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资本市场新规落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资本市场新规落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MOM产品新政落地,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2019年12月6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以下简称《MOM产品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mom产品新政落地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觉得有下面几点:
1. 节约组合基金策略的成本。
根据《MOM产品指引》,MOM的产品形式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下简称管理人)委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顾问) 就资产管理产品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提供投资建议,根据资产配置需要将资产管理产品的资产划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资产单元,每一个资产单元按规定单独开立证券期货账户。
相比FOF模式,类MOM和MOM可以节约一个产品的嵌套层级、自然也可以节约一层产品成本。
(2)减少基金组合投资集中度限制。
目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的私募FOF业务需遵循“双25%”的限制;公募基金开展公募FOF业务需遵循被投资基金运作期限不少于1年、集中度不超20%等限制。
而《MOM产品指引》对MOM并无聘请投顾数量和集中度的相关要求,有助于提升投资的灵活度。
(3)提高组合调仓灵活度。
MOM以资产单元方式运作,每个资产单元单独开立证券期货账户,因此,母基金做账户间的资金配置,相比FOF在产品间做资金调拨的情况,有更为灵活的调仓路径。
FOF在定义中明确要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而MOM并未就委托资产比例提出具体要求。因此,MOM更适合那些在投资策略上有更多想法的母基金。
(4)提高母基金话语权。
MOM母基金管理人是最后的决策人和执行人,将母管理人和子管理人的沟通纽带进一步夯实,母基金话语权显著提升。类MOM和定制子基金的FOF也具有较强的话语权。而投资非定制产品的FOF话语权最弱。
(5)降低基金核心投顾隐蔽度。
根据《MOM产品指引》,MOM 应当在基金合同或者资产管理合同中详细列明MOM 产品的投资顾问基本信息。MOM变更投资顾问时,母基金需要及时公告、在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或者计划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履行产品变更程序。
MOM比FOF更容易暴露母基金的核心投顾池、容易被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简单复制。
(6),新政的发布使得产品有规可循,会促进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积极发展mom产品,其中私募基金的限制比较少,产品规模可能会比较公募基金大。
资本新规对农商行的影响?
如下:
资本充足率上升 。资本新规实施后,对于农商行而言,受益于资本底线放松、投资级公司以及个人住房贷款权重下调等,其资本充足率大概率将上升。
业务调整 。资本新规正式实施后,对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其信贷规模和业务结构,农商行可能需要调整业务策略,优化资产结构,以应对资本新规带来的挑战。
资本新规对农商行的影响还有投资行为变化等。
2014年公司法注册资本新规有哪些内容?
公司注册资本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2、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
3、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注册公司资本的新规定。
1、注册资本实缴制与注册资本认缴制。
二是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
资本新规对商业银行有哪些影响?
整体来看,围绕不同类型业务所受影响,国信证券认为,对大行而言,受益于资本底线放松、投资级公司以及个人住房贷款权重下调等,其资本充足率大概率将上升;股份行将受益于投资级公司以及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权重下调,但股份行的开发贷、其他个人贷款较多,风险权重可能会上调,最终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中小企业贷款较多的城商行及农商行,其资本充足率或将有所上升。
第一类,新增房地产开发风险暴露。对房地产开发风险暴露区分为100%和150%两个档次,总体而言变得更严;
第二类,新增商用房地产风险暴露,总体而言变松。除部分商用房地产贷款按交易对手风险权重计量外,其余风险权重根据贷款价值比计量,权重分为65%、75%、90%、110%、150%等几个档次,总体而言变松;
第三类,新增居住用房地产风险暴露,对居住用房地产风险暴露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总体来看有所放松。
公司法注册资本新规?
1.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2.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3.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在作为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注册资本认缴新规?
新的《公司法》修订明确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并引入了授权资本制。根据这一制度,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可以授权董事会发行股份,同时要求发起人全额缴纳股款。这一措施旨在方便公司的设立,提高筹资的灵活性,并减少注册资本虚化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公司法》采取了设定过渡期的立法设计。即对于2024年7月1日前已登记设立的存量公司,如果出资期限超过新《公司法》规定期限的,需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对于出资期限、出资数额明显异常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其及时调整。
此外,新修订的公司法还堵住了“盲目认缴”、“天价认缴”和“期限过长”等漏洞,使新注册企业在资本认缴上更加理性。这一变化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利益。
此次注册资本认缴新规的背景是,当前存在的一些注册资本数额设定随意或非理性,脱离了投资者实际投资能力和公司的实际需要。但是,新规并不是对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202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认缴出资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缴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认缴出资额。认缴出资额可以分期缴纳,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认缴出资额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2. 出资方式: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3. 出资期限: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缴纳出资。逾期未缴纳的,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4. 验资证明: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5. 出资不实: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认缴出资规定可能因地区、行业和公司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进行公司注册和认缴出资时,详细了解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公司法》修订的新注册资本认缴制度规定,公司在设立时可只认缴注册资本,不再验资,但须在公司成立后两年内缴足出资。
认缴出资额在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认缴出资额应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足额缴纳到位;认缴出资额不足200万元的,认缴出资额应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足额缴纳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资本市场新规落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资本市场新规落地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