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35A真的来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歼-35A真的来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飞起来都掉零件,日本雄心勃勃的F-15J升级计划还有参考价值吗?
F-35没有速度,不用F-15J,怎么进行拦截?
关于F-15J飞机掉零件的梗,日本已经调查过了,认为是1988年之前生产的F-15J/DJ战机存心相当大的质量隐患,已经坠毁的12架F-15J/DJ中有11架是1988年生产的批次。所以日本对F-15J升级计划中,不打算对1988年前的批次进行升级,等F-35到货后直接退役掉,1988年之后生产的98架F-15J/DJ才进行升级延寿。
美国的F-15战斗机本身是非常结实和强壮的机型,美军自己的F-15C/D机队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8岁,要比日本的F-15J还要“高寿”的多。而且平均飞行时间已经超过9800小时,已经超过8000小时使用寿命,但是经过二次延寿后使用寿命延长到12000小时,还要战斗到2030年。
相比较下日本的F-15J连正常的使用寿命都还没用到,日本自卫队在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安逸的。上面有美军爸爸罩着,毛子刚解体正在卖底裤,中国还没发育成型。一年也就100多次紧急起飞,拦截进入其防空识别区任务。是在中日争端加剧,我们划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紧急拦截确认任务急剧攀升到500次以上。才导致日本的F-15J机队不堪重负,问题频繁。
日本F-15J现在主要任务就是防空识别区的拦截和确认,这个任务现在无人可替,刚买的F-35也根本不行。
一是F-35没有速度,球电体重超标,正面投影比F-22都还大,最高飞行速度也只有1.6马赫。这个速度拦截个屁啊,2.4马赫的歼-11只要踩脚油门,连尾气都吃不到,只有F-15这种最高2.5马赫的速度才能进行拦截。
二是F-35是单发战斗机,出海太危险。单发战斗机碰到发动机故障就要嗝屁,在陆地上跳伞还有有相当生存保障,在海上跳伞生存率向来很低,而且海面上海鸟很多,很容易吸入导致故障。今年4月份日本一架F-35在海上训练时坠毁,现在都还只找到些飞机零件。
所以日本除了对F-15J升级外,没有别的选择。
估计更多的预算都用在“心神”研发上去了,其次F22、35价格太贵了吧,因此升级F15J是目前应该是最佳方案了。另外,中国的歼20已经开始量产,日本与中国在战斗机较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仅仅是歼10C的“落叶飘”就已经够呛的了。
日本F-15,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飞到今天,不能安心寿终正寝,被奉维护好,出动率高,实在不值一辨,今天搞个训练就掉零件,再不老老实实退役的话,前景能有多美妙呢?
说到底,空自手中已没有了好用的家伙什,F-2在地震海啸中丧失殆尽,三代机只剩下百把架F-15,如果不升级,强赶鸭子上架的话,区区一点F-35,自觉得不足其用。
然而F-15最新的批次,也使用了20多年,是飞机总有个老化,行内有句比较专业的词叫做金属疲劳。即便如此,仍要坚持升级改造,该换掉的换掉,以达到重新操练的目的。
要问还有多少参考价值,只能说表面上存在一定的参考指标,因为从航发到雷达,都要换掉,至少在纸面上具有了更高的性能,致于能否达到,就要看实锤,实际检验,正能说明一切。其中一项,过去没有的多任务能力,现在美国支持下,花了钱,被允许加装在上面。
这么说吧,过去不能给的对地攻击能力,现在有了,如此而已。航电升级后,替F-35打个掩护和配合,指示个目标什么的,基本上可以办到。可惜数量上也只有30架以下,数量不多,花费也不菲,整个升级计划要在20亿美元以上。
为升级武器,日本好像不缺钱,毫不犹豫,痛痛快快就拿出一大笔钱来,能不能达到目的,另当别论,只是此心不死,总也不能安份守己,值得周边国家对其关注和警惕。
F-35A的入列,会给日本自卫队带来哪些改变?
2011年12月20日,日本宣布购买42架F-35A来取代日渐老旧的F-4EJ“鬼怪”战斗机。2018年1月26日,日本航空自卫队正式三泽空军基地在部署首架F-35A战斗机,成为亚洲继中国和以色列之后第三个部署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F-35A使日本航空自卫队一举跨入隐身战斗机时代。
在隐身模式下,F-35A可内置两枚907千克级精确制导对地攻击弹药和两枚AIM-120空空导弹的挂载能力,依靠大载油系数在无空中加油时也能达到1111公里的作战半径。在非隐身的所谓“野兽”模式下,F-35A可在翼下外挂更多武器,最大载弹量9吨。
日本政府计划从今年的国防预算中拨出一部分,采购射程500公里的JSM联合打击导弹,以及射程1000公里的JASSM-ER联合空面火力圈外导弹增程型和LRASM远程反舰导弹。这三种导弹都具有隐身能力,前者将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F-35隐身战斗机,后两者将在F-15J上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待F-35A软件升级后也可装备该机。
从以上举措来看,F-35A将成为日本空自的远程精确打击利器,能对2000公里距离上的地面和海面目标实施隐身打击。也就是说该机能对朝鲜全境目标实施定点打击,并对我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构成重大威胁。我们要正视这一点,大力发展远程反隐身雷达技术,虽不能直接引导武器,但也能掌握隐身战机踪影。
在对空方面,F-35A并不能使自卫队享有东亚上空的空中优势。
F-35是一种打击战斗机,在空战方面具有先天短板。在美国空军战斗序列中,F-35A是与F-22A形成高低搭配的战斗机,专司对地攻击,全隐身挂载下内部弹舱只能挂载4枚AIM-120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无法内置AIM-9红外制导格斗弹,这显然不足应对隐身战斗机之间的对决。
在面对歼-20这样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时,F-35A失去了先敌发现先敌发射的优势,在AIM-120导弹有效射程大幅缩短又无法内置AIM-9X的情况下,如何能招架住歼-20的PL-10呢?日自的F-35A必须和驻日美军的作战体系捆绑在一起才能发挥该机空战作用。
这个问题提的有毛病啊!F-35A是空中自卫队引进的,日本海上自卫队还没有开始引进F-35战机,前两天媒体炒作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引进F-35B搭配出云级航母,但又被媒体否认,因此现在从公开媒介来说,日本海上自卫队和五代机还扯不上什么关系。
如果硬要来看的话,F-35A的出现,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制空权有了一定的保障。由于日本目前没有装备固定翼战机的大型航母,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制空权,是由空中自卫队来保障。当然根据日美同盟,美国驻日海空军部队有支援日本的责任,但美国回不回来,发生突发摩擦事件的时候美国能否赶到,都是疑问。因此日本空中自卫队,仍然是保卫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一波力量,否则中国海空军一出远海训练,也不会让空中自卫队的战机忙的鸡飞狗跳。
然而日本空中自卫队的现有F-15J战机,无论是飞机寿命、技术水平和飞行员素质,对于现在的中国空军都处于劣势,因此一旦东海上空出现擦枪走火,如果美国战机不在第一时间支援,日本空中力量很可能要悲剧,而连带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马上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日本空中自卫队引进40多架F-35A,对海自也是一个心理安慰。
当然,日本海上自卫队毕竟也是继承自日本海军,知道海军舰艇不能指望空军的掩护,而只能依靠自己的航母部队。不过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还没有正式确定采购美国的F-35B战机。笔者单纯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老看,出云级搭配F-35B绝对是一个下策。日本只有仔细了解F-35B的技战术性能,重新设计建造舰艇,才能达到良好的舰机适配性。
F-35A为日本引进谈不上什么变化吧,再怎么说也是一部装备,在现代战争体系之下,仅一件装备的变化并不足改变什么局面。表面上看,在日本提高,别人也在放弃的,中国歼20战机已经列装部队近2年了,这时别再有人怀疑,歼20是否存在的问题了。
关于歼20与F35A比,别种更先进,这个其实已不值得讨论了,F35本身就是美军低成本版的五代机,歼20在设计上却是追求高性能的。如果依然有人把它吹成不可战胜,那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了。再说了,歼20的产量更高,2018年内,保持每月2架也许是一个低标准了,F35A能交付10架不错了,生产了我们至少2:1。
俄罗斯的苏57也已经投产了,也一样开始交付,刚刚完成换发的苏57,性能上绝对不低,至少美军不敢嘲笑该机性能差,按此前俄方交付原型机的速度看,12架预生产型在12个月内交付完毕,毫无问题可言,以后的正式量产型的产量会更高。 F35A的引进实际上不是什么提高,对中俄依然占不什么便宜,只能算一种弥补。由于该机交付一再推迟,实际已影响到日本空中力量的更新换代了,现有的42架订单,只能保证老旧的F4得到更新,至于现有F-15J战机,也许还要等几年。
无论是飞机技术水平,装备状态,以及飞行员素质等,日本真对目前的中国空军不具备优势可言,力量对比早已发生了变化,日本引进F35A根本不足以扭转这一局面了!
实际上F-35A 战机的引进对日本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引进F-35A可能对自卫队最大的改变就是,如果再没有五代空优战机的支持下,日本的F-35A战机则只能给美军打下手,将会彻底的失去主动的攻击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要从F-35战机的最初的设计目标来说起。JSF项目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在F-22A利用空优能力,掌握了敌方的空中优势后,JSF战机再利用其隐身性能进行纵深的战术打击,这时F-35面对的主要威胁是对方的地面雷达装备,而空中的战斗机则在战争初期被F-22A给消灭了。所以,一直以来就有观点认为F-35的格斗能力太差,这其实没毛病。人家设计就不是用来夺空优的。甚至早期的JSF连格斗导弹都没打算装。
这样一款注重于对地打击的隐身战机,日本引进用来当空优战机这不是有点搞笑吗。不过,如果不引进F-35A战机,日本就没有办法获得第五代战机,F-35再差也是五代机。本来日本想引进F-22A来替换F-15J,但是没想到美国根本不提供。这就尴尬了,日本原本计划用F-22A换F-15J,保持空优,F-3来换F-2A。这样航空自卫队的空中战力比较完善。
但是没有了F-22A,则最重要的空优就消失了。结果就是F-35A引进后,只能是优先替换老旧的F-4EJ。空优只能继续依靠老旧的F-15J;F-35A其实与日本原来的ATD-X一样都是属于中型攻击性的战术机种,没有空优机支持,让它们来对抗歼20与苏-57实在太过勉强。但也没有办法,所以现在日本已经开始考虑研发自己的五代空优型机,最近打算与英国合作进行研发。美国是彻底 指望不上了。
如果日本国产的五代机不能及时服役的话,那么在F-15J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日本的空中力量将丧失掉主动攻击能力,F-35A也只能给美国打打下手。而这种情况,日本是不会甘心的。
其实,日本之前在招标战机采购时也考虑过引进欧洲台风,但是最终还是选中了F-35A,就是为了得到五代机及相关技术,为未来的国产的五代机技术提高一下入门的门槛。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使F-35A来了,也改变不了在东亚地区无论是战机数量优势还是空优优势,日本都已经落后的状况,除非美国人能给日本F-22A。
据共同社报道:由于日本国内政权更迭,新出炉的民主党鸠山内阁在2010年预算的指导方针中注明对下一代战机只提供调查费用,因此F-35的采购计划将被推迟至2011财年,且最初的采购数量将被控制在40架左右,新机到位后,将优先替换航自已服役近40年的F-4EJ……请注意这几个细节,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却给人们暗示了另一个可能——尽管F-35的引进标志着航自的装备更新计划已进入具体型号阶段,但远未到尘埃落定之时。
在所有日本引进F-35J计划的相关报道中,40架和“优先替换F-4EJ”中的“优先”无疑是最值得人们探究的。从机队规模看,在取消了截击战斗机和支援战斗机之间的区别后,目前航自可用的制空型战机共有F-4EJ、F-15J、F-2等3种型号合计近400架,其中F-4EJ的服役时间已达到了40年,基本上已不堪再用,而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服役的F-15J,因极高的出勤率也陆续达到了服役寿命的晚期。2009年11月,航自的F-15J在日常飞行中先后出现了2次严重事故——11月25号,1架F-15J左发部分零件脱落;11月29号,另1架F-15J尾翼小部分脱落,虽然都未造成坠毁事故,但却也从侧面证明了F-15J老化严重。现在唯有较新的F-2状况还相对良好,但其支援战斗机的出身也不足以承担维持空优的任务。一言以蔽之,以航自F-35J第一批的引进规模,替换全部现役的F-4EJ尚显勉强,对航自机群的整体升级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且,以区区40架的购买量,也很难想象洛-马会为了这样的小订单而给日本进行必要的技术转让。
印度试图出售的LCA战机外售前景如何?
印度LCA“光辉”战斗机在世界战斗机当中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研发时间接近40年,刷新世界纪录,但是即使时间这么长,它至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还没有彻底量产。不过这并不影响印度对其寄予厚望,不光准备自己装备,还想把它推向国际市场,获得国外的订单,可谓理想远大。
不过LCA战斗机的实力总是被怀疑,虽然印度对外宣称它是印度国产战斗机,但是它的核心部件虽然是外国造,甚至很多人直接认为LCA战斗机实际上是一款组装机,印度只是负责组装!从外形来看,LCA战斗机的外形很像法国达索公司的经典机型幻影2000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印度也有装备,所以光辉战斗机很有可能就是参考了幻影战斗机的设计,这一点从法国达索公司参与了LCA“光辉”战斗机设计也可以得到佐证。
虽然我们总是拿印度LCA“光辉”战斗机说笑,但就在我们的笑声中,印度LCA“光辉”战斗机已经有了舰载型号,在陆地模拟航母甲板成功进行了航母的模拟起降,并且在未来短时间内登上印度航母测试,印度会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独立研制舰载机的国家,所以这一点还得承认一下印度。下图就是印度LCA战斗机的舰载型号:
并且印度觉得LCA“光辉”战斗机极有可能获得外售订单,购买的国家可能会是马来西亚,当马来西亚表示了对LCA“光辉”战斗机强烈的兴趣之后,印度空军立刻派出两架LCA战斗机飞往马来西亚兰卡威参加航展,还进行了飞行表演,可见印度非常期待获得马来西亚的订单。
但是印度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LCA战斗机对于它的竞争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它的出口价格高昂,超过了8000万美元,但是高昂的售价和其性能不匹配,这完全就是物差价贵,同样的预算,可以选择性能更不错的F16等技术成熟的战斗机,所以印度LCA“光辉”战斗机的外售前景不容乐观。
有关印度朋友“独立”研发的第一架国产“先进”技术三代机“光辉”号要对外销售的消息来自于2019年1月份、马来西亚邀请印度携带印度战斗机“光辉”号参加“兰卡威第15届国际海事和航空防务展”(LlMA)。
本来主办方邀请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企业参加博览会是人之常情的礼仪。
结果,一向“不甘寂寞”的印度朋友借题发挥、大肆渲染计划在“兰卡威防务展”上热卖他们“光辉”战斗机。
(在“15届兰卡威防务展“
上进行飞行表演的印度“光辉”战斗机)
LCA-Fighter“光辉”号战斗机是由法国“达索公司”参考“幻影2000”给印度“量身打造”的一型战斗机。
也是印度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国产三代机技术标准的战斗机、原计划用“光辉”号取代“米格21”战斗机、结果是:“米格-21”快全摔完了、“光辉”号还在试飞……
(印度国产“光辉“号/LCA战斗机)
(法国“幻影-2000”无尾三角翼战斗机)
印度之所以让“达索公司”协助(设计方案和画图纸)已经说明了印度的自身能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印度开展了一场“国际大会战”“光辉”号战斗机采用美国的发动机、以色列的航电系统、英国的雷达系统、法国的机载设备从1983年开工研制一直到2001年1月第一架“光辉”号首飞、用了32年时间、2018年印度空军迫于印度国会的压力勉勉强强接收了几架试用……
言归正传:在“15届兰卡威防务展”上印度盆友高调热销“光辉”号战斗机、给出的报价:出厂价8000万美元。
一架勉勉强强达到国际标准“二代++”用于替代“米格-21”的产品竟然高价出售、神奇的印度人。
(美国第一型五代机“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国际报价:9000万美元)
最近召开的“迪拜国际航展”上成都飞机公司生产的“歼-10CE”外贸机参加航展、同时宣布对外销售报价:4000万美元(裸机价)。
“歼-10”系列战斗机是一款国际公认的标准第三代技术的作战飞机、其整体作战性能绝对“吊打”印度“光辉”号、销售价格才报价4000万美元、俄罗斯的“苏-35”国际市场报价7500万美元。
印度朋友的“光辉”号战斗机卖8000万美元、恐怕是“印度神油”喝多了吧?
还有一点、“光辉”号的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是一年8架产量……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印度唯一一家生产制造、维修飞机的企业、经这家企业维修的印度空军的“米格21”修一架摔一架、几乎400架飞机全摔完了……神奇宝贝!
谢邀,印度自己买都要8600万美元一架,比F-35A和苏-35都还贵,谁想买不先去检查下智商吗?
2019年1月7日的时候,印度政府正式拨款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以4979.7亿卢比(约合71.4亿美元)的价格,订购83架LCA光辉MK.1A型战斗机。折合下来单价高达8600万美元,这比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去年宣称的6600万美元的生产成本高出不少,对此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表示主要是卢比贬值和零部件成本的上涨。
印度自己采购的价格都要8600万美元,其他国家买的话还要加上相关税费、利润,而且通常要买武器、维修零部件、备用发动机、维修工具、人员培训等,一般情况下比成本价加价50%~100%左右,想要买的话估算下来至少要1.3亿美元一架。一架轻型四代机要1.3亿美元,你是买歼星舰吗?
横向对比的话,这个价钱可以买什么?美国的F-35A,现在执行的第13批次生产合同,飞离价格(裸机价格)是8300万美元!比LCA还便宜!而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估计2021年,F-34将达到历史最低价,7800万美元。
毛子的苏-35S,目前四代机中的战斗力巅峰,感谢毛子卢布贬值,现在裸机单价只要6500万美元一架。
瑞典萨博-39E/F 鹰狮,目前轻型战斗机中的最强型号,裸机售价是4500万美元。
中国的歼-10CE,今年迪拜航展推销时,标价只要4000万美元一架,四代半战斗机里面的最低价。
上述四款战斗机,哪个战斗力比印度LCA差??而且分别是欧美中俄,总有能找到政治对口的把?买了之后还能收获世界大流氓的好感(瑞典萨博已经被英国BAE系统控股,销售和售后服务都是英国在弄)。谁要是想不开买印度的战斗机,那么先要想办法同时获得除中国外的主要流氓许可。比如你要是不慎得罪了俄罗斯,毛子卡你导弹和射控;你要是不慎得罪了美国,美国人卡你发动机;你要是得罪了法国,法国人卡你航电线路;你要是跟以色列反感的国家关系过密,犹太人会卡你雷达……当然LCA收藏价值还是不错的,你可以在一架飞机上同事感受到美国精湛的工艺、毛子的暴力美学、法式浪漫风格、犹太人的精明以及三哥的傻子欢乐多
所以,谁要是花8600万美元,去买印度的LCA,你不觉得应该先去医院查查智商吗?印度开始对外推销LCA战斗机之后,第一个推销对象是马来西亚,去了兰卡威航展,结果毫无意外的被死对头巴基斯坦JF-17 枭龙击败。巴基斯坦推销的是枭龙 block 3版本,带主动相控阵雷达,全新三轴四度余数字飞控,巴基斯坦国防论坛流露出裸机报价也只有2800万美元,连同赠送一条飞机组装和大修线全套下来大约也就只有4500万美元!LCA价格是枭龙的三倍,战斗能力还不如枭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35A真的来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35A真的来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