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这能持续吗?空间多大?
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还能持续吗?空间多大?
近期1905合约将在1830—1865元/吨区间整理。行情来临时,挡也挡不住。眼下的玉米行情上涨正当时,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华北等地,玉米价格最高每吨涨了30元以上,以至于让众多的玉米收购商和种植农户认为新一波的涨价通道已经开启。真的是这样吗?听编者给大家分析一下:
上涨是有地区差异性,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等地,一般华北地区的玉米上涨速度更多一些,涨幅更大一些,这主要考虑的是对玉米的消费能力分析的,特别是春节前数日里,玉米的需求量导致价格突飞猛涨。
对于后期的玉米价格能不能出线持续上涨的趋势,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售粮的进度、玉米库存量变化以及玉米的种产量。首先,玉米的出售进度,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较高,种植农户对玉米的出售呈积极的态度,玉米出售占比7成左右,而东北地区在各方面影响下,出售进度缓慢,仅仅占比3成左右,假如后期的东北玉米出售仍旧惜售心理,那么玉米价格会持续上涨下去。
第二,分析19年的玉米轮种面积,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影响,整体来看正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期,鼓励种植大豆和经济类作物,很多的土地在农户手中选择种植其它作物,导致传统的玉米种植不再吃香。虽然在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科技增产的幅度比减产的幅度底,这就为后市的玉米价格上涨提供了良好机遇。据了解,近几年玉米的产量每年减少约一千万吨左右,消费不断增加预测19年能达到2.5亿吨,无形中给玉米价格上涨行情带来了动力。
至于后市的玉米涨幅空间会多大,这是编者难以预测的事情,以17、18年的行情来看,19年里华北地区每吨均价会相继突破2000元,部分地区突破2100元的关口。东北地区均价每斤突破0.9元,甚至1.0元的关口。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这能持续吗?空间多大?
年后随着部分用粮企业陆续开工收购,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相比年前出现上涨行情,有的企业上调幅度达到30元/吨,个别企业甚至连续上调玉米挂牌价格。其中,截至2月12日,黑龙江伊品实业挂牌价1640元/吨,上涨30元/吨;依安鹏程挂牌价1650元/吨,也比年前上涨30元/吨。山东的寿光巨能金玉米挂牌价1970元/吨,比前天上涨了12元/吨;潍坊天力药业连续两天上调玉米挂牌收购价,目前是1974元/吨,累计上调了16元/吨。辽宁的港口玉米价格也稳中略涨,其中鲅鱼圈港口2018年产玉米主流收购价1810-1820元/吨,比昨日上涨5元/吨。
根据粮小咖的了解,最近几天虽然挂牌收购的企业在不断增加,玉米价格也出现了小幅波动行情,但大多企业的报价与年前持平,而且基层农村市场春节氛围仍较为浓厚,农民卖粮还未开始,由于部分企业库存下降,特别是华北部分地区春节期间也没停产,因此提价收购的意愿比较强。
短期内来看,随着基层玉米市场购销的逐渐恢复,预计玉米价格总体仍将以稳中反弹回升行情为主,但部分地区因为供需关系不匹配,玉米价格也将出现小幅涨跌相间的行情。这其中,东北部分地区特别是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地趴粮在年后仍面临一定的集中卖压,这就需要国家粮食部门尽管推出年前公布的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相关“落地”措施,以避免出现“卖粮难”的情况;其他大多产区经过年前的集中出售之后,再加上2018年产区受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玉米单产下降,农民手中的余粮水平已经有限,而且大多是品质较好、存储条件也较好,出售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基于此,预计在临储玉米拍卖启动之前,粮小咖认为国内玉米价格将以震荡反弹回升行情走势为主,但幅度上会受到猪瘟影响下的饲用玉米需求偏弱、中美谈判下的进口预期最终确定及临储玉米拍卖成本价等的抑制。
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能持续吗?空间多大?你说没错,当前部分用粮单位开始收粮了,同时价格也明显比年前高了些,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的,具体空间多大,这个要看供需情况的。
近期用量单位收粮价格显示,玉米价格较年前大部分都略有上涨的,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必定年前因为变现过节等,玉米该买的都买的差不多了,尤其东北含水量高地趴粮在节前形成售粮高峰,农民手中存粮应该是不多了,而且还都是含水量低品质比较好的玉米,所以在玉米价格不能上涨情况下,他们还都是会应该继续进行存储观望,而不是急于销售的。因为年前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加之用粮单位谨慎购粮,意愿不强,随着开工消耗,必定会进行购粮补库,但是市场存粮总体明显不多,而且近期也有消息显示,玉米临储拍卖时间会比往年推迟,所以对农民手中存粮在玉米临储拍卖前将是用粮单位重点抢购对象,加之预计玉米临储拍卖价格也会每吨比当前上涨100--150元左右,甚至还会出现强拍行情,因此对于农民手中玉米价格上涨无不利好的。加之受春季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养殖业对玉米需求量也会增加,必定也会减少玉米出售及饲料增加,但是近期可能农户于粮商直接还会有一段博弈期,当农户看到价格上涨而大量出售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及持续力度将会减弱,但若农民惜售,而随用粮单位需求增多,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及持续动力也就不断增强。不过随温度升高,及春耕备耕需要等,个人预计玉米价格上涨有可能维持在每斤价格一元左右。
因此,玉米价格近期上涨将是玉米临储拍卖上市前的一个趋势,具体空间大小要看市场供需关系而定。
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能持续吗?空间多大?
春节过后,东北、华北等地的玉米收购企业陆续开秤收购,由于春节刚过,玉米上量不足,购销比较清淡。但是从2月10日、11日两天的行情看,玉米市场出现了一些上涨的苗头,10日华北地区天力药业和福洋生物两家企业上涨,11日华北地区的天力药业、沂水青援、福洋生物三家企业上涨5厘,寿光金玉米、希杰聊城生物、临清金玉米三家企业分别上涨6厘、7.5厘和8厘。黑龙江伊品生物上涨1分5厘,达到每斤0.82元。同时,北方的大连港鲅鱼圈港每吨上调10元。这些地方的上涨,让大家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关于进玉米价格上涨是否有持续性的问题,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从现在的长势看,对行情的判断可以更积极一些,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有可能就此上行,但是东北地区由于年前出售的玉米比往年少大约1400万吨左右,同时剩下的玉米“地趴粮”较多,过正月15之后的高温如期而至,或许会出现一个卖粮的小高峰,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大概率会有短暂的回调。总体上看,过了2月末,不管东北还是华北,或者是全国其他地区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二、关于玉米上涨空间的问题,也可以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如果行情进展顺利,在4月中旬之前,全国玉米均价在目前的价格基础上,有可能会上涨5~8%左右,就是每斤涨个6、7分钱概率较大。预计东北地区玉米主流价格有可能会达到0.85~0.95之间,华北地区玉米主流价格有可能达到0.95~1.0元一线。
三、作为我们农民朋友,虽然今年玉米缺口增加,库存量也低于去年,受中美贸易关系趋暖、玉米替代品进口、以及2018年竞拍陈玉米的企业目前库存依然偏高等实际,上半年的玉米上涨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分析认为主要上涨阶段应该在8月份之后,因为到了8月份之后,新玉米新粮青黄不接、陈粮拍卖也接近尾声,玉米市场供应偏紧,加上今年,因为振兴大豆计划实施玉米产量下降预期的影响,玉米价格会出现震荡攀升,预计年末达到1.05~1.10元/斤可能性较大。
总之,近期的玉米价格上涨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也为大家出售玉米创造了条件,手里有粮的还是那句话,好粮留到3、4月份卖,地趴粮、潮粮应该抢在正月15到正月20这个回暖期前出售。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2月11日,山东地区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上调幅度10—20元/吨,给年后的玉米交易似乎迎来开门红,年前没有卖玉米的农民,看到这样的情形会觉得有点欣慰,更希望玉米价格能再涨点。2月12日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调10元/吨,北方港口价格出现了10—20元/吨的下调,其他地区玉米价格没有什么波动,黑龙江地区标准水分的玉米价格为0.76—0.83元/斤,吉林玉米价格为0.82—0.87元/斤,辽宁玉米价格为0.84—0.88元/斤,山东玉米价格为0.91—0.94元/斤。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出现上涨,能否持续?有多大的上涨空间?微尘微视界认为当前部分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还不具备代表性,毕竟还没有恢复年前的正常交易水平,很难具备持续性,上涨空间也不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试探性上调收购价
年后玉米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收购,但依然还有企业未开始,目前部分地区出现上调玉米收购价的情况,但这还不具备代表性,只是部分企业的试探行为。通过小幅度上调收购价,一方面可以尽快达到补库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试探当地的市场情况,看看农民对这样的上涨是什么反应,以便后期做出更有利的抉择。还有对于生意人来说,年后开工有着开门红的习惯,图个好兆头,适当的小幅度上调收购价,也是在承受范围之内,后期完全可以赚回来。
二、农民年后卖粮还未明显增加,粮贩还未完全进入状态
虽然过年法定假期已经结束,但在农村很多地方仍在过年的氛围中,很多农民还没顾得上卖玉米,一般要等过了元宵节,农民才会把重心放在卖玉米上。包括一些粮贩也是一样,很多还未正式进入状态,观望的居多,部分地区上调玉米收购价,但在实际过程中,会发现卖粮的农民少,有的农民想卖粮,却发现没人来收,出现了典型的有价无市。在供需双方还未完全进入状态的情况下,这一两天的价格可以说难说明什么问题,反而容易造成一定的假象,等农民真正大量卖粮时,往往会出现下跌的格局。
三、地趴粮年后将迎来售粮高峰,短期玉米价格难上涨
年后大部分农民还没开始卖粮,但随着玉米交易市场陆续恢复正常,部分农民也会开始积极卖粮,因为部分粮源放不住了,得及时出手,万一出现质量问题,损失就比较大。为何说短期玉米价格难上涨,主要原因就是地趴粮,年后将迎来地趴粮售粮高峰,短期玉米供应量会加大,而市场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就容易导致玉米价格上涨乏力,不排除部分地方玉米价格出现下跌。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售粮心态是发生变化的,想急于变现,粮贩就会变为主动,有的粮贩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会趁机压价,多半会说水分不达标。
四、玉米饲料需求仍未恢复,需关注补栏情况
非洲猪瘟出现后,生猪存栏量连续几个月出现下降的情况,这对玉米饲料需求影响不小,如东北地区,玉米总产量偏高,而生猪价格并未上涨很多,价格在5—5.6元/斤,养殖户观望情绪较多,补栏意向不强,这些因素也制约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南方销区虽然生猪价格相对好些,但非洲猪瘟还未完全消失,特别是近几次规模养殖场出现非洲猪瘟,让不少养殖户胆怯。年后养殖户的补栏情况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如补栏积极,必然会带动玉米价格上涨,如补栏一般,玉米价格将上涨乏力。
总之,年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出现上涨,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更希望这种势头能继续,但实际上恐怕有点难,售粮高峰期还未到来,玉米市场交易也为完全恢复。如果年后想卖粮的,而且当地正好有条件卖,不妨在深加工企业补库需求时择机卖粮,价格会相对好些。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上涨,能否持续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秋粮收购超一亿吨是从哪里来的?
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秋粮收购超一亿吨是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2023年,全国粗粮收获接近尾声,各地秋粮已陆续上市,目前已收购超一亿吨的秋粮。这些秋粮都是从全国各大农业生产区收购回来的
全国出现洪水粮食会紧缺吗?
中国主粮充足,不会紧缺的,从数量上看,中国的水稻、小麦等主粮的数量是足够的。不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预计大豆的供给问题会是今年中国粮食的一个"坎"。
中国进口的主粮并不多,主要是工业用粮、种子用粮、饲料用粮等。中国有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库存的量非常大,可以应对危机。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不会
辽宁盘锦、阜新等9市洪涝,12.15万公顷农田受灾,一些地方对于粮食的种植就面临着危机。虽然对于这些地区来说,粮食的生产是困难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国人民就会面临着粮食危机,毕竟对于这些地方而言,河南才是粮食大国。众所周知,河南 的众多粮食的种植不仅满足了河南 人民内部的温饱,还向众多的省份进行出口,这也就导致了河南 维持着中国众多人口的粮食。
全国出现洪水一般不会导致粮食会紧缺,因为虽然全国出现洪水,也只是局部的地方农作物受损,对全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况且通过灾后恢复,抢种一些作物,也能弥补一些损失。
会
天灾无情,洪水来袭时,寸草不生。由于今年气候异常,许多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平均水平,导致河流水位剧增,沿岸农田被水淹没。秋粮在生长期正值关键时刻,洪水的到来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受洪水灾害的影响,许多农田面临庄稼凋零、粮食浸泡的情况。这无疑对秋粮产量造成了严重冲击。
洪灾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还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大米产地被毁,这不仅意味着当地农民的经济来源受到打击,更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短缺,影响全国的粮食安全
今年的洪水灾害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局部可能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洪水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稻田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例如:黑龙江吉林农业带的稻田是主要产业之一,稻田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然而,洪水的侵袭使得大片的稻田被淹没,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这将对当地农民的生计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会对粮食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秋收在望,粮价走势如何?粮食供应稳定吗?
多谢邀请!我是农民,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今年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在合理区间。今天我去我们当地水稻田拍视频,今年水稻产量不会减产,疫情防控和旱涝灾害没有逆转粮食生产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比上一年度增加24.2亿斤,早稻产量546亿斤,比上一年度增加20.6亿斤。目前中稻开始扬花授粉,生长发育良好,也会是个丰收年。
一、玉米价格开始回调,新玉米开始上市了
目前玉米价格在2300元/吨,较7月份2600元/吨下降了300元/吨,每年新玉米上市都是“高开低走”行情,玉米价格下降对农民来讲不足为惧,玉米开始上市,市场供应量增加了,当然玉米价格会回落一点。截止8月底,稻谷、小麦、玉米平均每百斤122.4元,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7%。今年秋粮播种面积12.84亿亩,我们的秋粮种植比去年多500万亩,今年粮食又是个丰收年。年内粮食是集中上市时间,囤货商要出货,拍卖粮食要交割转库,农民收获粮食要出售,因此市场粮食会多起来,供大于求,价格也会回落,但到农民手中粮食销售接近尾声的时候,市场投放量减少,粮食价格又会反弹一波,大概在每年12月——来年元月份。
二、我国粮食库存充足,物流派送网点已经建立完善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中华民族有积谷防饥意识,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传统忧患意识。因此,我国水稻、小麦库存充足,成品粮食也够我们吃上半个月。我国已经构建起完备的粮食物流派送网,即使遇上突发事件,也能快速反应,及时送达粮食。我们的粮食还是自给自足,我们的饭碗还是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今年粮食总产量仍然在6亿吨以上。我们粮食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即使上涨一点,消费者也是可以接受的,粮价30年没有上涨了,可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037万元了,粮价上涨一点,我国居民完全可以消费得起的,农民也能增收。当然,粮食不可能出现非理性波动。我们没必要屯粮,也没必要恐慌,我们当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我们的粮食供应是“紧平衡”,我们的青少年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危机意识,舌尖上浪费严重。我们应该倡导厉行节约,反对舌尖上浪费。每年我们浪费粮食1000亿斤,在收割、运输、销售、加工环节中浪费700亿斤,足够3.5亿人吃一年了。中华民族有节俭光荣传统,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俭以养德,俭能补拙,俭可持家。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农民再怎么增产,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努力,也经不起14亿人口浪费啊!现在种植粮食的农民都是“5060”人员了,希望年轻人赶快回来投身粮食生产!当农民光荣,袁隆平院士也是农民身份,他也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敬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现在已经到了中秋,天气慢慢的变凉了,可以说秋收再旺,好多农民在地里抢收粮食,这边今年雨水比较多,使得秋季收获比较的困难。
今年应该是一个丰收年,但是由于雨水比较多,大部分粮食是减产的。所以今年粮食价格总体行情非常好,而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比如玉米的价格,现在有前几天1.5元每斤上升到1.09元每斤,这收购价市场上已经达到了1.15元每斤。所以今年的粮食行情非常的好,价格走势偏理性的上涨。
对于我国的粮食供应方面总体上来说是充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国的夏粮小麦收获了2600多万吨,比去年增产0.9%,所以都可以保障我国粮食供应安全。
现在已到了中秋,地里的粮食总体上来说,已经获得了丰收,特别有些地方的玉米每亩收获超千斤。总体上来说今年秋季还是能够收到粮食的,所以在粮食供应方面还是充足的。
再加上我国储备粮非常的多,至少小麦储备粮有7000多万吨,玉米储备粮有6000多万吨,稻谷储备粮有1亿吨,当然还有其他的粮食储备。所以目前我国的粮食供应是稳定的,也是安全的。
世界粮农组织宣布,世界上有44个国家出现了粮食饥荒问题,这并不代表着我国出现粮食饥荒。但是大家一定要节约食用粮食,不能浪费每一粒粮食。毕竟我国每年浪费1000亿斤粮食,这是3.5亿人一年的口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国秋粮收购1亿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