情合理。
人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仅仅是作为各家银行在利率定价时的一个参考值,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市场上大部分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都是上浮的,对于活期储蓄存款的利率维持基准利率甚至下浮基准利率。
因为定期储蓄具备一定封闭性,银行为了吸储揽存,让客户的定期储蓄存款能存放的久一点,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定期储蓄的资金经营放贷,通过存贷款的息差获得利润。所以银行认为存定期储蓄的用户忠诚度是最高的,同时也愿意提高利率,让客户选择其定期存款产品,以方便资金在银行留存。所以存期越长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就越高。
相对应的活期储蓄存款,资金流动性高,储户存放时间不固定,活期储蓄用户忠诚度低,且这部分资金随时可能被储户取走。银行使用用这部分资金是周期性不固定,因此大部分银行对活期存款利率定价普遍按照基准利率甚至下浮到0.03%的利率。
而且活期储蓄存款的利率低,银行需要为储户支付的活期利息也非常低的,同时可以利用这部分低利率的存款获得高额的息差,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银行为活期存款利率定价比较低,甚至低于基准利率,是合理的,但是活期存款利率非常低,对于储户的吸引力也是最低的。
现在央行基准利率中,活期存款利率确实是0.35%,但有的银行执行利率0.3%,而有的银行却可以超过0.35%,甚至0.45%,这合理吗?当然都是是合理的,因为从2015年10月开始,央行已经取消了各家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设置,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自行定价,即可以上下浮动。
活期存款执行0.3%的银行中,绝大部分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什么他们可以比基准利率低?他们也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大家知道,活期存款主要包括个人活期储蓄存款和单位对公活期存款。对于个人活期存款来说,不仅具有分散,小额和短期滞留特点,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属于工资性收入或周转资金。而单位员工工资的发放一般是银行代发,由谁代发?当然是单位基本账户的开户行。企业的基本账户可以随便开吗?当然不是。老板开户都是带有想法的,一是被银行主动营销,二是有贷款需求,三是认可银行的结算效率和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等。由此可见,单位活期存款开户行,基本决定了代发工资的银行,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而在营销能力,放贷能力,结算效率和服务质量品牌上,国有银行和股份制明显强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性小银行,说的明白点,活期存款利率的定价权在自己手里,当然可以执行0.3%。
实际上,银行活期存款处境十分的尴尬。银行的态度是爱理不理,只要锁定单位基本账户以及自有品牌优势,那就靠自然增长,即使给出1%的利率又有多大吸引力呢?有些小银行超过基准利率看起来就像噱头,给你0.45%的利率,你会不会专门去存活期存款?还不是以结算方便为主。而作为个人客户,活期存款就是保证日常支出而已,在全民理财时代,即使日常开支也有人转入微信支付宝进行活期理财,利率高出银行活期近10倍。银行蒜你狠,咱就姜你军。
2021年银行活期存款利息多少?
你好,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各大银行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0.35%,但实际利率可能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如个人信用评级、存款金额等。请注意,活期存款的利息收益相对较低,建议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理财规划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
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息为0因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整个流动性比较宽松,银行的基准利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活期存款利率已经持续为0,所以2021年银行活期存款利息为0。
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可以选择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存款,比如定期存款、基金等等,同时要明确相应的风险和收益。
央行一味降息,活期几乎零利息,为何?刺激经济必须要靠降利息吗?
刺激经济的措施有很多,降息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还有公开市场操作、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大货币发行量、引导积极的信贷投放、积极的财政政策等。
现在的活期存款利率确实很低,央行公布的基准年利率只有0.35%。从历年存款利率变动看,活期存款利率自从2012年7月6日调整为0.35%以后至今8年未变,而定期存款利率后期又经过3次调整,逐次下降。
央行采取降息措施刺激经济,是相对较激进的,也是比较慎重的,是要跟我国宏观经济面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考量后才实施的。降息后一般效果也比较明显,促使社会资金增大消费、投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资金流动起来从而搞活经济。
降息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愿望,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国家还需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目前的现象就是老百姓明知道存款利率很低,想投资但不知道去哪里投资、投资什么,房产投资已过了黄金期,股市投资有风险,投资传统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也赚不到钱,都很迷茫。至于消费,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坚持量力而行的,虽然存款利率低,但因为各种生存压力下,还是不敢乱花钱,存银行不是为了利息,只是为了安全。
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工商登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松绑和优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在投资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通过规范、监管,打造一些良性的、专业的投资理财平台,为老百姓提供投资理财咨询、投资培训等服务。
所以,降息不是刺激经济的唯一措施,要激活经济,还得多策并举,打好“组合拳”,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行卡活期储蓄没有利息收入?
建行银行卡是有活期存款利息的,营业员说的是对的,真是奇怪,你的怎么会没有利息,请致电建行客服查询解决。
建行日均存款不够500元每季度收费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楼主的10元应该是年费10元。建行卡活期储蓄有利息收入。
1、建行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还将账户内余额的活期存款利率降为0.01%,如果卡内存款小于300元,利率就是0.01%,如果大于300元,利率就是0.35%。
2、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活期存多久才有利息?
活期存款是指存款人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款。通常,活期存款不会获得利息。利息一般是在定期存款中获得的。活期存款的优势在于存款人可以随时支取资金,灵活性较高。定期存款需要将一定金额存入,并在一定期限之后才能支取,但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
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利息,建议将资金存入定期存款中,存款期限通常为3个月、6个月、1年等。
三个月
活期存款的利息周期是三个月,即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结息,即每年的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一年结息四次。如果用户办理了活期存款,第一季度的结息日为3月20日,利息的到账时间一般是3月21日,剩余三个季度的利息到账时间分别为6月21日、9月21日和12月21日。因此,活期存款的利息到账时间一般是3月21日,而定期存款则不能存1天,如果存了1天就取出来是不会支付任何利息。
1天就有利息,活期存款的利息计算方法因银行而异,但一般来说,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较低。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0日为结息日,以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结计利息,21日将利息转入本金。
银行为什么没有活期利息?
银行没有活期利息是因为活期存款是一种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款方式,银行需要保证随时能够满足客户的取款需求。
而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贷款和投资,通过向客户提供贷款并收取利息来获取收益。
活期存款的利息相对较低或者没有利息是因为银行需要支付一定的运营成本,并且活期存款的利息与市场利率相对较低。
此外,银行也会通过其他金融产品如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来提供更高的利息回报,以吸引客户进行更长期的存款和投资。
除了活期存款,银行还提供其他类型的存款方式,如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
定期存款是一种锁定一定时间期限的存款方式,通常会提供较高的利息回报。
理财产品则是银行提供的一种投资工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客户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不同的存款方式和理财产品都有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和风险收益特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和理财产品。
银行没有活期利息是因为活期存款是一种随时可取的存款方式,客户可以随时存取资金,而银行无法预知客户存款的期限。
相比之下,定期存款有明确的存款期限,银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资金运作和投资,从而获得利润并支付给客户利息。
因此,银行没有活期利息是为了平衡风险和利润,同时提供灵活的存取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