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莫迪在克什米尔气势汹汹,巴基斯坦会使用核武吗?
莫迪对巴基斯坦气势汹汹,巴基斯坦有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吗?这就要看情况了。现阶段,美国🇺🇸和罗刹(俄罗斯🇷🇺)都对极其紧张的印巴局势,表明了置身事外的态度。
而我们的芳邻巴铁,虽然迎来了它的盟友沙特对它的大力的支持,但沙特我们都晓得,那也是一个刘阿斗式的土财主,它的军队的战斗力是连一支流寇(也门胡塞武装)都不如的。最关键的,就是巴铁的北方芳邻的态度了。在2001年时,印巴双方也是像现在一样,各自撤走自己的边民,准备大打出手了。而美国和罗刹,也是和今天的态度一样,采取了个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
就在这时候,东亚大陆的大国表态了,她表态她坚决反对印巴爆发大规模的流血战争,她不会支持巴方向印方发动攻击。同时,如果印方率先向巴方发动攻击,那么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印方自负。权衡利弊后,印巴双方都没有了向对方发动攻击的考虑。南亚次大陆一场迫在眉睫的重大危机,得到了平息。而此次印巴危机,如果东亚大国也是对此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的话,那么,走投无路的巴铁,就会使用核武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没到亡国时机,巴基斯坦不会动用核武器的。
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印度突然核试验此举立即引起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南亚国家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应,因为巴基斯坦认为如果自己再不核试验,自己政权没等印度军队入侵,就被自己人推翻。于是巴基斯坦方面也开始强硬还击,在5月28日和30日,接连进行了6次核试验,并且6次核试验水平和规模,每一次都比印度强上多倍,针对印度予以了针锋相对的全面回击。
印巴核试验使南亚核军备竞赛由秘密转为公开,由于核武器使这里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印度在进行核试验前后所发表的言论看,印度进行核试验是想长期保持它在南亚的霸权地位,在军事上对巴基斯坦保持优势。但巴基斯坦却是自保,保证自己的国土不会被印度吞并,保证巴基斯坦在遭受核打击之后,同时消灭印度。
时间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核对峙依然在之中。而在2019年8月7日开始印巴新一轮冲突中,显然是印度取消了克什米尔地区自治权捅了马蜂窝。但双方只是零星交火,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甚至在2月27日,巴基斯坦枭龙战斗机击落印度米格-21BIS-93战斗机时候,印度也没有敢动用核武器打击巴基斯坦,反之印度也是。印巴之争现在令人们最为担心的就是,两个大国之间随时爆发的战争,将导致核大战的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金装备竞赛相当猛烈,任何零星的武装冲突都会扩大化,所以为了避免两国进入核战争状态,巴基斯坦一般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代价,特别是面对着国际代价,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承受不起。
莫迪是想“和平统一”巴基斯坦还是武力吞并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会同意和平统一吗?
大一统观念只有中国人才有,印度人并没有大一统观念
印度人如果想要统一巴基斯坦,就不会答应1947年印巴分治方案。相反,不管是印度人,还是巴基斯坦人,都坚持印巴分治,反倒是英国人想要维护一个形式上的统一印度:
由印度、巴基斯坦、各藩王国组成的印度联邦。
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反对英国人的这个方案,最后印度总督蒙巴顿确立了印巴分治。
印度历史上只有3个统一时期:
1、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2、帖木儿后裔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3、英国的英属印度,不但统一了印度半岛,还囊括了斯里兰卡和缅甸,是印度历史上范围最大的时期。
3次统一,除了孔雀王朝是印度本地人之外,2次都是外来族裔完成统一的。基本上来说,印度人就没有统一的观念。
公元前265年孔雀王朝疆域
印巴冲突是为了克什米尔归属
印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谁想统一谁的问题,而是对原本的查谟-克什米尔邦归属的争夺。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让查谟-克什米尔邦自己决定选择:独立?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
查谟-克什米尔邦贵族信封印度教,但国王想要独立;查谟-克什米尔邦底层民众基本信封伊斯兰教,他们想要加入巴基斯坦。
在查谟-克什米尔邦还没有公布决定时,克什米尔民兵和巴基斯坦军直接进攻夺取查谟-克什米尔邦。
查谟-克什米尔邦国王逃跑到印度,要求印度援助。
印度在查谟-克什米尔邦国王签署同意查谟-克什米尔邦成为印度的自治邦协议之后,印度才出兵。
这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战争结果是印度占据了查谟-克什米尔邦2/3的土地,巴基斯坦只得到1/3的土地且大多数都是高山等交通、资源溃泛的土地。
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几次印巴战争,战场的主要发生地都是在查谟-克什米尔。
印巴虽然发生战争,但战争都是局限在查谟-克什米尔,并非全面战争,更不是为了占据对方土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早年的理想就是实现南亚一统,大印度联邦!具体版图包括不丹、尼泊尔、孟加那国,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以及近邻的斯里兰卡、甚至涵括阿富汗、缅甸东北部以及中国藏南。可事实是理想挺美好,现实很骨感。印度未来的GDP人均收入就是达到美国的水平,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从1947年开始,三次印巴战争,彻底打灭了民族情谊,将互不信任和敌视打进了骨髓。所以,巴铁永远是巴铁,印度终究是印度!他们是两条平行线,根本没有交结点!
和平统一这种美好的意境,是所有世人向往追求的愿景,当然也包括三哥。然而在“和平统一”目标一时无法实现条件下,应对这种局面的方式就大不相同了。
具体到三哥,他绝对有武力吞并冲动,只是受限于巴基斯坦那个朋友的关键制约,还有当代文明的世界秩序约束,使三哥的这种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老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再去猜测三哥是否会真有统一,或者吞并巴基斯坦的计划就有失客观公允,远离现实了。
至于巴方的意愿,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凭什么被他国统一?
印度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人口大国,拥有多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自从其独立建国后,就拥有领导亚洲,做世界有声有色大国的理想抱负,虽然他们为此奋斗了70多年仍未实现,但仍初心不改,壮志不已。这两天张哥的人口红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其经济(包括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做到了有声有色,这是什么三哥以意气风发的姿态设立了他更宏伟的发展目标——印度要入常!要成为未来世界的超级大国!
做超级大国就需要超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也包括更大的统治疆域,因此统一巴基斯坦如果可以做到,这位拥有来自殖民时代扩张意识形态的三哥,何乐不为?但是给当今文明世界秩序和巴铁朋友正义震慑的制约下,让这位三哥不得不收敛那种意识形态,这种情况下再谈印度要统一或者吞并巴基斯坦,未免就有失客观与公允,认为对印度的这种猜测已经脱离了现实。
但观察三哥这些年的举动行为,他把全部克什米尔划进印度版图的意愿,还是现实存在而且还是十分强烈的,这次他派出7万多军队和3万多警察协助行政部门,哥除了印控克什米尔的所有地方自治权,这个地区正式纳入印度主权范围,并以修改宪法370条款的形式,从法律上确立了这个地区主权归属地位。由此不难推测三哥有把巴控克什米尔,在纳入印巴争端范畴,以这种鲸吞蚕食方式逐步拿下全部克什米尔,这才应该是三哥的真正意图。
目前的国际格局重组的局势使各方势力纷纷拉拢印度。让三哥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三哥实现这种企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所以印度就采取了这种方式,配合军事冲突,和制造对平民发动洪水泛滥这种偷袭式人为灾难,力图以此征服对手。只因巴方朋友的严正警告,才无耐收敛,由此减轻了灾难造成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抛开那个最关键的独立主权立场,巴方国民还岂能有意愿被印度统一?还有三次战争和几十年不断的冲突造成双方的恩怨,这些因素都是否定巴方同意被统一无法淡化的因素,就是印度内部教派、种族、种姓、奇葩风俗的那种国情,也足够巴国民反对被统一的拒绝理由了。
在很多国家,宗教的认同是大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的。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性格特别强烈,排他性也远高于其他宗教,总之对于异教徒最好处之而后快。
英国结束印度地区的殖民统治前夕,英军的治安力量也不断弱化,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仇杀,而到了印巴宣布分治之后,很多教徒早上睁开眼一看:我去,我是印度教徒,我怎么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不行,赶紧跑。伊斯兰教徒也一样。
那阵子,印度次大陆有上千万人争先恐后地逃到属于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国家,而无数的“异教徒”已经拿着刀枪在半道上候着了。
这场几个月的宗教仇杀,使得两边有数百万人丧命(一说是上百万人)。
其实,圣雄甘地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都在为争取印度以一个整体独立而努力,也愿意给伊斯兰教徒更多的自治权利,不过被伊斯兰政党的代表人物真纳强烈拒绝,而印度教的代表尼赫鲁,作为甘地的好学生,也是一个强烈的“分家派”。
甘地到处奔走,呼吁两派团结,不要仇杀,要统一,要和平,最终自己被一个极端印度教徒刺杀。
其实1947年,印巴独立那一年,是两边最有机会成为一个联合国家的机会,毕竟,大家往来无怨素来无仇,都生活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几百年,大家彼此真没什么深仇大恨,最多只是有一些宗教信仰的不同罢了。
当然,那时包括以前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最近几百年也不过是由一部分英国直辖的殖民地外加几百个各种信仰的土邦的结合体,那几百个土邦的法律地位是和英国的那一大块直辖殖民地一样的。
不管甘地,还是真纳和尼赫鲁,毕竟不是那种“世界伟人”级的领袖,也不可能拥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他们看得更多的是自己的眼前的利益或者党派、宗教利益。
话说那时真纳已经身患重病,生命只有一两年的时光了,作为巴基斯坦的国父,他迫切地需要在有生之年解决伊斯兰教徒建立独立国家的问题,因此,在印巴分治上,真纳是几个人里最激进的,当然,他也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巴基斯坦的独立建国,并在一年之后去世。
如今,虽然印度国内还有2亿多的伊斯兰教徒,但这些人深受印度教为主的印度社会的歧视,在印度的一些邦,最近更是修改法律,把屠宰牛的刑罚从十年监禁上升到终身监禁,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并且,在国大党等印度党派的亲自操刀或者怂恿下,印度每天都在强迫伊斯兰教徒改信印度教,由于印度的庞大人口,伊斯兰教徒虽然有2亿多,但相对十亿印度教徒还是力量不足,他们除了在克什米尔,在印度其他任何邦都属于少数派,深受压迫,也无可奈何,甚至因为印度教的影响,印度国内的伊斯兰教徒自己也发展出了“种姓制度”,那些改信伊斯兰教的原印度首陀罗和贱民,即使信了伊斯兰教,也只能成为伊斯兰教内的非阿什拉夫人,并相应分为阿吉拉夫和阿贾尔,被其他正本清源的伊斯兰教徒歧视。
所以,巴基斯坦何必同意统一?和印度一起手拉手,就为了去印度做奴才?
如果可以的话印度肯定想和巴基斯坦和平统一,巴基斯坦肯定不会同意,因为一旦统一,作为人口少数派的巴基斯坦人必定会成为二等公民。
知道印度八月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印度北部一个邦弄了个公民登记计划,就是翻出当地所有人的祖宗八代,确定三代之外都是印度公民,否则就会被剥夺公民权,据说有两百万穆斯林民众会被剥夺公民权并驱逐。此举正是印度想纯化宗教的重要举措。
我们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同一个民族,分割开是英国人的计谋,分割的标准就是宗教信仰信仰印度教的留在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去了巴基斯坦,从此两个国家成为世仇。
(印度惨无人道宗教大屠杀)
印度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驱逐境内的穆斯林教徒,包括这一次取消克什米尔自治权,就收希望把印度教徒送去克什米尔占领那里,在以前印控克什米尔是穆斯林人的自治地盘,禁止印度教公民去买房定居,而现在可以了。印度人口这么多,不用五十年那里就称为印度教地盘。
从印度这一系列的做法来看
,印度并不会把穆斯林印度人当做家人,所以印度想要和巴基斯坦统一的对象不是巴基斯坦的人,而是巴基斯坦的土地跟资源,一旦两国在印度主导下统一,巴基斯坦人的结局一定不会好过,做二等公民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被隔离。
大选当前,调兵遣将,莫迪会再袭巴基斯坦捞取政治资本吗?
印度已经在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吃了暗亏,所以这次莫迪政府绝不会在让2月27日两架战机被击落的事件发生。也就是不会再采取空袭、空战的方式和巴基斯坦方面叫板。
◎印巴克什米尔边境地区。
但是,与巴基斯坦维持当下紧张的局面是有利于印度大选的,所以印巴局势低烈度可控性的冲突势必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在深入讨论该话题前,先将印巴这一轮冲突具体过程做一个梳理,作为背景补充和话题延伸。
2月14日,在印控控克什米尔阿万提波拉镇,一名袭击者驾驶着装载有350公斤爆炸物的汽车,冲进印度中央预备警察部队的车队,爆炸导致44名印度预备警员死亡。而该事件的袭击者,是跨境极端武装,被联合国、美、英、印等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的穆罕默德军。
印度方面指责该袭击和巴基斯坦方面有关,实际上大选临近,印度方面这次指责巴基斯坦本就是有甩包袱的嫌疑,因为反恐是莫迪政府推动的,也是自我标榜的一大政绩,要是承认是境内恐怖组织所为,很为打脸。
◎印巴克什米尔实控地区。
印巴双方为此爆发了口水战,并且还互相召回了大使。
印度方面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展开了密集性的排除和打击行动,也就是打击行动中,既爆炸袭击事件4天后,2月18日,印度士兵再度遭遇穆罕默德军,双方爆发冲突,4名印度官兵身亡。
实际上印度和穆罕默德军的遭遇战今年已经上演了多次,有数据显示截止2月18日,已经发生了14次,在2月份就爆发了6次,其中2月18日的遭遇战还不是印度伤亡最大的遭遇战。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将配合印度调查,但2月20日,印度正式拒绝了巴基斯坦的建议,印度决定予以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26日,印度12架幻影2000战机和1架预警机、2架苏-30战机、1架无人机共16架军机起飞,越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对深入巴控克什米尔60公里以内的穆罕默德军营地发动了空袭。实际上从军事角度来看,印度完全没有必要跨境进行打击,在印控克什米尔一侧,完全可以实现战术目标,并且更没必要兴师动众的调动16架军机——印度此举,实际上就是在杀鸡给猴看,猴,就是巴基斯坦。
◎印度空袭地点。
果不其然,巴基斯坦被激怒了,于是27日,巴基斯坦方面击落了印度两架战机和一架武装救援直升机。
具体过程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有披露,但主流认为是巴基斯坦实施了“拖刀战术”——既先引诱印度战机升空追截巴基斯坦战机,随后在印度战机进入巴基斯坦空域之后,伺机隐藏的巴基斯坦其他战机突然出现,给印度战机予以了致命打击。
总之,27日这一天印巴冲突达到了高潮,随后便是双方在边境地区不间断的炮轰。
实际上从27日事发到今,印巴双方在没有发生空战,而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地面部队炮轰的方式来宣誓强硬来看,双方都很默契的在避免局势升级。莫迪方面需要该事件持续低烈度发酵来实现国内意图,巴基斯坦方面实际上也需要同样的目的。所以双方都剑拔弩张,却都保持低烈度的对抗,这一微妙的平衡局面持续到了今天,差不多快2个月。
4月19日印度外长表示印度2月26日的空袭并没有造成巴基斯坦境内武装人员和平民的伤亡,实际上印度方面此举就是开始有意给局势降温。
之前印度方面一直咬定,2月26日的空袭,印度击毁了300名穆罕默德军,而巴基斯坦则坚称印度并没有炸死巴基斯坦境内人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迪称震惊巴基斯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