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津严查高考移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天津严查高考移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考户籍与学籍规定?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通知〉的解读》于今日(16日)正式公布。据了解,自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2021年11月初)开始,天津市高考报名条件由单一的“户籍”要求调整为“户籍+学籍”的要求。
天津市招生委员会按照“加学籍、分步式”的原则,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经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论证,制定了《通知》。《通知》中所列出的高考报名条件,与天津市原有高考报名政策相比,有两点主要变化:一是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的考生在报名参加高考时,应届毕业生增加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要求,并实行3年过渡政策;持外省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和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分别增加毕业年限要求,同样实行3年过渡政策。二是分别明确过渡政策期间及过渡政策结束后,户籍办理的截止时间。
另悉,天津市教委同步公布了《市教委关于做好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具有天津市户籍在外省市普通高中就读学生转学工作的通知》和《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两个配套文件。天津市16个区在各区政府(或教育)官网同时公布了转学工作方案,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可进行查看,或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首先,高考资格评定要以学籍为主,淡化户籍,避免户籍制度“画地为牢”。
按照高考方面的规定对任何地区均无例外: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但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过亿,全国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对于数字庞大的在外地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户籍和学籍不对称使得他们从高考起跑线上就没有获得公平的竞争机遇。实际上,这不但牵涉到教育公平,而且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在现行的“学籍+户籍”的高考管理体制下,移民二代正在成为没有归宿感的“无根的一代”。教育问题不解决,不让孩子们享受到平等教育,这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影响孩子融入社会,也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重学籍淡户籍,可以加强学籍管理,放宽户籍限制。具体讲就是,非户籍地考生要在暂住地参加高考,必须在暂住地参加中考、取得高中学籍,并在该地读满三年高中。首先,高考资格评定要以学籍为主,淡化户籍,避免户籍制度“画地为牢”。
按照高考方面的规定对任何地区均无例外: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但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过亿,全国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
对于数字庞大的在外地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户籍和学籍不对称使得他们从高考起跑线上就没有获得公平的竞争机遇。
实际上,这不但牵涉到教育公平,而且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在现行的“学籍+户籍”的高考管理体制下,移民二代正在成为没有归宿感的“无根的一代”。
教育问题不解决,不让孩子们享受到平等教育,这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影响孩子融入社会,也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重学籍淡户籍,可以加强学籍管理,放宽户籍限制。
具体讲就是,非户籍地考生要在暂住地参加高考,必须在暂住地参加中考、取得高中学籍,并在该地读满三年高中。
天津高考移民靠谱吗?
天津高考移民还是很有优势的,本科录取率和985重点录取率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而且现在想来天津参加高考的途径也比较简单,有“海河英才计划”可以实现。所以,最近几年天津高考高分考生中外地考生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
针对此次天津发布的高考新政,外地考生应怎样选择?
对想入户就读的,建议如下步骤:
1、高中阶段的,趁早办好入户手续,过渡期内完成转学。符合过渡期的一年、两年学籍要求。根据户口区域,联系本区接受转学的学校,多打电话多咨询想去学校,还可以问教育局哪几所接受转学。根据各个学校要求,进行转学考试。建议多报几所,好的次点的都报,分别参加考试,根据成绩择优进校。
2、初中阶段的学生,入户后根据所在区,随机分配学校,义务教育,肯定有的上,但学校不一定好。注意所在区的重要性,下一步考高中,有的是有区域限制的,并不是所有学校高中都能报。
3、进民办高中。缺点费用大,优点限制少,各学校收费不一,家长预估十万每年。学习的好处是抓的紧,好几所民办高中口碑都不错,得家长多花时间了解,去对比。也要考虑民办高中一些副作用,比如学生之间金钱攀比。
以上大概情况,如要了解更多,请留言问询,我将全心解答。
天津最近发布的高考新政,外地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能低估天津这次打击高考移民的决心
以往说狼来了,但狼始终没有来。然而,高考移民在某些省份愈演愈烈,这不仅引起大家对高考公平的质疑,还容易引爆社会舆论,甚至引发官场地震。天津教育系统的官员,不是不知道症结所在,而是此前有些方面心存疑虑。
因为,户籍+学籍的双限政策,的确能够彻底堵住高考移民。但是,作为外来人口占比很大的天津市,有一部分学生是随父母工作地来就读,这些学生中的一些优质生源,可能因户籍原因不能在天津参加高考,天津也因此会流失部分优质生源。
即便如此,在利弊权衡中,天津作出了"双限"的政策,肯定是官方和民间形成共识的结果。我们丝毫不能低估天津紧接着执行双限政策的决心。
换句话说,在天津双限政策面前,外地考生一定不要心存幻想!
(二)不符合双限政策的高中学生,抓住秋季开学机会做出决断
1、今秋读高一的学生应该好办,开学时回到户籍所在地省份就读。
2、今秋读高二的学生问题不大,开学时回到户籍所在地省份就读。
有人说,有可能回到户籍地后,今后高考仍然成问题。但这种情况极其罕见。转回本省就读的学生,可以先咨询当地的一些政策。
3、今秋读高三的学生,可以在天津毕业后再回本省参加高考。也可以今秋回本省读一年参加高考。
总之,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是板上订钉子的事。
的确,双限政策给部分考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是,只要有改革,就会有阵痛。
我推测,利大于弊的高考双限政策,将会逐步在一些省份实行。天津只是在全国开了个头而已!
对高中阶段已经给了缓冲期:
1、明年高考的今年八月份有一个统一安置考试,请各位根据自己户籍所在区域的教委联系具体情况,以免错失最后时机!
2、新高一上学期不接收转学生,所以关注寒假前统一安置考试时间。
3新高二也有安置考试时间,需要提前联系教委确认时间。
对于现在初中阶段的,会有两极分化的现象:
1、今年开学新初三的会比较难选择,因为面临着转学就没有平时的体育分18分,这样中考直接就会少了18分,对于孩子相当不利。还有面临补地理和生物的会考,一下子学习压力山大,如果补课还只能平时下课的时间,周六日双减后没有地方给补习文化课。所以大家慎重考虑吧!
2、初中新初二的转学也面临着不能参加会考的问题,但好在体育成绩不会相差太大。
河南考生落户天津的利与弊?
利大于弊,有利的地方是天津市高考考生人数全国最少,2021年全国高考考生5.8万人,天津市本科录取率92%,而河南考生将近130万人,录取率33%,而且天津市的本科和专科院校将近50多家,河南除了郑州大学是211学校外,其余学校很一般。
弊端是天津市的学习环境相对于河南比较轻松,竞争压力不是特别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津严查高考移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津严查高考移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