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操纵股票亏2.17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操纵股票亏2.17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方正电机2018年预报由盈利数千万变为亏损三四个亿,你怎么看?
谢邀。
业绩变脸。对于a股市场,屡见不鲜。大部分公司上市,都是奔着圈钱去的。上市前,各种财务技巧,把报表做的漂漂亮亮,上市了,钱圈到了,就随意了。反正高市盈率,随便卖原始股都大赚。
上市后还有各种套路,来掏空上市公司。低价定增,高溢价收购关联公司和个人资产,搞利益输送,用上市公司给关联公司担保贷款套现,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炒作资金合作搞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等。各种套路,把上市公司当大股东的提款机,投资者就是肉,吃完,改头换面,继续吃。这也是a股炒壳题材的根源。也是a股投机性重的根源之一。
等完全放开注册制了,并继续保持对大股东各种掏空上市公司、搞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严惩,大批垃圾公司退市成常态化,投资者用脚投票且容易获得赔偿了,就不怕业绩变脸了。想变?先想想巨额赔偿和失去自由的代价。
谢谢邀请,关于方正电机最新公告为18年净利润亏损逾3亿元,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商誉减值以及主要客户群体市场占有率过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力不高只能面对这类没有实力的企业,在退补之后这类二线供应商会伴随这类企业同步走下坡。
关于商誉减值问题主要因方正旗下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这一企业主要生产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传统动力汽车销量整体走下坡、天然气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很不理想。
城市公共交通不论大中小型均在油转电,为节能减排电动汽车在消费市场的扩张速度较慢并未达到预期,通过城市出行工具的转型是目前最理想的方式;一台柴油动力汽车转型为电动汽车之后每年减少的尾气排放预计70吨,减排作用可见一斑。
面对这类车型的电动化还能的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销量不济也很容易理解,这一企业的收购预计会为方正商誉减值3.5~4亿元。
除传统动力配套以外在方正主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也存在很大的危机,也就是前文所述方正的大客户市场占有率过低而且注定会走下坡路,我们看一看方正的大客户有哪些:
吉利汽车,这一品牌出方正以外似乎还在精进电机;
五菱宝骏汽车,这一国民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仅有E200这种已经被市场淘汰的纯电两座车;
东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东风EV/PHEV似乎比劳斯莱斯还难见到一台;
昌河汽车,这家企业严重负债已经到转让的节点;
成功汽车,以纯电微面微卡为主走物流车路线但目前物流园的市场很难打开;
其他还有御捷电动、汉腾汽车、吉奥汽车、福汽新龙马、东风日产、众泰汽车等等;
这些品牌的共同点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建树,除吉利众泰还略有一些存在感,但对于企业而言没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注定没有竞争力,不论是在微车还是微型商用车领域主要一线厂商发力这些品牌会迅速衰落。
可以预见的是方正的大客户至少有2/3没有持续发展能力,而一二线车企可以选择的电机供应商也还有电驱、大洋、精进以及国外品牌的博格华纳、西门子等等,其知名度和产品力均不输于方正;而有自主研发生产电机的能力的某些企业又在以汽车平台总成的供应吸引战略合作商,汽车领域一旦强强联合作为某单元的供应商注定毫无竞争力。
所以个人认为方正的下坡仅是开始,在油转电之后汽车配套市场会出现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势不可挡的除非电动汽车叫停,方正的前景似乎有些迷茫。仅从汽车领域角度出发判断并不懂资本,所以仅供参考。
谢谢邀请!
简单说几句:
1、都是商誉惹的祸,方正电机2018年预报由盈利数千万变为亏损三四个亿,这是核心原因。在国外估计这种情况是可能会被起诉的,投资者寻求赔偿。但国内这种情况却多次出现,国内股市没有赚钱效应,惩罚机制不够是主因。
2、商誉从财务角度看是有点难处理,做审计的人倾向摊销,做评估的人倾向减值测试。摊销的好处是能对购并的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形成稳定,不利之处是会减少上市公司的报表利润。减值测试的利弊正好与摊销相反,如果并购顺利,不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照成负面影响,但一旦被并入的资产达不到预期的业绩则会对股价照成断崖式的下跌。这给了某些动机不良的上市公司有了恶意操作的空间:收购高溢价关联性资产,再在合适的时间披露业绩达不到预期,在市场剪普通投资者的羊毛;还可以和股东减持、增持挂钩等等。
3、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是信息不对称的,所以要以“后知后觉者”的思路方式考虑问题,要会逆向思考。
4、要观察企业管理者的“信用”,比如:上市公司长期的分红状况怎么样?主业经营在行业的地位如何?内部管理是否有序,高管变动是否频繁?历史上有没有被证监会、交易所指责等等。优良的上市公司其行为有连贯性,投机的上市公司同样也如此。
分两部分谈:为何盈利变亏损?方正电机是个什么公司?
一,为何盈利变亏损?
方正电机是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与北大的方正没有关系,是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2019年1月14日,方正电机公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原本在其三季报中预计2018年全年盈利6614.8万元—9260.72万元之间。这次公告下属两家子公司因受行业不景气影响,做出商誉减值准备,合并计提3.8亿元—4.6亿元,从而导致2018年全年亏损3.1亿元—4.1亿元。
所谓商誉减值,本质就是原来高价对外收购,收购完成后,发现买的资产不值,一家价值100万的公司,非要花费5000万去收购,结果就是亏损4900万,超高的收购价格部分,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商誉”,商誉减值,本质是说,买贵了,认赔,实际上,在收购过程中,大部分商誉等同于“冤枉钱”,也就是不必要花却被花出去的钱。
二,方正电机是个什么公司?
我觉得遇到这种情况,有必要了解这家公司是怎样的。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浙江丽水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四大块:家用缝纫机、汽车电机、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
2017年,家用缝纫机业务收入2.1亿元,占总收入的15.93%;汽车电子及汽车电机业务收入7.19亿元,占总收入的54.55%;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3.01亿元,占总收入的22.84%。
家用缝纫机是一个非常小的子行业,处于下滑阶段,西方人有的家里会备用一台缝纫机,国内太少。
汽车电机主要是汽车座椅水平电机,这块并非核心技术产品。
所以,在经济预期降低的情况下,这类公司首先受到影响,因为缺乏技术支持。恰好是缺乏技术支持的公司,总是将希望寄托于收购兼并,认为买到核心技术公司就翻身了,实际上买到的资产可能是包袱。
方正电机有过几次再融资,2013年再融资3.4亿元,2014年再融资2亿元,2015年再融资7.32亿元,2018年再融资4.11亿元方案待实施。
这是典型的频繁融资。每年一次。看起来资金小,但是加起来却不小。
最后总结一下:方正电机是做裁缝机出身,试图通过融资来实现介入新行业,目前看来,没有好的效果。打铁匠改做程序员,成功率太小。对于这家公司的决策的评价,两个字:草率。
厦门北八道操纵股票被证券会开罚单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我们先了解下背景资料,2018年3月14日上午,证券会稽查执法发布会上,证监会稽查总队通报了三起近期查处的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一起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两起操纵市场案,包括厦门北八道集团。
证监会通报,厦门北八道集团炒作“张家港行”、“和胜股份”、“江阴银行”三支次新股,筹集资金数十亿元。证监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出55亿元罚单,为证监会史上最大罚单。
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强烈的利好信号,意味着国家队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迈出强有力的一步。中国股市“造假”、“操纵”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若成本远高于其获利,就没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了。因此,今年证监会的55亿罚单,可以理解为是“动真格”的了。
背景资料:工商资料显示:厦门北八道集团是一家物流公司,注册于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25号,其法定代表人为何雪,持股比例为100%,监事林玉婷,注册资本5000万元。
从天眼关系图可以看出,北八道实际控制人是林惠惠及颂恩集团(香港)公司。同时,北八道参股控制企业多大8家。
罚得好,这些割散户韭菜的、操纵证券市场的,就应该被绳之以法,并且罚到倾家荡产。
3月14日证监会披露,厦门北八道集团涉嫌操纵张家港行、和顺股份、江阴银行三支次新股,北八道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利用数十亿资金,采用频繁对倒成交、盘中拉抬股价、快速封涨停等异常交易手法,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累计获利9.45亿元。
北八道集团利用300多个股票账户,100多台电脑,10多位操盘手同时交易,大量使用配资。在调查过程中,北八道集团高管及相关人员拒不配合调查,财会人员为销毁证据。
2016年以来,证监会不断开出大额罚单。其中证监会2017年以来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06件,罚没款金额73.24亿元,是2016年全年的1.7倍。2017年,ST慧球被罚数额史上最大达到34.7亿元,这在2017年创下A股最高额罚单纪录。
但没想到,这个记录在2018年3月就被打破了。对于北八道集团涉嫌操纵张家港行等股票的行为,证监会开出55亿元罚单,这也是目前为止证监会行政处罚历史上最高额的罚单。
可以说,市场短期可能被操纵,但没有一个人能够长期操纵着市场;庄家并不总是赚钱的,也有亏的很惨的时候。庄家收割了散户,但最终还是被证监会收割了。
监管层开出如此大额罚单,看得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这无不透露着,为了防控金融风险,金融最强监管时代的来临。
证券监督管理局对厦门北八道操纵股票案开出了证券历上最高罚单,反应了全国股民的心愿,同时也是国家要以铁的规则向一切违法者的宣战。对广大股票市场参与者是一次有实际意义的教育,這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春天快到了。
如何看待老股民刘坚操纵股价被处罚?
近三年时间、动用超2亿资金、操纵16只股票、获利60万,这位56岁的市场操纵惯犯在近日领了“没一罚一”的罚单。证监会最新的行政处罚书显示,2014年5月20日至2017年1月18日期间,刘坚使用本人账户通过在开盘集合竞价阶段虚假申报的方式,操纵“西部黄金”等16只股票价格,共计获利609,747.16元。
其实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消息,因为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打击中小投资者的,让许多投资者能看清股市里的浑水!中国的股市里存在的内幕交易和操控股价实在太多,对于股民来说这些强大的资金有着掌控股价命运的“权利”,而这也意味着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则是这个操控下的牺牲品!
如何看待老股民刘坚操纵股价被处罚?挪用2亿,只盈利60万?鬼信啊!!
更重要的是A股一直存在着一个处罚力度与违规操作获利不对等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有实力的人愿意去铤而走险的去内幕交易,或者去操纵股价!因为当你在股市里操纵股价或者内幕交易获得了几千万,甚至几亿的盈利后,面对的处罚仅仅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那么在这种不对等的力度下,当然会大大增强违规者的野心咯!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欣赏美国股市的制度的,在美股里只要你敢违规操作,只要你敢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甚至上市公司只要你敢违背道德,有所隐瞒投资者,那么轻则罚得你倾家荡产,重则让你终身入狱!!!
仔细查阅了证监会的处罚书后,思考A股感觉刘坚这事真算一大“奇迹”。好像股民一向都是韭菜,任由庄家宰割。但是刘坚居然由老股民进化为大户,操纵股价割起别人的韭菜来了。更神奇的是,他操纵股价的技术很简单,难怪交易所的大数据很容易就抓出来了。
先说说这个老股民是如何操纵股价的。他的手法就是在集合竞价时以涨停板价格挂单,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追涨停。然后在9:20前撤掉,这样可以避免成交。然后,在开盘半小时内逢高卖掉潜伏的仓位。说穿了,他根本没有操纵股价的能力,只是在集合竞价时假装挂大单追涨停吸引别人跟风追涨而已。从他的资金数额来看,参与竞价的资金大约有1000-2000万,潜伏仓位100-200万。每天收益约1-2万,多的时候可能近十万。收益根本不多。不过稳啊,慢慢搞,一年也可以搞个一百几十万吧,哈哈。思考A股认为,这种方法真的只有老股民才想得到。具体如下图所示,这是证监会处罚书的截图。
从证监会的的处罚书看,这个老股民56岁了,在近三年时间,累计动用超2亿资金,操纵16只股票,获利仅60万。最后被没收了60万收益并处罚了60万。按照2014-2017年的大盘,这种收益是偏低的了。不过比较稳健。当然,从处罚书看,他这种操纵方法不是全赚,也有亏损的。所以最后累计才赚60万。如果按照本金2000万计算,三年收益仅3%,已经远低于银行同期定存收益了。按照2亿的本金计算,收益更低。所以,思考A股认为老股民这招还是失败的,既违法又不赚多少钱。当然,也算过了把割韭菜的瘾吧。
从这个老股民的操作手法看,思考A股认为有如下三点启发。首先,那种看集合竞价追涨停的超级短线方法不太可取。老股民动用2000万不到就勾引别人追涨停了。成本基本是零,毫无技术难度,很多大户都做得到。所以,这种骗术估计很多人在使用。股市的水很深啊,散户不要再上这种当了。其次,这样操纵股价都是在10:00前卖出潜伏的仓位。说明10:00前往往是短线卖股的重要时间段,做短线的投资者要注意这个时间段。当然,如果追涨停也应该找在10:00后还封得住的,这样出货的可能性小些。最后,从操纵股价的难度看,集合竞价是最容易操纵的,其次是分时图,然后到日线和周线,月线等。一般来说,分时图和日线都比较容易操纵,大多数庄家都做得到。但是,周线图就比较难了,月线图更难。所以,投资者分析股价走势时,尽量用周线来分析,可能更准确些,被骗线的可能性小一些。月线分析更准确了。所以,老股民都是看周线月线操盘的多。
综上所述,思考A股认为刘坚这个老股民将操盘经验用错地方了,不知不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殊为可悲。有一定资金量的投资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从这个操作股价的案例看,分析股价尽量使用大一点的周期图,这样被骗线的可能性也小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操纵股票亏2.17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操纵股票亏2.17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