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两船在日本海域相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两船在日本海域相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中,日本货轮阿波丸号只是遭到袭击,为何它就要自爆沉海?
因为当时日本的阿波丸号装载的是违禁物品,美国当时事先已经知道了,所以才鱼雷攻击它。
之所以日本要自爆,而且连带2000多名士兵一起殉葬,是因为,在船上不仅有大量黄金,贵重物品和战略物资外,还有很多从中国抢来的文物。
日本自爆,就是要毁尸灭迹,死个几千人对日本来讲没什么,战争时期的日本人每一个随时都做好刨腹的准备。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弄清以下几点
一,阿波丸号是一艘怎样的船
据记载,该船是日本的一艘远洋远输船,吨位超过一万吨。由于是一艘运输船,日美早有协议,该船航行不会受到攻击。
二,该船装了什么
1945年3月,日本大本营征招该船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将他们的军人接回国内,同时,也将掠奇的物资一并秘密运回本土。据说,该船装有40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珠宝文物,3000吨橡胶等,总价值超过50亿元。
三,它是怎么沉没的
1945年4月1日,当该船行驶到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时,尾随了一个多小时的美国潜水艇“皇后鱼”号向该船发射了四枚鱼雷,3分钟后,该船沉入大海,船上除1人获救外,其余2008人全部葬身大海。也有人说,该船启动了自爆装置,从而加速了沉没。考虑到日本当时灌输的武士道精神,他们真有可能这么做。据说,在击沉该船10分钟后,美军赶到现场,但尚存者除一名厨师在昏迷中得救外,其它拒绝救援。
四,迷一样的阿波丸号
1977年,我国曾经对该船进行了打捞,但40吨黄金却不见踪影,是被人早已捞走,还是沉在海底没被发现,还是船上根本就没装此物?至今仍是个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鱼雷击沉,一种是自爆。
要知道,阿波丸虽然有1万吨的排水量,但不是军舰只是一艘远洋油轮。
它没有任何水下装甲,当然也没有防御能力。
美军“皇后鱼”号潜艇对准阿波丸发射了4枚鱼雷,全部击中目标。
这些鱼雷是对付军舰的,阿波丸区区游轮当时不是对手。
4枚鱼雷命中爆炸后,阿波丸受损极为严重,在5分钟内就迅速沉没。
但阿波丸毕竟是万吨大船,只要不被打成2截,沉没应该有个过程,不太可能5分钟就沉了。
而且船上2007人,最终只活了1个人,厨师下田勘太郎,这也不符合逻辑。
另一种说法是,当时阿波丸上有大量财富。后来我国捞起的,就有:锡锭、橡胶、水银、铌钽、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资共5418吨,总价值5000多万元人民币(70年代币值)。奇怪的是,美国认为阿波丸上还应该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但这些东西没有踪影。
一种说法是,日军为了防止这些财富被敌人缴获,安装了大量炸药。
鱼雷击中阿波丸后有可能引爆了炸药,或者干脆就是日本人自己引爆了炸药。
炸药炸飞了这些珠宝、黄金、文物,但也将阿波丸炸毁。
所以阿波丸在5分钟内就沉没了,而且只有1人幸存。
奇怪的是,打捞阿波丸的时候发现船体大体是完好的。
所以这又让阿波丸沉没事件扑朔迷离,到今天还是一个迷。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情报是:北京人头盖骨就在阿波丸上。
但我们反复打捞,并没有发现北京人头盖骨。
所谓的阿波丸号,从开始的演绎到最后被打捞,得到的资料都是从美国方面和日本的一些报道中得到的。
关于说日本阿波丸号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还没有沉没,日本人自爆船底把巨轮沉没一说,现在说的最多的是日本人在船里藏你了一些秘密的东西,害怕被人发现,所以把它炸毁。第二层意思是为了显示日本军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战斗精神,以自杀来效忠天皇,养育中国的鱼虾。
历史就是历史,阿波丸号的事情掌握在美国日本人的口中,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自己脸上抹光,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来忽悠别的国家。比如说中国美国建交之后,美国送给中国的一个礼物:把沉船方位告诉,货物清单以及阿波丸上有许多黄金,而事实打捞出来以后什么也没有。
1945年3月28日,日本万吨运输船阿波丸号满载神秘货物和众多乘客,秘密离开新加坡,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阿波丸号是1944年日本与美国协商后,以人道主义救援的名义而建造的万吨运输船,该船建成后获得了美国特许的安全通行证,此前已经顺利完成了6次往返日本与新加坡的航行。
但是这一次,阿波丸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4月1日夜晚浓雾笼罩,美国海军皇后鱼号潜艇正在中国牛山岛海域执行潜伏攻击任务,突然声呐显示,一艘日本万吨舰船出现在了声呐上,此时的皇后鱼号的僚舰“海狐”号刚刚攻击过日本的运输船,皇后鱼号以为是日军要进行报复,于是向阿波丸号发射了4枚鱼雷,阿波丸号随即断做两截,并在3分钟后迅速沉没。
▲阿波丸号被击沉
要知道在上一次航行中,阿波丸曾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前舱,依然带伤完成了任务,但这一次4颗鱼雷却令他在短短3分钟就沉没,这令人非常的诧异。
因为3分钟速沉意味着短时间内的大量快速进水,而4颗鱼雷只能在船体打出几个洞,这种创口绝对产生不了这么大的破坏力。
要知道,阿波丸号的制造材料时当时日本最好的,同时船的水密隔舱室也非常多,抗沉性也很好。
那么既然排除了鱼雷击沉阿波丸号的说法,到底什么才是阿波丸号速沉的原因呢?
日本原陆军中将稻田正纯在1973年给出了一个新说法,阿波丸号从新加坡驶往日本的时候可能配备了自爆装置。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可信不可信呢?中国政府的打捞行动彻底揭晓了谜底。
▲阿波丸号的断裂位置揭露了阿波丸沉船之谜
潜水员发现阿波丸号并不是断在被3颗鱼雷击中的后方,而是在只被击中一枚鱼雷的船体前部。
到现在,只有这个自爆的说法能解释阿波丸号在3分钟速沉了。
那么为什么打着人道主义救援船名义的阿波丸号会在船上安装自爆装置呢?并且在3分钟内并没有发出任何求救的信号,此外阿波丸号的落水船员拒绝美国潜艇的救助呢?
中国政府的打捞结果显示,阿波丸号违规装载大量军需物资
通过对阿波丸号长达4年的打捞,中国打捞人员共揭开了船体的70%,总共4974平方米的面积,一共打捞出了3000吨锡,5661吨云母,1285.5公斤铌钽、11公斤黄蜡,以及大批橡胶。
▲阿波丸上的战略物资
要知道锡锭、橡胶、云母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军需物资,大多是制造飞机的关键物资,这些物资可以制造90架的飞机,可以弥补在硫磺岛战役中损失。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阿波丸号为什么在船上安装自爆装置,
销毁罪证
一方面是做贼心虚,一旦在海上被拦截,或者出现意外,装上自爆装置就可以随时销毁证据
防止美国得到这批战略军用物资
另一方面,就是防止美国得到这批军用物资,使得日本战败的丧钟晚一点敲响。
所以在皇后鱼号攻击阿波丸号时,为销毁罪证的阿波丸号的舰长在收到攻击时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早已安装在船上自爆装置的按钮,而那些落水的船员也奉行武士道井深拒绝美国海军的救援,宁死也要守住阿波丸的秘密。
甲午战争中日军是如何在花园口登陆的?
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甲午战争中日军的花园口登陆行动发生于1894年10月24日至11月7日,大致的情况如下:
战役目标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后,鉴于北洋海军实力大挫,但主力舰船依然存在。日本大本营为确保在1895年春进行直隶平原大决战时的海上运输安全,决定对北洋海军的维修基地旅顺口以及邻近的大连湾等地区加以进攻,一举歼灭北洋海军。
为此,日本大本营组建了一个新的陆军兵团,即第二军,由大山岩任军司令官。
登陆点的确定
日本第二军发动辽东战役,决定采取海上运兵直接登陆辽东半岛的形式,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辽东半岛示意图。右上方可以看到花园口。从花园口登陆进攻向旅顺,实际上陆上行程较远,而且中途需要涉渡几条河流,因而日本陆军实际上对此并不赞成)
1894年9月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与日本第二军的相关军官,乘坐海军军舰前往辽东海岸实施抵近侦查,寻找合适的登陆点。当时旅顺、大连是北洋海军的基地,有清军设防,且沿岸没有适合登陆的海滩地形。为此,日军从大连湾向东北方向海岸线寻找,找到了貔子窝和花园口两处有适合登陆的海滩。日本第二军虽然属意貔子窝,但是日本联合舰队认为貔子窝距离大连湾太近,如果在此登陆,容易被北洋海军袭击,于是在日本联合舰队的坚持下,最后确定以辽东海岸的花园口作为登陆点(今属辽宁省大连市)。
登陆过程
花园口登陆行动开始于1894年10月24日,由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执行护航和登陆场的外围警戒。登陆期间的每天情况为:
登陆日(10月24日)
凌晨3点38分,日本海军“八重山”等军舰首先抵近登陆场海域,派出陆战队登陆,发现花园口一带村落没有清军驻扎,随即控制了登陆场,开始实施首批陆军部队的登陆,计包括运输船:名護屋、摄州丸、和泉丸、松山丸、丰桥丸、福冈丸、三池丸、 南越丸、釜山丸、宗谷丸、大洋丸、 东英丸、 宇品丸、广岛丸、横滨丸、新发田丸。
由于辽东海域沿岸潮差极大,每天退潮后会露出纵深很大的滩涂,运输船队无法抵近海岸卸载,只能采取驻泊在稍远的海域,用联合舰队军舰和各运输船搭载的蒸汽艇、舢板来回进行驳运,共动员208艘小艇实施转运。
10月25日
(最先登陆的日军第一师团登陆后,在花园口村中设立的野战司令部)
第一批运输船团搭载的第一师团部队全部登陆完成。
10月26日
(登陆后在花园口村落外就地休息的日军)
第一批运输船团搭载的马匹、物资开始登陆。第二批运输船团抵达登陆海域。
10月27日
(日军为了转运物资方便,临时在花园口近岸搭设的栈桥)
第一批运输船团的登陆行动基本全部完成。开始转运第二批运输船团搭载的人员、物资登陆,包括仁川丸、 熊本丸、胆振丸、佐仓丸、酒田丸、北辰丸、伏木丸、爱国丸、高砂丸、兵库丸、东洋丸、神州丸、小樽丸、萨摩丸、新潟丸、 越后丸。
10月28日
继续进行第二批运输船团的登陆,第三批运输船团(摄阳丸、和歌浦丸、小仓丸、旺洋丸、远江丸、正义丸)抵达登陆海域。
10月29日
第二批、第三批登陆船实施登陆。
10月30日
继续进行登陆行动。
10月31日
进行物资的登陆行动。运输第六师团混成旅团的第四批运输船团(横滨丸、南越丸、大洋丸、广岛丸、三池丸、新发田丸、摄州丸、丰桥丸、護屋丸、釜山丸、和泉丸、福冈丸、松山丸、宇品丸、东英丸、宗谷丸)到达登陆海域。
11月1日
继续进行登陆。
11月2日
第二、三次运输船全部登陆完成。
11月3日至4日
第四次运输船的人员、物资登陆。
11月5日至7日
(登陆后的日军军马)
(11月6日,日军占领金州)
(金州城外战死的清军)
进行马匹卸载登陆,登陆行动全部完成。其间的11月6日,日军攻占辽东重镇金州、大连湾。
总计,日本第二军从10月24日至11月7日,登陆兵力24049人,马匹2740匹。
整个登陆期间,联合舰队主力在花园口西南方海域停泊警戒,防范北洋海军军舰前来袭扰。同时派出军舰前往山东威海、长岛等地实施外围侦查警戒。
有人做过介绍,有一个形容是这么说的,当时,花园口一带就是无人区,你能明甴不。后来,张召忠教授曾到过花园口一带。大家可以这样想,当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遇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近代史就是这样,当时,小日本可比我们现代,处处比我们先进一点点,就差这一点,我们就成了那个被揍的人,并切让人揍的还很残
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之后,惨败的北洋水师更是在李鸿章的“御敌报船”命令之下退守到了威海卫,其次也将中国黄海的制海权拱手想让给了日本海军。这样一来,日本海军就可以跟陆军联合向中国发起进攻,从而消灭掉整个北洋舰队。
为此,日本大本营更是做出了在1895年春天在直隶平原与清军决战的作战计划,并要求日本陆军在1894年年底必须占领整个旅顺半岛,建立起决战根据地。1894年9月21日,日本大本营开始部署登陆兵力,编成了第二方面军,由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六师团混成第十二旅及其各附属部队,由陆军大将大山严作为第二军的司令官来指挥部队进行登陆作战。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清军在经过平壤会战之后已经被日本第一方面军击溃,正在向中国国内的鸭绿江一线败退,而新组建的第二方面军更是要密切与第一方面军以及日本联合舰队密切配合,由第一方面军首先牵制住北面败退回来的清军以及从盛京和直隶调来的清军主力部队,其次第二方面军要伺机占领旅顺半岛,为翌年的直隶平原作战计划建立根据地。
再来看一下日本陆军第二方面军所选中的登陆地点,早先日本海军选择的登陆地点是大连貔子窝,但经过侦查发现该地地势平坦,海面一览无余,不利于整个联合舰队的隐蔽,且貔子窝距离旅顺军港又相当近,日本人更是担心在联合舰队执行登陆作业的时候,旅顺港内的鱼雷艇如果实施夜间偷袭的话,那么整个联合舰队就会遭遇危险。为此,日本海军在经过慎重选择之后将登陆地点选择在了花园口,但日本陆军司令官却对此提案做出了强烈反对,原因是花园口海岸退潮时淤泥带宽达1500米左右,涨潮时海浪又高,舢板小艇靠岸极其不易,便要求登陆地点要再靠近大连湾。
由于日本海军和陆军就登陆地点产生的严重分歧,不得由大本营裁决登陆地点。为此,日本大本营分别派出海陆两军的两名参谋乘坐海军军舰“高千穗”号沿着海岸巡视,以寻求最佳登陆地点。但结果并没有更加合适的登陆地点,为了不延误对旅顺半岛作战的时机,陆军方面还是同意了海军从花园口登陆的方案。
花园口登陆
此次登陆在中国辽东半岛展开,也是日本对外战争侵略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总共要输送第二方面军三万多名士兵进行登陆。为此,日本动员了全国上下军用、民用在内的运输船只高达48艘,登陆小艇208艘。另外,日本大本营还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情报,称辽东半岛上有大量的古城墙,陆军野炮对坚固的城墙其威力明显不足以摧毁城墙,故日本大本营更是命令大阪兵工厂抓紧铸造威力更加强大的12厘米加农炮、15厘米臼炮、9厘米臼炮用于前线作战。
整个日本第二方面军兵分两路展开此次登陆作战,第一路先遣部队混成第十二旅于9月24日至28日分别搭乘19艘运输船先在朝鲜半岛的仁川进行登陆,再经过朝鲜向辽东半岛迂回。第二路部队为第二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分三个登陆批次在花园口登陆。第一批次包括司令部在内的主力部队于10月15日至16日分别搭乘16艘运输船出航,第二批次于17日至18日分别搭乘16艘运输船出航,前两个批次的兵力分别于19日至22日之间到达朝鲜,第三个批次等待前两个批次的运输船返回,于10月23日至11月22日分别搭乘11艘运输船在大连湾登陆。
10月24日,集结在鸭绿江东岸的日本第一方面军与已经抵达中国近海的第二方面军同时向中国本土发起进攻。第二方面军的几个批次兵力在联合舰队的护卫之下向辽东半岛庄河以南的花园口发起登陆作战,此外日本军舰“浪速”、“秋津洲”更是在威海卫近海游弋,密切监视着港内北洋舰队的一举一动,大连湾海域的日本联合舰队更是严阵以待,准备随时与北洋舰队进行决战。
10月24日凌晨3时,先头的51名海军陆战队员登陆花园口抢占滩头阵地,侦探敌情,但此时的花园口港岸并没有日本陆海军预想到的那样,会发生激烈的海滩阻击战。为此,日本陆军加紧登陆作业速度,第二方面军又分四批从24日至31日最终全部在花园口登陆完毕。但是一些与作战相关的物资资源的登陆却异常缓慢,直到11月7日整个花园口登陆才全部结束。
花园口日本陆军登陆之后,紧接着就展开了金州旅顺攻防战,不久登陆的日军部队就在旅顺展开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
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甲午战争时,日本联合舰队击沉英国的运兵船英国有没有什么反应?
英国得知高升号被击沉的消息后,非常震惊!英国驻日公使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重抗议,指出: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无故击沉中立国商船,是粗暴的违反国际法。但弱国只能挨打,英国见日本国势日盛,就找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索赔损失。
有反应,英国愤而出兵,日方连忙派人赔礼道歉,安抚了英国人,李鸿章的计策落空了。
当时除了海盗与交战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敢击沉挂有英国国旗的船只,因为当时英国是海洋霸主,也是当时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因此,李鸿章故意用英国商船运兵,逼日方击沉,以便挑起英日战争。
只可惜,英国想让中日单挑,不想参战,然后扶持胜者,在远东牵制沙俄。
后来清朝战败,英国扶持日本,十年后,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打败沙俄,英国扶持日本制衡沙俄的战略获得了成功。
这个问题本身有错误,因为其实日本不是击沉英国的运兵船,而是英国怡和公司的商船。不过这艘船被大清政府租用,往朝鲜国牙山运输士兵和军火辎重,结果在1894年7月25日,该船驶入丰岛附近海域,遭到日本军舰浪速舰拦截并击沉。
英国人为啥没反应过来?原因也不复杂,因为英国人本身就投资了日本侵华发动甲午战争,而做大生意就不能算小账,所以英国船高升号虽然是被日本军队打沉的,但是英国人也不会因此跟日本人翻脸,反而要中国赔钱。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英国在甲午战争中如何支持日本和高升号让大清赔了多少钱?
(1)英国人如何扶持日本人
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1894年7月17日,日本就跟英国签署了《英日通商条约》,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发行的战争公债大多数都由英格兰银行购买走了,也就是日本人之所以有钱跟大清对抗,最主要就是英国给了融资,也就是说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就早已站到了日本一边。所以在日本舰队击沉英国货船“高升”号,抓了落水的大清军人之后,英国政府却睁一眼闭一眼,反过头来斥责大清。
而英国人的投资也收到了大回报,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从大清勒索了2.3亿两白银,而按照当初跟大债主英格兰银行的约定,日本作为战胜国,必须要物理说服大清王朝将所有的赔款全部折合为英镑,然后存入英格兰银行生息,可以说日本是替英国人打工的。
然而英国也不是真心真意帮助日本的,只是借日本的手榨大清的油,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想要吃掉中国辽东地区,而如果日本真的达成了这一效果,届时日本将会实力大增,这将导致英国无法继续节制日本。于是在“三国(法、德、俄)干涉还辽”事件中,英国对日本要求出手帮忙表示拒绝,并且明确地表示“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这让日本人非常生气,以至于在靖国神厕里头还有一块写着“卧薪尝胆”的牌子,说的就是这事。
(2)高升号的耻辱结局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击沉高升号,赔钱的却是大清,所以大清在1912年彻底没了也实在不冤枉。高升号被击沉这件事情其实一直在扯皮,这艘英国船的沉没到底是日本还是中国应该负责任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不过英国人更喜欢欺负弱小,于是在1902年5月,英国新任驻华公使萨道义找到庆亲王奕劻扯皮这件事,当时赔钱赔大发了的中国官员说:“大家何必为了高升号这样的小事纠缠不休呢?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所以中国政府可以给予高升号船东“慈善性”的补偿。”
于是大清这个冤大头最后跟印度支那航运公司终于商定了总数为33,411英镑的“慈善补偿”,并且在1903年3月此款交割。可以说高升号的遭遇就说明了一点,对错不重要,谁的拳头大比较重要。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两船在日本海域相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两船在日本海域相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