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网络黑话已入侵校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网络黑话已入侵校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身处清末乱世,军阀张作霖是如何发迹的?
张作霖可以说是民国版的屌丝逆袭,他出身贫寒,书也只读过几个月,可以说一无背景,二无资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成为了东北王和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
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出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88年,其父亲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去为父亲报仇时闹出了人命,随即出逃,在出逃期间也是经历坎坷,当过木匠,卖过包子,学过兽医,之后投过清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由于义和团运动与沙俄侵占东北使得地方十分混乱,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的头脑,与组织能力,建立了一只保险队,来维护当地治安当然不是免费的,由于治安得当遏制了胡匪骚扰,深得民心,一时间声名鹊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张作霖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1915年袁世凯复辟,被召入京,表示支持,袁世凯称帝后,被封为了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27年进驻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路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这期间日本多次以利益相诱惑,签订不平等条约,都被其拒绝,从这一点来看张大帅还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张作霖的英雄事业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从这位乱世英雄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的是“伯乐”。
当时这位贫困的青年农民投奔到了爱国将领宋庆的麾下,成为毅军(宋庆曾授勋为毅勇巴图鲁,故其部号毅军——顺便说一句,当时曹锟也在毅军效力)的一名普通士兵。虽然一度升至哨长,但由于并没有突出的战绩,在战争结束之后便退役回乡了。
庚子国变,天下大乱,而关外更由于日本、俄罗斯的渗透导致流寇四起,人人自危。为了保卫家园,百姓们往往就会自己出钱出粮,招募本地丁壮组成民团巡防,称这种民团为当时统称为保险队,也就是关内的团练。当时张作霖的岳父赵占元和乡绅李龙石牵头成立了赵家庙保险队,而作为曾经做过基层军官的张作霖自然而然被推举为保险队长。从此张作霖才真正的开始了自己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
因为张作霖当过军官,见识过真正的战争,所以甚至一个军事组织要想长久的维持下去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所以赵家庙保安队在附近乡民当中口碑极好,并很快就将联防区域扩大到周边的村寨,比如中安堡。由此可知,有人说张作霖是土匪的说法明显缺乏依据。因为保险队是由赵家庙百姓养活,按各人拥有土地的面积摊派,这显然是雇佣关系不是土匪掠夺方式。而且当人马越来越大以后,张作霖还要向新民银行贷款,并被商会会长姜雨田逼债。土匪是以掠夺为生的流寇,是不会用债务这种概念的,而保安队是一个合法的民间组织,被债主追讨债务却是天经地义。
张作霖,字雨亭。
光绪二十七年,另一路保险队首领张景惠率领麾下兄弟与张作霖的保险队合并,由此张作霖势力更加壮大。同年总巡长冯德麟和办理南路辽河两岸招抚局衙门给张作霖颁发了官方执照,表明官方正式的承认了张作霖的保险队。 而日后奉军元老、张氏重臣,如汤玉麟和张作相 (注意,这二人以前有落草为寇的黑历史,日后张作霖被污蔑为胡子与麾下弟兄有的出身不好也有关系)等人也纷纷入伙投奔。
此后张作霖平步青云,光绪二十八年,被奉天府兵备道张锡銮任命为马帮帮带(骑警队长),三年后积功升为统带;光绪三十三年升为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 光绪三十三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因张作霖剿匪有功,将其从提拔为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辛亥事起,潜伏在东北的革命党人试图造反,又是赵尔巽令张作霖镇压了军中正在酝酿的哗变。事后赵尔巽在奏折中盛赞张作霖:
“该统领不动声色,连毙三凶,实足以快人心而彰显戮。”
朝廷因此破格升赏,任张作霖为“关外练兵大臣”,赏戴花翎,并将其所部改为第二十四镇,由张作霖任统制,不久又兼任巡防营务处总办,麾下弟兄们也都有封赏,从此张作霖正式成为一路诸侯。因为这种知遇之恩,张作霖一直将赵尔巽尊为前辈、恩师,后来赵尔巽任清史馆总裁,在编俢《清史稿》时缺乏经费,得知恩师难处的张作霖立刻提供了巨额捐款。所以日后张学良曾回忆道:
“我父亲没有怕的人,他就怕赵尔巽,就赵尔巽能说他。”
赵尔巽,字公镶,镶蓝旗汉军。为晚清名臣,因德高望重,洪宪称制时为嵩山四友之一。
赵尔巽墨宝。
1894-1895年甲午战争导致清朝在东北的统治体系受到了沉重打击。1900年前后的义和团以及沙俄军队的大肆入侵,进一步加剧了原有统治系统的崩溃,官方政权几乎陷于瘫痪状态。一时间天下大乱,溃兵散勇到处为患,破产农民铤而走险,绿林帮伙骤然增多,各路马贼蜂拥而起。
为弥补官兵数量之不足(奉天全省兵力不足万人),稳定地方秩序,奉天当局早在1899年就采取了在各地乡镇普遍推行举办 “团练”的政策。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士绅、地主为求自保,纷纷办起了联庄会、团练、保险队、大团等地方武装组织,以求保境安民。在这种大背景下,张作霖在1900年初开始在赵家庙成立了保险队(据说之前投过土匪董大虎,负责看守肉票,半月后退出),后来因争夺中安堡惹怒了巨匪金寿山,金在腊月三十那天(1901年2月18日)半夜偷袭,迫使张作霖投靠了八角台方面(老张本意是要去投靠冯德麟,但途径八角台时,被张景惠留下)。八角台保险队的队长原为买豆腐的张景惠,他主动退位让贤,并同张作霖结为兄弟(这老哥书法不错,后来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然而,这种特殊形势下出现的地方武装,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表面上能够多少保境安民,但暗地里也做了很多绑票、勒索、杀人越货的勾当,实与土匪无异。
1901年春,奉天当局开始对辖境内的大小股匪和各种武装进行全面整顿。由于政府兵力有限,所以对这些武装力量实行“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八字方针(徒有剿匪之心,实无剿匪之力下的无奈且明智的举措)。1902年11月19日,在新民府知府廖彭的大力帮助下,张作霖所部归顺新民府,被编为“新民府巡警前营马队”,队伍规模约250人,张作霖是这支武装的实际控制人。在后来的数次剿匪中,张作霖表现十分出色,军衔越来越高,队伍越来越大。至袁世凯当国之时,被授予陆军27师中将师长。由此,开始逐步成为军阀混战时代的佼佼者,乃至后来成立安国军政府,是北洋时代最后一位国家元首。
一、从亲儿子到继子身份的转变
影视剧版张作霖
这个很好理解了,张作霖的亲爹是个赌鬼,顾赌不顾家,自然不难想象,张作霖的童年也没多么美好,人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张作霖父亲就是大赌,一次跟人赌博,对方杀红了眼,一不做二不休,事后将要了张作霖父亲的小命,张作霖一下子成了寡居家庭。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难活命,只好走上了改嫁的道路,不过张作霖有福,跟着母亲改嫁到了一个姓吴的兽医家庭,兽医在当时是个吃香的行当,吴兽医手中也小有积蓄,说实话,日子比张作霖亲爹带给他们的要好的多,强百倍。
二、从兽医到清军下层士兵的转换
影视剧版张作霖
张作霖的继父是兽医,张作霖也耳濡目染的成了半拉兽医,经常跟着继父出诊,出诊的对象鱼龙混杂,其中就包括兵匪和土匪,张作霖天生脑袋灵光,长此以往,对于道上的事情和规矩也是了然于胸,什么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黑话,对于张作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接触多了,张作霖有时候也干些帮绺子(土匪)踩盘子的(探风)外围工作,虽然还没自己拉伙单干,但一颗土匪界的巨星确实是在冉冉升起了。
三、由兵而匪
影视剧版张作霖
为何说是由兵而匪?这是因为张作霖拉绺子立山头当过一段清朝的大头兵,张作霖老觉得当一辈子兽医太憋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有没有明确的方向,后来张作霖听说自己的二哥在营口混得不错,便前去投靠,不成想二哥没寻着,盘缠也花了个精光,且看当时清军宋庆营正在招兵,张作霖为了混口饭吃,也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以后转行做土匪。
其实张作霖在这时的思想意识已经决定了他比常人更有远见,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他不但单单是想混口饭吃,而是以静制动,在饱腹的同时还要找以后创业的伙伴,他找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但找到了,而且人还不少,不过在脱离清军大营的时候,被清军追着屁股打,最后跑出来的兄弟有五个,五匹马,五条枪,这就是张作霖起家的资本。
对于普通人来讲,一生能够完成一次身份转变,可能就会改变一生,张作霖则异于常人,他完成了一连串的身份转换,每一次转换跨度之大、难度之艰,也非一般人可比。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何在那个乱世,我们记住了张作霖,记住张作霖故事的原因,改变,适应改变,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让人津津乐道,说不完,道不尽!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以完成几次?
想看更多张作霖的故事,赶快关注我们吧!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张作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白手起家的大军阀,曾经称霸东北,无人敢撼。他的发迹,既有历史机遇,也同自己的奋斗紧密相连。
贫苦凄惨的少年经历
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张作霖出生于奉天海城的一个小渔村。张家在当地,算是赤贫户。张作霖的童年也很悲惨,在其8岁时,父亲因赌博被杀。失去了顶梁柱的张家,面临着支离破碎的窘境。
张作霖很好学,也很聪明。据说他小时候读不起书,就偷偷跑到私塾外面听先生讲课。而讲课的先生也很喜欢张作霖,还让张作霖到屋内学习,免费教过他一段时间。
初露头角的乱世军队头目
甲午战争期间,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他先是投靠了马玉昆的队伍,在骑兵营做起了小头目。不过,清军惨败后,张作霖所在的骑兵营也就作鸟兽散了。
初次参军失败,张作霖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但因家中贫苦,只能跑到赵家庙村当赵家的上门女婿。赵家小姐,就是张学良的生母。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张作霖自己拉起了一直队伍,名为“保境安民”,实际上就是一伙土匪。
不过,后来张作霖投靠了段祺瑞,他的这支队伍陡然间成了清政府的巡防营。由此,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之路。
左右逢源的东北枭雄
清末民初的东北,一直被各方势力觊觎,可以说是机遇与苦难并存的地方。张作霖很聪明,纵横捭阖与日、俄和清政府之间,不断钻营取利,伺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辛亥革命之前,张作霖手里已经掌握有七个营。
辛亥革命发生后,浑水摸鱼,乘机得到了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认可,在两人的努力下,实现了东三省暂不独立的局面。成为了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乱世枭雄。到1916年时,张作霖坐上了奉天督军的宝座,其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成为了一位之名的军阀。
张作霖势力的进一步膨胀
自1920年开始,国内相继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经过两次战斗,张作霖占据了上风,控制了北洋政府。到1927年时,张作霖当选为北洋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当时中华民国的最高统治者,其势力也发展到了顶峰。
不过,树大招风,一直想拉拢利用张作霖的日本人,见张作霖难以驯服,于是决定暗杀张作霖。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1928年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掉了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张作霖重伤,后不治而亡,时年54岁。
以上就是张作霖白手起家的大致情况,限于篇幅,难以完全展开。可以肯定的是,在众多军阀中,张作霖的一生堪称传奇。
我是老腊肉碣石樵子,希望与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和批评指正。
民国时的强匪刘黑七最终结局如何?
首先谢谢文友邀请!在下不作赘言,直接切入主题,正文如下:刘黑七本名刘桂堂,是民国时期借乱世起家的一个彻头彻尾,灭绝人伦的混世魔王!他利用自己的小黠智纠结起一支队伍在【山东】费县一带打家劫舍;纵横一时。因为心狠手辣,面相黝黑而结义把子中排行第七故此被世人称为“刘黑七”。他的一生罪大恶极,罪行累累。其所作所为灭绝人伦,为天地所不容;人神之共愤!为匪期间祸害不计其数的平民百姓;手段残忍之极!而且生性顽劣,反复无常;常年周旋于国民党,正规军,大小军阀甚至于【共产党】之间摇摆不定;他先后投靠过孙美瑶,何应钦;阎锡山,张学良,石友三,还有山东省长韩复渠等々。最后不惜变节投靠了日本人!可谓是个“有奶便是娘,有势便是爷”的真正无赖之徒!他一生作恶多端,后为富贵又变身投敌,摔转枪口屠杀同胞百姓!正所谓: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名震一时的民国悍匪终于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份被我鲁南支队解放军于费县老窝柱子村为乱枪击毙!可谓老天有眼,大快人心哟!顺便捎带一句,我小时候就看过电视连续剧《混世魔王刘黑七》,印象极其深刻哟!走笔至此,本文结束。谢谢关注!与友共勉!河北辛集月夜箫声留言给今日头条文友之用户……。
刘黑七是民国时期臭名昭著的巨匪,犯过不少罄竹难书的暴行。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刘黑七原名刘桂棠,是山东临沂人。
说起来,刘桂棠也是穷苦出身,他自幼丧父,从小就和母亲四处乞求过活。
吃不饱,穿不暖,刘桂棠就学会了小偷小摸。再大一点,他便成天和地痞土匪厮混在一起。到12岁的时候,就开始和那些人干抢劫和偷盗的勾当了。
民国初年,由于政府监管不力,再加上天灾人祸,百姓无以为生,因此为匪为盗者越来越多。
23岁的刘桂棠本就匪气十足,自然也一心想占个山头,做土匪头子。所以他和素有往来的7个地痞流氓结拜为匪。由于在几人中,按年龄算,他排第七,再加上他肤色黝黑,因此他被称为“刘黑七”。而他弟弟也就被称为“刘黑八”。
由于人数不多,刘黑七等人便在费县各村打家劫舍,又做些绑肉票的勾当。
在做土匪的过程中,刘黑七一行人一边为恶,一边扩大势力,居然没过多久,竟有了一支60多人的土匪队伍。
1916年,由于刘黑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地方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山东督军张怀芝派兵剿匪。结果由于势力悬殊,刘黑七的队伍被打死打伤不少,他的弟弟刘黑八也被官军打死。
刘黑七顾不得抢回刘黑八的尸体,便带着残匪逃到了抱犊崮。
抱犊崮属于沂蒙山脉,又处于费县、兰陵和枣庄三地的交界处,因此是个三不管的地方。且抱犊崮山势险峻,树高林深,是个易藏易躲,又易于防守的好地方。
因此刘黑七便把抱犊崮当作根据地,经常带着匪众在三县为非作歹。
并且刘黑七还自称是黑鱼精转世,有刀枪不入的能力。由于他不断地神化自己,一些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和四处逃荒的流民闻得他的名声,纷纷投到他的名下做了土匪。没过几年,刘黑七竟发展了300多匪众。
有枪有人,刘黑七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不仅带着人马四处为匪为盗,而且还强行要老百姓交纳粮食财物等。如果不交,便会有灭门之祸。
由于刘黑七恶名在外,他再次遭到兖州镇守使何峰钰的围剿。
刘黑七手下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在正规军的攻打下,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而奸滑的刘黑七眼看性命难保,竟化妆出逃,再次保住了性命。
由于没有了匪众,势单力薄的刘黑七暂时投靠了巨匪孙美瑶,参加了震惊全国的“临城大劫案”。
孙美瑶招安被杀后,刘黑七趁机把他那些被遣散的土匪们全都收了下来,很快又聚集了上千人的队伍。
很长一段时间,他带着这群人在苏鲁边界杀人越货,四处抢劫。
到1925年,刘黑七已经有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
刘黑七干脆自称“刘团”。不光继续干些土匪勾当,而且还仿效正规军,在各个村里征粮派款,并且还要求每村交多少人为匪,以壮大他的势力。
当时山东一带也是军阀混战,由于刘黑七有枪有兵,于是他也就成了各路军阀争相收编的对象。
比如,国军将领韩复榘为了收编刘黑七,曾给了他一万多银元和一些粮食。
没想到刘黑七把钱粮收到后,居然翻脸变卦,不肯归到他的军队了。
后来由于惊动了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何应钦从中游说,刘黑七才勉强同意收编。
但刘黑七毕竟是土匪出身,他在收编后,依然匪性十足。不仅带着队伍到处抢掳奸杀,而且谁要是给他一点甜头,他就立刻变节。因此他先后又改投到晋军将领阎锡山和奉军将领张学良的麾下。只是他从来都不懂得忠心二字,所以一旦他觉得无利可图,便改弦易张。
刘黑七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人。1933年的时候,他看到日本进攻热河,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便带着队伍向日本人投诚,当了汉奸。不仅被日本人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而且还给他提供了大批武器。
此后,刘黑七又投到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的麾下,负责剿匪工作。
没想到,刘黑七利用手中的职权,趁机把土匪们收容到了自己的队伍中。
抗战爆发后,刘黑七再次投靠日军,替日本人干了不少丧心病狂的坏事。而且他还借机在村里要钱要粮,不给便烧屋屠村。
后来,刘黑七又改投了国民革命军,帮助国民党破坏我党抗日活动。
在刘黑七的身份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他和他的队伍愈发放肆地抢劫奸淫。
除此外,凶残的刘黑七不光欺压老百姓,还对老百姓施以种种酷刑。至于被他屠杀的人数,更是有数万人之多。
恶贯满盈的刘黑七,引得天怒人怨,再加上他又是国军破坏抗日活动的急先锋,因此我军最终决定除掉他。
我军先派人打入刘黑七的土匪队伍,在摸清楚刘黑七的行踪后,采取内外夹击的战术,很快就把他击毙在了抱犊崮。
(参考史料:《民国土匪纪实》等)
刘黑七的本名叫刘桂堂,1892年生于山东省费县铜石镇南锅泉村(今属平邑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5年(民国4年),刘桂堂纠集本村地痞林传聚、赵春荣,3人弄了一把鬼头刀和一支土枪潜入山中,正式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土匪勾当。因刘桂堂排行第七,肤色黝黑,又有副凶恶残暴的黑心肠,故得了“刘黑七”的诨号。
刘黑七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初,他手下的匪徒不下万人,最多时竟达到3万多人。他们忽兵忽匪,先后流窜祸害鲁、豫、苏、皖、冀、津、晋、吉、辽等十几个省市,成了闻名大半个中国的“混世魔王”。据统计,20多年间,被刘黑七及其部下杀害的无辜民众达到20多万人。刘黑七如此猖獗,从而招来政府军的追剿。山东军政显要从田中玉到熊炳琦,从张宗昌到韩复榘,无人不喊要剿灭刘黑七,但每次都是虎头蛇尾。后来,一些军阀见刘黑七部大多是亡命之徒,且人多势众,竟想招抚为其所用。刘黑七先后投靠过张宗昌、何应钦、阎锡山、韩复榘、汤玉麟、宋哲元、于学忠。
刘黑七虽然不识字,但诡计多端,狡猾善变。他的信条是“有奶就是娘,有钱就认爹。”谁给的钱多,谁许的官大,他就跟谁。日军1938年占领山东后,刘黑七见日军在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认为有了更强硬的靠山,遂投靠日军,被委任为山东掖县“皇协军前进总司令”,公开当了汉奸。1940年底,八路军115师主力移往滨海区后,刘黑七更肆无忌惮,频频进攻鲁南的八路军地方武装,杀害地方干部。
1943年11月初,鲁南军区为配合鲁中军区反“扫荡”,决定发起围歼刘黑七部残部的作战。1943年11月15日用两个团的兵力,向离根据地60里远的匪巢李瑞柱子山奔袭。突入到据点内的八路军每人手提一篮子手榴弹,朝匪兵的营房内连续地投去,一声声爆炸,一团团火光,据点内乱成一片。刘黑七自知大势已去,就带着他的书记官和两名亲兵悄悄用绳溜出炮楼外,向西南方向的一道山岭逃跑。
负责在炮楼外包围敌人的何荣贵等八路军战士,见有几个敌人从炮楼上溜下来,便开枪追击,刘黑七身中两枪,重重地跌倒在地上。何荣贵他们见死者五短身材,脸黑得像黑炭团一样,浑身长毛,很像传说中的刘黑七,就把他的死尸带回去,经被俘的卫兵辨认,是刘黑七无疑。。这个祸害半个中国20余年,军阀张宗昌、韩复榘等几动干戈都未能剿除的惯匪、流匪、巨匪、汉奸和混世魔王,终于被八路军剿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网络黑话已入侵校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网络黑话已入侵校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