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6高校书记校长调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6高校书记校长调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学是校长负责制吗?
大学管理体制历经多次调整,目前的管理体制,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都是两人,平级,管的内容和侧重点不一样。
党委书记主要负责党内事务和党内监督,而大学校长负责日常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比如招生教学科研行政事务等等,相对来说比较有实权,和机关单位书记是一把手有所区别。
是,中国的大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很多人觉得,校长负责制,那就是方方面面的事,都由校长拍板和说了算。可是,在中国的大学中,除了有大学校长这个行政一把手,还通常设置了大学党委,每个大学都会有党委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和大学校长的级别,通常情况下,都是一样的,比如,都是副部级、都是正厅级或都是副厅级。那么,在大学既有党委书记又有校长的情况下,书记和校长,到底谁的权力大,到底是谁说了算呢?
很多人只知道,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却没有注意,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就是说,大学需要接受党委的领导。那么,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既然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又怎么体现校长负责制呢?实际上,校长负责制,是有其负责的内容的。在大学,大学党委书记和大学校长管理的内容,并不一样。只有搞清楚他们的管辖范围,我们才能够知道,谁的权力大,也才能够知道,大学校长负责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在大学校长负责制的背景下,学校党委决定什么?通常情况下,大学党委对大学实行全面凝聚,除了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之外,大学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重大工作,需要经过党委集体研究。这些重要工作就包括:重大人事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管理使用、重大评价评价活动、重大规划以及其他“三重一大”事宜的决策。可以发现,大学里的大事、要事,都要经过大学党委进行研究,大学党委发挥着把方向的重大职责,而不是大学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其次,大学校长负责制,大学校长究竟负责什么?主要是指大学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执行党委的决议,全面推进大学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发现,校长负责制,其实是指校长要对大学的教学负责,对大学的科研负责,对大学的行政管理负责,进而其实也是对大学的党委负责。
因此,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大学党委书记和大学校长的分工不同。大学校长的权力,需要接受学校党委的监督,并不能因为实行大学校长制,就意味着大学校长的权力无限大。大学的重大事项的管理,更多是一种集体管理,不是所有事都是大学校长一个人拍板,也不是说,只有大学党委书记点头才能算,而是需要大学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大学中权力最大的是高校党委。
目前大学仍为校长负责制,但每个大学都还是有党委和书记,校长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切大政方针都要由党委集体领导、集体决策,而且由于党管干部的原则要求,大学的干部是由党委负责管理的,那么校长在这个架构下负责行政教学工作。
大学不能说完全是校长负责制,我国各大学都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都是党委负书记。高等学校关系到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因此,对于大学生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必须使其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培养其为伟大祖国奉献的精神。
大学是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家提出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在大学是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样就是加强了党的领导,规范了办学行为,培养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用的人,更加体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所以在大学,书记是一把手,校长是二把手。
大学副校长任期是多少年?
大学副校长的任期是5年。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参照《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中办发〔2006〕19号)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实际,制定《部分高等学校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办法(试行)》。
《部分高等学校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及其正副职领导职务(含纪委书记)每个任期为5年。
扩展资料:
教育部发布《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要职务。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指高校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主体依据学校章程和某种民主程序及上级赋予的职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一般大学校长什么时候退休?
正常情况下男的六十周岁退休,女的五十五周岁退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十条 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教的退休金比例。
正常情况下男的六十周岁退休,女的五十五周岁退休。退休(retire),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中管高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由哪里任免?
中管高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副部级高校”,书记和校长为明确的副部长级干部。目前,有且只有31所,政治地位较高。在中管高校,同为班子成员,但行政级别是有一定差距的,自然任免权限也不同。
第一层级:中管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
书记和校长个人均明确为副部长级,由中央直接管理、任免。这也是很多自媒体将中管高校称呼为“副部级高校”的原因。
在任免此二位高校党政主官时,中组部副部长会亲自到场宣布,可见中央对中管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直接管理程度和重视程度。
至于中管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个人发展,调任省委常委、部委副职,甚至担任部委正职都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层次:中管高校的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由于书记和校长个人为明确的副部长级,所以常务副职属于正厅级,由所管理的部委党组直接任免。在任免前,会征求高校所在地的省(直辖市)级党委意见。
第三层次:中管高校的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
按照目前的配置,中管高校的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副校长,也有不少的正厅级。当然,配置为副厅级的仍然是多数。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这一层次干部与第二层次是相同的,均由部委党组直接任免。
第四层次:中管高校的校长助理。
校长助理的职责和定位是:受校长委托,协助分管有关工作。
严格来说,校长助理的管理权限在学校党委,一般为正处级。假设校长助理的个人级别上升至副厅级,就需要部委党组进行任免。
另外,31所中管高校的管理部委是不同的。主要分为:
1、教育部管理,共26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2、工信部管理,共4所。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3、中科院管理,共1所。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管高校是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1所副部级大学的党委书记或大学党组书记、校长党政一把手分别由中央任免,个别常务副校长或常务副书记也由中央任免,其它的副书记或副校长分别由教育部党组、各省委或自治区党委任免。
大家说的都不准确,从组织程序上讲,中管高校的书记,由中央组织部组织考察,这个过程中充分听取教育部党组或相关主管部门党组及高校所在地方省级党委的意见建议,报中央政治局批准后,由中央组织部任免。中管高校的校长,由中组部组织考察,在此过程中,征询教育部或相关主管部委党组及高校所在地省级党委的意见建议,报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任免。
中管高校是指中共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其领导班子成员有党委常委(党委书记、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其他党委常委)、不是党委常委的校长和副校长。有的高校是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有的也是党委党委兼纪委书记。中管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别由中共中央(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党组(党委常委、副校长等,其中纪委书记要经中纪委同意)任免。
目前,共有31所中管高校,具体:
北京(7):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2):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1):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1):吉林大学。
黑龙江(1):哈尔滨工业大学。
陕西(3):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3):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2):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湖北(2):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1):中南大学。
安徽(1):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厦门大学。
广东(1):中山大学。
浙江(1):浙江大学。
四川(1):四川大学。
重庆(1):重庆大学。
山东(1):山东大学。
甘肃(1):兰州大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6高校书记校长调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6高校书记校长调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