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额存单进入1字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额存单进入1字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或将迎来新一轮“通货膨胀”,应该如何配置资产来避险?
2021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通过膨胀,这是显而易见的。
资金避险就是要自己的资金收益率跑赢CPI,不然就会出现资产缩水。
手里的钱要有收益率肯定要拿出来理财,或者用来投资,为什么呢。
前几年大家手里的钱无非都是放在银行,存个定期,或者买个银行理财。存定期年利息在2-3%之间,不要说2021年,就连一般的年份都很难跑赢通胀率,银行理财收益稍微好点,保本保息年利率在3-4之间,净值类理财收益不确定,高的话一般也就在5%左右,这样的收益也就刚好和往年通胀率基本持平。
跑赢通胀率就要有其他的理财方式,比如说基金,2020年随便一支基金收益率就在50%以上,更不要说还有很多翻倍的,但是高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小编建议可以适当配置一点。
很多人说,有钱买房稳赚不赔,元旦过后国家已经强调坚持房住不炒,相信今年的房价不会有很大的提升,国家出手控制必然有他的可行性,所以今年的房价适不适合投资不是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能预测的。
其他项目投资,手里有合适的投资项目小编还是非常推荐的,连续几年中央都在强调新基建,大力发展实体行业,这其中涌现出了很多不错的行业和项目,有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非专业理财小编,关注小编,一起聊聊理财那些事。
通货膨胀一般是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中文名叫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一指标来衡量的。一般来说, 当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俗称央行放水)例如,央行降准,央行降息,酸辣粉,麻辣粉等,会导致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多,从而导致货币贬值。
作为普通老百姓,当货币贬值时,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物价上涨,比如水果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青菜价格上涨等等,甚至房租的价格也会上涨。但是很多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上涨,因此会感受到钱不值钱之类的,生活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稀释了很多人的财富,而食物的价格贵不贵,房租贵不贵这些话题都是涉及到民生的。因此,很多人就会恐慌,这个问题就应运而生了。
手中的钱,无非就是那几种去处,要么存银行,要么买房,要么去投资,购买基金,银行理财,债券,股票等等。
1.由于央行放水,市场上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的下降,而利率,你可以简单理解成货币的价格,也就意味着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会下降,相应的,货币基金(主要募集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的收益率也会下降(比如余额宝背后的天弘基金就是一种货币基金),所以,把钱存银行是抵抗不了通货膨胀的。
2.购房是可以考虑的,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依旧会是一种优质资产,对于刚需而言,可以考虑买入,对于炒房客而言,相应的楼市调控政策也会对这一部分人进行限制,所以,不要想着靠炒房实现暴富。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非核心地段而言,房地产没有太多的投资价值,房价和人口的净流入流出有很大的关系。
3.由于题目问的是对抗通货膨胀,个人认为,在中国境内最好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应该是股票市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股票的风险还挺大的,那么,您可以考虑买入一些偏股型的公募基金。
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面对通货膨胀的到来,对普通家庭来说,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增加股票基金及房产的配置比例。不过,相对于房产,股票与基金的准入门槛更低一些,更适合普遍的大众参与,但从现在全球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来看,也并不便宜。因此,对前期低吸布局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锁定仓位或者继续让利润奔跑,这是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策略。不过,对后来高买者来说,一旦遇到趋势向好的行情,可以采取无脑买入5%至10%的仓位,当然优选最优质、最头部的企业或股票型指数型基金,而后制定出一个止损或止盈的策略,并按照铁一般的规律执行,这样也是在短时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方式之一。不过,这针对的是激进型的投资者,对激进型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一种资产快速增值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收益的背后,实际上也存在高风险,更需要考验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过,对普通家庭来说,最好的方式还是把资产分散配置,在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寻找一些安全性较高,且利率相对稳定偏高的理财产品,例如大额存单、银行理财等,这些渠道也是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是比较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参与。
有这三种参考方向:
1、资产多元化、分散资产
跨地域跨国别的配置,可以避免单一国家的风险;跨资产类别的配置,可以有效避免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因此,分散全球资产配置组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资产抗风险能力,规避突发事件侵扰,即使在黑天鹅到来之时,也可以缓冲市场冲击。
2、海外身份成投资一大出口
人们对分散投资风险、财富保值增值需求越发强烈,可参考全球资产配置。当计划将某个海外国家作为对冲资产配置时,拥有的移民身份和海外资产的结合,可在子女教育、事业拓展、税务规划、通行便利等方面享受与当地人同样的待遇。
3、外汇市场
A、英镑
英国退欧过渡期即将到期,英镑更受到英国和欧盟退欧谈判进展的推动。2021年的走势如果英国无协议退欧,双方贸易无序性加剧,英镑下跌。反之,英镑或将上涨。
B、加密货币
最近机构加密货币公司基于过去五年的数据,比特币显示出与主流金融资产极低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在整个金融市场震荡的环境中,比特币可以保值,甚至升值。
将资产集中在单一货币、单一国家,难以避免单一市场经济下行、汇率下跌、政策转变等系统性风险。通过“第二身份”分散投资,能让投资者有更广阔的投资机遇。
央行在新年伊始就说了,今年通胀会温和上升。当然了,通胀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央行眼中的温和,在小松鼠眼里也许就是狂风骤雨了。
考虑到仅在2020年前11个月广义货币M2就增加了18.5万亿,几乎相当于之前累计的10%,通胀正以泰山压顶之势滚滚而来。虽然当下物价涨幅不会太离谱,但是如果往后五至十年,货币购买力大幅缩水几乎是必然。
在通货膨胀到来之时,考虑到当下的情况,普通人应该不是考虑资产避险,而更应该考虑保住本金。
至于为什么这样讲,我从几个方面简单阐述:
1、受新冠病毒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各国都在货币放水,通胀不可避免,几乎找不到价值洼地。
2、招商银行2018年的财报极具参考价值,2%的储户拥有80%的存款,对于剩下的98%的家庭来说,存款有限,理财跑赢通胀不容易,跑赢了收益也没多少。
3、无风险理财的选择越来越少,不愿意冒风险一定跑不赢通胀,收益高的一定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4、国内缺乏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房产投资时代也已结束,股市投资高风险,基金是重要选择,但是多数基金也会割韭菜,普通人想跑赢通胀难度非常高;
5、割韭菜的太多,没有足够的经验躲不过镰刀;
如果家庭存款不到50万,就不要去研究如何跑赢通胀了,有时间多读几本书,研究研究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增加额外收入。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跑赢通胀的最核心选择,梳理手上的资源,多看看最新的风口,找适合自己的第二职业,也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银行理财产品中高风险是什么?
自己为前几年,银监会要求银行销售理财不得标记“保本”字样,理财产品就分成了五个等级: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以便于老百姓根据风检自选购买,自担风险。现在我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给您这几个风险涉及到的产品特点。
R1—低风险理财投资产品,您的资金由银行或相关第三方投资国债、保险,大额存单、同业银行理财等低风险投资;发行人信用等级高,风险最低,所以收益也最低。
R2—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也是市场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大比例投资于国债、逆回购、保险理财、大额存单、同业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信托(有抵质押等信用级别高)等低风险、中低风险的产品;
R3—中等风险理财产品,除R2投资范围外,还增加了企业债券和低于30%的股票、商品、外汇等高波动投资产品,所以本金可能受到一定的折损;
R4—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就是与R3的投资范围一样,但投资高波动产品的资金比例超过了30%,这种投资在极端情况下本金损失率更高,但同时它的收益也相对比较高。
R5—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这个级别资金没有任何的投资限制,甚至可以采用杠杆、分级、衍生品进行投资。是一般老百姓甚至银行基层员工(理财客户经理)都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投资项目,比如这次中行的原油宝产品,所以建议大家都不要碰。
银行中高风险理财一般会投向具体的项目,其实根本看不透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看不出来自己到底买的什么东西,钱投给谁了,风险两眼一摸黑。
题主的担心亏本是有道理的,银行理财去刚兑了,小银行遇到大风险肯定不会刚兑啦,万一资不抵债还刚兑什么呢?大银行就不一样了,几万亿资产的大银行还是要估计自己名声的,为了几个钱弄得沸沸扬扬,还不够打广告钱的,会选择承担一部分责任。
亏本还要倒欠银行钱?
这是担心买个理财再把老命搭进去的意思吗?
不存在,不用担心,这不是杠杆炒股,亏了本金还得倒赔钱。理财产品有亏损的可能,如果不发生极端风险,一般不会亏到老本都不剩了,更别提还会欠银行钱,要是那样就不叫理财产品了。
换句话说,银行中高风险理财的收益率能有多少呢?估计也就5%左右,犯得着为多1%的收益率而担惊受怕吗?
我觉得没必要,大不了存长期银行存款,3年期就很容易拿到5%以上了,安心且放心。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就不靠谱或风险“大”,主要还是看产品的风险等级。
银行理财主要分为了五个等级: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
R1也就是常见到的低风险理财投资产品,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保险理财、大额存单、银行理财等低风险投资;
R2也就是常见到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也是市场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主要投资国债、逆回购、保险理财、大额存单、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信托等低风险、中低风险的产品;
R3等级,常见到的中等风险理财产品,增加了企业债券,还能够投资一定比例的股票、商品、外汇等,投资高波动投资的资金比例要低于30%。因为有着高波动投资产品,所以本金可能受到一定的折损;
R4等级,常见到的中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在R3等级可投资产品之上,投资高波动产品的资金比例能够超过30%。
R5等级,就是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没有任何的投资限制,甚至可以采用杠杆、分级、衍生品进行投资。
选择适合自己的收益目标、风险偏好、以及流动性要求的产品就行。
银行理财产品有高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有投资股票期货风险相对较高的,不一定能取得正收益,低风险如投资债券产品的,相对而言风险较低,所以在选择理财产品一定要了觪其投资范围和风险级别,以及此产品是否能有保底本金。
网商银行大额存单发行时间?
网商银行大额存单2022年第一期1月28日发行,第二期4月21日发行,第三期9月8日发行,第四期10月21日发行,第五期11月18日发行。
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年利率3.35%,约定存单期限3年,但支持转让,90.9%的客户1天内转让成功(买入第2天后可随时发起转让)。
银行大额存单可转让是怎么回事?怎么转让?
大额存单的转让功能,当初是人民银行规定可以有的。
发行大额存单的银行很多,但是具备存单可转让功能的就少很多。而真正办理转让业务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大额存单的转让功能也还真不错的。它最大的用处就是解决购买人资金流动性问题。
也就是购买人在大额存单没有到期时,又想用钱,提前支取会损失利息,又不想以存单质押贷款的情况下,可以把自己的存单卖给别人,卖出的价格应该比提前支取高(否则卖它无用),又要比到期利息低(否则没有人买)。
买了大额存单的人,可以坐等大额存单到期,小赚一点利息。
买卖大额存单分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发行大额存单的银行柜台,履行一定的手续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不过,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发行大额存单的银行在平台上发售大额存单。
要是银行只在自己的银行发行大额存单,则不能去人家的平台买卖大额存单。
没通过人家发行,就不能跑去让人家给买卖。
虽然买卖功能这么好,但是,实用性不是很好。
要卖出大额存单的人,基本都是想要提前用钱,那么,银行的存单质押贷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大额存单有靠挡利息功能,也可以提前支取,这些都比转让来得容易一些。
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额存单进入1字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额存单进入1字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