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蜂场百余箱蜜蜂被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蜂场百余箱蜜蜂被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蜂场怎么消灭蚂蚁?
如果蜂箱中进入了少量蚂蚁,我们可以把蜂箱打开,然后把蚂蚁弄出来踩死就行了。
蚂蚁较多的情况,一般都是蚂蚁在蜂箱里面筑巢了。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更换蜂箱,把蜂脾全部提到新的蜂箱里面,然后把被蚂蚁筑巢的蜂箱拿到其它地方处理。方法是采用喷灯喷烧,全部将蚂蚁杀死,如果没有喷灯,也可以用杂草在蜂箱里面烧,注意不要烧坏蜂箱,烧好了清理干净后用着备用。
可以在蜂箱周围洒生石灰或草木灰(干)阻止蜜蜂;将矿泉水瓶子剪掉口上部三分之一,反向扣在支架的木柱上,内涂抹废机油,可阻止蚂蚁上蜂箱。如蜂场周围有蚂蚁,可人工毁巢或用药物毒杀。
房间外边有蜂窝怎么办?
典型的马蜂窝,注意安全,蛰人很疼,能疼的你就地打滚,马蜂喜欢攻击头部,尤其是眼镜部位,建议用外套裹住头,穿厚点,因为马蜂不像蜜蜂蛰一下就挂了,马蜂会连续蛰,不会死掉,整窝出动攻击目标更危险,另外马蜂窝里没有蜜,你可以在屋里点火烟熏走,不建议用杀虫剂毒杀,或者用汽油烧。
我们到了秋天,马蜂也越冬,抓蜜蜂做储备粮,甚至严重威胁我们蜂场蜜蜂群体,我们就是用竹竿裹布加汽油,烧附近的马蜂窝,这样马蜂就会远离我们蜂场咯
原箱处女中蜂王弃子逃跑是什么原因?
我是蜂友会解答你养蜂中的问题,喜欢的点点关注!未交尾的蜂王在试飞和交尾的过程中,蜂王可能会遭受天敌的攻击,导致处女蜂王无法回巢,造成处女蜂王弃子出逃的假象。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在养蜂的时候,遇到过处女蜂王出逃的情况,整个过程是这样的,我在检查蜂群内的蜂王台的时候,由于蜂王台的隐藏在蜜蜂较多的地方,我没有将蜂王台清理铲除,经过几天的时间,蜂群内的分蜂热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第一次的分蜂。
当时蜂群内出现多个分蜂王台,蜂王台的日龄相差较大,蜂群内一个接一个的新蜂王羽化出房,这时会出现连续分蜂的情况,最终造成蜂群的群势减弱。所以,大家在清理蜂王台的时候,要仔细检查。
原因一:环境不适
蜜蜂对饲养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如果饲养环境对蜂群来说太过恶劣的话,蜂王是会带领蜂群逃跑的,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养蜂场所,场址要安静、排水良好、无污染、无人畜打扰,同时四周应有合适的蜜源。
蜂群
原因二:自然分蜂
蜜蜂群体过大或蜂后老化时工蜂就会建造专门培育蜂后的蜂房“王台”,“王台”羽化后即是新的蜂王,此时老蜂王会领一群工蜂出走,新蜂后继承原来的蜂巢,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春夏季节。
蜂群
原因三:天敌侵袭
蜂群如果长期遭受天敌侵袭,或失去贮藏的蜂蜜,或巢穴被破坏的太厉害时蜂群就会放弃这个巢而迁走,因此要加强对蜂群的管理,防治其它昆虫如胡蜂、鸟兽等天敌吃蜂偷蜜,在蜜源不足时及时补饲。
蜂群
原因四:疾病为害
蜂群如果遭受寄生虫、疾病等危害也会使蜂群逃离原来的蜂巢,常见的有巢虫病、蜂螨、白垩病、烂子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因此要加强蜂群的疾病防治措施,发现病害及早进行治疗。
中蜂一般是指我国土产蜜蜂,拥有抗寒耐热适应能力强的优势,但容易分群。
处女中蜂王是指刚刚长成但是生殖器官尚未达到交配条件,或者成熟但是尚未交配,以及错过交配时间的中蜂王。
分群
一群蜂里面的新蜂王出现后,一般会将其它蜂王台破坏并将里面的蜂王杀死,以确定自己的地位。
但是在分群的季节,工蜂有时候会阻止新蜂王杀死其它蜂王,而这时候处女中蜂王就有可能带着一部分中蜂离开。
驱逐
如果处女中蜂王是因为错过交配,而又不在交配,蜂群就可能重新培育新蜂王,而处女中蜂王就可能被驱逐。
天敌和病害
如果蜂群面对天敌威胁,或者巢内有严重的病虫害,蜂王和蜂群就可能逃离,重新选择巢穴。
分巢工作没做好
分巢之后,如果养蜂人没有处理好分巢工作,处女中蜂王也可能逃离。
处女中蜂王如果是尚未达到交配条件为交配的,可以暂时不用理会,但是如果是错过交配的处女中蜂王,就要根据情况就是更换蜂王。
感谢邀请:关于原箱处女中蜂王弃子逃跑的问题,蜂部落认为应该分清楚逃跑的现象,是处女王独自逃跑还是处女王带了部分蜜蜂逃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蜂部落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原箱处女王
这里可能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什么是原箱处女王,蜂部落做一个小小的解释。所谓的原箱处女王就是我们在蜂群中产生王台以后,把老蜂王分走,把蜂群中产生的王台留在原来的蜂箱中等待处女王出房交尾,然后成为新的蜂王,相当于这里面我们经过了一个人工分蜂,一个蜂群变为了两个蜂群,处女王不动,老王组建成了一个新的蜂群,这是蜂部落对原箱处女王的理解。下面的文章按照这个理解来展开。
处女王逃跑的情况
如果是自然分蜂产生的处女王,在我们进行分蜂以后,处女王逃跑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携带工蜂逃跑,另一种是处女王独自出逃。在这里蜂部落还要说一点,一个蜂群中的蜂王虽然是产卵的蜜蜂,但是蜂王必须有工蜂才能生活,否则就是死。
处女王独自出逃
一般来说,处女王不可能独自出逃的,如果出现了处女王独自出逃,一般都是被误认为出逃了,一般我们常见的只有处女王“出逃”的现象有下面几种。
第一:交尾
处女王在出房以后,经过3天左右性成熟,这个时候处女王就会进行认巢试飞,所以这个时候不管蜂群中有没有幼虫,处女王都会进行飞行,这个过程并不是出逃,而是辨认巢穴方位,属于认巢试飞。处女王的认巢试飞往往还夹杂着交尾,所以处女王认巢试飞的次数会是多次,交尾也可能是几天内出现多次。对于这种现象,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做好蜂群日常管理就行了。
第二:处女王迷巢
处女王容易迷巢,如果我们在养蜂的过程中蜂箱排列不科学,蜂箱没有标记,处女王可能找不到蜂巢,出现误入其它蜂群的情况,容易引发处女王被其它蜂群围杀,所以又出女王的蜂群,最好做好醒目标志,控制好蜂箱之间的距离,避免处女王交尾迷巢现象的发生。
第三:处女王被驱逐
这种现象蜂部落认为出现的可能并不大,但是如果一个蜂群中两只蜂王同时出房的情况下,则会出现蜂王决斗,最后有一只蜂王会死亡,有时候可能还有点气息,被工蜂拖出巢门,这也不是妻子逃跑。
处女王携带工蜂逃跑
如果我们的处女王出逃的时候不是单独的处女王,而是携带了工蜂,这种情况也不是出逃,而是发生了自然分蜂。这种情况主要是我们虽然经过了人工分蜂,但是蜂群中的分蜂热并没有解除,在这种情况下,处女王出房后蜂群中还有其它王台,处女王被工蜂逼迫分蜂,其实这相当于一次自然分蜂,也是正常的,但是一般经过人工分蜂后发生的可能并不大。
总结:综上所述,蜂部落认为处女王弃子逃跑的可能几乎没有,在经过人工分蜂后处女王再次分蜂的可能也不大,所以蜂部落认为这是处女王出房试飞交尾的正常现象。
中蜂互盗蜂怎么解决?
中蜂互盗是在蜜源枯竭的时候发生,这也是饲养中蜂常见的一种情况。
中蜂互盗,被盗群往往是弱群。原因在于弱群防卫能力相对较差,经不住盗蜂的攻击而被盗。在盗蜂刚刚入侵时,弱群的守卫蜂会拼命抵抗盗蜂的侵袭,与盗蜂打成一团,当弱群的守卫蜂足够强时,盗蜂是无法进入锋箱盗蜜的。在盗蜂较多弱群守卫蜂抵敌不过盗蜂的情况下,盗蜂便会蜂涌而入。这时盗蜂得到了便宜,会将被盗群一盗而尽空,迫使被盗群逃群。所以,发生盗蜂盗蜜是要谨慎处理,否则你将失去这群蜜蜂。
发现盗蜂怎么办呢?根据我当年养蜂的经历,处理办法有如下三种处理的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当你发现巢前有盗蜂出现但不严重时,可以用一些小树枝将巢门伪装起来。这就需要养蜂人仔细观察盗蜂的情况,这种情况必须在盗蜂刚开始而且还不算严重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巢门伪装后,本群的蜜蜂是能找到自己的蜂巢的,不会影响本群蜜蜂的出入。由于巢门发生了变化,盗蜂则找不到原来侦察到所要盗的蜂群了。盗蜂现象自然消除。
第二种办法是,在用第一种办法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时,就只有将被盗群搬出去离原地两公里半的距离。原因在于蜜蜂一般都在两公里半内的距离活动,小于两公里半,蜜蜂记得原来的地方,采集蜂会飞回原地寻找老巢,找不到新巢,对蜂群损失太大了。一旦过段时间,可再将搬出的蜂群搬回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将该群搬出的前一天晚上,外出采集的蜜蜂归巢时,将巢门关上。原因是天气晴好时,蜜蜂出勤早,避免损失蜜蜂。第二天上午再搬往计划落脚的地方。用这种办法就能彻底解决盗蜂的问题,而且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第三种办法是,如果被盗群较弱,也可以采取合并蜂群的办法。与其它群合并后,弱群变成强群,盗蜂再也不敢猖獗了。
这就是我当年养蜂时处理盗蜂,采取的办法,不知对你是否有所帮助?
中蜂互盗怎么解决?温顺的小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更是勤劳勤奋的最佳代表。它们只在受到伤害与威胁的时候,才会攻击人类。
但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入夏,外界蜜源枯竭,所有的蜜蜂,也在迎接着生存的挑战。于是,一些蜂群,开始觊觎别的蜂群的劳动成果,盗蜂随之而至。
一些蜂,在别的蜂箱周围,不停地盘旋,寻找着随时能混进去,窃取别人劳动成果的机会。一旦成功,就会叫来伙伴,一场掠夺之战,进攻与守防的战斗打响。
养蜂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香插在蜂箱巢门口,压小巢门,从而降低战斗的规模,来减少损失。如果蜂场位置条件适合,也可以用枯草树叶来焚烧,压上细土,制造浓烟,让蜜蜂们自顾不暇,无心恋战。
同时,通过细心观察,根据蜂箱巢门口的蜜蜂出勤状态,可以很快找到起盗的那箱蜂,然后直接关掉巢门,让盗蜂无法归巢。一般情况下,起盗的蜂箱口是安静的,但是出勤比一般蜂群要快,要急。而其他的蜂箱门口都是在攻防式的鏖战,很容易就分辩出来。
找到起盗群,解决问题的根本,可以把蜂囚起来几天,或者是群里有大量子脾的蜂群,敲击蜂箱。也可以把蜂全部抖落在巢门口,让蜂重新开始认巢,分散注意力,缓解盗性。
也可以在被盗群,原地放置一个空箱子,原箱完全囚起来,找个隐僻的地方停放几天,等盗性缓解了以后,再放回原位,这种方法适用少数量起盗群。
如果用以上焚香烧烟囚蜂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用过以后,过不了多久,又是一样,那就把盗群,直接搬走,搬到三五公里以外的地方暂时停放,过半个月左右时间,等那批老蜂自然死亡后,再重新搬回来。
夏季起盗,如果缺粮严重,可在夜间,适量的补饲,以当晚所在蜂群完全吃完为标准量,切不可投喂太多,白天又会引起新的盗蜂,那样,会得不偿失。因为严重的盗蜂,会将弱群赶走,飞逃,甚至是蜂尸满地,全军覆没,不论是蜂群管理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养蜂趣事,快乐分享,欢迎了解关注。
蜜蜂微粒子病怎么治疗?
感谢邀请:关于蜜蜂微粒子病怎么治疗的问题。可能说蜜蜂微粒子病很多养蜂人不知道,甚至有可能认为蜜蜂根本不存在所谓蜜蜂微粒子病,但是如果我们说蜜蜂微孢子虫病,这个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了。实际上,这里说的蜜蜂微粒子病,指的就是蜜蜂微孢子虫病,对于蜜蜂微孢子虫病来说,在蜜蜂养殖中其实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因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发生总结下来就是与饲料有关,与卫生有关,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1.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感染特征
2.蜜蜂微孢子虫特征
3.蜜蜂患病特征
4.防治方法
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感染特征
对于蜜蜂微孢子虫病来说,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都有可能携带蜜蜂微孢子虫病病原,但是目前发现蜜蜂微孢子虫病只是在西方蜜蜂养殖中有发现,在东方蜜蜂养殖中还没有发现,所以我们养殖中蜂的朋友在发现有蜜蜂微孢子虫病特征的时候,最好更进一步的判断,因为在过去东方蜜蜂患病的案例还没有,但是并不排除不会发生。
蜜蜂微孢子虫特征
①微孢子虫形状:蜜蜂微孢子虫病属于蜜蜂原生动物疾病,病原是蜜蜂微孢子虫,感染蜜蜂的特点是只感染成年的蜜蜂,不感染蜜蜂蜂卵,幼虫、蜂蛹。蜜蜂微孢子虫为长椭圆形的米粒状,长度为4到6微米,宽2到3微米,外壁为孢子膜,膜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具有高度折光性,孢子内有螺旋形的极丝,完全依靠蜜蜂的体液来进行营养发育和繁殖。
②微孢子虫生殖方式:蜜蜂微孢子虫的另一个特征是可以进行两种繁殖,不管是在蜜蜂表面还是蜜蜂体内都可以进行繁殖,在蜜蜂表面的时候,蜜蜂微孢子虫以孢子的形式生存,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发育,发育周期比较短,一般为48小时左右,发育方式是通过孢子放出极丝形成游走体,然后逐步发育成成熟孢子。另外一种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生殖方式为一个孢子直接分裂为两个孢子。
③微孢子虫对蜜蜂的感染:蜜蜂微孢子虫主要是感染已经出房的蜜蜂,不管是幼蜂还是老龄蜂都会受到感染,在温度为31到32摄氏度的情况下,成年蜜蜂吞食孢子以后,只要36小时就会被感染,刚出房的幼蜂经过47小时被感染,孢子最开始侵入中肠后端的表皮细胞,蜜蜂被感染的严重程度与蜜蜂被感染的时间相关,时间越长,感染越严重,一般经过86小时后中肠后端的上皮细胞几乎被孢子虫充满。
④微孢子虫的生命力:微孢子虫的生命力比较强,一般在蜜蜂粪便中可以存活两年,在自来水中也能存活113天,但是在酸性环境下却死亡比较快。
蜜蜂患病特征
对于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蜜蜂来说,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爬蜂和下流感现象,患病蜜蜂通常表现出无力,不愿意飞行和在蜂箱周围爬行,蜂箱中出现蜜蜂粪便。也正是因为这样,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发病蜜蜂,因为患病蜂不会在短期内死亡,有可能把病原传到蜂具以及蜜蜂的劳动果实上,我们的蜂具、蜂蜜、花粉都有可能成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传染源。
预防方法
在防治方法上,主要是通过管理好蜜蜂的越冬饲料,因为蜜蜂微孢子虫病的高发期是在春季,而且就有寒冷的地方更加容易出现的特点,所以蜜蜂越冬的饲料要采用优质的蜂蜜,不能含有甘露蜜,对于来历不明的花粉和蜂蜜,要慎重使用,可以通过蒸煮的方式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在15分钟以上,但是也是有弊端的,主要就是造成花粉或者蜂蜜的营养损害。
除了对蜜蜂饲料的严格选择之外,在春繁以前对蜂具进行严格消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以用喷灯对蜂具进行喷烧,对于不能喷烧的,可以采用2%到3%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对于治疗问题,我们前面已经知道了,蜜蜂微孢子虫害怕酸性环境,在蜂部落写的一些文章中也提到过给蜜蜂喂养柠檬酸,其实这对蜜蜂微孢子虫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们可以在早春的时候给蜜蜂喂养酸性的糖浆,一般我们用柠檬酸或者米醋来进行喂养,柠檬酸的喂养的方法为1千克糖浆喂养柠檬酸1克,或者1千克糖浆喂养米醋50毫升,这样对蜜蜂春繁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蜜蜂微粒子病怎么治疗?
一、蜜蜂微粒子病
蜜蜂微粒子病又称微孢子病,是蜜蜂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成蜂且外勤蜂最为严重。蜂群感染微粒子病以后,最常见的是工蜂寿命缩短20%-50%,早亡,产蜜量大大降低,严重的,群势短时间内崩溃等不良后果目前证实:蜜蜂微粒子病的病原有意蜂微粒子和中蜂微粒子,两者所感染的病原不同,但可以互相感染,要注意区分治疗。
1、中蜂的微粒子极丝缠绕较少(18~21圈),而意蜂微粒子超过30 圈;
2、中蜂微粒子致病力强,耐高温而不耐低温,意蜂则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3、感染意蜂微粒子的工蜂会在巢内或近巢排便,回巢能力略降;而感染东方蜜蜂微孢子的工蜂一般不在巢内及附近排便,外勤蜂感染严重,感染工蜂免疫力下降,出巢后往往无法回巢,死于野外。严重时甚至无力返航,死于野外。
二、蜜蜂感染微粒子病后的症状
1、蜜蜂感染微粒子病后,初期是无任何明显症状的;随着微粒子的发育,10小时以后会出现一次分裂增殖期,伸出丝状物缠绕蜜蜂的身体,吸取蜜蜂的营养,破坏蜜蜂中肠的粘膜,影响消化系统,蜜蜂得不到必要的营养,会出现萎靡不振,头尾发黑,翅膀发抖,无力飞期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当蜜蜂感染微粒子病后,多数会患上下痢病,在巢门内外排深黄色、褐色有臭味的粪便。两种蜂病之间虽然病原不同,但是发生条件基本相同,在防治时要注意同时治疗,尤其是春季长期阴雨转晴期间,要特别留意。
2、开箱检查会发现患病蜂被健康蜂驱赶,啃咬,翅膀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聚集在巢框上梁或蜂箱的四角以及箱底,不久后便死亡。
三、蜜蜂微粒子病的治疗
1、蜜蜂微粒子病多数出现在春季,因此在春繁管理中要对蜂场进行消毒,消毒液可选取福尔马林,喷雾蜂场地面,注意不要喷到蜜蜂;其次要经常更换备用蜂箱,换下来的蜂箱拿到太阳下暴晒会用火焰喷灯灼烧蜂箱。
2、对染病的蜂群要搬到蜂场外3公里以上的地方进行隔离治疗,以防大面积感染蜂群
3、在三型蜂中,蜂王最易染病,所以只要蜂群染病了,蜂王就不能要了,重新选用健康蜂群培育蜂王,更换患病群的蜂王。
4、在1:1的糖浆中(重量比)加入柠檬酸0.5~1克或食用醋酸3~4毫升,每2~4天喂1次,连续治疗4~5次,可减轻患病蜂的症状。 5、在1:1的糖浆中加入甲硝唑片500毫克喂蜂,隔3天喂1次,连用7次,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6、患病后的蜂群,在一年内都很难再恢复生产力,尤其是中蜂,可是说赶不上当年的花期了,所以找到一个好的隔离地进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保存好蜂群,加强管理,来年必得高产。
以上是我对问题“蜜蜂微粒子病怎么治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蜂场百余箱蜜蜂被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蜂场百余箱蜜蜂被烧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