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听说李清照在赵明诚离世后,还嫁了一渣男,有历史出处吗?
1129年8月,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逝,这一年李清照四十六岁。
李清照心痛欲碎,大病不起。她写了许多悼亡的词,多半失散了。只有《偶成》还在: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的情怀似昔日。
当时,李清照不光是名满京城的才女,女诗人。更是当朝宰相的儿媳妇,金石名家江宁(南京)知州赵明诚的遗孀。
李清照手里的金石书画,都是硬通货,多少人想得到却没有办法。所以,李清照就像今天很多小广告里说的那样,夫亡无子,继承的有矿。想一夜暴富,最好的办法就是娶了李清照。
于是,争论了多少年的李清照二婚事件,便浮出水面了。
赵明诚去世三年,移居杭州的李清照身边,鬼鬼祟祟踉踉跄跄的来了个张汝舟。这个跟李清照做过一百天夫妇的男人,被这位著名的女词人以“妄增举数入官”罪告发,经皇帝判罪流放,二人离婚。
这起当时轰动一时的离婚案,在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详细记载:“(绍兴二年九月戊子朔)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徒罪,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已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
这里,李清照后夫的名字官职,罪名,包括李清照是李格非的女儿,都记载的很清楚。
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描述误嫁张汝舟过程:“既而仓皇,因成造次,信彼雌黄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即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儿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
李清照这封信是写给翰林学士綦崇礼的,也就是这位大学士将李清照从监狱里救了出来。按照宋朝的法律,告发自己的亲人,无论罪名成立与否,都要入狱两年。而李清照只住了九天监狱,就被解救出来了。
李清照出来后写信给自己的恩人,解释:自己是在病中乏智,张汝舟热情表白,弟弟也是热心,想让我这个姐姐过上好日子。于是,没有过多分辨好坏就嫁给了张汝舟。
李清照一进张家的门,很快就发现,张汝舟却是个渣男。她发现张汝舟的官是妄增举数来的,弄虚作假。主要的是,他逼迫李清照交出价值连城的金石书画。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一般的女人一定是嫁鸡随鸡了。而李清照却做出了惊人的举措,她告发丈夫的违法行为并要求离婚。
关于李清照二婚是有确凿记载的。
绍兴十八年(1148)李清照65岁时,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里说: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绍兴十九年,王灼《碧鸡漫志》里说:“易安居士………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依”。
1151年,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里说:“格非之女……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
很多记载都证实李清照的二婚,但多数是说李清照再嫁是失节的。按照宋朝时的传统观念,李清照这样的名门闺秀,再嫁简直是成何提统?
“人比黄花瘦”,“惜春归去,几点催花雨”,“望断归来路”。千年以后,我们再读这些李清照的名句。怎能不由衷的敬佩这位千年前女人?她的勇敢,勇气,率真,她的至情至爱。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的进士,家境富裕殷实且藏书甚多,从小就饱读诗书,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文学基础。她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词语言清丽、格律雅致、意境悠长、情真意切,享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可就是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中晚年的生活却极为不顺。在四十五岁时,和她情投意合、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丈夫赵明诚去世,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南宋初期战乱频频,从此她开始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迁居生活。在她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监诸军审计司的官吏张汝舟,草率再婚,几个月后又草草离婚,让人唏嘘惋惜。后世文人对此多有议论:“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对于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历史上确有其事。宋代规定,女子主动提出离婚要刑狱两年,李清照受友人綦崇礼的照拂,和张汝舟离婚后仅仅入狱九天就得以释放。她写给翰林学士綦崇礼的感谢信《上内翰綦公启》中明确写道:
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这封《上内翰綦公启》是她的亲笔信,信中把再婚和离婚的理由和细节交代的清清楚楚。还有南宋史学家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写到:
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
所以李清照再婚一事,确实是真真凿凿。那么李清照再婚的对象张汝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凭什么可以打动一代才女李清照呢?为什么几个月后又草草离婚呢?
张汝舟看似道貌岸然,实则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渣男。
他是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官不大,只是一个监诸军审计司的小官。按道理说,张汝舟官虽小,但要再婚娶一个妙龄女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却沽名钓誉,看中了才气横溢、年近五十的李清照。在他们刚接触时,张汝舟那真是殷勤备至、嘘寒问暖、甜言蜜语,一下子抓住了李清照情感无依、孤苦漂泊的软肋,所以李清照就迷迷糊糊地嫁给了张汝舟。婚后,张汝舟的野心和虚伪便暴露无遗。他把李清照当成献媚和炫耀的资本,经常要求李清照作词送他的上级,而且他对李清照珍藏的金石文物觊觎已久,想方设法据为己有。李清照稍有不从,还动手打人。这让李清照深感失望,因此不顾牢狱之灾也要坚决离婚。
李清照再婚并非晚节不保,实则更加令人尊敬。
李清照就是这样真性情。爱,则深爱,就如她和赵明诚两人举案齐眉、夫唱妇随。不爱,则毅然决然,绝不苟且将就。谁说女子再婚就是晚节不保?谁说女子离婚就是大逆不道?放到现代社会,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是在宋代,女子再婚的例子也不少呀!随便举一个例子,范仲淹的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还把范仲淹改名为朱说。这有损范母的贤德了吗?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朝廷还追封她为一品的秦国夫人。这说明在宋代,女子改嫁并不是背道离经、伤风败俗的事情。我们又何必拿这个事情去诋毁李清照的品格呢?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尊敬她,应该为她敢爱敢恨、高洁不污而点赞!
李清照婚姻的不幸,更加无损她诗词的瑰丽伟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琴棋书画、金石花鸟无所不通。她的诗词更是独步天下,自成一派,把婉约词风推向无人企及的高度,词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在她创作的诗词中,我们也能洞悉和品味她的人格,就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令人惊叹。她早期的词多以歌颂爱情为主,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后期的词多以感叹人生为主,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时,她词作中也不乏笔力苍劲、豪迈奔放的作品,比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比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读这些作品,又感觉她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刚毅,又有遨游天地间摘星揽月之豪气。她的诗词,既有柔美,又有刚强,既有哀叹,又有豪迈,既可细腻得丝丝入扣,又能奔放到气吞山河。所以,一段不如人意的婚姻,丝毫不影响她诗词的瑰丽伟大,丝毫不影响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她无儿无女,孤苦无依,飘零至死。可她却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让我们可以尽情徜徉在美妙绝伦的诗词意境中,欣赏可赏之人,赞美可赞之物,感叹可叹之事,歌颂可歌之气,领悟可悟之道,思念可念之情。
李清照,历史和文学都应该对你说:谢谢独一无二的你!
记述李清照改嫁和讼离的并非赵彦卫一个人,他甚至是诸多记载中成书最晚的,我们最多可以质疑李清照的改嫁对象是否张汝舟(这的确是赵彦卫的孤证),但质疑她是否改嫁恐怕难以服众。
应该有。听说此事在当时的文坛挺轰动的,不少文人就此事纷纷赋诗,有的不理解,不赞同;有的挖苦、嘲讽,当然也有同情、担忧的。文人们的这些诗作不会“空穴来风”,他们的这些诗作无疑就成为佐证。再则李清照作为当时最有名的词作者,而且还有专著流传与世,是不折不扣的名人,她的身世不会没有记载的。
历史上有相关记载。
宋代人赵彦卫的著作《云麓漫钞》中存有李清照的一封信——《上内翰綦公(崇礼)启》。按信中的说法,认为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孤苦伶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她希望有所依靠,能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于是她被媒人“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所迷惑,糊里糊涂地再嫁了张汝舟。
婚后,她发现张汝舟像一个市侩,实难同他安度晚年,便想趁早离异。张汝舟则为了夺取李清照的书画,古器物等,想早点把她折磨死,所以经常地虐待她.清照无法忍受,提出离婚。为了诉讼的胜利,她不得不同时检举了张“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按照宋代刑法,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属实,也要判处徒刑两年。李清照明知如此,还是告发了他,同时也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后来,这件事被她的亲戚翰林学士綦崇礼知道了,綦崇礼是宋高宗的亲信,出面干涉此事,才使清照既离了婚,又免了刑事处分。为此,清照特意写了一篇《上内翰綦公启》,向他表示感谢。
除了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外,还有其他的宋代著作提及过。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过,历史上分为两派,各执一理,相持不下,争论双方又都有很多足以自圆其说的根据,因而李清照有没有改嫁还不能下断语。但无论李清照改嫁与否,也不会有损于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声誉。
为什么有人说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是“朋克”女孩?
"朋克",这是一个音乐界的词汇。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一种原始摇滚乐。“朋克”发展到至今,它已经是成为一种象征自由不羁的精神符号。而现在,说一个人“朋克”潜台词则是这个人狂野,大胆,炫酷.......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细读李清照的诗词,我们会从中发现,在她婉约的辞藻背后则是一颗火热的摇滚的心!
在封建社会时代,女人是要讲究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则是走矜持端庄路子。但是我们的主人公李清照则不一样,她在和她丈夫赵明诚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主动开撩。其词写到:“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蹴罢秋千》。第二段感情是在她丈夫去世后三年,49岁的李清照嫁给了渣男张汝州。而张汝州是为了她的财产骗婚的,婚后对李清照不管不顾还实行家暴,最后李清照受不了,离婚看了。
离婚这件事在我们现代来看,属于很平常的了。但是在那个封建社会,女人休男人那属于晴空惊雷了,但是李清照依然做出来此等惊艳之事。虽然离婚过程很困难,为此她还坐了九天牢,但是好歹还是大获全胜离婚成功了。
所以就光李清照这两件来看,她属于“朋克”女孩一点也不为过。那种敢爱敢恨,自由,平等,是属于奇女子。
历史记载中有哪些名副其实的“渣男”?古代的“渣男”会有多渣?
古代渣男首推战神吴起,为了当将军竟然杀了自己的妻子。吴起先学儒家,后学法家兵法,并在学成后到鲁国做官。在一次对齐国的战争中,有人建议让吴起带军对付齐国,但有人不同意,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齐国等于是他的丈人国,他会真心实意地打齐国吗?这是吴起有机会带兵的第一次,为了当上将军,更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吴起把老婆杀了,以表示他带兵打仗的决心。
吴起的这一做法并没有成功地让他实现自己的目的,反而引起鲁国人对他的反感,并且知道了他在母亲去世期间都不回家奔丧的事,还被老师扫地出门,现在又为了当将军杀了自己的老婆。人品差到这个地步,怎么能当将军呢?这样,吴起在鲁国没有了立足之地,就离开鲁国,到魏国去了。
第二渣男当属元稹,这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男人,却是个始乱终弃的人物。《西厢记》中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元稹在娶妻之前,和一个姓崔的女子恋爱,但崔家属于土豪级别,有钱但没权,这跟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很有距离。公元800年,元稹参加科举考试,因为才华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赏识。当元稹知道韦夏卿的女儿韦丛还待嫁闺中时,觉得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好机会,就抛弃了崔家的女孩子娶了韦丛。
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就是后来《西厢记》的前身。和《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不同,《莺莺传》的结局是男主对女主的始乱终弃,基本上就是元稹自己的经历。
说到古代,大家很快会联想到各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相之才等等,可你是否知道,有些你一直敬仰的名人却是十足的渣男!
1.元稹,一个痴情诗文也掩饰不住的渣男。
“游寺遇娇娥,送目千瞧无限意。归庭逢秀士,回头一顾许多情”。
大家都知道这是《西厢记》写张生与崔莺莺相遇,一见钟情。可你也许不知道这张生的原型便是元稹。元稹与其母亲的远亲崔莺莺相爱,私定终身。后元稹因为仕途原因,对其始乱终弃,娶了朝中一位大员的女儿韦丛为妻,这还不够,还写了一篇文章《莺莺传》,广为流传,文中全无妻子之意,竟是红尘女子之情。
韦丛乃是大家闺秀,待元稹也是面面俱到,然而,元稹又看上了一个名妓薛涛,在你侬我侬三个月后分别,元稹还写下“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的肉麻诗句。
后来韦丛亡故,元稹为其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著名诗句,然而这痴情语句不知道又有几分真心。
这时薛涛相必是梦想着元稹该骑着白马迎娶她了,然而她错了!因为元稹此刻有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刘采春,他给了其夫一笔钱后便立刻纳其为妾。而满心等待的薛涛最终郁郁而死。
如果说元稹到此已令人作呕,那还有更令人发指的,他最后也抛弃了刘采春,害其跳水自尽。
2.吴起,一个军事天才背后的渣男行径。
吴起原为卫国人,后在鲁国期间被鲁国国军赏识,担负重任。后齐鲁交战,鲁国国军欲让其担任统帅。然而,由于吴起妻子乃是齐国人,鲁国人不信任吴起,吴起便将妻子杀掉以求其位。
同时吴起在出师前,曾跟着名师曾参学习,在这期间,吴起的母亲病逝,吴起却充耳不闻,也不回家办丧,引起曾参极大的反感。
3.徐志摩,看似情圣,实则渣男。
张幼仪和徐志摩乃是包办婚姻,然而徐志摩口上说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然而还是与其圆房。在张怀孕期间,徐志摩又爱上林徽因,强迫张堕胎。后要要与其离婚,然而张不同意,徐志摩便一走了之。
后来张幼仪生下孩子后,徐志摩又找到了她,最终还是与其离婚。
张汝舟娶李清照时几岁?
30岁。
李清照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在“凄凄惨惨戚戚”中,却不失“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和坚强。
她先是父母媒妁之约嫁给了赵明诚,后是人渣张汝舟,尤其是与人渣张汝舟,她是宁愿坐牢,也要告倒人渣的女汉子。倘若人间对邪恶的斗争都能如一个弱女子李清照一样,世上的人渣可能会少一些。
40来岁了。
张汝舟娶李清照,不是为了爱情,他是看中李清照所藏的金石。想霸占,李清照当然不同意。
有一次,张酒后吐真言,是他考试作弊。被李清照举报了。李清照宁可自己坐牢,也要把张汝舟告倒离婚。
李清照张汝舟故事?
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空有家产孤苦无依,此时张汝舟出现了。
张出身低微,如果在早年,李清照估计根本不会与这样的人有任何的交集。但49岁的李清照,身心疲惫,渴望能有一个风雨同舟的人相随左右。那时的李,身负丈夫的嘱托,在乱世中,一个独身女人保存自身已是不易,她还要妥善安置那一大批物件!刚开始,张汝舟对李清照嘘寒问暖,无微不至,还自称仰慕她的文采。这让李误以为又找到了知音。抱着美好的憧憬,她与张走到了一起。哪知婚后不久,张的真面目就暴露了,原来他真正看中的,是李清照名下那一批价值不菲的古董!但那些物品,既承载着前夫的遗愿,也是李清照的心爱之物,怎么可能交付他人!于是,家暴上演了。张汝舟开始对李清照拳脚相加,逼迫她将那些珍贵的物品赠与他。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豪言壮语的女子,岂是任他人宰割的普通女流之辈?可宋朝,封建礼教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对女人的束缚更是今天的人无法想象。通常情况下,女人根本没有离婚的权利。李清照思来想去,心中定下一个计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老张在娶到她之初,得意忘形之际,曾摆过一个龙门阵,正是这个关于他科举作弊的秘密,让李清照在离婚事件中权利反转,也让这渣男亲手葬送了自己!不过不得不提的是,李清照这一招,真是下定了鱼死网破的决心。因为大宋律法规定,妻子为离婚而控告丈夫,如果丈夫罪名属实,妻子也要一同受罚!(封建社会坑女人真是不遗余力啊!)可见李清照是何等烈性有主见的女子!这虚情假意的婚姻,她绝不妥协,这人品败坏的男人,她绝不留恋。宁愿坐牢,也不要苟且!还好,李清照在当时也多少算是文坛有影响力的人物,况且还有强大的人脉背景。在牢里待了短短几天就被释放了。换了其他女人,光是丧夫这一个打击,恐怕就一蹶不振了吧,何况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经历、那样的年纪!之后,李清照还遭遇了更大的打击,在战乱中,她与丈夫的收藏,被盗、被抢、遗失,几乎尽数散失!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过五旬的她,竟然凭着毅力,完成了丈夫的遗愿,写成并出版了《金石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清照入狱手撕渣男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