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市场要闻 |“抱团股”下跌,A股抱团行情结束了吗?
直抒胸臆:我认为A股抱团行情远未结束,只是预演阶段,至少一季度之前不会瓦解,甚至上半年都会如此!截止目前,2021年以来总共10个交易日,抱团权重股上涨8个交易日,回调2个交易日,而中小盘股却正好相反,“股灾式牛市”,一堆权重股不断刷新历史高位,而一些中小盘开始创历史新低,冰火两重天是最近股市最真实的写照,而许多散户苦不堪言!
首先我们谈下大背景:科创板注册制,到创业板注册制、以及全面注册制即将到来,2021年注定是全面注册制的时代,而注册制也迎来史上最严退市制度、如果主业不行,单靠变卖资产取得正收入,也要实行退市,正是在注册制的实行,使得A股优胜劣汰,鼓励好孩子,劝退坏孩子,好孩子享受高溢价率,而坏孩子退市或者只能折价,而注册制改革倒逼散户投资风格的改变,去散户化,而价值投资必然成为市场的主流,短线炒作越来越难,至少2021年这10个交易日就深有体会!
再反观美股,正是由于注册制实行,共同基金的成立,快速去散户化,散户都拥抱基金,ETF,加入机构,让机构与机构博弈,从而获得收益,而美股也经历史上最为漫长的十几年的慢牛行情,稳定的机构投资,投资筹码都在顶部权重交易,而垃圾股无人问津,这可能也是A股的未来!再加上目前经济全球化,各国的核心资产都被抢筹,而中国股市最为核心,首当其冲的就是贵州茅台、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片仔癀、中国平安等等这些价值绩优股,不仅国内公私募在抢筹,而且外资也在抢筹,散户也在抢,这样就倒置核心资产享受高溢价。
再谈谈资金:目前许多资金借到基金布局股市,日光基的频现足以说明市场投资者入场激情,目前90后就是基金最大爱好者,而这些大资金基金其十大权重股都是各行业,各板块的核心资产,不可能去大市值买入小盘股,又要举牌,离场要又方面,这时候低估值蓝筹绩优股,以及核心价值股,就是他们投资的方向,2021年许多百亿资金刚成立不久,建仓还需一段时日,目前每次权重股调整,都是基金入场的机会,所以这抱团股行情还会继续1
作为散户秉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可以买入基金,特别是ETF,他选样的方法就是以市值大小指标选择,目前市场格局“以大为美”,ETF非常符合其机构审美标准,ETF也是上班族定投首选,大家可以留部分资金买ETF:宽基指数,再加行业指数均可,而较为资深的投资者,可以布局低估值蓝筹股,或者布局宽基ETF十大权重重叠股,切莫追涨杀跌!
科创板打新在即,战略配售有哪些优势和风险?
战略配售有哪些优势
所谓“战略配售”,是指在股票发行期间,发行人可以按一定的标准选择“战略投资者”,向其定向配售一定数量的新股。就新股发行顺序而言,科创板股票要首先进行战略配售,再确定网下、网上打新比例,“战略投资者”具备优先获得新股配售的权利。即将发行的科创板基金可以参与科创板的战略配售,在“打新”上明显更具优势。且通过测算,科创主题战略配售份额为网下打新份额的50-100倍左右,科创基金的增厚收益是CDR的20倍左右。
战略配售有哪些风险
从之前中小板、创业板推出看,2004年6月,深交所鼓励自主创新设立中小板,在主板进入调整期时中小盘带来的成长价值成为一大亮点。2009年10月23日,深交所推出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暂时无法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客户公司,中小板推出后,主板与中小板短期震荡,但长期上行趋势未发生变化。
整体而言,科创板推出虽然短期面临震荡格局,但长期来看对股市形成实质利好。
战略配售比例将进高于网下配售比例
根据监管规定,要参不科创板战略配售,需要为五类投资者之一。
1)不发行人经营业务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或其下
属企业;
2)具有长期投资意愿的大型保险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国家级大型投资基金
或其下属企业;
3)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主要投资策略包括投资战略配售股票,丏以封闭
方式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第二批可投科创板的基金即属于此类);
4)参不跟投的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
5)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不核心员工参不本次战略配售设立的与项资产管理计划;
由此可见,能参不科创板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数量极为有限,这大大增加了战略配售比例,大概率将进高于网下配售比例。第二批可投资科创板的基金,由于能参不科创板战略配售,未来获得新股配售的数量有望大幅增加。
具有哪些风险与优势?
那么,此次获批的5只科创主题基金可以直接参与科创板股票的战略配售,它们具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本轮获批的科创主题基金具有投资科创板的优先权;第二,能够大额投资科创板,更充分地把握机会;第三,战略配售投资属于长期投资行为,有利于把握科创板的长期回报;第四,科创主题基金直接参与科创板股票的战略配售,这样将为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提供捷径。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往往都是相伴相随的,战略配售基金拥有以上优势,也必然具有相应的风险,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主要存在以下3个特有风险:
第一,流动性风险。相比于普通的股票投资而言,科创板股票设置了较高的投资者门槛,因此在股票的流动性上将会弱化于A股的其它板块流通股票。
第二,退市风险。科创板作为一个全新的板块,在退市标准的设置上比A股其它板块更为严格,且目前不再设置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即一家科创板企业只要退市将不会再有重新回归的机会。
第三,投资集中风险。在科创板申报上市的企业大多数都属于科技创新成长型企业,在商业模式、盈利方式、盈利能力、潜在风险以及业绩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特征相似度都相对较大,投资者很难以分散投资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在科创板股票相对较大的风险下,为了更好的抵御流动性风险和退市风险,不同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在政策明确之后选择以打新策略为主的相关基金;而对于倾向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可以选择3年封闭、可参加战略配售的基金;对于有较高风险收益预期、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来说,科创主题基金将会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科创板战新股战略配售,属于投资的范畴,发行人与战略投资者事先签署配售协议,不参与网下询价的情况下直接参与新股认购。商业投资普遍具有风险,科创板新股战略配售同样面临风险。
战略配售的优势
从打新角度,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新股,变相性的拥有100%的中签率,除此之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协同公司进行企业经营,促进彼此业务往来。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科创板上市公司时需要优中选优,寻找业绩突出,未来可成长型的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缜密调研的同时,还需要投资者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规避并降低未来潜在的风险。科创板战略配售的风险
战略配售认购新股后需要锁仓12个月,承受股价下行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面临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影响。1、商业投资本身具有风险。简单点说,战略配售其实是另一种“风投”形式的投资行为。再通俗点讲,别人有一个项目,但他缺少资金,与你寻求合作,作为出资方,除了可以占比一定比例的股份外,还要承当未来该项目是否能够成功运营,是否能够产生盈利的风险。只不过,科创板的战略配售通过国家统一的平台实现企业与投资人的对接,形式上更加合理和规范。
2、战略配售认购新股后需要锁仓12个月。这12个月的时间内,第一是有一个时间成本,第二,在锁仓期间还要承受股价跌破发行价的风险,目前科创板新股发行时的市盈率普遍高,近期发行的9家科创板公司,中微公司的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148.79,如果公司实际价值,或未来无法实现高速成长,股价承压是大概率事件。
3、科创板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科创板退市制度可以说是我国A股市场中最严的试点,退市标准的多样化完全堵死了公司的保壳操作,取消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环节,如果连续2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之后的净利润为负的,就会触发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低于3亿元,上交所即决定其终止股票上市。
科创板新股战略配售的对象主要以机构为主,毕竟那么大的量,普通散户根本无法承接。可以这么讲,科创板的设立开创了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能够有效剔除劣质公司,保留优质公司,科创板试点的成功将直接推动股市整体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为了鼓励机构理性报价,除了推出券商跟投制度以外,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规定,还可以进行网下战略配售。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1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的总量不能超过发行股票数量30%的,
网下配售最大优势就是新股优先权,战略配售投资者,优先于网上及网下申购,可直接以战略配售的方式,优先参与科创板打新。战略配售基金获得科创板IPO第一单配售是中国通号,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均获配到6925.8万元新股。
战略配售主要风险来自于12个月的锁定期,就是目前科创板相对于主板同行业市盈率是溢价发行的,而且溢价程度较高,未来如果公司高增长没有成为现实,股价是有较大的下跌空间的。
另一个是科创板包容性增加,主要是对财务数据高波动拥有更多的容忍度,另一个是公司规模更小,三是未能盈利公司可以上市,未来存在不能盈利的概率,因此公司发展具有更多不确定性。
三是少数公司科技含量和财务数据被市场质疑,未来不排除业绩暴雷的概率。
对于科创板,从去年11月开始,我一直在跟踪和研究,在此分享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战略配售的定义。
科创板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之中,有一个环节是新股发行,在发行的流程里面,大家就可以参加新股的申购,科创板的新股发行流程与之前的新股是一样的。新股发行,分为网上配售和网下配售,网上配售针对散户和机构,中签率更低,因为参加的人数很多;网下配售,只是针对达到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中签率更高。
这次在科创板的发行过程之中,也有网下配售的流程,称为战略配售,针对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但是,科创板的战略配售对私募基金要求更高。
二,战略配售的优势和风险。
1,优势。
最大的优势是,参与战略配售的中签率,比较高,中签之后,可以获得新股上市之后的投资利润。根据创业板的第一批上市公司走势,预计科创板的第一批新股上市,届时的上涨幅度会很大,特别是科创板新股在前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的限制,前五天的走势会很刺激,很容易出现暴涨的情况。
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参加网下的配售,还能参加网上的配售,有两次参加科创板新股发行的机会。普通投资者和散户,没有资格参加网下配售。
还有一个优势是,参加战略配售的机构,比股民更加专业,能够选择好的科创板公司参与申购,确保申购成功之后的投资回报。
2,风险。
有的时候,优势如果可以运用的好,就是优势,但是如果运用失败,就会成了风险,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战略配售的风险是,中签之后,跌破发行价,反而造成投资亏损。虽然,科创板新股跌破发行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在股票市场的历史上,也发生过跌破发行价的情况。
战略配售的另外一个风险是,虽然每个科创板新股都可以参与新股的配售,但是,如果选择错了,选择的新股是基本面较差的公司,那么,也会导致中签之后,出现投资的亏损。
科创板的新股,与之前的新股发行有很大的不同,比较强调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和责任性,也更加强调投资机构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新股发行价的询价过程。在战略配售的流程里面,投资机构需要对新股发行价进行报价,如果报价太低,就无法中签新股,如果报价太高,虽然中签了,但是可能上市之后也未必有利润。
科创板的发行,更加市场化,当市场化的机制运行之后,专业性就成为机构和散户最重要的能力,同时,科创板的个股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走势。
我已经推出专栏,欢迎订阅,第一时间,获得牛股!
现在有符合“国六”标准的汽车吗?有什么好的推荐?
当点开这篇回答的时候,不知道你是不是位有车的车主呢,小编感觉你是有车其中的一员,或者是即将买车的车主。首先小编要讲的是关于国有的标准,国六标准是尾气排放的标准,在审车的时候占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你的尾气不合格,你的车将无法在路上行驶。而国六标准将是中国史上最严的尾气排放标准。它的排放标准要比之前国五的标准严格了将近一倍,你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只能是国五标准的50%。可以这么说,国六尾气排放标准对标欧美等国家标准一点儿都不怂。
现在的汽车开了没多长时间就要赶上国六标准的颁布,很多刚买了车的车主,看到这条消息都表示有点无奈,因为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以至于买了车之后才发现现在都有些后悔了。刚买的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贬值,放在谁那儿谁都感到不爽。国六标准将于2020年7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a标准,到2023年正式实施b标准,这是全国都需要实施的时间,很多地区将施行时间提前了很多,像山东、北京、河北等地将在2019年1月1日开始深圳更是在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距离实施时间也就一个多星期了,深圳的车主们你们有没有紧张呢?
如果不符合国六的标准汽车在没有通过年审的情况下上路根据法律将会被扣车扣分扣钱,虽然不会一棒子打死,但是第二次违规上路被抓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有车不能开,等新型汽油也开始推广,其它类型的汽油被退市,这些不适合这种新型汽油的车将彻底被淘汰了,没有油可用,网友说以后骑自行车挺好的。
因为国六标准实施在即,很多汽车生产商都在努力的研发符合国六标准的汽车,到2019年将有一大批符合国六的汽车将要上市,而上市的汽车肯定有早有晚,谁先提前上市那么在汽车领域上就会占得先机。马上要推出符合国六标准汽车的有宝马汽车奔驰这一类汽车是必然会要推行的,而且是占据第一时间,像日产还有马自达,也将在第一时间推出符合国六标准的汽车法拉利等品牌也已经往上申报国六标准。当看到第一梯队的汽车品牌,你还买得起车么,是不是觉得骑自行车挺好的
贝因美上半年预亏1.1亿,为省成本研发费同比减61.30%,大家怎么看?
贝因美完全就是一手好牌被公司管理层打得乱七八糟,最终走向衰败。
在日前,贝因美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亏损1.1亿-1.5亿元,而原因则主要归结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建立在公司2016年和2017年分别巨亏7.81亿元、10.57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后,2018年扭亏为盈保壳成功、一季报净利891.87万元同比增长12.67%的大背景下更是显得格外惹眼,容易惹各方的不满。
想当年,时值三鹿奶粉事件爆发,贝因美身为A股专注奶粉第一股、并在澳大利亚发力外国奶粉源的战略赢得了不少的关注和看好,并且此后国内放开二胎、“史上最严”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的推行整顿国内奶粉市场,这些都是有利于贝因美趁势发展壮大的机遇,可惜的是因为经营发展策略的因素,贝因美这些年却是陷入大衰退格局。
2018年公司扭亏为盈,保壳成功的背后有也题中所提的“为省成本研发费同比减61.30%”的因素,这种行径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并无益处,只是有利于一时保壳罢了,贝因美这些年的发展实在令人失望。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新证券法及其注册制能杜绝企业过度包装上市吗?
谢谢邀请,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注册制是个好东西,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注册制可以让那些原本需要包装才能上市的公司现在不需要包装就可以上市了,所以注册制逻辑上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包装上市行为的。
一、从“持续盈利能力”变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这个变化是颠覆性的,为何京东、美团这样的公司都不能在A股上市,主要一点就是不能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很多投资者一直诟病A股为何不能诞生伟大的上市公司,为何阿里、小米、腾讯这样的公司不能在A股交易,让投资者错失这些企业发展的红利?所以,这次证券法的修订通过将持续盈利能力改变成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解决了大问题,哪怕那些持续亏损的公司,只有要持续经营的能力,一样可以在A股上市,而A股独有的st板块也将成为历史。
二、没有了业绩变脸的后顾之忧,上市公司自然就少了包装造假的动力
以前要上市,盈利能力是一个关键指标,曾经有一段时间,上市公司的年利润是发审委在审查企业是否过会的重要指标,创业板都曾经一度低于5000万一年的都上不了,而创业板原本的规定是1000万利润一年就可以,可见竞争压力之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很多上市公司只好在上市前拼命包装,粉饰报表,然后成功IPO之后,就开始纷纷变脸,搞得投资人怨声载道,也让监管层颜面大失,同时也助长了不良风气,尤其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与过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只关注盈利能力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了。
三、取消盈利的要求之后,信披监管一定要跟上
应该说,没有了盈利的压力,上市公司造假会大幅减少,但是包装肯定还会有的,因为有些上市公司还要做市值管理,还要资本运作,而适度的包装对企业的融资和整体形象都是必要的,所以投资者依然不能大意,监管层更是要更加严格的做好信息披露的监管,公司不盈利没关系,但是必须如实、及时的披露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法律是死的,不会自己发挥作用,因此一部新证券法及其注册制能杜绝企业过度包装上市,关键在于把证券法每一个条款落到实处,而不是把他束之高阁。
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实际上相当完整,只不过是处罚相当轻而已,起不到震慑作用,更为痛心的是很多法律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成为一个摆设,像造假上市需要回购股份,可是造假上市有回购股份的案例吗?退市制度制定已经很多年了,可是又有多少公司被退市呢?基本上没有。
所以A股问题成堆,投资者长期以老亏多赚少,不在于制度,而在于制度的不落实到位,就像投资者利益保护,各界领导都十分重视,可是投资者利益保护到位吗?没有,甚至有投资者调侃,投资者越是保护,股市下跌越凶,投资者亏损越多、
证券法规定,发行人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我们可以看到,对造假上市处罚的力度跨度很大,从募集资金的10%到一倍以下罚款,造成自由裁量权很大,罚10%就是毛毛雨,而罚100%就是重罚,就是令人疼到骨髓,究竟怎么罚,如果都是处以10%罚款,最严的证券法就成为了空架子,怎么可能遏制造假上市。
因此新证券法能不能杜绝造假上市,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只有以上限处罚,才能杜绝造假上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