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985本硕月薪30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985本硕月薪30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高校读研或中科院读研的工资待遇都怎么样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大部分院所会分等级,就我们院一年级b档3000,二年级3300,a档多两百,二年级转博后再多三百,四年级,五年级b是4000,4500,5000,a档多500,此外学业奖学金整个中科院学生会多3000一年,所在地还有各种补贴高温费之类的,市政府还是中科院会发放精神文明奖之类的一年4000,出差多的话差旅费也很可观能上万,导师有时也会发放绩效奖励。此外还有奖学金不过这个很难名额极其少,而且大家成果都很优异,奖学金在科学院几乎拿不到,这个在大学比较容易。像厉害的所或重要的所会工资会高一点物理所,有机所啊这类的工资会比我们一般薪资水平的高上几千,还有饭补之类的其他补贴,也还有一些穷的所给的就比较少,像动物所最高的时候也不足4000
尽管现在资讯很发达,但在考研这件事情上,似乎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大学,还可以去各种研究所念研究生。
这些研究所,隶属于不同的单位,比如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等。其中,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最多,招生规模也最大。
中科院在全国各地,分布着一百多个研究所,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其中北京研究所最多,大概有60多个,剩余的则分布在祖国各地。这些研究所每年总共招收研究生将近10000人,超过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中科院的研究水平自不用说,那是我国科研的国家队。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国科大现在也招本科生,但每年仅仅只招400人左右,而这400人大多数毕业后还要出国、或者直接参加工作,剩余的能去中科院读研的也就那么一两百人。这是什么意思呢?考过研的都知道,外校考研,最怕遇到土著,在招生过程中,本校生享有极大的优势。中科院自己的本科生少,在招生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歧视外校考生的问题,无疑是最公平的竞争舞台。
再者,国科大成立以后,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统一归口到国科大和中科大。关于归口问题,比较复杂,只谈一点,那就是研究所的毕业生,要么拿国科大的学位,要么拿中国科大学位。相比于考研直接上中科大,考上京外的一些研究所,难度要小得多。
最后一点,读研期间的待遇问题。不同研究所待遇是有差异的,但总的情况来看,研究所的待遇比高校高。985院校的研究生,每月能拿到的补助在1000元左右,但部分研究所却能给到3000元左右;至于博士的,很多高校补助水平为每月2300,而有的研究所能给到5000元,比出去直接工作还强。
说这么多,并不是让大家都去考科学院的研究生,而是希望大家知道:考研并不是只有大学这一条路径,还有许多其他选择。埋头复习固然重要,但也得多多收集信息,有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中科院读硕士的话,每年学业奖学金会抵消你的学费,百分百覆盖。
每个月还会有至少1500以上的补助,有的富裕的所甚至四五千一个月。基本经济独立是没问题了。
在高校的话,部分学校的奖学金能抵消学费。每个月补助也分学校,大多数学校挺少的,远不如中科院。
两者区别的话,如果你听到过中科院没有大学氛围更像工作这样的言论,完全是偏见。其实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全取决于导师和实验室的氛围,在大学碰上一个拿你当免费劳动力的导师,也是很惨的。不过大部分中科院研究生研一统一在雁栖湖校区学习和高校一样。研二研三回研究所,的确没有大学的环境了……
大家好,我是高考专业那些事。感谢悟空问答。
今天借这个悟空问答案,说一下研究生待遇的问题。
咱们研究生一般都是快30了,经济不独立。吃喝拉撒在向父母多要也不好意思了。
因此研究生待遇问题其实是一个大家考研究生选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可以进入,一般考研究生有三个很重要的选择需要考虑,
第一就是考什么样的大学,尽可能选好的大学,比如这个清华北大,c9。今天这个985,还有顶级的211。
第二就是这个专业怎么样? 研究生仅次于上一个问题的重要问题:尽量选好的专业,不要学那些环化生财之类专业。
学电子,计算机了互联网,电气工程等热门就业待遇好的专业。
在满足前两个条件下,就要考虑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个研究生待遇怎么样?是自带粮票还是包吃包住,给老板给的钱多,这个我们考虑很重要。
研究生待遇的问题。
我在2003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老板还算可以,每一个人一个月给了500块钱。
然后学校里边儿研究生补助,我们公费一个月是大概300块钱左右吧(忘了。毕竟这个十三四年了。)
我一个月800块钱,基本上生活费也马马虎虎吧,如果没有个额外开支的话,吃喝是够了,如果泡妞的话就不够了
而有的老板,有的老板一毛钱都没有,真的是一毛钱都没有,
特别当年不是公费研究生这个那个,这生活费是完全自理,而且学费是要掏的哦
当年我是公费研究生,这个学费是不用掏的。生活费800,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吧。
然后毕业以后嗯,同事里面又不少有中科院的啊,他们我们问研究生生活费多少钱,他们中科院肯定是全公费,是没有自费的说法。一个月,当时说是基本上生活费导师给的和所里面给的大概加起来有1500块钱左右,生活是绰绰有余的。
研一的时候,这个所里给的少一点,然后一样让人惊叹的时候,带一个就很好。而且不存在这个老板苛刻的事问题,他们这个研究生的待遇还是因为是所里规定的,必须一个月多少钱。
请您过去好久了,怎么样了?我就找一些典型的学校,还有研究所看一看。
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一份国家发放的研究生补贴,现在是每生每月600元,每年6000元。这样餐费就算不够,也不会缺很多了。如果是非常节省的话,这些也差不多足够了。是国家发放的,每个研究生都有。
除了国家补贴之外,那就剩下的就看这个学校会有这个。研究生导师的良心了。搞笑,这个研究生这一块,真的是参差不齐,每个大学里甚至每个专业里边儿待遇都是差别很大的。
出来计算所的硕士生嗯,院里补贴硕士900块,博士1000。然后研究所每个月补助500字一签,然后还有600元的生活补贴,一个月基本有2000多到三千多。嗯,也不多,但是养活自己比较勉勉强强了吧,但是如果博士要是拖家带口的话。就不要麻烦了。
高校里面,主要是这个一定要拿奖学金,我没有奖学金的话,那个导师还有国家补贴那个是比较爽,我们就看一下助学金。
不可能1000多所高校也不能都列出来咧了,部分具体院校可能每年情况都不一样,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体情况的,每个学校可能每年都发生变化,可以针对单独学校进行分析,当然学校和中科院比起来还是相对穷了一点,因为研究所里面,他们自己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怎么说咯研究所的更方面的补贴待遇都是比高校多的。
今天,我特意问了问我办公室各大名校的研究生,问他们读研时候,一个月拿多少钱;
中科院某所博士,去年毕业,一个月总共发5000,所内不同导师待遇差距很大,有两三千的,也有六七千的。
哈工大博士:一个月3000.主要看导师给多,差异很大。
西交硕士,一月500.
西电硕士,一个200
成电硕士,一月300
期待你的关注点赞,这是我发表此问答的最大的期望
现在,有多少女人愿意嫁给月薪三千的男子呢?
其实我觉得月薪三千元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莫欺少年穷,有多少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部分的富豪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打拼下来的。
就拿富豪马云来说,马云当年的工资不过是几百元,而且学历也不高,既不是什么985,更不是211,就一个师范的大专生,他在搞电商时,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传销头目,就连去肯德基面试一个服务员,面试官都不要他,为啥,长样难看,话还特多。这样的面试人员,一向是不讨面试官喜欢的。最后呢,他成了肯德基中国区的股东。
所以没有什么是一万不变的,月薪更是如此。当然,100个打工仔中也就出了没几个富豪,大多人都成为了平凡的大多数,但是只要他愿意去拼,愿意去努力,即使最后他拼到了月薪仅过万,交完房贷、车贷后所剩无多,那也说明了他真正努力过,不会感到遗憾了。
所以,女人要嫁的是一个踏实的,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不是一个满嘴跑火车,明明只有五分的能力,却妄想能赚得50倍金钱的男人,这种男人往往好高骛远,最后害人也害己。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自己刚刚大学本科毕业就可以月入破万呢?
谢邀。
对于此问题,问了一些没毕业与刚工作1-3年的人。
A(top3-5本):“不过万就是自己对不起学校,无颜面对老师同学,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太丢人了!”但A君经历灰常坎坷,刚毕业被忽悠进了某很坑国企(公司招聘门槛至少211),月薪承诺过万,结果每月不到纳税额度,对于在上海来说每月到手房租都不够。但是公司里一堆非本科学历或学校很差的普通二本三本关系户(比例8:2),转正后关系户们薪水都过万了,他的薪水不到上海最低社保基数,辛苦工作熬到了年终,年终hr说管培生无年终奖,呵呵呵呵呵呵,果断离职,离职开始劝留了,因为真正干活的没几个……
B(211本硕):我邻居普通本科考了公每年到手十来万,估计对外说还少说了,她工作还老清闲了,感觉很爽,业余生活很丰富,我凭什么在企业中那么苦还不能过万,凭什么,一定得给到!!!
C(艺术生,据他说他专业他学校全国排名前10):专业太烧钱,普通过万都不知道多少年能回本呢?
D(985本,211财经类大学硕):读硕时找实习感觉没背景没资源毕业后不一定高薪,甚至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果断退学,转IT重考了某985硕,毕业后进大厂实现了头条经常说的人均高薪的水平。
E(普一本):知道了某些体制内岗位真实薪水,别说过一万多了,此神人毕业找不到超高薪的工作坚决不工作,一心考公考编,最后进编了,美滋滋,待遇真tm高。
F(211本还没毕业):考编制中,平时专业不挂科就行,清北都考编我为什么不考编,考编了肯定年薪均衡下万薪过万正常,退休还双轨制,哈哈哈哈哈
G(普本,211硕):以为会月薪过万结果太低,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回家了,实现了综合月薪过万
H(普本,211硕在读):自认对自己定位清楚,就业压力太大了,内卷严重,心怡公司都要双985了,没指望了,搞直播呢,收入不错,未来不知道,但接受不了底薪。
这样的人从前确实很多,但随着大学本科生年年增加,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人少了,但也有少数这样的人,希望有这样想法的人随着时代的变化,要改变观点,从实际出发,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施展才能。月入一定会破万的。
这些都是理想,但不一定实现,刚上班的事,初期也就是3000左右吧,从基础开始,一点点的长,那你还要交五险一金呢?
不要眼光太高,要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开始,这样你的工作才能做得好,本科毕业,月入上万,我总觉得还不大可能。在我周围没有这样的栗子,他们的工资都是3000左右。对此,过高的要求自己往往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就会颓废,还不如给自己定一个低标准,这样知足常乐。工作起来也会很卖力。
你会打一个好的基础,目标确定了,你就有可能很快的去实现,你确定高了,往往实现不了,就会有挫败感。影响自己的积极性。所以说,从吃苦做起,哪个人都想多挣钱?都想有一个高标准,但能不能实现却是另一码事了?你说我说的对吗?
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充满自信的强者。刚刚大学本科毕业就可以月入破万的也有,但为数不多,这些人都是处在尖字塔上的人,他(她)们所毕业的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内顶尖院校,最起码是重点985院校的毕业生。
全国本科院校众多,重点985或211院校总共才不到160所,其它的都是普通的地方本科院校。而从这些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他(她)们刚参加工作的工资实际上是不高的,基本上都只有3000至4000之间。要想破万,必须得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方能实现所愿。
月入破万真的很难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本人博士在读,也算接触的学生很多了。而在本科的话,确实见过不少毕业之后确实能月入过万的。
比如学长A,正宗农村出身,但人家勤奋积极头脑灵活。一进大学接触各类兼职,打算干教育行业,加入大项目搞创业。起早摸黑,朝五晚三(凌晨五点和三点)地进行工作,自制能力极强。大二的时候成为部门主管,大三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车,大四时候攒首付在省会城市买房。毕业之后月入何止过万,在我其他同学都还在纠结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还在纠结去沿海五千的工作还是呆在内地三千工作的时候,A显然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当然,像A这样自制力极强又肯干的大学生实在少了去了。大多数真正月入过万的人靠的依然是机遇和拼爹。但这些人一旦混出头,也就有了影响力,圈子里面到处吹起了他们的牛批,他们的故事传到了网络上,微博上,知乎里,头条里,问答里,以至于看到这些少部分成功者的大部分普通人,居然也觉得成功只需要拼命努力那么简单。月入过万算什么呢?我一旦工作就拼命地卷,卷出个年薪百万不是梦。但当现实来临时,他们就选择进行了躺平,甚至还自我安慰说,那些成功者不也有躺平的时候么?
只能说,看到的不一定等于自己能得到的,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
985或211刚毕业就能拿8千,而大专只有三千,同在深圳打工区别怎么这么大呢?
谢谢邀请!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先说说985和211的前世今生了
1、985和211的前世今生
在教改之前或者说20年前,我国的高教体系是由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组成的。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都属国家干部编制,可以说只要考上就不愁工作,其中中专和大专主要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中专属高级技工和初级技术员水平,大专属于初中级工程师或中层管理干部水平,而本科基本会去国家机关或科研院所。那时能考上大专或本科院校的人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天之骄子。
后来,为了扩大高教招生规模,进行了教改,之后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升综合大学。为了区分良莠,教育部才搞出来985和211,原先的大专院校纳入211体系、本科院校纳入985体系。所以说你现在的大专文凭放在以前也就是个技校或中专的水平,更不要说要和985和211比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公务员要指明招985和211的毕业生的原因。
2、大专和本科的素质和学力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是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不一样,一个是培养专项实用人才,知识体系趋向基础和专项技能;一个是培养知识体系完整的高素质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所以你大专3年比本科4-5年所差的2年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部分的东西,就是人家为什么比你工资高的主要原因。
前十几年在学校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你不好好学,光看见人家挣钱比你多,怎么没看见人家在学校学习下的辛苦比你多呢。我就没好好学习,所以我从来不羡慕别人比我工资高,工资的比例是按你创造的价值决定的,在学校上学时没下过比别人多的辛苦,工作了又凭什么要求和人家挣的一样多呢
谢邀请
这个要看你从事什么性质的行业
目前一线城市 对于刚毕业最吃香的应该是互联网计算机行业 的确985或211要比大专高的多 985 211属于本科院校的佼佼者 先说互联网计算机行业 比如深圳的华为 腾讯 这些不差钱的大企业 往往会在刚毕业的高等院校中直接校园应聘(研究生) 因为企业氛围和文化实力在这摆着 能力强的人太多 所以刚开始会拿学历当做唯一标杆 所以起步远远高于其它行业 我从前程无忧和各大校园网看到的 华为 腾讯一般只要能进去 起步1万2往上 年终福利不包含 大部分1万5起 大专学历或者普通本科别人根本不会考虑
在来说下制造业 因为我从事制造业 所以知道的比较多 比如汽车制造行业 标杆就是 丰田 日产 本田 这些企业对外的社招工 也是本科以上 英语4 6级或者日语1级 只要你学历够 专业相同 刚毕业或者毕业1年进去的话 一般不低于8千 再次之是合资企业或日企 技术类一般是大专以上学历 工作经验3-5年的门槛 工资在6-9千 当然刚毕业的话 学历和专业相当也会招 工资可能会低 在4-6千 (福利年终奖不包含)
我也是大专毕业 机械工程系 刚毕业混了好几年 比较盲目 工资也更不提 后来年纪增大 经验慢慢累计 现在工资7500 技术类 同部门有的做久了 和部门领导关系好的 工资会在9000 所以差异还是有的
如果你刚毕业没多久 大专学历 从事制造业的话深圳6000算是中等 不高也不低 如果从事其它行业 我就说不好了
总之年轻慢慢来 祝你越来越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985本硕月薪30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985本硕月薪3000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