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99年 粮食总产量?
1999年,农业生产继续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
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08亿吨,比上年减产397万吨,减产0.8%。其中,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570万吨,秋粮由于入秋以后北方地区旱情较重,减产较多。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糖、黄红麻减产,其他均增产。受播种面积调减因素的影响,全年棉花产量为383万吨,比上年减产14.9%;糖料产量为8400万吨,减产14.2%。油料、水果和茶叶等作物产量继续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6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水果产量6100万吨,增长11.9%;茶叶产量68万吨,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全年实际种植面积13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
畜牧业和渔业继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5953万吨,比上年增长4%;水产品产量4100万吨,增长5%。
植树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0万公顷,同时,退耕还林(草)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农业防洪抗旱能力增强。
全国出现洪水粮食会紧缺吗?
全国出现洪水一般不会导致粮食会紧缺,因为虽然全国出现洪水,也只是局部的地方农作物受损,对全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况且通过灾后恢复,抢种一些作物,也能弥补一些损失。
中国主粮充足,不会紧缺的,从数量上看,中国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的数量是足够的。不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预计大豆的供给问题会是今年中国粮食的一个"坎"。
中国进口的主粮并不多,主要是工业用粮、种子用粮、饲料用粮等。中国有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库存的量非常大,可以应对危机。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会
天灾无情,洪水来袭时,寸草不生。由于今年气候异常,许多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平均水平,导致河流水位剧增,沿岸农田被水淹没。秋粮在生长期正值关键时刻,洪水的到来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受洪水灾害的影响,许多农田面临庄稼凋零、粮食浸泡的情况。这无疑对秋粮产量造成了严重冲击。
洪灾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还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大米产地被毁,这不仅意味着当地农民的经济来源受到打击,更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短缺,影响全国的粮食安全
今年的洪水灾害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局部可能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洪水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稻田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例如:黑龙江吉林农业带的稻田是主要产业之一,稻田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然而,洪水的侵袭使得大片的稻田被淹没,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这将对当地农民的生计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对粮食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不会
辽宁盘锦、阜新等9市洪涝,12.15万公顷农田受灾,一些地方对于粮食的种植就面临着危机。虽然对于这些地区来说,粮食的生产是困难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国人民就会面临着粮食危机,毕竟对于这些地方而言,河南才是粮食大国。众所周知,河南 的众多粮食的种植不仅满足了河南 人民内部的温饱,还向众多的省份进行出口,这也就导致了河南 维持着中国众多人口的粮食。
秋粮收购超一亿吨是从哪里来的?
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秋粮收购超一亿吨是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2023年,全国粗粮收获接近尾声,各地秋粮已陆续上市,目前已收购超一亿吨的秋粮。这些秋粮都是从全国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
2019年玉米前景会怎样?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过完春节也就要考虑春耕了,不过节后对于农民来说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种植什么?鉴于2018年玉米价位节节升高,不少农民对于玉米的种植前景充满了期待,作为和玉米同属于夏季作物的大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也自然成为了玉米之外的竞争对象,而其中尤其是以大豆的竞争力最大,那么今年春耕究竟是种植玉米还是大豆呢?下面科学兴农就来简单的谈一下。
玉米前景越来越好
首先让大家吃一颗定心丸,今年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相对于2018年而言只会好不会差!为什么这么确信呢?主要还是源于今年玉米价位越高越高,而玉米价位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利空在未来可能会导致玉米价位大幅度下跌。科学兴农这么说并非是盲目自信,主要利用有一下几点。
首先,临储库存量大幅度下滑,拍卖动力不足,对今年玉米市场难以形成较大威胁。参照我国玉米年度需求2.6亿吨左右的态势,我国玉米库存储备量维持在4000-6000万吨属于正常供给水平,而当玉米库存已经回落至8000万吨上下,从拍卖动力看,同去年相比已经大大降低。很难再形成如同2018年一般的拍卖量,对于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太大,在物价普遍上涨的当下,玉米价位也不会有什么下跌空间。
要不要种玉米?
尽管种植玉米经济效益在稳步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种植大豆等其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也同样在稳步提升,当然最为典型的就是大豆,这倒不是说大豆价位在提高,从科学兴农所了解的信息看,近一年的大豆价位走势甚至还在走低。但是在我国大豆供给趋紧的情况下,大豆补贴在2018年骤然大幅度提高高达320元每亩,这样的补贴额度可是我国其他任何作物都难以享受到的。而这也大大刺激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在今年元月15日,农业农村部发出了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调查报告,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今年大豆补贴,但是从国家对大豆的重视程度看补贴力度即便不如去年也不会太低。
不过毕竟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大豆补贴信息,但是玉米价位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持续走高这也是大家所能够感知的,因此科学兴农认为在国家没有明确的补贴表态前,建议您再观察,不要急着购买玉米种子或者大豆种子。
综上来说,科学兴农认为今年种植玉米还是比较有前景的,玉米种植整体比较简单,相对而言并不复杂,而大豆病虫害也比较多,不如玉米那般那么容易管理,加上目前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又比较可观,建议您在大豆补贴消息出台前,再做观望。
2019年玉米前景会怎样?
目前,2019年的1月份即将过完,春节也即将到来,玉米市场在经过2个月的持续走弱行情之后,当前总体上已经趋于稳定,其中,东北产区的深加工企业玉米折标后挂牌收购价多在1550-1750元/吨,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价格在1930-2040元/吨,东北港口新玉米主流收购价1815-1835元/吨,南方广东港口主流成交价1960-1980元/吨。春节后,玉米市场价格的前景如何,也决定了产区玉米种植的前景。尽管市场上对玉米后市的预期已经从之前的看涨转变成了谨慎看好,但相比来说,玉米品种依然是种植前景比较好的主粮品种。
一、年后的玉米市场价格,预计将会呈现震荡走强行情。
一方面,市场购销在年后的缓慢恢复中,需要面临东北部分地区农民手中还有较多粮源,且在气温逐渐升高下的出售压力较大的情况。这期间,预计玉米价格也将会以小幅震荡行情为主。市场收购主体会在收购过程中逐渐试探国家政策的实际支撑力度和农民卖粮的心理。
另一方面,根据国粮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家粮食局前期公布的做好东北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精神,他预测临储玉米拍卖的时间将会推迟,拍卖底价也可能会上调100元/吨。这一消息无疑将会利好春播前的玉米市场行情。
再者,玉米消费需求有喜有忧,喜得是深加工产能的扩张,以及需求将在年后逐渐回升,对玉米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忧的是猪瘟疫情影响可能远超预期,生猪存栏水平的大幅下降,将明显抑制饲用玉米的需求。
二、预计2019年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将会受到考验,特别是东北地区,有可能会继续减少。
主要的原因,一方面2018年12月份以来的玉米价格持续下跌,2个月累计最高跌幅达到220元/吨,目前的价格水平已经处于低位,甚至局部跌破了包地种植的成本,那么如果年后玉米价格没有明显的上涨行情的话,生产者的种植玉米积极性很可能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国家在加大力度推进国产大豆生产,特别是农业部门公布的大豆振兴计划,除了落实2019年国内大豆面积继续增加1000万亩之外,相关的补贴标准等措施,预计将会在春节后出台,那么也将会提振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综上述所,2019年国内玉米的前景粮小咖依然是看好的,虽然市场价格走势面临着临储玉米拍卖和非洲猪瘟的双重打压,但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减产,再加上库存水平大幅下降,导致国内玉米供需形势出现根本性的扭转,这是不争的事实。后期随着农民手中粮源的逐渐减少,特别是剩下的余粮多是品质好、且自然晾晒的,加工企业在粮源渠道偏紧的情况下,提价收购也将在所难免。
2019年玉米前景会怎样?
供不应求的局面、上涨成定局,在18年里玉米的价格波动以及行情可以看出,19年里玉米的前景十分广阔,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编者家里也是玉米的种植大户,对玉米的行情及波动也算是有所了解。
编者就18年的玉米行情,对2019年的玉米表述如下几个观点:
1、未雨绸缪,提前分析玉米的行情及价格波动走势,如今的玉米各个收购商和贸易商炒作的行情,也就是说这个前期的预估行情十分关键,可以在玉米开启行情的大趋势下积极作为,可以根据行情增加、减少玉米的轮种面积,这种及时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可以让自己换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2、对玉米的出售价位选择上,出售的价位尽可能元喔高点,而且顺应形势不要一味的惜售,根据行情及时出售玉米,让种植的利润落袋为安。比如,总想着玉米能卖上最高价,殊不知何时才是最好点位呢?一般来说玉米一年中有两个适宜出售的时间,分别是春节和初入冬时节,因为5-10月份有临储玉米拍卖,会导致玉米价格涨不上去、跌不下来。
3、玉米因质定价和因地而异。比如同等14%含水量的玉米东北地区的售价比华北地区偏低1毛钱左右。因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偏北,导致玉米生长期间适宜的温度天数少,导致玉米的成熟度不佳,在零售市场上卖不到高价。
4、合理安排玉米轮种、播种,看到玉米涨价了不要盲目跟风种植。现如今虽然玉米的消费缺口依然存在,但缺口的二三千万吨占比并不大,也并没有影响到十分的严重地步,编者认为适度的玉米消费缺口对于价格而言是好事。
2019年以东北黑龙江为例,玉米的前景会更加广阔,原因在于本地对玉米的消化能力大大提高,带动了对玉米的消费量。比如现价的玉米每吨1600元(折合每斤8毛左右),预计19年里会上涨至每吨1750元以上,涨幅会在10%以上。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秋收在望,粮价走势如何?粮食供应稳定吗?
秋收在咱们北方地区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土豆,大豆等!能作为秋粮的应该是玉米,所以豫东小农在这里就跟大家主要谈谈玉米的价格行情的走势吧!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今年玉米的价格行情走势不错,特别是今年玉米的价格终于突破了1.0元每斤。但是随着秋收季节的来临玉米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下滑,但是却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也许大家对于玉米的收获更多的是关注到了东三省的玉米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减产减收的情况,但是对于我们华北地区,华中地区的夏季玉米来说今年玉米的收成要远远高于去年。可以跟大家看看俺们这里的玉米长势和收成。
对于题主说的粮食的供应应该不会出现困难,虽然说今年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这里的冬小麦的返青期管理受到了影响,但是对于产量的影响不是太大。比如说我们这里的小麦亩产量基本上在950--1000斤之间。因为我家的小麦也是在前几天才卖的,3亩地2850斤略低于2019年。
毕竟随着这几年咱们国家的农业种植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化肥和农药和使用,冬小麦的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咱们国家对于可耕地1.8亿亩红线的保护,咱们国家的粮食在收获以后每年都能够维持14亿人吃上一年半载,再加上国家的储备粮,所以对于粮食的供应应该是充足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