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拼多多股票大跌1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拼多多股票大跌1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拼多多发布最新财报后,为何股价会大跌17%?靠烧钱转流量的模式,还能行得通么?
刚刚公布财报的拼多多,乍一看,数据是非常靓丽的。但是,股价大跌17%的表现,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增速在下降
拼多多四季度月活跃人数2.726亿人,同比增长93%,虽然依然是高速增长,但增速较上几个季度明显放缓(三季度增速225%,二季度增速为495%)。单季度新增月活4200万,环比增速为18.2%,和前两个季度基本持平。
第二,费用增长快
2018年全年,拼多多销售费用增同比增长了900%,从13.446亿元大幅增加到134.418亿元。四季度研发费用也大幅增长。
费用的迅速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拼多多经营亏损幅度明显扩大。2018年四季度,经营亏损26.409亿元人民币 ,比2017年四季度的2270万元明显扩大。2018全年,经营亏损107.997亿元,2017年经营亏损则为5.957亿元。亏损数据都是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
当然,2018年拼多多的亏损与上市也有关系。2018年,拼多多含IPO一次性计算员工股权激励所产生的经营亏损为107.997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平台经营亏损为39.583亿元。
第三,前期涨幅大
今年年初以来,截至本周二收盘,拼多多股价累涨37%。这个涨幅还是相当可观的。所以,这一次的下跌也带有借利好出货,获利回吐的意思。
只不过这个回吐有点太厉害了。截至周三收盘,拼多多周三一日就抹平了今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涨幅。
除了上面这些,拼多多其实还有一些自己的问题。比如,假货的问题,被消费者反复吐槽,我自己也主要是因为这一点,不敢上拼多多买东西,最多就是上去冲个话费啥的经,充完话费就删掉,下次要再下载。
这个“五环以内人士”看不懂的电商平台,到底能不能活下去,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0年3月11日晚间,拼多多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中显示,拼多多全年实现GMV 10066亿元,同比增长113.44%,全年营收达到301.4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30%,在非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13.4亿元,同比及环比均大幅收窄。
而在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到5.852亿,单季度净增4890万,较上一年同期净增1.67亿。于此同时,在财报中还强调到,2019年第三及第四季度活跃买家数净增1.02亿,增长势头无疑十分明显。
但除了上述表现亮眼的成绩之外,拼多多在ARPU方面,也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上的表现却十分微妙。早在2017年,拼多多大量在包括综艺节目及电梯广告中出现,为其带来了用户基数的疯狂增长,据当时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当年用户量就已经达到2.448亿,但与此同时,每位用户的平均收入却只有7元。当时就观点认为,由于拼多多拉人砍价的社交电商模式,部分用户或许只是受亲朋好友之托专门帮忙砍价,却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消费。
到了2018年,根据拼多多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的活跃买家数量达到了4.185亿,而伴随着活跃用户量的增加,ARPU也狂涨347.86%,达到31.35元,毫无疑问也证实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从围观转化到进行购买,而已经产生购买行为的用户也显然买得越来越多,对平台的黏性越来越强。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来看的话,拼多多的发展显然会有很大的潜力。
但在2019年,拼多多财报中公布的ARPU增长,却显得略有些尴尬,在年活跃买家数达到5.852亿的情况下,ARPU仅提升至51.5元。为何2019年拼多多在总体营收上涨130%的时候,ARPU的增长幅度却要小得多呢?这或许就得从2019年拼多多推行的“百亿补贴”活动中,寻找答案了。
在拼多多公布的这份财报中不难发现,2019年所取得的成绩,毫无疑问与几乎贯穿2019年的百亿补贴计划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财报中显示,拼多多2019年全年的市场费用高达271.75亿元,相对应的营收则为301.42亿元,而这一数据显然也证明了用户薅的羊毛来源于何处。
而对于拼多多2019年的财报数据,相应的分析也各有千秋。有网友干脆基于目前拼多多的业务模式和资金走向,调侃已经在美股上市的拼多多,是拿在海外获得的资本转换为补贴,让国内消费者能够在平台上买到更优惠的产品。并且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对例如iPhone手机以及戴森吹风等高端产品的补贴,也使得其成为了部分用户心中的“国货之光”。
但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拼多多在2019下半年超额兑现的“百亿补贴”投入,在优化用户结构和提升平台调性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使得拼多多与电商行业前两名的用户数量差正在加速缩小。而证明这一观点的依据,则在于有自媒体曾声称,经过爬虫数据和草根调研显示,“在双十一期间,在拼多多上购买过百亿补贴iPhone手机的用户,此后一个月内出现复购行为(无论买什么)的比例,很可能达到了40-50%”。
虽然针对拼多多财报的表现,外界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现在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的已经在行业中已经站在了前列。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的用户量与流量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因此很大程度上也为其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2020年的开局中,先后上线“拼小圈”和“快团团”等新服务后,有观点认为拼多多或即将参与到“私域流量”的争夺中。在这其中,“拼小圈”主要是号召用户分享在拼多多上的购买动态,“来拼小圈,看看好友在买什么”,从一定程度上算是融入了当前流行的“种草电商”模式,只不过拼小圈的种草内容并不与小红书一样,依靠信息流算法对用户进行推送,而是基于平台从“微信时代”获取的用户社交关系网络,因此理论上来说也更有利于从“种草”到“拼团下单”的转化。
而“快团团”则是拼多多此次针对疫情所提出的服务,并从地域划分上区别“熟人网络”,但由于团购服务相当依赖供应链的稳固,因此目前还不清楚这项服务在疫情结束后的潜力。但无论是“拼小圈”还是“快团团”,本质上是将商品的受众范围进行扩大,让用户接收信息的效率变高,而这一切的践行基础,无疑正是庞大而稳定的流量池。
如果说2019年是拼多多用百亿补贴稳定用户的一年,那么或许在2020年,拼多多更多考虑在稳定平台流量池的同时,寻求更多营收模式方面的突破,真正做到“too big to fall”。
拼多多市值蒸发万亿,段永平抄底,准备再次风投,未来会如何?
非常看好
基于段系各种成功的案例
从学习机游戏机,手机电话机,拼多多极兔物流,
有那一样不是三年内迅速登顶,然后就稳稳的霸据头部。
我们有什么不对拼多多或者菜鸟保持乐观的期待
拼多多股东有哪些上市公司?
随着360公司回归A股和富士康公司的36天IPO过会新速度,独角兽概念股成为最近A股第一流行词。
拼多多在2015年9月正式上线,主打拼团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2016年9月“拼多多”与另一家同在上海的社交电商“拼好货”宣布正式合并。合并后,两个品牌保持独立性,由原拼好货CEO黄峥担任新“拼多多”的董事长兼CEO。目前估值10美元,刚刚入围独角兽公司俱乐部。
据媒体信息透露,拼多多在创业初期曾得到网易丁磊、顺丰王卫、oppo老板段永平和淘宝创始人孙彤宇的早期投资。
在2016年7月拼多多对外宣布,包括高榕、新天域、腾讯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参与了总额为1.1亿美元的B轮融资。
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联合亲朋好友的拼团,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很多人都是从在微信上收到亲朋好友发来的拼团信息,开始知道拼多多这个平台。
在微信上享受这个待遇的电商平台除了京东,就只有拼多多了,其它电商平台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而拼多多能够在微信上买东西的原因只有一个,腾讯公司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拼多多上市的公开消息,所以只知道腾讯是拼多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但有关腾讯占拼多多公司股份的具体比例,还有网易丁磊、顺丰王卫、oppo老板段永平和淘宝创始人孙彤宇等人在拼多多的具体持股比例等信息,在网上也查不到任何已公开的权威信息。
拼多多招股说明书显示,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峥持有的普通股,占总股本的50.7%。而拼多多董事和高管合计持有的普通股,占总股本的55.5%。
根据招股书显示,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计划在本次发行后,拿出其拥有的2.3%公司股份成立私人慈善基金。此外,他还计划另外建立一个私人慈善基金来支持科学和医学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在拼多多的主要股东当中,与黄峥相关的实体持有公司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50.7%;与腾讯相关的实体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18.5%;高榕资本持有公司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10.1%;红杉资本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7.4%。
拼多多最新消息:
拼多多上市才一周,就经历了少有的跌宕起伏:IPO首日股票暴涨40%后,在国内媒体对“山寨假货”的质疑声中,随后5个交易日拼多多股价累计下跌约27%。
不过,买了拼多多股票的股民,如今却看到另一条“解套”的途径:6家美国律所正在搜集投资者签名,准备对拼多多发起集体诉讼。如果胜诉,“被套”的股民自然会获得大笔赔偿。
用创始人黄峥的话说,拼多多还只是个3岁的孩子,眼前还有很多危险与挑战。除了要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摸爬滚打,拼多多恐怕还得学会美国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
本次起诉拼多多的几家律所已经是中国企业熟悉的“老面孔”了,过去曾发动对阿里巴巴、聚美优品、唯品会等中概股的集体诉讼;况且除了这些老“讼棍”以外,还有嗜血的做空机构也正对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虎视眈眈...
拼多多的老总说的很好,拼多多还很年轻,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面临的挫折也不仅仅是这么点,所以就算是目前处于舆论的中心,我们也应该以包容的态度,期待拼多多撕去坑多多的标签。
近期大盘表现甚是活跃,行情来了股友的心里也有了信心,行情来了我们也可以强势吃一波肉,不要让这个大好的机会给错过了,那么行情来了我们都在跃跃欲试,但是在这期间我们有没有总结一套自己的盈利模式或者是有没有一个很厉害的老师领导我们如何强势的把握每波行情的到来,从而错过每一个盈利的好机遇。
司梦蝶每日都有根据自己总结的一套盈利模式选出的几只强势股来讲解,司梦蝶每天都有实盘跟踪讲解,一直跟司梦蝶学习的朋友都从中强势盈利了不少,很多股友都发来感谢信说,感谢老师的每日耐心讲解,我们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有不少的朋友从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盈利模式,在股市一路长虹。
那么司梦蝶今天根据自己的选股思路给大家讲解几只在近期选出的标的股:益民集团该股属于近期热门股,短线强势拉升突破涨停,近22个交易日强势收获了50%的涨幅!
泰达股份:该股的涨幅也是不错的,目前强势来连创8个板,仅仅8个交易日就强势收获了30%的涨幅!
这几只个股都是司梦蝶近期在圈子中讲解的强势处于热门的个股,一直跟司梦蝶学习的朋友都强强把握到了这波利好,强强盈利了不少。大家若手中有个股问题的朋友,不会选股以及不知后面如何操作的朋友都可以找司梦蝶(司梦蝶微信:sy1686h),司梦蝶一定会详细为大家讲解,一定会全力相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上面是司梦蝶根据今天的盘面选出的强势黑马,在这司梦蝶就不公布该股的代码了,以免大家盲目追进操作,以此最高被套。想要获取该股的详细的操作思路以及如何布局的朋友,可以直接找司梦蝶验证获取,司梦蝶微信:sy1686h。
拼多多股价下跌超17%,跌破19美元的IPO定价,你怎么看?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拼多多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就已经上市,引来很多人的眼球,最近也受到了不小的争议。但是归其原因还是拼多多的模式和大量的山寨货和假货。
首先、从运营模式上来说拼多多绝对是成功的,打破了传统的电商的模式创造了交互式的电商平台,这种模式在人群中间口口相传,发展速度就好像病毒扩散一样,拼多多模式的成功甚至让一些传统的电商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发展自己的交互式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都在有了相应的交互式平台,而聚美优品甚至整个转型。
其次、拼多多的兴起反应了国内消费的疲软,反映了居民消费没有升级反而降级的现实,可以说拼多多下隐藏了很多社会现实,那就是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都很弱,才会采取这种方式满足消费。拼多多的主要客户群体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主要是消费偏低的人群。
最后、拼多多假货、山寨货横行。很多低消费群体为了满足消费通过假货、山寨货达到了消费的目的,但是拼多多的客户里也不全是消费较弱的人群,存在一部分尝鲜的人群,在被欺骗之后再也不会去用这个东西。对于高消费人群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客户黏性,甚至一些人会把拼多多等同于降低身份很low等名词,不利于品牌形象进一步的树立,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虽然拼多多抓住了这个低消费的市场,并且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快速传播,但是其主打的营销方式存在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一个企业要让投资者看到以后的发展潜力才是最主要的,股票的价格最能反映投资者对这个公司的信心,拼多多的模式并不是不可复制,护城河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那么如果想走的更远就必须做出改变,改变品牌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让人不要把假货、山寨货和拼多多划等号。但是人们一旦形成思维定式这种印象是很难改变的,拼多多要走的事情还很多,而且很难。
拼多多对假冒伪劣、品牌碰瓷等有悖于现代商业伦理的假丑恶行为的纵容,失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诚心打击假冒伪劣但有纰漏和刻意营造假冒伪劣形成文化氛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为,不幸的是,大量国人看拼多多是后者,走不远啊。
对于美国股民而言,拼多多找了一套辞藻包装,外加相关投资机构和股票承销商的刻意粉饰,着实愚弄了一把美国投资人。他们肆意玩弄资本游戏,以为可以把股民玩弄于鼓掌之中,无非也是一种割韭菜行为。他们也许在赌拼多多能及时转型漂白,以逃过不实信批的罪责,只怕这次失算的概率很大了——有悖商业伦理的模式岂是能简单扭转的?一旦罪名坐实,美国的法律机器可不那么会容情,该还的一个都躲不掉。
只能说并不意外,诚然拼多多成立还不足三年,发展很快,依托二股东腾讯旗下的微信发起各种“拼”低价购买商品,吸引用户已经高达3亿,但拼多多一直存在各种问题,只是在其远赴美国上市后,成为了上市公司,各种问题被摆在了放大镜底下。
如今在康佳要求其下架山寨品、童话大王郑渊洁举报拼多多销售盗版图书、销售贝恩美临过期奶粉、山寨小米新品等陆续的爆发的拼多多平台上假货、商品质量风波在扩大化,还引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密切关注和接受上海市区工商和市场监督部门约谈。这种背景下,拼多多的平台商誉价值受到了重挫,加上其本身盈利前景就是一个问题,2016年-2017年,拼多多净利润数据分别为亏损2.92亿元、亏损5.25亿元,如今闹了这些事后盈利恐怕更难了,资本市场上的资金用脚投票,形成了拼多多股价破发的一幕也就不足为奇。
其实,近期的这一系列平台商品质量风波对于拼多多而言是危也是机,既已实现上市融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差钱,还背靠10亿用户的腾讯的微信平台,大可以借机诚信整顿平台上的商户,强化监督,打造出一个真正能让用户购买低价品牌商品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平台能真正走远、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只能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了吧!拼多多的上市之路果然是一个传奇,从上市第一天的大涨40%,沦落到现在的跌破发行价,一切的一切也许都是因为它就是拼多多吧!
首先我们得了解拼多多,拼多多是一家2015年9月创立的公司,并且在3年不到的时间内,CEO黄峥就把拼多多成功推向上市,不得不说他的过人之处和与众不同的营销思维。大家都知道在这3年里国内经济总体不好,并且伴随着股市的熊市,房市的消耗,许多老百姓真的是拎着裤腰带过日子的,那么拼多多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些老百姓的需求,以便宜有好货,拼好货的理念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这也是它为什么能那么快细分上市的原因!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不到3年内的上市过程中拼多多是否足够完善了呢?这个就要看消费者的反应了,最直观也最透彻,许多网友表示在拼多多上面拼出来的质量并没有描述的那么好,并且有着假货,次品的掺杂,因此才会引来了有关部门的调查!
可以说拼多多的上市大涨是因为它的确太吸引眼球了,创出了许多历史纪录,但是同样的,目前的下跌也是因为太吸引眼球了,受到调查并且有假货和山寨风波!所以公司是否存在问题一定会在以后水落石出,而拼多多的未来股价走势也一定和公司的实力和产品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底便宜能否有好货,这就要看CEO黄峥的日后经营和实力了!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我是长线价值投资的张大仙,看完点赞股票大涨不停!加波关注带你看懂主力的真正意图!
拼多多登陆纳斯达克市场,随着开盘价位爆出,创始人兼CEO黄铮的身家达到137亿美元,超越了电商同行刘强东。但是好景不长,拼多多上市后股价大跌,短短五天,市值已经蒸发了50亿美元,我带着大家了解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山寨货充斥
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拼多多上的商品基本都是山寨货,拼多多的股价大跌也基本上得“益”于此。而拼多多也很擅长跟我们玩文字游戏,很多买东西不仔细看说明的买家就会吃大亏,比如:超熊洗衣粉、蓝月壳洗衣液、老于妈、绿剪口香糖、康帅傅、小米新品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了拼多多是一个山寨货充斥的购物平台,股价不跌才怪。
假货“横行”
拼多多这个电商平台假货横行,各种盗版商品在里面屡见不鲜。在拼多多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大牌的盗版商品。7月19日,中国纸尿裤生产商“爸爸的选择”在纽约联邦法院对拼多多发起侵权起诉,声称这家中国公司在知情的情况下,仍允许销售印有该品牌名字的仿冒产品;7月29日,郑渊洁举报拼多多,销售盗版图书,触犯刑法。这样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我们也期待着“拼夕夕”的回复。
郑渊洁举报拼多多
营销方式令人作呕
相信经常玩微信的朋友都会遭遇这样一种烦恼,朋友又发来链接让自己帮忙砍价了,一看链接归属地,又是拼多多,很多人都会不胜其烦,每天都要砍砍砍,你不嫌烦我们还嫌烦呢。多年不联系的好友突然发来一个链接,让你帮忙砍价,建议果断拉黑。所以说,拼多多的这种营销方式真的很让人反感,任性傲娇的人肯定会对此留下非常差的印象。宣传也要讲究方式,虽然这种营销模式让拼多多在三年里成长迅速,但这肯定不会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拼多多的上市很令人意外,但是拼多多的股价大跌完全在意料之中,要想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就必须做好打假工作,盗版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律、知识产权以及著作权的侵犯,试想,如果所有的企业、作家等等都把时间花在维权上,社会如何进步?作家如何创作?也希望目前还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拼多多及时悬崖勒马,不再为自己的假货、山寨货寻找借口,而是及时做好打假工作,坚守一家企业应该有的底线。
PS:投资即修行!欢迎关注我,一起讨论投资的那些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拼多多股票大跌1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拼多多股票大跌10%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