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G7外长联合声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长飞抵G7峰会举办地,美国为啥茫然、愤怒?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伊朗外长扎里夫于当地时间8月26,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前往在法国地毕力亚斯召开的G7国家领导人峰会,很明显作为东道主和一直立场上支持伊朗的法国,此举无可厚非。无非是希望趁G7峰会的机会,推进解决或者缓和美伊冲突。
美伊冲突是近半年以来,国际上最为担心的事件,作为伊朗核协议重要的参与方,法国一直坚持在《伊朗核协议》框架之内,解决美伊问题,然而美国一意孤行和蛮横的不顾其它缔约国的立场,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让法国的立场极为被动。
不过习惯了颐气指使的美国,显然不会顾虑法国人的态度,全面经济封锁伊朗之外,还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伊朗,甚至在前段时间还对伊朗外长扎里夫等多名伊朗政府重要人士,实施了制裁,实际上美国此举已经切断了美国与伊朗接触的所有渠道。
不过在法国召开G7峰会,显然不全是美国人说了算,美国可以邀请俄罗斯从新加入,也就不能阻止其它与会国邀请别的国家参与,何况法国本身就是东道主,也是G7组织发起的倡导国,邀请别国负责外交的部长访问,也无可厚非,更何况参加本次峰会的非G7国家政要远不止扎里夫,还有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例如:印度总理莫迪。
美国的茫然和愤怒,源于美国自以为是的自大主观意识,G7峰会的份量,虽然近些年越来越轻,但也是国际社会参与的多边主义一场交流盛会,美国也是其中一方,既然美国一直扬言要与伊朗展开对话,为什么不能容忍伊朗方面发出自己的意见呢?而美国的茫然和愤怒,恰恰说明美国缺乏与伊朗沟通的的诚意和意愿。
特朗普当然有理由愤怒,在美伊对抗紧张之际,马克龙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让两天前刚见过的伊朗外长突访G7峰会所在地,不就是在唱反调吗?而且伊朗外长不仅会见了马克龙和法国外长,还会见了英国和德国的高官讨论伊朗问题就是不搭理美国人,这不是在打脸吗?所以白宫发言人的表态是:特朗普对此感到惊讶。
这是伊朗的外交胜利,进一步分化了G7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和欧洲在这一问题上是存在利益冲突的,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极限施压不仅打掉伊朗的核计划,而且要遏制伊朗近年通过什叶派之弧取得的地区影响力,乃至得寸进尺地实现伊朗政权的更换。但是欧洲国家的立场就是三个字:别折腾。因为伊朗搞乱了中东,欧洲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都将极大受损但美国却可以隔岸观火,所以不顾美国的反对搞出了一个对伊贸易的特殊支付机制,抵制美国组建所谓波斯湾护航舰队。伊朗外长此次访问虽然只有五个小时,但却会见了英法德三个大国的领导人或者高官,争取将伊朗的原油出口由目前的每天70万桶增加到150万桶。而马克龙则对媒体表示,G7领导人24日曾讨论了伊朗问题,希望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同意与伊朗展开新的谈判以维持该区和平稳定。他甚至将日本也拉到了欧洲一边,说安倍晋三同意与法国一道对伊朗采取主动行动。
特朗普在伊朗问题上很固执,马克龙现在说服不了他。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行的就是极限施压政策,除了不动武以外(但也做好了擦枪走火的预案),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打压都用到了极致。而且在G7峰会前,就发过数条推特怒怼马克龙,你没有资格代表美国做决定。 所以,当特朗普被问到此事时酸溜溜地说道:我不能阻止人们说话,他们想谈就谈。而且,特朗普否认了马克龙关于“G7就伊朗问题达成一致立场”的说法。以特朗普的傲慢和固执,除非能让特朗普感觉到美国的利益受到更大损失或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目前马克龙想扮演美国和伊朗之间调停人的角色很难有实际效果。
G7峰会在法国举办,法国作为东道主,要邀请谁、对方也愿意接受邀请,这是法国的事情,与美国无关;只要法国高兴、被邀请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和伊朗高兴,美国茫然、愤怒有屁用。
法国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美国等G7峰会成员国确实不知情,法国总统马克龙确实大胆,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马克龙非常清楚,这件事没必要告诉G7峰会成员。
美国是重要的G7峰会成员,但美国最近与法国闹得很僵,尤其是在法国征收美国数字税问题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骂马克龙愚蠢,年轻气盛的马克龙当然要给老态龙钟的特朗普一点颜色看看——你不喜欢伊朗,我偏要喜欢伊朗,你能把我怎么样?况且,美伊冲突中,俄罗斯早就说了,美国是唯一过错方,法国站在伊朗一边,仅仅得罪一个美国,却能得到包括伊朗在内的伊核协议国的支持。
英国也是重要的G7峰会成员,但英国首相约翰逊刚刚上台,什么也不懂,甚至连起码的外交礼节都不懂。马克龙邀请约翰逊访问法国总统府爱舍丽宫时,约翰逊竟把脚踩到了茶几上,马克龙告诉约翰逊,脚应该放在地板上,约翰逊才知道把脚放在地板上。对于如此无礼的约翰逊,马克龙怎么可能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约翰逊?而且约翰逊正在面临“脱欧”难题,能否“脱欧”、如何“脱欧”、英国“脱欧”后约翰逊还是不是英国首相等问题,目前还是未知数呢!
德国不仅是G7峰会成员,也是欧盟的领头羊之一,但马克龙也没有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啥呢?一方面,作为默克尔个人而言,已经表态这个任期满后不再担任德国总理,而马克龙年纪轻轻,未来的路还漫长;另一方面,作为德国在欧盟的地位而言,一山难容二虎,现在德国和法国共同撑起欧盟,马上法国就要成为欧盟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了,为啥一定要把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的事情告诉德国?
马克龙是有野心的,正在带领法国实现大国梦、强国梦。从马克龙我行我素、特立独行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访问法国来看,法国目前不把G7峰会任何成员放在眼里。美国,不值得法国尊重;英国,未来前途未卜;德国,即将退出欧盟霸主地位;法国,不仅是今年G7峰会的东道主,而且是欧盟未来的领导者,法国分内的事情,为啥要告诉美国、英国、德国?
当然,法国此举肯定得罪了美国,但不一定得罪英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因为法国带头与美国对着干,英国、德国等国家也许偷着乐呢。法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必须增强在欧洲、在世界的影响力,不能始终在美国的庇护伞下生存;何况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很不靠谱,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能再依靠美国过日子了。虽然马克龙此举可能会遭到特朗普的痛骂,但马克龙可以毫不犹豫地警告特朗普:还是少管闲事吧,好好想想2020年如何连任美国总统!
马克龙今年是G7峰会的东道主,为了给G7峰会增加一点乐趣,马克龙特地请来伊朗外长扎里夫,扎里夫的出现,让毫不知情的特朗普有些尴尬,让毫不知情的美国有些愤怒!
今年的G7峰会在法国的比利亚茨市召开,冷冷清清!俄罗斯没有离开G7之前,每一年的峰会都是美国带着德国、法国、英国挤兑俄罗斯,一起对付俄罗斯,很团结,都响应美国的号召,俄罗斯离开之后,原本枪口一致对外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矛盾爆发了,德国和美国公开唱反调,在去年的G7峰会上,铁娘子默克尔带头围攻特朗普,这一次,马克龙带头围攻特朗普,德国和法国不愧是欧盟的领袖!
美国和伊朗在中东对峙,伊朗多次打美国的脸,打特朗普的脸,打下美国的无人机,威胁美国,要铲平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搞得特朗普骑虎难下,想开战又不敢开战,只能继续耗下去,伊朗外长扎里夫在马克龙的邀请下抵达G7峰会的举办地,当着特朗普的面和马克龙举行会谈,这是对特朗普的羞辱,对美国的羞辱,白宫才会如此愤怒!
在羞辱特朗普和美国的同时,是对美国的警告,是对特朗普的警告,英国、法国、德国三国和伊朗建立了非美元支付系统,并完成了首次交易,助力伊朗去美元化,马克龙就是警告特朗普,如果不让法国和德国建立强大的欧洲军,如果不让法国和德国带着欧盟崛起,如果继续怂恿英国脱欧,法国和德国就站在伊朗这一边,支持伊朗“去美元化”,把“去美元化”变成现实,加速美国的衰落。
马克龙刻意安排这一切,都是因为美国太过分,美国仗势欺人,特朗普把“美国优先”玩到极致,总想着打压法国和德国,遏制德国和法国的崛起,对法国和德国指手画脚,强制让法国等国家增加军费,法国等欧盟国家早就受够了这一切,法国、德国现在和伊朗的想法是一致的,把美元边缘化,让美国无法通过美元来掠夺自己国家的财富!
美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愤怒是没有用的,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害人害己,把美国的利益建立在盟友的痛苦之上,把美国的利益建立在非美国家的痛苦之上,非美国家受够了美国的压迫,只有起来反抗,只有起来推翻美国霸权,现在只是一个开始,更猛的还在后面,美国有得受!
所谓来者不善,美国的敌人,伊朗外长能出现在G8峰会举办地,确实令美国很难堪,也很气愤,难堪的是,美伊关系正处在最差时期,别看特朗普多次表示愿意和伊朗谈判,但在G8峰会期间,特朗普并没有准备和伊朗官员接触,所以,对于扎里夫的突然出现,特朗普也是有点儿措手不及,令美国愤怒的是,对扎里夫突访比亚里茨,做为美国最可靠的盟友之一,法国事先竟然没有通知美国。
(扎里夫会见法国外长
勒德里昂)
还有就是,在23日,马克龙和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已在巴黎分别会见了扎里夫,该谈的也谈的很多,用扎里夫的话说,他和马克龙的会谈具有“建设性”,因此,再把扎里夫请到比亚里茨,马克龙此举明显是要“喧宾夺主”,给特朗普添堵,难怪特朗普在得知此事后,气急败坏的称:我不能阻止人们说话,他们想谈就谈吧……
因此,美国一面对伊朗实行极限施压,一面又假惺惺的表示将不设条件的和伊朗谈判,而对于马克龙的“吃里扒外”,特朗普显然很是气愤,他甚至抱怨到:对伊朗的施压已产生作用,美国并不会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但是,扎里夫这次的比亚里茨之行,还会见了英德外交官,并拒绝会见任何美国代表团的成员,这样看,在对伊朗问题上,美国已快成了“局外人”,这怎么不令美国茫然和愤怒呢?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为什么拒绝美国重返G7的邀请?
俄罗斯终于对特朗普说不了!特朗普对G7的其他六个盟友喊话,说G7应该把俄罗斯请回来,破镜重圆,恢复G8的面目,在德国公开反对的同时,俄罗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特朗普的这番“好意”,不仅在于G7辉煌不再,内部分裂,对世界的影响力呈断崖式坠落,更重要的是内外交困的俄罗斯找到了比G7更优质更可靠更有前途的组织,就没必要再去吃G7的回头草。
1、G7已呈日落西山的不可逆转之势,就像一个老女人,魅力不再。G7原本是全世界最重要的7个工业国家组成的“富国俱乐部”,奉行着实力决定利益的理念,利用规则与实力攫取高额利益,“指导”世界各国的发展,一时间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国际组织。
随着指针指向21世纪10年代,G7的颓势渐显,无论是GDP总和,还是贸易总量,在全球的份额与重要性都在下滑,世界逐渐变了模样,G7制定全球规则主导全球规则的时代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世界不再是G7说了算!而G7国家百病沉疴,问题重重,却又没有胆识与智慧去解决,总是想着用几百年来屡试不爽的列强套路来敷衍,就是用转移矛盾来回避自己的问题。这在G7加拿大峰会上的争吵、分歧与不欢而散,甚至连一份联合公报都难产,残忍地揭示曾经风光无限的G7现如今已是昨日黄花,已经沦落为西方吵架的俱乐部,对现实世界已经失去了指导性、创造力与吸引力,就像鸡肋,食之无味,之可惜。
2、俄罗斯的G8历程一直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角色,往事不堪回首,弊大于利。美国为首的西方,为了遏制俄罗斯,把俄罗斯纳入西方的轨道与秩序,于1997年将俄罗斯拉入G7这个富国俱乐部,G7变成了G吧8。
在这个富国集团里,论经济实力、工业实力与创造力,俄罗斯都只能排在最尾巴,在G吧8里的发言权更是倒数第一,一直扮演着看客、群众演员的角色,直到2014年因为吞并克里米亚被西方踢出G吧8为止。
俄罗斯在G吧8组织的17年,美国做老爷,其他西方6国都当小姐,唯独俄罗斯委曲求全做了唯一的丫环,对于国家利益而言,弊大于利。
3、内外交困的俄罗斯已经找到了比G7更优质更可靠更有前途的“组织”,对G7不再感兴趣。2014年,俄罗斯被稀饭踢出G7的那会儿,俄罗斯人如丧考妣,感觉天要塌下来了。然而,仅仅四年的时间,放佛变天了——俄罗斯人不仅走出了被赶出西方世界的失魂落魄,还找到了新的希望与支撑——上海合作组织等,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此,普京表示,G7的人均收入更富有,但上合组织的经济体规模比G7更大,更有优势。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傲娇”地说:“俄罗斯更青睐于八国集团以外的互动模式。”
拉夫罗夫拒绝重返G7,而普京的表示却是可以,但见面要在莫斯科,这岂不是报索契之仇?看来不是俄罗斯总统和外长之间没共识,而确确实实在俄罗斯的心目中,G7对俄罗斯来讲,不过是中国人俗话中的一个比喻:“大年三十,打了个兔子,有它过年,沒有它也过年。”特朗普邀请俄罗斯,也不过随口说说而已,以他对G7的态度,也无非是把G7当作了“鸡肋”,有也行,没有也行。
G7被人称作是“富人俱乐部”,是指7个工业化国家:美,英,法,德,日,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从1991年参于,终于在1997年参加。但,2014年,因克里米亚问题被冻结了会员资格,并把准备在索契召开的会议移至了布鲁塞尔,从此,俄罗斯在G8框架内又恢复了单身,和G8虽未“离婚”,却实行了“分居”。俄罗斯虽离开了G8,却也混的风声水起,既是上合成员,又是“金砖国家”,同时,G20已在2009宣布取代G8的情况下,G7己成了喝茶,喝咖啡组织,所以,俄罗斯可能还真不想参加这个“空谈俱乐部”。
俄罗斯有没有回G8的可能?不能说没有。但,假如是回去争吵,俄罗斯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剩下的G7可以放过俄罗斯,不再制裁,把俄罗斯当一个平等和伙伴吗?可能还要有相当的时间和条件变化,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美国坚持主张俄罗斯回去,但,不改变外在条件,如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是断然不肯回去受“审判,批判或遣责”的,没人会傻到那个地步。因此,G7只能听到俄罗斯说:“别了,G8!”不会有别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G7外长联合声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