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新型核弹B61-1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美国新型核弹B61-1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8轮新型步战车ACV技术水平怎么样?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没一个问题!
ACV(两栖装甲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用来替换已经服役数十年的AAV-7两栖突击车的新一代两栖战车。
对于ACV的具体要求,美海军陆战队在向外界公布的招标信息中列出了四项基本条件。
能够在两栖舰上部署,可以从至少12海里外,在 最大浪高0.3048米的海面上,以不低于8节的速度输 送1个海军陆战队加强步兵班(17名海军陆战队员),并且能够在最大浪高达到0.9144米的海面上行驶;
能在各种地形上随持续作战的机械化特遣部 队机动,并且道路速度、越野速度以及行驶距离必须大于或等 于M1A1主战坦克;
能抵御直接与间接火力、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攻击;
能容纳使其可以行驶在海上和陆地上的指挥与控制系统。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招标信息一出,顿时就有数家军火巨头前来参加。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择了英国宇航系统公司(BAE)-依维柯公司提供的两栖作战车辆——SuperAV8x8轮式装甲车。
该型战车是意大利VBA两栖装甲车的一种衍生型号,车重30.5吨;配备了一台70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公路速度为96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速为6节,最大行程为海上22 千米及之后的陆上行程402千米或陆上最大行程500公里;可以容纳3名车组乘员,并搭载13名步兵,以及3天的补给;具备和履带式车辆相近的越野能力, 在沙地、泥泞和松软土壤地形上都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同时当1个或2个车轮受损时车辆也还能继续行驶;武器方面配有12.7毫米重机枪,还能够根据需要选配装有30毫米速射炮的无人炮塔。
此外,SuperAV也继承了8×8轮式装甲车平台多用途性突出的特点。在基型车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衍生出反坦克车、迫击炮车、工程车、抢救车、 救护车、指挥车等车型。
目前,ACV还处于测试阶段。距离大量装备,并完全替换AAV-7两栖突击车,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受不了,再也难以忍受,海军陆战队,终于HOLD不住AAV7牛一样的速度,在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后,今年终得迎来自己的新车,意大利依维柯和英国BAe联合制造的一款新作——ACV。
要问作为科技强国的美国,为何自己不造一款,不是不想,早就琢磨好了,一型EFV早就造得了,在伊阿战场投入实战,被指根本无法实现两栖突击车的两个重要任务,由舰上岸特别费劲,由岸到纵深就更不行,首先设计思想过于沉旧落后,其次技术路线规划过于保守,因而转身把目光投入到国际市场上,这才圈定了意英合造的一款车,依维柯来制造车体,BAe负责武器部分。
ACV相比AAV7,无它,快在速度 ,水上航速9.2公里每小时,要比AAV7差一点,陆地则高达96公里每小时,一句话,水上和地面,只突出高机动性。美国的意思,依托空中和海上打上力量,到ACV上岸时,再没有多少更强的突击任务,想法不能说不对。
只是ACV防护性更差,火力更弱,空间更小,野战通过性变差,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在使用范围上即会受到极大限制。任一方面的性能,也不比我们的05式,只以水上航速,可能不少人想不到,高达25公里每小时,正是两栖突击车的王者。一款两栖步战好不好,魂舞大漠的看法,一要看综合性能,是否有更宽的任务弹性;二看有无致命痼疾。仅以这两点来衡量ACV,性能不问可知,不过也是没办法,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而已。
怎么看待朝鲜新型洲际导弹,可打到美国本土呢?
2017年,朝鲜就发射了新的弹道导弹,当时朝鲜媒体报道,其射高达到4500公里,据计算机推演,朝方宣称它具备了11250~13500公里的射程,可以打击美国全境。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超霸,具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和防御能力。
那么朝鲜的新型导弹能不能够突破美国的三位一体防御能力打击美国呢?
据国际武器专家分析,朝鲜目前尚缺乏这种能力。
朝鲜虽然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但是核武器和推送核武器的发射平台都处在初中级阶段,要突破美国的防御能力,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丶朝鲜的洲际导弹分导技术尚不成熟。
朝鲜洲际导弹要形成对美国的威胁,首先必须过关导弹与核弹头结合的试验。自朝鲜研制试爆核弹,在美国的强力压制下,朝鲜至今没有导弹与核弹结合相关方面的试验,所谓打击美国的结论,也只是体现在计算机的推演上。要形成让人信服的事实,必须拿出试验数据与成果。
二丶朝鲜急速武器的研制尚处在研究阶段。
美国的三位一体防御技术,多次的实际实验证明已经成熟。要突破美国的三位一体防御网,最主要的还是急速武器。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的“急速武器“任何国家都无法防御,这一方面是在为自己壮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俄罗斯的急速武器的确领先美国(已经得到美国大部分军事专家的承认)。
俗话说,唯快必破。朝鲜在急速武器研制方面,目前处在摸索和研究阶段,根本不具备突破美国三位一体防御网的能力。
朝鲜在空间技术上缺乏卫星网,卫星导航要借助他国技术,一旦得不到他国允许,导弹有可能迷失方向。
美国构建的“三位一体"空间卫星体系。
美国构建的“三位一体"防御与反击武器。
朝鲜由于发展核武器,一直受到美国西方和联合国的制裁。经济呈现倒退状态,举步维艰;军事武器丶技术方面受到禁运惩罚,国际政治空间对其极其不利,依靠朝鲜的自身力量要进一步提升空间军事水平,可以说非常难。
图片摘自网络空间,侵权即删。文字为原创。
核导弹原理不简单!俄罗斯新型核导弹,能突破美国的防御系统吗?
谢邀,新型的也好,老型号也罢。凡是射程可以超过3500公里的弹道导弹都是以目前人类科技无法拦截的!注意是人类科技,并不是特指美国科技。
原因就是咱们经常提到的弹道导弹公式,由于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是一个抛物线,在飞行过程中始终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因此弹道导弹要打击的目标越远,那么在关机点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关机点导弹的速度越快,在再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也就越高。
一般的以经验公式来推导,在射程达到3500-3800公里的距离上,导弹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速度就已经达到了14马赫。这个速度是目前任何反弹道导弹系统都难以拦截的速度下限。
在之前的一个问答里面提到过打到国际空间站可以用什么样的导弹,当时告诉大家折合地表音速马赫27的国际空间站可以用很多的导弹打下来。但是为啥进入速度更慢的弹道导弹弹头却有马赫14的拦截窗口限制呢?
这是因为当一枚现代设计的弹道导弹的弹头下落的时候并不是一条直线。
而是通过弹头上的姿态发动机走一条螺旋线,这个设计在9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弹道导弹的弹头上。是一个自平衡的适量推力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在下落过程中弹头转到180度的位置姿态发动机喷3秒,再转到360度的位置再喷三秒,在45度的位置喷2秒、到135度的位置再喷2秒……以此类推不断循环。至于姿态发动机的喷射角度和喷射时间都是随机的。这时候,弹道导弹弹头下落的路径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类似于正弦曲线的螺旋。由于对应角度被姿态发动机的推力进行了补偿,在命中精度上并不会有影响。但对于系统外观测弹头的下落轨迹就难以琢磨了。
在反导系统的视角看来,导弹下落的轨迹就犹如纷乱繁花的感觉。大体也就是上图的样子。这时候拦截弹的机动能力就难以命中来袭的弹头了。由于拦截弹需要克服地心引力不断的将自己的动能转化成势能,而弹道导弹弹头则是从高空落下,不断的将势能转化为动能,两者是有一个极限界限点的,这个界限点就是马赫14附近。高于马赫14的下落物体如果不能确定弹道的话被认为是无法拦截的。
现在各国反导系统都在努力提高拦截弹的性能,只不过目前各国拦截弹的拦截机动能力距离真正的能拦截机动突防的弹道导弹弹头还有极大的差距,美国目前可以拦截下落速度在马赫9.2左右的机动弹头,我们的红旗19是可以拦截下落速度在马赫7.9的机动弹头。这些弹头的速度换算成弹道导弹的射程大约是1500公里到2300公里之间。所以说目前的天花板甚至还达不到射程比较远的中程导弹的再入速度。
当然了,也有的人在吹这个:
这是咱们的以此反卫星试验,和拦截再入段的弹道导弹的弹头根本就是两回事,你注意马赫27怎么来的?其实就是用人造卫星的在轨速度除以海平面音速340算出来的。没啥参考意义。
时隔8年,美国再次打算松绑核武器使用限制,并研发新型核弹头,其用意何在?
全球同在一条船,有人掌舵有人闲,一国还要往下凿,压舱基石也动摇。
核武器,作为现在人类掌握的最强力的武器装备,在广岛和长崎实战后,便获得广泛的认可:绝对不能在实战中使用。所以,尽管人类现在造出来的核弹头已经具备了毁灭地表上人类城市N次的能力,可从来没有人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底限,也是全球核大国之间相互摧毁这个限制条件在发挥作用。
美国人这次所谓的了松绑核武器使用限制,是要允许使用小当量核武器,或者是在美国遭受到大规模常规打击时,也可以动用核武器。需要明确一点,全世界只有中国对外承诺“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印度以前说过,但是现在也开始要放弃了)。所以,美国无论做什么样的调整都是稀松平常事情。
(老民兵3必须要换代了)
个人评估,美国人此番在这个时间点上对外宣布这个消息,并非是要把地球拖入核大战的深渊,而是新的一轮“做牌”行动。目前,美国的实际政策着力点有几个,中东、半岛。这些地方是实质上对美核威胁并不大,但是如果美国放松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对他们的威慑力会大幅度上升。还有,在美俄全面角力的背后,俄罗斯常规战力已经无法跟美国相提并论,可核武器仍然在着力发展,这使得美国不得不考虑提升己方核武库。美国的陆基“民兵III”洲际导弹已经到了不得不退役的时刻,同时美军还没有陆基机动发射单元(它确实也用不上),可为了确保自己第一核大国位置,得升级啊。所以得进一步制造核武器升级的口实。对内方便要预算,对外也有助于跟俄罗斯并驾齐驱。
(美国的核武器试验场)
剩下就是技术层级的问题了,新型核弹头的研发工作其实美军一直没有放松过,比如著名的B61系列核弹头,现在已经出现了小当量钻地版。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无疑是全球成功率最高的潜射弹道导弹,更不要说美军已经放弃了的“战斧”核巡航导弹。所以,实质上美国人这次就是在增加自己手头的筹码,而并不是真的在核武器上落后了。
(美国人一直在改进B61核弹头 只不过是不进行核装药引爆试验而已)
不过,美国人确实是光自己爽了,却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你有了筹码,其他国家也需要对应增加筹码,这无疑是加速了全球核竞赛的节奏。所以才有了开片那句话,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可有人非得要开始凿沉,最终结果如何还很难预料,是否会导致进入到新冷战的循环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观点和看法,欢迎更多讨论。
1、特朗普松绑核武与朝核问题有关
现在我们知道美国面临的形势确实是和前几年的有所不同,特别是朝鲜经过了6次核试验,外界认为他已经掌握了核能力。当然,这个核能力是不是已经武器化了,能不能够真正和它的运载工具搭配在一起,这还是一个疑问。
但是不管怎么样,美国现在确实是他面临的核形势和几年前那种比较乐观的局面是不一样了,那么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反常规、反常理的一个总统,对朝鲜的态度也特别的强硬,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应该说和当前朝核问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2、特朗普调整核武政策也为应对俄罗斯
除了朝鲜的挑战之外,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来自于俄罗斯。其实在冷战结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美俄之间的核关系是逐步趋缓的,双方达成了多个核裁军协议,但是我们看最近几年的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就是双方在乌克兰问题,包括在整个东欧的对抗成加剧的态势。
当然从俄罗斯的方面来看,核武器是他最大的战略资产,所以俄罗斯其实是比较注意运用核武器。在他的外交和美国的战略对抗当中,他比较强调核武器的作用强调核武器的地位,俄罗斯在新的核武器的研发方面比美国也是态度更加地积极。也有一些新型号的核武器问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然特朗普也要考虑到怎么样应对俄罗斯的核挑战。
那么这种应对,一方面他可能要有新的研发计划出来,就是说俄罗斯在发展新的核武器,那美国怎么办,美国的核武库其实已经非常老旧了,面对俄罗斯在90年代甚至新世纪的发展,我想特朗普他也需要,有一些新的规划出来,需要发展新的核武器来应对这种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新型核弹B61-1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新型核弹B61-13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