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又添大国重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国又添大国重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东风系列导弹是如何成为大国重器的?
东风系列导弹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弹道导弹,已经成为我国国防事业中的王牌武器。 我军一共发展了三代战略导弹。第一代战略导弹共6个类型,分别是: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巨浪—1;第二代战略导弹是:东风—21、东风—26、东风—31、东风—41、巨浪—2以及一个型号的中程巡航导弹;第三代战略导弹主要是在核弹头上的改进。
东风—41导弹于1984年立项,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进行自卫反击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液体燃料洲际导弹。1991年,我国军工科技人员解决了东风—41固体燃料问题,1994年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东风—41原计划参加1999年10月1日的阅兵,但是因为当时载车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取消。
同年,东风—41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获得成功。 自2007年以来,中国网络上开始流传多张引人关注的图片,显示搭载东风—41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简氏防务周刊》称,东风—41洲际导弹可能也运用了“冷发射”方式。所谓“冷发射”,是借助辅助动力把导弹从发射筒内弹射出去,在导弹到达一定高度时再点燃主发动机飞行的方式。
同东风—31A一样,东风—41导弹也属于三级固体燃料推进导弹,但后者弹体直径更宽,长度更长,这也意味着它的弹头载荷与射程更具威慑性。此外,东风—41采用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作为机动发射平台,比之前的东风导弹的拖车机动平台更具打击灵活性,而东风—31系列导弹仍无法做到“随停随射”。
香港《军事连线》杂志推测,东风—41采用的新式固体燃料推进剂、石墨环氧纤维弹体、可抛式延伸喷管技术等都是中国弹道导弹家族首度采用的尖端科技。西方专家认为,东风—41采用了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可携带10枚弹头,这一技术优势将严重动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可靠性。2010年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新型机动发射导弹与分导式多弹头的结合,使其机动性能和突击力极强,其目的旨在确保敌方第一波攻势后能继续保持战略核威慑,对敌方实施‘二次核反击’。”
“未来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足以瞄准每一个人口超过5万的美国城镇。”在所谓“中国二炮部队7月24日进行导弹试射”后,研究中国核项目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菲利普·卡博做出这样的警告。英国《简氏防务周刊》8月22日宣称,这次发射的就是中国最新型“东风”41洲际导弹,它不仅大幅提高了射程,而且还能携带多达10枚分导核弹头打击不同目标。
“东风”系列导弹之所以能被称为大国重器,最重要的原因是“东风”保障了我国的“大国”地位!之所以能够有此“功效”,无外乎两个因素:打击威力大、技术水平高!
“某大国”特别定制版“东风”家族图谱
1)打击威力大:这个威力大,不单单是说所携带的核弹头的当量大(“五常”中唯一常备氢弹的国家),还有“东风”系列导弹具备的威慑力!目前,“东风”家族组射程和弹头当量最大的是“东风-5B”(也叫”东风-5乙”)洲际弹道导弹,其最大射程达14000公里(可覆盖美国全境)、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具体数量就不说了)、圆概率精度在300米以内;“东风”家族“人气”最高的是“东风-31AG”,该型导弹是可以公路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具备多弹头携带能力(相对于“东风-5B”数量少一些)、射程超过11000公里;“东风”家族灵活性最高的是“东风-26”,其具备的最大特性是具有末端探测和高速机动能力,可用于攻击海上移动的航母,射程超过2500公里;此外,还有“东风”系列还有射程800-1500公里不等的战术弹道导弹,可谓是“核常兼备、远近通吃”,不同层次的目标都能“对号入座”,威慑力自然不同凡响!
“大块头有大能力”的“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
“特殊”的外表必有“特殊的手段”!
2)技术水平高:凡事能被称为大国重器的,除了各种“大”之外,那还必须是技术高度集中。“东风”系列导弹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的尖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东风”系列导弹从设计、制造、试验到制导、控制和末端的打击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与时俱进。举个简单的例子,从“东风-31A”到“东风-31AG”虽然代号只改变了一个字母,但是“东风-31AG”的射程增加了、精度提高了,但是“块头”却减小了(而且仅仅用了短短几年就搞定”!),这“两增一减”之间可是高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
“东风-31A”(上)和“东风-31AG”的一大一小,是高科技的集中体现!
“东风”家族的成长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为国家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保障!“大国重器”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保障“大国”应有的地位,“东风”导弹实至名归!
最后加一句对“东风”的评价,也确实体现了国人对“东风”系列导“大国重器”的认可和信赖“东风快递、镖镖必达”!
“东风快递、镖镖必达”!
以上为个人的理解,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东风是中国洲际导弹的一个代号。名字来自当时毛主席的一句话,东风压倒西风,因此这个以后享誉世界的国之重器就被命名为了东风。我们知道对于洲际导弹来说,这种能够搭载核武器进行全球打击的东西是非常难以研制的。同时对于世界范围来说也是绝对的机密,而中国的最开始的东风是从苏联学来的。1958年到1960年两年的时间,中国成功仿制出了苏联p2,也就是后来的东风1号。虽然在如今看来,仅仅凭借600公里的射程和1300千克的携弹量并不能说明有多先进,不过这可是掀开了中国关于洲际导弹的第1页。
东方被称为大国重器,当然离不开威力。可以说是东风才得以保障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也有了其强大的威慑能力。东风的威力特别大,当然威力不单单指的是当量最大,有一些比如射程方面的原因。东风5B最大射程高达14,000千米,可以携带分导弹令敌人很难拦截,而且在精度方面也能做到300公里以内。在这一点,美国全境都可以准确覆盖,几乎无处可逃。
东方31AG所在的导弹基地车可以在公路行驶,而且机动性极高。射程方面也已经超过了11,000千米。而最灵活的东风26在机动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还具备有末端探测的能力,可打击海上的航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东风系列的常规导弹,射程也覆盖800~1500公里不等,可以说中国凭借东风具备了核常兼备,远近通吃的能力。
当然了,能被称为大国重器,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是极为先进的,无论在哪个国家,这方面的技术都可以被称为真正的尖端科技,如今能够独立研制洲际导弹的国家很少,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实验之后,又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东方系列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步增加。
从开始研发到现在已经过了60年的岁月,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可以同时具备不同的用途和不同射程的大家族,如今来说各种型号进一步完备,相比于美国和俄罗斯这些传统的大国也已经不落下风了。
东风的成长其实也是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能有如今的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东风是最功不可没的一员,大国重器的含义就是要保证大国应有的地位,在这一点,多大的评价都不会过。
我是武器风暴眼,我来回答。
“东风”名字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当时,毛泽东同志纵览国际局势讲道:“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从此以后,毛主席的“东风压倒西风”成了名句,而中国的重器便叫作了“东风”。
中国第一枚东风导弹
我国的东风系列可以说是从仿制开始的。我国1958年开始研制导弹,当时主要是仿制苏联P-2导弹。那时,我国科学家以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夜以继日、不懈攻关,只用2年多就成功仿制出第一枚导弹,该导弹的代号是“1059”,后来被称作东风一号。其长17.68米,起飞重20.4吨,最大射程600公里,能够携带1300公斤高爆弹头。由此,中国掀开了历史的一页。
60年来东风家族“齐装满员”
从研发至今正好已有60年了,可以说东风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现在的东风系列,已经发展成为具备不同用途、不同射程的东风“家族”。尤其是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东风-21D、东风-5B、东风-26等悉数亮相,款款振慑敌胆。
东风-21D被称为“航母杀手”
作为大国利器,其中的代表为东风-21D,这款导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中程导弹,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导弹。其攻击的对象主要是航母等舰只,能够在远距离对移动中的航母进行致命的打击,为此被称为“航母杀手”。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带给您一些启发。
其实对于中国研制战略洲际导弹这件事上,西方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在中国东风-5A服役的时候,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就有过报道,他们当时非常怀疑中国是否具备了战略核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而中国现在各类洲际导弹,中程导弹,战术导弹等各类导弹陆续装备,俨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导弹强国了。该弹在导弹弹身上有环控管线,这对于弹体来说大大加强了其野外活动能力。随着该型导弹数量的增多,中国战略洲际导弹的型号进一步完善,就算比起美国俄罗斯这些传统强国来说,也毫不逊色。
中国的导弹技术一向是国家和军队非常重视的一项国防技术,虽然跟美俄比起来,数量和型号上还是少了一点,但是随着中国国防科技的一点点进步,迟早会赶上美俄的。众所周知,导弹技术的成熟是世界上评判一个国家军力是否强大的一大因素,所以积极发展导弹技术也是中国目前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目前中国的导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中国的导弹技术曾经得到过苏联专家的指导。
在苏联专家撤离时,中国科学家们凭借自己的所学和部分图纸,最终研制了“东风”系列导弹和“长征”系列火箭,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了。这在专家眼里看来还是差一点,中国的目标是超过美俄等强国,走到世界导弹技术的前段,但是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不过随着东风-31AG的成功,以及大量新型号导弹的入列,中国战略核力量不断增强,中国迟早会超越美俄,实现自己的大国梦的。
中国最早的大国重器?
-6甲轰炸机。这款轰炸机是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航空工业西飞参照图-16轰炸机研制生产的一款中型双发轰炸机。轰-6飞机是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研制与生产难度最大的军用飞机。最早的原型机是利用国外进口散件组装成功的,于1959年首飞成功。第一架国产轰-6轰炸机的原型机配装了国产涡喷-8发动机于1968年12月24日首飞成功。随后于1969年首飞成功。
轰-6轰炸机已经问世51年。经过51年的发展,轰-6轰炸机的后续型号依然在生产中。这也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唯一在产的大型攻击型军用飞机。轰-6轰炸机的新型号包括轰-6K和轰-6N轰炸机等,这批轰炸机虽然名义上还称作轰-6轰炸机,其实内核与传统的轰-6轰炸机已经有着明显的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又添大国重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又添大国重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