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航母舰载无人机未来真的会实现吗?
不需要未来,因为已经实现了。
早在2013年,美国就从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了一架X-47B舰载无人机,并取得了成功。随后,X-47B又成功降落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了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的测试。
X-47B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整个项目耗资约14亿美金。2011年2月份,X-47B首飞成功。
X-47B设计速度可为0.65马赫,实用升限为12000米,具备隐形能力,可全天候作战,可携带各种传感设备,甚至具备网络作战和空中加油能力。
无人战机的优势就在于省去了与飞行员一切的设备,提升了容纳设备的空间,还不用考虑飞行员的伤亡问题。所以该项目开启之时得到了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认为X-47B将来可代替有人战机进行作战。
但是事实却很鸡肋,美国海军再重新评估了X-47B项目后,决定下马该项目,因为X-47B并不能很好的替代有人战机。X-47B与传统无人机的区别在于X-47B不需要远程控制,而是通过计算机自主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X-47B能完全离开人,X-47在航母上还是需要和有人战机一样需要地勤工作人员。而且X-47载弹量有限,远低于有人战机,实际作战效果不如美军现役的F-18,而且在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时,X-47B也不能很好的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X-47B只是昙花一现,真正完全在航母上部署无人舰载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爱空军装备的小伙伴们,是不能去忽视无人机的发展的,就我而言我对无人机的了解源于在11年的继本拉登之后的基地组织第二代领导人被美国一家“捕食者”无人机发射导弹击中炸死。我记得当时报纸上花很多篇幅介绍无人机各个优点,列如它可以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可以及时变换侦查还是对地攻击,亦或者配合有飞行员的战斗机模式。并且它在远程操控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损伤,更加符合未来高科技高信息化作战。看来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可能将不会再有载飞行员战斗机了,那么在航母上哩?航母也可以实现搭载无人机吗?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无人机是无人战斗机,其实美国很早就开展了舰载无人机计划,在2013年时一架X-47B同时是隐身无人机,就在美国航母上完成了弹射起飞,随后也完好无损的降落在另一艘航母上,我们知道是否可以成为舰载机最大难度就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所以可以说航母搭载无人机早在13年就实现了。
可是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这架飞机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呀。这是因为这架无人机和传统无人机不同,它的控制主要依靠自身的计算机。在实验中出现不少次的自身计算机故障,同时因为机身比较小,载油量少,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也有限。不但有高昂的造价,还有巨额的维护费用,这样一比较还不如F-18战机更加实用。所以这个计划很快也就下马了。当然舰载无人机只是相对说目前还不紧急需要,相信在未来技术提升后,航母也将会搭载更多无人战斗机。
疫情期各国海军集体趴窝,那么是否有可能组建无人机航母?
无人机上航母是未来各国发展无人航母的核心理念,目前在技术上都有新的突破,但是可靠性上不太靠谱。
航母有人舰载机发展到如今,其机械物理仍然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并不能说百分之百不出故障,但是毕竟发展到如今,技术积累到了一定的地步,可靠性还是不错的。
而无人舰载着陆精确性、可靠性受到了挑战,美国X-47B验证机在布什号航母上就曾经成功进行着舰,但是实验几次后,就了无音讯,目前技术能力无法实现常态化的无人舰载着陆,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从无人驾驶汽车理念到测试成功都多少年了,依然是在测试阶段。
不过随着5G时代的来临,给无人机群上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技术上的提升能让芯片处理时间从50毫秒降低到1毫秒,而且5G的智能芯片能够实现云计算,协同多个设备的信息迅速交换,同时也能控制无人机群做出不同的动作,但是这个技术太复杂而且需要疲匹配成套的系统,系统的集成不是一时半会的就研究出来的。
更为重要的是,无人机航母一旦出现电子故障或者是受到攻击击中指挥电子设备,都会导致整艘出现瘫痪,而电子设备是不是抗干扰,一旦出现干扰,无人机群会出现不听话或者是行动迟缓,这些都是未知的。
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出现能够完全替代人的电脑或机器人,在先进的电脑类的东西,都无法超越人类大脑综合感知与肢体控制能力,对于航母说飞行员还是最为可靠的。
而航母最需要可靠得战斗力,而不是“空中楼阁”的战斗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由难明我心创作)
这个问题提得好!“战争无人化”的确是未来的趋势。不过暂时也只能是趋势而已,由于技术尚不完全成熟,所以,完全值得信赖的、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的“无人化武器装备”,还不能大规模运用!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在军用无人机中,无人侦察机,以及察打一体无人机用的较多。至于那种可以用于空中格斗的无人战斗机,以及可用于执行远程攻击任务的,无人轰炸机还尚不成熟!而一艘航母上,不仅需要有预警机、电子战机、执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执行对海对陆打击任务的攻击机,还包括诸如反潜机、加油机、运输机、直升机…这些庞杂的装备及与之相配套的系统!
而上述这些装备,都必须要依赖航母上的几千名,战斗在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官兵为其保障!如果脱离了人对系统性的指挥和操作,那么整艘航母必将瘫痪!因为即便目前的自动化武器已经实现了“大跃进”,但是在安全可靠性和技术成熟度方面,仍然不能尽如人意!
也因此,美国实验在航母上的X47B型无人战机,也只能是实验而已!目前还不能将其用于实战。因此,即使能把无人机装备到舰船上,组建了专门用于发射导弹的无人机航母,但却因为无人机还无法同时应对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全方位多角度攻击。所以,一旦出现了无人机航母pK正规航母的情况,无人机航母注定不是正规航母的对手!
现在的无人机还有许多瓶颈无法解决,做不到有人驾驶战机那样,敌我识别,旱地拔葱窜高爬升,侧翻,俯冲等战术动作。
航母甲扳面积有限,解决了无人机的折翼,足够的弹药,敌我识别及各项战术动作和防电子干忧,机身隐型就可以上舰了。否则就是活靶子。
目前还做不到。
将来有无可能发展无人机航母?
未来发展无人机航母是肯定的,也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因为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的信息化战争,直接动用人力的代价太高,无人机的出现将大大降低战争中人员的损失和伤亡。
无人机航母起降
未来发展无人机上航母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极大降低有人飞机作战的伤亡。发展无人机上航母,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事情了,因为美国在当地时间2013年5月14日和17日,世界首架舰载隐形无人战机X-47B(早期小型无人机不在此列内)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弹射起飞和着舰复飞试验,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这是世界首次实验成功,说明美国已经掌握了全套无人机上舰的全套技术,虽然该项目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下马,但是无人机上航母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无人机上航母可以有效解放人力,提搞作战效能,减少人员直接驾驶舰载机战斗的风险,可以极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可以伤亡保持最低水平。
第二方面:无人机上航母作战能力突出。参考美国无人舰载机的数据可以发现,该机型航程远远超过了有人舰载战斗机,可以让航母编队远离敌对国家的海岸展开攻击;该无人机可以长时间滞留空中侦查,作战半径也是有人驾驶舰载机的数倍,突破了有人战机人员身体承受极限,可以全天候作战,优势突出,效率更高。未来的无人机上航母起飞重量和载弹量可能会超过有人驾驶飞机,将更加出色完成打击任务。
第三方面:无人机上航母,激活更多高科技,编队作战优势明显。如今的无人机也是受到各国政府的格外重视,无人机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之一,其未来前景广阔。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全面应用,也将是带动无人机相关研究的发展,激活高科技的领头羊,虽然舰载无人机刚刚起步,但是他意义重大,优势明显。无人机上航母后可以编队作战,无人机编队比有人驾驶飞机更加容易,更加高效,航母可以容纳更多无人机作战,组成优势兵力,对目标进行联合打击。
总之一句话在未来航母战斗群中,无人飞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这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有了无人预警机,查打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无人深水探测器,航天探测器,卫星……,随着科技进步,还会有无人舰艇,无人潜艇,无人舰载机,最后将会有无人航母。
你好!盆友
从战争史已经证明,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更新,无人技术开发与应用,随之出现了,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机等等,不是没有可能会出现无人机航母。
第一,现在已经形成未来航母的发展趋势是无人机航母的观点,对此几乎没有人怀疑!有关专家断言无人机航母会成为海上新年霸主,文章强调;随着舰载无人机的发展,专门建造与之配套的无人机航母才是未来的制胜之道。
第二,革命性技术或者革命性装备必然会改变战争的模式。从坦克、飞机、航母等划时代武器的发明就可见一斑。新的技术和装备要想证明自身价值又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战争实践验证。
第三,无人机航母的发展过程也必将面临很多争议和矛盾,但从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军事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无人机航母的诞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技术上,这是可行的, 但是,未来的无人机完全可以通过大航程长续航来确保战场存在能力,就不需要航母这个载具了。
总之,我们也渴望未来没有战争,世界永远都是和平相处的,无论如何每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都是是给人类生命的一种威胁。
我认为无论任何一种常规武器单打独斗都难成大器!单纯的无人机航母不会单一出现!未来应该出现无人机加有人战机相结合的航母!那样空天一体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必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方式!使航母爆发出更强大的战力!
中国的云影无人机号称航母杀手,专破防空网,谁了解这款无人机?
我国的云影无人机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无人机采取了攻击无人机中罕见的喷气式动力,速度极快。
目前有两个主要的型号,其中云影用来出口,改进型翼龙-10则是我军自用。攻击无人机最近在各个战场表现非常活跃,尤其是今年以来的纳卡冲突、乌克兰内部冲突中,无人机都大量的消灭了装甲部队,指引了炮火攻击,确实展现出战力倍增器的优势。
图为云影无人机的3个型号。
不过,和国外的那些无人机比起来,我国的攻击无人机要先进很多。就拿最近大放异彩的土耳其TB-2无人机来说,他其实是一种“入门”级的中型攻击无人机,土耳其比较高级的无人攻击机是安卡-S无人机,TB-2的航程很短,只有200多公里,控制距离也很短,挂载力只有1吨多,这些年表现出色,主要在于对付的国家防空、制空作战的能力都比较弱。
而云影无人机就不同了,他机长9.05米,翼展17.8米,从尺寸上就达到了大型无人机的级别,可以飞行在14000米的高空。要知道,一般的攻击无人机都属于低空无人机,因为飞的低可以躲过雷达探测追踪,也可以更清楚的瞄准和攻击,但是飞行高度低的无人机被一般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概率也很大。比如土耳其的TB-2无人机就多次被击落。但云影的飞行高度很高,可以避免大多数的低空防空火力袭击,直接在高空就发动攻击。
加之,一般的攻击无人机都是用螺旋桨发动机,飞行速度都比较慢,基本都是300-400公里/小时,突破能力、机动性、反应速度都有限。而云影无人机不同,他使用一台WP-11C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最快可以达到620公里/小时,比美国的“捕食者”MQ-9无人机要快200公里/小时,实战中,他可以更快的抵达战场,打击即时出现的目标,提供快速的对地火力支援,而且可以更加高效的突破防空火力。
图为翼龙-10无人机,我国自用版的云影,使用双发WS-500发动机。
当然,由于使用喷气式动力的优势,他还可以执行掠海作战,于是云影又成为全球第一种可以高效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的无人机。他可以从陆地或者两栖攻击舰起飞,在高度5-10米的低空快速飞行,使用CM-102反辐射超音速反舰导弹直接打击敌人舰艇,该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如果算上无人机自身的作战半径,云影无人机可以对2000公里半径内的目标实施攻击,这使得他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反舰作战距离,甚至可以由航母搭载进行作战。
云影无人机的技术性能比较先进,他的机身复合材料占比超过了60%,机身自重的一半都是燃油,毕竟喷气式发动机更费燃料。他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实现编队独立作战,由负责侦查的云影无人机把敌人雷达目标和火控数据传输到攻击无人机上,然后由攻击无人机直接发射导弹攻击目标,整个过程地面人员无需操控,只需要做好监督、及时纠错就行,因此该无人机作战的灵活性很高,打击非常高效。
图为云影无人机及其使用的弹药。
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云影无人机可以依靠搭载的高空高清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在13000米高空,每小时拍摄1万余平方公里的光学图像情报,也可以截获频率范围在0.8-18吉赫兹范围内的电磁目标特征信息,成为网络节点装备,及时呼叫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炮群对侦察发现的目标进行攻击。
图为云影无人机在珠海航展展示。
当然,云影还不是我国最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我国最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攻击-11,它属于隐身、超音速的小展弦比三角翼无人机,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01平方米,可以在机腹位置挂载LS-6、和飞腾系列卫星制导精确炸弹,也可以携带YJ-91这样的反辐射超音速导弹,简直就是一架小型的B-2隐身轰炸机。
图为攻击11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
另外,我国还发展了一种WZ-8高超音速隐身无人机,飞行速度超过了5马赫,使用未知发动机,全身涂抹灰色隐身涂料,使用乘波体布局,该无人机可以直接从敌人防备严密的高危险空域突破,完成打击、侦察等任务,发挥“一根针破一张网”的作用。目前,攻击-11和WZ-8都已经交付我军使用。所以说,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堪称是全球第一水平,比目前美国的无人机种类和性能都要先进,我们更不需要对土耳其的TB-2有什么羡慕,那只是入门级的小无人机罢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空中无人机航母将飞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