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基斯坦警告印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巴基斯坦警告印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怎么看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印度人放烟花庆祝给莫迪画像喂糖?
民粹主义爆发而已,印度整个国家都有种很自卑的自大心理,这从印度对中印战争一直来表现的魔障可以看出来。虽然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成功达到了目的—肢解了巴基斯坦。但印度空军当时表现得很糟糕!实际上,除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巴空军没有参战。
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巴基斯坦空军在空战中击落19架印机;自己仅损失6架F-86、1架F—104和1架B-57。这还不包括印度空军在地面被巴空军击毁的35架飞机。
而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巴方击落印机50架,巴方只被击落14架。
简单来说,从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印度空军基本都是被巴基斯坦空军按在地上摩擦。一直到这次印度越境攻击之前,印度空军一直没占到优势,印度对巴空军也产生了类似的魔障,一方面极力贬低巴空军,对巴空军不屑一顾;一方面又以巴空军为最大对手,心存恐惧不安。
所以这次印度趁巴基斯坦不备,突然越境攻击所谓恐怖分子的行动,也在巴方快速的反应后草草收场,虽然印度极力显示自己攻击行动的成功,从军方到民间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但据最新的间谍卫星侦查显示,印度的攻击点距离事先预订的目标至少偏离了100米。
甚至被巴基斯坦反戈一击,击落两架米格21外带一架米17直升机后,内心魔障发作,极力掩饰和否认有战斗机被击落,就算被俘飞行员曝光,不情愿承认一架米格21被击落,一口咬定巴方F16参战,还编造己方米格21击落一架F16,来强行给自己脸上抹光。
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何恩怨情仇?
由于一些历史和政治事件,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且基本上是敌对的。1947年英属印度的暴力分裂,两个新的主权国家成立了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的统治。两国以宗教为依据,信印度教的归印度,信伊斯兰教的归巴基斯坦,这不靠谱的分家方式造成1250万人流离失所,估计生命损失从数十万到100万不等。
独立后不久,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暴力分裂和众多领土要求将掩盖他们的关系。自独立以来克什米尔成为了两国冲突的主要矛盾,两国已经打了三场大战,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并参与了无数的武装冲突和军事对峙。克什米尔为主要冲点,1971年的印巴战争和孟加拉解放战争,造成的分裂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
1971年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关系正常化方面进展缓慢。1972年7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佐尔菲卡·阿里·布托在西姆拉的印度山站会面。他们签署了“ 西姆拉协定”,印度将返回所有巴基斯坦人员(超过90,000人)并占领西部地区,两国将“通过双边谈判以和平方式部分解决分歧”。外交和贸易关系也于1976年重新建立。但大大小小的冲突还是不断。
从表面上来看是克什米尔问题.
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地区,在印巴分治的时候,其信仰印度教的邦主,要求加入印度.
巴基斯坦出兵占领了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印度出兵反击,双方为此进行了多次战争.
实质上印巴的矛盾根源还是南亚次大陆上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世仇.即使没有克什米尔问题双方也不可能是好邻居.要知道孟加拉原来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是因为印度直接出兵干预才得以独立的.
其实说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几句话就能说出个大概:
最早的印度是纯印度教国家,但后来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就把信奉伊斯兰教的部族带到了印度,于是之前只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内部,就出现了两个教派:
一个是自古有之的印度教,一个是外来的伊斯兰教。
二者共存,打破了此前印度教在印度的唯一地位。
而莫卧儿王朝当时的范围,恰好就包含现在的印度与巴基斯坦,我们可以将此时的印度认为是印度教集中的地区,而伊斯兰教集中的地区,则是巴基斯坦,所以等到英国人殖民时期,吞并了原先的莫卧儿王朝领土,因此莫卧儿王朝原有的伊斯兰教部分与印度教部分,依旧共存于“英属印度”之内。
可是到了1947年6月,英国突然颁布了《蒙巴顿方案》,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
所以这就导致英属印度分裂成了两个地区,一个是印度教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另一个则是伊斯兰教占据主导地位的巴基斯坦,而在这一年的8月14日,巴基斯坦也宣布独立,成为“巴基斯坦自治领”,朝着完全独立跨出了巨大一步。
(自治领:指英国殖民体制下,没有对外宣战权,以及保留部分自主外交权的殖民政治体制,距离“完全独立”只有一步之遥。)
再到1956年的3月23日,该自治领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正式独立。
但直到英国人被赶跑,从始至终也没有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归属进行明确划分,本来英国人颁布《蒙巴顿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约两教的宗教矛盾,谁知却如同当年比利时针对卢旺达施行的政策一样,非但没缓解宗教矛盾,反而彻底激化了宗教矛盾,所以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又由于《蒙巴顿方案》的分治,使得巴基斯坦独立出印度,这就更加导致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所以总的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着两种主要矛盾:
一是宗教矛盾,即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
二是领土矛盾,因巴基斯坦在宣布独立以前,同为“英属印度”,但分裂以后,这部分领土主权就脱离了英国乃至印度的控制,而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所以印度自然无法接受原有的领土独立出去,从而造成了二者之间激烈的领土矛盾。
再加上后来巴基斯坦原本控制的“东孟加拉邦”,脱离了巴基斯坦的控制,独立为孟加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自13世纪以后的领土争端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所以新闻中经常能够看到巴基斯坦与印度为了克什米尔的主权问题,甚至是和孟加拉国内部爆发种族冲突。
总结而言,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且矛盾的,一方面两国在历史上有极深的渊源,莫卧儿王朝时期是同一个国家,但莫卧儿王朝灭亡以后,英国人又将此占领成为殖民地,可等到二战以后,英国却采取了“印巴分治”的政策,导致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逐渐从内部浮出表面,变得日益激烈,最终导致了巴基斯坦的独立,又由于东巴基斯坦地区自古以来的民族,文化,以及语言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度,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于是又导致了孟加拉国的独立。
而为了牵制住巴基斯坦,印度又出兵支持孟加拉国的独立,就进一步导致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恶化。
其实早在印巴分治时期,当时还是英属印度一个省的“东孟加拉邦”,就已归为巴基斯坦统治,所以两国对于孟加拉国的博弈,实际上背后仍然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矛盾。
至于克什米尔地区,那就更复杂了,因为巴基斯坦与印度,同时宣布对克什米尔全境拥有主权,双方都认为克什米尔是自己国家的领土,因此克什米尔地区始终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争议,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且历史上多个王朝政权,皆对克什米尔地区进行过统治,因此直到今天,双方的领土争议一直没能得到解决,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新闻上说,印巴之间又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爆发冲突,原因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拥有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可又因为上述的双方矛盾,谁都互相不承认,就导致了今天这种极为复杂的冲突局面。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南亚次大陆上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两国虽然地缘相连,但由于历史及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两国关系一直不睦,甚至多次发生正面战争。印巴两国之间的主要的恩怨情仇有:
第一,历史纠葛。印度与巴基斯坦近代以来曾是一个国家,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随着英国实力的下降、印巴人民的抗争、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原困,印度独立逐渐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英国采用了印巴分治的方式让印巴两国分别独立,人为给印巴制造了诸多矛盾;
第二,宗教分歧。在英国的印巴分制方案中,宗教是其首要标准,即印度主要由信仰印度教的人组成,巴基斯坦则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于是宗教之间的分歧与争执就反应至国家关系之中,矛盾一直延续至今;
第三,领土争端。在印巴分别独立之后,两国之间的国力并不均衡,印度实力较强,因此总想通过实力为自己争夺到更大利益。于是印巴之间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在给双方造成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巴基斯坦的分裂,孟加拉国(东巴)独立。此外,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争执使两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此外,由于南亚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地区国家的落后,不断有外部势力企图涉足其中,尤其是个别超级大国在印巴冲突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巴基斯坦和印度间可以用历史和现实矛盾进行解说。
(1)统治型宗教伊斯兰与被统治型印度教间几百年区别,但历史问题在重要也没有现实问题重要。两国现实问题间主要就是存在宗教和领土问题
1526年,帖木儿帝国土崩瓦解后的王室人员攻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直到1858年被英国彻底吞并,立国332年。
在三百年的时间里,莫卧儿帝国受伊斯兰文化、印度教文化、波斯文化。作为统治阶层,伊斯兰文化占据主流,在实际统治中自然会有各种矛盾。久而久之,化作一种教派冲突。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莫卧儿帝国
然而,如果没有领土问题的话,双方的恩怨也没有这么强大。
(2)独立后,受英帝国挑拨下的领土纠纷
“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开始衰落,一方面为了快速离开被人激烈反对古印度地区,省得最终丢人现眼被赶走。英国在“印巴分治”过程中,炮制各列强划分非洲的经验,极为阴险地把“古印度地区”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同时,每个国家都有从历史上、现实上、宗教上不愿意留在某个国家的地区。例如穆斯林地区不愿意在印度,印度教地区不愿意在巴基斯坦。
一方面,“印巴分治”也确实难,领土问题非常伤人、伤脑筋且利益纠葛太多。英国在阴险的同时,也确实比较难。
在两国的领土纠纷中,最危险的就是“克什米尔问题”。
(3)三次战争下,巴基斯坦损失惨重,印度为防止巴基斯坦壮大也是用尽心思,巴基斯坦为了自强、自保也是用尽全力
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双方爆发三次战争,总体上,巴基斯坦损失惨重。现在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领土面积不到90万平方公里,其实“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的领土面积在11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最大的孟加拉国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1972年)后独立出巴基斯坦的,之前,孟加拉被称为“东巴”。
在克什米尔的19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印度占有五分之三。
经过三次战争,印度和苏联结成盟友关系,苏联帮助印度向北进展。巴基斯坦则与美国形成盟友关系。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冷战”环境下的阵营划分。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两国仍然因为边境问题不断发生冲突。印度一直梦想着成为“世界性强国”;巴基斯坦则梦想着自身强大、收回故土,至少也要保证,不再成为弱者。由此,两国逐渐形成“亚洲的法德情结”。
印度最近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挑逗怎么放缓了?难道印度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压力了么?
印巴对峙放缓只是平静之下暗流涌动,自印度数次准备向巴基斯坦方面发动进攻之时,巴基斯坦出示了核武器威慑让印度方面有所克制。而且没有迹象表明印度害怕了,在9月中旬印巴双方还进行了交火,造成双方一共三名士兵阵亡。
南亚地区的博弈风云诡谲,美国、俄罗斯、欧盟都在紧盯这里,印度显然是各方的着眼点。然而这种硬与软的均衡是相和的,印度此前已经将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地位取消,虽然巴基斯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但实际上已经输给了印度一筹。随着巴基斯坦从埃及再度进口一批二手幻影Ⅴ战斗机,必然,巴基斯坦的怒气正在积累中。
印度如果继续加强挑衅和刺激,巴基斯坦显然在怒气值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届时印巴边境大规模交火很有可能爆发,印度虽然说不怕和巴基斯坦打,毕竟自己的体量大,但是一旦开战,劳民伤财,大量的伤亡不说,两方都是核武器拥有国,真到了一定程度上谁也不会让谁快活。
印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和巴基斯坦继续大规模开战是不理性的,不但会拖累经济增长速度,还会让印度再度成为俄罗斯和美国的“鱼肉”来宰割,印度显然也不想再做冤大头了 。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挑逗不是放缓了,而是暂时结束了,巴基斯坦吃了哑巴亏。
前不久,印度强行剥夺了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权,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让印巴局势骤然升温。面对印度的逼迫,巴基斯坦也做好了充分的反制准备,两国一度有爆发战争的风险。不过,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印巴两国却都同时安静下来了,南亚的危机似乎瞬间化解了。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印度该占的便宜都占到了,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恢复,印度还是最终赢家。印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外界的反应却并不是太强烈。所以,印度这一方自然是相对平静了。
而巴基斯坦一方,当印控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以后,全世界都在看巴基斯坦的反应。最初,巴基斯坦的确还是足够强硬的,可是没过多久,巴基斯坦的呼声也逐步衰微,并且消失了。根据情况来看,巴基斯坦很有可能把危机进行了冷处理,避免了克什米尔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当然,巴基斯坦的大局观,换来的自然是巴基斯坦利益的损害。
巴基斯坦不发声了,也不排除巴基斯坦正在酝酿将巴控克什米尔纳入直辖,以此和印度的行动形成呼应。从局势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印度前进一步,巴基斯坦也只有跟进一步。但是两国全面的对抗,或者一国全面的妥协,都是不利于地区稳定的。印巴两国如果全面对抗,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新的大规模军事对抗;而印巴两国中只要有一国全面妥协,都意味着南亚的战略平衡要被打破。所以,折中来看,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样,取消巴控克什米尔的特权,以这种方式展示对印度的不满,是最好的选择。
在当前大趋势下,一切西方国家放弃了原有原则,对阿三的渐变克什米尔充耳不闻,东方大国的雄厚实力也使西方对印度的纵容,以此来消融对大国的恐惧。希望印度的挑畔使得东方大国暴怒而蚌鹤相争。
不管印方还是巴方都是拥核国家,而且巴方后面还有中国这个大国支持。真是全面开战,巴方虽败,但不会亡国,战后重建不是问题,从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来讲印方的损失会更大,不是印方愿意看到的。也可以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形容
不要老是觉得巴基斯坦会败,会用核武,面对美国带领的联合国军朝鲜败了吗,印度能有超过美国的能力吗?我们的支持巴基斯坦就没有敗的可能,只要削掉空中力量,印度就是菜!
怎么看待巴基斯坦抨击印度,意图在4月16日至20日对巴进行新一轮的袭击?
如果巴基斯坦这条情报属实的活,印度为何选在4月中旬晚些时候对巴发动袭击呢?为何时间节点选得这么“寸”呢?答案是为了大选而造势——莫迪老道为了连任而打出的一张助选王牌,对敌人巴基斯坦的凌厉攻势和无端强硬,可为莫迪凝聚不少人气,增加不少选票。
因为从4月11日开始,有9亿合法选民参与的印度大选将拉开帷幕,历时40天。代表人民党参选的印度总理莫迪,面对45年来最严重的失业率和农民收入暴迭的困境,一直以对巴基斯坦的强硬而激发国内民粹主义者的支持。也就是说,主打巴基斯坦牌,是莫迪这次取胜的法宝之一。莫迪,可能要用硝烟炮火让他的选票带血。为了大选,为了连任,为了打败老牌的国大党,为了象5年前一样取得历史性的胜利,莫迪也是拼了。
印巴这对老冤家交恶50年。其根源已从克什米尔老问题转变为对恐怖组织的新认同。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一对老冤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印度通过第3次印巴战争,印度成功地支解了东西巴基斯坦,并确定了自己南亚次大陆的绝对优势地位,而巴基斯坦从此不得不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以抗衡印度。
印巴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争端,使得双方对当地穆斯林游击武装“穆罕默德军”,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印度政府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本地穆斯林,却把自己视为自由战士和英雄,由于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存在重大分歧,两国历史积怨又非常深,而且还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纠缠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动乱之源。
2019印巴冲突,双方互相炮击谁也没占到啥便宜,印度总想捞回大国面子。
2019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爆炸袭击,至少40名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士兵身亡,宗教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宣称实施袭击,印方指责巴方支持穆罕默德军。2月26日,印度空军12架战机越过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轰炸穆罕默德军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营地,巴基斯坦军方当天击落了两架印度空军战机,并抓获了一名落水的印度空军飞行员。3月1日,为展现和平姿态,巴基斯坦将俘虏的印度飞行员主动送还,不过,主动示好并未让两国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双方仍不断在互相炮击,都说造成己方的平民伤亡。
2019印巴冲突,双方谁也没占多少便宜。之后,在世界與论的压力和大国如俄罗斯等的斡旋下,巴基斯林对“穆罕默德军”等组织进行了打击清理。如果印度真的要在4月中旬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借口当然是报复2月一箭之仇,印巴冲其量也是在争议地区的小规模较量,真的大战——比如第四次印巴大战,暂时还打不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基斯坦警告印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基斯坦警告印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