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德国政府解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潜艇是怎样保持战斗力?一战后被解散,二战开打时战力却更强?
由于一战之中,德国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曾进行了“无限潜艇战”,致使大量英法以及其盟友的商船、军舰受到极大的损失,差点让英国丧失海上霸主之位。
战争结束之后,出于不能容忍有威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在惩戒战败国的《凡尔赛条约》里面,除了让德国不能拥有可攻击性的战斗机以外,潜艇也被命令不能拥有。
如此一来德国的潜艇部队在战后被完全解散,军官、士兵都在英法巡视员的监督下被迫退役,然而条约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为曾经给予英国海军重创的武器,德国的军方并不准备就这么放弃了,他们想着既然在德国境内进行潜艇实验、修建新潜艇不被允许,那就在国外去修、去研发。
造船业发达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地成为德国军方的首选之地,他们偷偷的用大量海军经费,秘密在当地开设公司,然后招募前德国海军军官去任职。
我们所熟知的狼群之父卡尔·邓尼茨,此时就被派遣到荷兰的一个叫荷兰潜水艇发展署的公司任职,在那里他以一战潜艇指挥官的实战经验,指导了德国新型潜艇的设计工作,同时负责对新潜水艇进行超长时间的试航以及潜艇作战方式更新。
因为在潜艇作战方式更新上有着卓越表现,邓尼茨被德国海军高层看中,于1923年被调往了潜水艇的总部,在那里任职于参谋部,负责潜水艇猎物方式和进行深水炸弹攻击的研究。而由于在讨论过程之中,他总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其军衔有了极大的提升,1929年成功晋级为了少将,
1935年德国通过示弱求同情的诱导,在1935年6月18日让英国同意了德国在不超越英国的前提下,可以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其中包括潜艇。
至于为什么英国会放开曾让自己吃尽苦头的潜艇,最大的客观原因是英国当时已经研发出了一种被称为“声呐”的潜艇探测器,可以有效侦查几千码范围内的潜艇,让潜艇不再是海中幽灵,而是海中的活靶子,但是从二战开打后的实战来看,英国人过高的估计了“声呐”的作用,整个大西洋航线,一度被德国潜艇的“群狼战术”咬断。
9月28日,也就是英国同意德国可以拥有潜艇的2个月之后,在早已准备好的设备下,9艘潜艇被快速组装完整,形成一战之后德国的第一支潜艇编队,他们指挥官即为被海军高层一致看好的邓尼茨。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任,邓尼茨兴奋的说道:我又一次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潜水艇士兵。
虽然说“声呐”作用在实战之中,被证明了有限。但是对于1935年重新归队的潜艇士兵来说,依旧是充满了恐惧,为了让他们克服这个恐惧。邓尼茨选择了用“熟能生巧”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摒弃恐惧。
至于具体怎么做?邓尼茨要求个士兵,在发射鱼雷前,必须进行66次升入水面,66次下沉水底,并一度“鼓励”士兵尝试突破德国潜水艇安全下沉极限的下沉150英尺以上。让士兵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
也正是因为有着邓尼茨这样从一战走出来的严格领导敦促训练,以及德国海军在暗处,不懈的坚持潜艇研发,当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之后,德国潜艇得以在大西洋再一次翻江倒海。
且由于这一次在战术上,用了邓尼茨研究出的“群狼战术”,即尽量不1艘潜艇行动,一行动就数艘一起打目标,让目标无路可走,德国潜艇的战绩一度漂亮到让英国心惊胆战,比一战的时候强了不止一点。1942年11月,德国潜艇就直接击沉盟军118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743321吨级的记录。
有美国、德国议员指出北约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北约会解散吗?
北约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不会消失,这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1、当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的产生,是为了对抗前苏联主导的华约而应运而生的。当初苏联强大时,周围许多小国家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包括远在波罗的海的沿岸国家。苏联联合了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使欧洲国家有了恐惧心理。为了抱团取暖,防止苏联的吞并,在美国的支持和主导下,成立了北约组织,用以对抗以苏联主导的华约。
2、当叶利钦和戈尓巴乔夫将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哄而散,各谋出路。并有许多投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当然,华约组织也就不复存在。
3、当北约没有了竞争对手时。按常理说北约的使命已经完成,没有再存在的必要。可美国不这样认为,不但没有撤消北约,反而扩大了北约组织,不断增加新成员,并向东继续东扩,一直抵达俄罗斯家门口。
4、现在的俄罗斯,已没有经济和军事实力来抵抗北约的东扩,不足以对北约造成威胁,或者说自卫有余,侵略和扩张不足,只能自保。所以,俄罗斯现在在努力加强自己的实力,开发先进导弹和作战飞机,一旦战事发生,也可以打一场局部的不对称战争。
5、其实这都是美国人逼出来的,本来苏联解体对美国来说是重大利好和胜利,解除了心腹大患,再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俄罗斯收为已有,而叶利钦也准备这么做。可美国口惠而心不实,没给叶利钦一点好处,还想在俄罗斯身上再踏上一只脚,把它彻底打爬下,永远不能翻身。
6、普京接手俄罗斯这个烂摊子后彻底看清美国的真实面目,发奋图强,一心想重振沙皇帝国的雄风,战斗民族不是光嘴说,也确实做大做强了俄罗斯。虽然还不能直接对抗美国和北约,但没事时给他们上上眼药还是可以的。
在这个时候,美国绝对不会放弃北约,这个竖在美、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必须保留。
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想再为北约出那么多钱而已。算金钱账,谁也算不过特朗普。
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北约一时半会还不会解散的。
北约是二战后,由美国、加拿大与欧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8年正式成立,现有29个成员国,总人口近10亿,总兵力超过200万人,每年军费支出超万亿美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组织。
(北约总部布鲁塞尔)
解散北约的论调其实早就有的,最早出现的就是在冷战结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崩溃时,当时就有人说欧洲已经安全了,北约也应该解散了。但事实上,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加强了,而且还在1993年首次大规模介入防区外战争--波黑战争,1999年又首次发动了对非成员国的军事行动,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其英、法、德、意等欧洲主要成员国则几乎参与了美国在中东的所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可以说,北约在在世界军事对抗中,早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的一个国际性组织不会说散了就能散了的。
(特朗普一人“对垒”整个欧洲)
那么,为什么现在又有人重弹解散北约的调子呢?其实这不是美国与北约欧洲各国闹的小别扭罢了。自从特朗普搞了个“美国优先”要求北约欧洲各成员国增加军费(主要是要求德国增加军费,因为美驻欧军队主要在德国),美国与德国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对调了。美国人说解散北约,不过是想要欧洲各国出更高的价,德、法、意等国则是想通过这样发发牢骚,减少一点自己的财政负担而已。2003年,德法等欧洲国家就曾想抛开北约与美国独立组建欧洲自己的联合军队,结果在当年10月20日召开的北约成员国大使会议上,美国代表及北约秘书长均反对欧盟执意建军的做法,称这将削弱北约的实力。结果到现在,所谓的欧洲联合军队都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解散北约,更是无从谈起了。
(美国欧洲航母舰队)
目前北约的基础还牢固。
苏联崩溃时,俄罗斯🇷🇺,接受了大部份遗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苏联已散。
但西方诸国主观认定,苏联的阴魂注入了俄罗斯的心。
于是一阵阵反俄的阴风,持续不散。
原来西方承诺,不会将北约扩至俄罗斯边境。
结果,波罗的海三国,被纳入北约。
西方食言了。
西方用军事手段打击俄罗斯的好友塞尔维亚。
塞民众死伤惨重。
不顾塞尔维亚🇷🇸政府反对,不顾俄罗斯🇷🇺的反对。
挑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地区举行独立公投,分裂塞尔维亚。
俄罗斯看着心寒不已。
俄罗斯车臣分裂分子,用武力寻求独立。
西方各国,对分裂分子攻击俄军时,装聋作哑。
对俄军反恐行动,横加指责。
俄痛恨不已。
西方煽动格鲁吉亚🇬🇪当权派。
采取闪电战术,攻击南奥塞梯,殃及当地俄和平部队。
俄愤而反击,击溃格军。
俄备感羞耻。
西方鼓动乌克兰街头暴力,将合法总统亚努科维奇赶下台。
掀起一股反俄热潮。
俄一怒之下出兵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将克里米亚收入俄版图。
至此,俄与西方结下了难释仇恨。
隐隐约约的新冷战妖魔有出笼的感觉。
究其一切,美国使坏,遭成今日之局面。
西方诸国有绑上美国🇺🇸战车的可能。
事以如此。
对西方而言,与俄关系不正常,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北约有了续存的价值。
故,北约还能苛延残喘一段时间。
#凌远长著#
谢谢邀请,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什么道理呢?因为作为北约这个军事集团别看他当初的成立主要是针对华约军事集团的冷战对抗目的,实际上他也同样为美国肩负着捆绑所有西方国家对美国唯命是从的重要使命。人们可以看一下,在四九年建立北约之后,不但在军事上其同盟国绝对听从美国的号令,在国际政治外交事务上,在金融经济领域,在科学技术上他们全都唯美国马首是瞻,这对于美国称霸世界,主导世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北约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集团,更是一个政治利益组织。至于说目前的美国政府对其同盟国的刁难,高调进行敲诈勒索,以及由此带来的的欧洲盟国的强势反弹,然后就出现了北约是否能够发生分裂的声音,我想那都是空穴来风,不足为信!其原因如下:一是虽然前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人们都说北约失去了对手,但是北约依然存在,什么意思?就是要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二是美国通过北约这个组织要牢牢控制住西方国家。三是美国通过这个组织的存在,还会大量地销售军火。四是通过捆绑北约,可以控制住昔日的对手德国成为正常的政治军事强国。五是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还是需要伙计们的摇旗呐喊。那么为什么在目前他们的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哪?其实他们矛盾的双方都是在讨价还价,都在以退为进,通过要挟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总之一句话,北约解体对美国以及其同盟国都不是选项,今天出现的状况就是一个表演而已!
这事没那么简单,就算德国觉得北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美国也不会解散北约,美国会继续留着北约,不然北约的国家没有安全感!
北约对于美国非常重要,不是说解散就会解散的,美国的议员说北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是处于对北约国家的威胁,特别是那些北约小国,如果北约解散,美国撤回在他们国家的军队,他们国家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所以美国议员的话是说给那些小国听的,只有让那些北约小国感到恐惧,他们才会听美国的话,美国说啥他们才会做啥!
而德国议员说北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才是代表德国和欧洲大国利益的真话,他是说给美国听的,就是要告诉美国,将来有一天德国会选择退出北约,同样也是告诉俄罗斯,德国要从北约退出了,请不要那么敌视,我们可以成为盟友,可以一起反美!
而美国国会的精英们,他们一定会致力于维护北约的存在,北约存在第一可以替美国分担军费,降低美美国财政开支,第二可以给美国垫背,第三可以给美国当打手,第四可以给美国壮胆!
如果解散北约,北约国家为了不受俄罗斯的威胁 ,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俄罗斯恢复友好的外交关系,在经济贸易上增加对俄罗斯的投资,过不了几年,俄罗斯经济腾飞,美国的北约盟友全部成了俄罗斯的盟友,反过来又要反美,到时美国情何以堪?
鉴于美国利益的需要,特别是美国霸权的需要,美国是不会解散北约的,就算有个别的北约国家退出,美国也会继续让北约存在,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德国人终于觉醒,要求解散北约,建立欧洲军队,乌危机玩砸了吗?
恐怕不是俄乌危机玩砸了,而是德国看到这样玩下去的话,俄欧关系存在失控的威险,再跟着美国走下去最后的结果会是鸡飞蛋打。
美国控制北约不断推进对俄罗斯的压迫,又以俄罗斯的威胁来胁迫欧洲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是一种寻求动态平衡的做法,通俗地说就是走钢丝。既要制造和俄罗斯的冲突,又要把这种冲突控制在不至于爆发的范围内。
但是这样做非常冒险,随着美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内部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做法越来越有可能导致局势失控。
局势一旦失控,美国自身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但是欧洲国家就不一样了。对欧洲国家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以德法为主的一些欧洲国家看到了这种危险性,才做出了这种表态。而这种表态也不是真的要解散北约,而是要给美国施加压力,取得一部分主导权,从而控制局势避免走向失控。
大致也就是这样。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欧洲国家摆脱美国的控制是不可能的。
从十二国到三十国,北约是如何一步步东扩的?
1945年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新的国际秩序在“雅尔塔体系”下建立。经济领域,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基础上,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三大支柱”确立。在政治安全领域,一幕大戏渐渐拉开帷幕——
罗斯福的去世是对美苏乃至东西方关系的沉重一击。1946年2月,乔治·凯南以"八千字电报"首提“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同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沿岸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它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宣言书。
1947、1948、1949三年内,美国杜鲁门政府相继出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1949年4月4日,北约在华盛顿成立,创始国包括北美的美、加,以及欧洲的比、法、卢、荷、英、丹、挪、冰、葡、意共12国。当时西方媒体给出的定位是“拉来美国人,摁住德国人,防范俄国人”。显而易见,其着力点集中在欧洲。
1952年2月,希腊、土耳其加入,1955年5月6日,北约吸纳西德(联邦德国)。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愤而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抗衡,两大军事阵营在欧洲针锋相对,剑拔弩张。1982年,脱离佛朗哥独裁统治的西班牙正式加入北约。
1985年起,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实行“改革与新思维”,带来的却是1989—1991年间东欧剧变、华约解散、两德统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被俄罗斯联邦取代。
1997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启东扩进程,1999年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北约。2009年,克罗地亚与阿尔巴尼亚加入。2017年,黑山加入。2019年上半年,北马其顿将完成入约程序,北约成员满30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政府解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国政府解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