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货船被日船撞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货船被日船撞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看待挪威“南森”级护卫舰与油轮相撞险些沉没的事件?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备武,无授权禁止转载
自上个月25日起,美国联合其他28个“北约”成员国(包括挪威)、瑞典和芬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周围海域聚集49500军人举行自二战以来的最大场面军演,甚至有媒体称“三叉戟接点-2018”军演会持续到11月23日。前几天笔者写过一篇美国六千军人在冰岛狂饮啤酒坦克差点摔沟里、英国意大利军车翻车四脚朝天的文章,然而隔了几天比利时媒体就报道了瑞典军人(当地时间11月4日)在挪威时驾驶坦克与自己搭乘的军车相撞4人受伤住院的消息。
(赶上暴雪,美国英国意大利军队接连翻车)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出自施耐庵《水浒传》),北约联军在海上也发生了狼狈不堪的丑事。据挪威NRK广播公司的消息,11月8日凌晨“北约”成员国挪威皇家海军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F-313“英斯塔”号在挪威卑尔根海域与一艘名为“SolaTa”油轮(大概11万吨)撞船了!笔者本不想戏虐这艘军舰,或许俄罗斯媒体正应该加班加点报道此事。美国等多国部队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到底把谁吓趴下了呢?
据报道挪威皇家海军南森级“宙斯盾”隐身护卫舰刚刚与联军举行完预定的演习科目后就朝着母港转舵掉头返航。谁知道紧接着这艘隐身舰与一艘悬挂马耳他籍(应该是注册在马耳他的油轮,船东不在本国注册)油轮发生严重的碰撞!从目前公布的图片来看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F-313“英斯塔”号右舷燃气轮机舱周围都被撞碎,该舰的右倾幅度明显超过30度。
挪威皇家海军F-313“英斯塔”号舰体右侧表面被撞碎后海水迅速涌入,舵手只好迅速朝着岸边加速逝去以避免完全被海水吞没。由于两艘船相撞的动作十分激烈,F-313“英斯塔”号护卫舰的7名舰员当场受伤。马耳他籍“SolaTa”油轮上面的23名海员没有任何危险,可能是吨位较大的缘故船体仍然完好,他们船员松了口气继续驾驶油轮驶离现场。随着“英斯塔”号护卫舰倾斜幅度的增加,隶属该舰编制的137名船员中的绝大部分人都立即撤离,挪威皇家海军只留了10人继续坚守。
(这个角度相当可怕)
由于卑尔根是挪威霍达兰郡的首府,同时该市还是挪威全国第二大城市,一时间各大媒体的轮番报道让该事件上了热点新闻。当地的《军事顾问》杂志抓住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段视频上传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英斯塔”号护卫舰尾部的直升机甲板的大部分都被海水淹没,挪威皇家海军只得动用拖船展开救援行动。
(11万吨的油轮就是大,挪威皇家海军此前发布的酷图也没什么用,或许挪威皇家海军被美军带坏了)
(北约这场5万大军演习尴尬死了,美军飞机刚飞到当地机场遇上大雪,机场也得人力打扫)
(就算缩水版的宙斯盾SPY-1F系统,这艘交给西班牙巴赞船厂的隐身舰造价就超过5亿美元,再加上美国的雷达系统会更贵,总共就5艘主力舰,演习成了赔本买卖)
虽有皇家海军(Royal Navy)的名号,可挪威隐身护卫舰还是“翻车”了。笔者不禁怀疑难道发生了多次撞船事故的美军在演习过程中将自己的习惯传染给了挪威皇家海军吗?这艘满载排水量近5300吨的世界最小的“宙斯盾”护卫舰为全世界所知居然是这种方式,要是这艘船的龙骨被伤到的话那就彻底废了。最坏的打算可能是挪威皇家海军将军舰的各项完好的子系统拆下来给其他4艘姐妹舰当备件喽。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很多人都小看挪威这个国家,事实上这是一个依靠领海石油和水电资源发家的欧洲富国,它的海军也因为封堵苏俄的需要而被美国重点扶植,此次沉没的南森级护卫舰就是在美国家树下打造的先进装备,一共建成5艘造价25亿美元。
根据挪威广播公司(NRK)于11月8日报道称,南森级级“英斯塔”号和一艘油轮相撞,快速进水的舰体部分沉没,紧急情况下挪威海军撤离了船上大部分的人员。一共137名舰员只留下10人坚持抢救军舰。
根据报道不难发现,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欧洲时间的凌晨4:03,因此可以判定是视野不好的情况下导致的意外。这艘珍贵的导弹护卫舰刚刚参加了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多国联合军演,船员们是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夜间航行的。再考虑到石油出口国挪威复杂的海上航线,以及当地多峡湾与暗礁的地理环境,此次撞击事件并不奇怪。
与军舰相撞的是运油的油轮,船上载有62.5万升原油,虽然还没有原油泄漏的报告,但是与军舰相比这才是让欧洲人民心跳加速的事故。挪威人口几百万人,但这个多山的国家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瀑布,因此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挪威就成为资本快速入住的宝地。现代化以后又因为在领海内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而让挪威成为富裕国家。
出于防御苏联势力的需要,挪威加入北约并疯狂扩充海军力量。“英斯塔”号就是挪威海军的战斗力中间之一,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上层建筑有一个硕大的相控阵天线。总的排水量才5000吨出头就安装了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这导致南森级护卫舰中心过高。在这一次海难事故中重心问题险些要了“英斯塔”号的命。
“英斯塔”号与2009年服役,到现在已经过去10年了!这个时候挪威海军很有可能追加预算开始新一轮扩军。由于是北约团队中的一员,南森级的武器配置遭到阉割,在北约国家中挪威的武装以反潜作战为主,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需要专门更换武器部件才能实现,这实在是称不上真正的“宙斯盾舰”。又因为舰体排水量太小升级潜力不大,南森级护卫舰确实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再加上特朗普本人的美国为先政策吓到了所有的北约成员,美国不愿意花费巨资养着军队去保护其他人的安全,因此默克尔的联邦德国和波兰政府都开始了扩军备战的步伐,法国向来独立从不敢依赖美国的保护,在英国退出欧盟的背景下也开始加大国防投入了。在这种情况下冲在抗俄第一线的挪威海军实在没有理由麻木下去了,借助此次海难想国会要钱,建造新型海军战舰是大势所趋。
现在全球的军迷都在关注一艘宙斯盾护卫舰的下沉进度…… 11月8日上午,挪威海军一艘南森级护卫舰在港口与一艘油轮相撞。据当地媒体报道,相撞事故发生时,军舰上有137人,油轮上有23人,7名受伤者都是油轮上的工作人员。救援人员正在极力抢修以免其沉没。 挪威救援中心的负责人称,撞击导致该护卫舰船体开裂,船舰严重进水来不及排出,船尾已经倾斜入海中。撞击的油轮则没有受损,23名船员仍在船上。 据路透社消息,撞击事故后,官方称这艘护卫舰存在沉没的可能,已将军舰上的127人疏散,仅留下10名工作人员来防止可能出现的燃油泄漏。
而据现在最新的视频显示,这艘护卫舰目前已经彻底“歪倒”水中,随时可能完全沉没,舰上全体人员已经被迫撤离(估计是“凉凉”了)。 媒体称,此次发生撞船事故的是挪威第四艘“南森”级护卫舰“英斯塔”号(Helge Ingstad),该舰此前刚刚参加完北约“三叉戟”大规模军事演习,在返回基地的途中发生事故。 “南森”级护卫舰是现挪威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配备了美制宙斯盾战斗系统,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舰,满载排水量5000余吨。该级舰共五艘,于2004年到2011年间陆续下水服役,本次发生撞船事故的“英斯塔”号于2009年9月服役。 作为挪威海军当家门面,“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英斯塔”号这次发生事故,损毁严重、接近沉没,也让全球军迷都密切关注。有网友留意到,虽然“英斯塔”号还尚未完全沉没,但在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上,挪威海军现役的5艘“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已经被手快的人改写成4艘了……
刚刚参加完北约军演就出了这样的事,不得不说真的让宙斯盾舰面上无光。因为在此之前,去年美国海军的亚太反导网就曾遭民船重创,7艘宙斯盾舰4艘出了事故,3艘是与民船相撞。 2017年8月21日清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东部与AlnicMC号油船相撞,舰上10人失踪,5人受伤,两个船员舱和舰上左舷大轴道舱进水。 2017年6月,“菲茨杰拉德”号宙斯盾驱逐舰(DDG-62)在日本与重达4万吨的ACXCrystal号货船相撞,造成舰上7死3伤,各舱室损毁严重,包括轮机房、通讯室、作战系统装备室和人员住舱,需要返回美国进行大修。舰上10人失踪,5人受伤,两个船员舱和舰上左舷大轴道舱进水。 再往前,2017年5月,“尚普兰湖”号宙斯盾巡洋舰(CG-57)与韩国渔船相撞。 因为这些撞船事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导网络受到了直接冲击。原本以为是亚太地区爱出事故,但此次北约海军也出了同样的事,难道说是宙斯盾舰有什么问题?
出了这种事人们习惯性的愿意去找军舰的原因,但实际上事故原因,几乎可以肯定是人为因素。至于动机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疏忽大意没看雷达,双方都没发现对方并采取有效防撞措施,另一种可能则是军舰一方凭借性能先进,乐观认为对方减速足以让自己超过去,结果导致了撞船事故发生。 要知道凡是宙斯盾舰,雷达、导航设备、通信设备都很先进,但是如果人不上心,再先进的装备也会出问题。就像开着跑车上路,自己粗心大意或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出事的概率就很大。此次“英斯塔”号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但估计十有八九还是人的原因,不是装备的事。
从挪威媒体提供的现场照片来看,“英斯塔号”严重受损,由于大量进水舰艇倾斜非常严重,直升机平台有一部分已经没入水中,要不是在岸边搁浅它真的有可能沉没!
“英斯塔号”属“南森级护卫舰” 这级战舰是挪威花费了25亿美元打造的新一代“盾舰”,一共5艘,这次事故挪威海军的20%主力水面舰艇暂时消失了!
“南森级”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舰”满载排水量才5000吨,比西班牙的“巴赞级”都要小一些,但是对于挪威这样的小型海军来说已经是大舰了,并且挪威还是北约成员国,有保卫北海遏制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任务……既然是要应对俄罗斯海军,自己的军舰就不能太寒酸!所以“南森级”在不大的舰桥上安装了SPY–1F宙斯盾雷达系统,1F是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上面的SPY–1D的外贸缩小版,尺寸、阵列、功率,都要下降不少,这也是为了适宜西欧北欧国家6000吨级别战舰,原版重量太大了根本安装不上去。但是,“盾”被减小了探测波发射功率必然要低,也就提现不出来“盾”的作用了!
“南森”级作为防空舰在76㎜奥托隐身炮和前舰桥之间安装了4×8联MK–41型垂直发射井,不过标准2、3系列远程防空导弹太长了 ,“南森级”也装不下,目前使用的是美制“改进型海麻雀”(ESSM),“新麻雀导弹”虽然先进 但是它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后就后劲不足了,理论上可以拦截50㎞外的超音速导弹,实际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舰号313就是这次出事故的“
英斯塔号”,大体来看“南森级”的战斗力与我军054A级护卫舰相当,甚至在动力系统和雷达系统上要强一些,但觉得比不上052D级驱逐舰!这也是北欧小国海军不可能比较的。
“英斯塔号”这次事故虽然还在调查当中,大白天的军舰与油轮相撞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军舰值更官和瞭望哨疏忽所致!去年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两艘“伯克级”驱逐舰被撞伤也是这个缘故!军舰在与民船,特别是大型民船处于同一航线或者进出航道的时候要与民船进行较好的沟通与通讯联络……毕竟你是军舰在探测设备、航速和机动性方面要大大好于民船,即便是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也要避让。
“英斯塔号”倾斜搁浅在浅滩,有7人在这次事故中受伤,舰上其他100多人已经撤离……远处好像就是炼油厂,事故中的油轮可能是卸完原油后返航时与军舰相撞的!
现代战舰在设计是已经不是二战前的战列舰那样的“铁甲披挂”了,由于使用了高强度高韧性钢,舰艇的钢板都很薄,“南森级”这类的5000吨级别的战舰钢板最厚处顶多20㎜左右,并且5000吨级别在现代船舶排水量当中就是一条小船,而民用船舶超过10万排水量的比比皆是……与大排水量的民船相撞是非常脆弱的,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英斯塔号”的事故也再一次提醒各国海军,在执行任务当中和任务结束返航……军舰不安全靠岸、系揽固定后是绝对不能疏忽大意,否则后果很严重的!
11月8日,根据挪威广播公司(NRK)报道,挪威海军一艘“南森级”护卫舰“英斯塔”号于8日凌晨(当地时间)与一艘油轮相撞。目前事故已造成油轮上7人受伤,“英斯塔”号1人受轻伤。因担心“英斯塔”号最终沉没,舰上的137名舰员,留下10人处理可能发生的燃油泄露,其余全部撤离。
这起舰船相撞事故发生在8日的凌晨4:03(当地时间),刚刚参加完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多国联合军演的挪威海军护卫舰“英斯塔”号(舷号F313)正在向南航行,事发于返回母港的途中。这艘悬挂马耳他旗的油轮于3:43离开斯图雷石油终端站,船上载有62.5万升原油,事发地点位于挪威卑尔根市以北海域。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原油泄漏的报告。挪威联合救援协调中心负责人向媒体证实:碰撞导致舰体出现巨大开口,船员无法控制进水。
从现场图片上来看,舰体右舷后侧水线上出现了非常大的裂缝,从烟囱部位一直延伸到了舰尾直升机甲板处。发生碰撞之后,“英斯塔”号立即驶往岸边抢滩搁浅,搁浅成功后,舰体右倾舰尾进水非常严重。黎明时,“英斯塔”号的直升机甲板还没有没入水中。到了天亮之后,舰尾已经几乎完全浸入到了水里。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之中,根据挪威事故调查部门的说法,这起相撞事故还牵扯到了一艘拖轮,但是该部门并未透露这艘拖轮对这起事故的影响。
不过,“英斯塔”号搁浅成功,已经是不可能再沉没了。如果不是冲到了岸边搁浅,它就真的沉了。“英斯塔”号是挪威命名的“南森级”护卫舰的第4艘,由西班牙建造,25亿美元,2009年服役。该级舰共建成5艘,配备美制宙斯盾战斗系统,“南森级”护卫舰以反潜作战为主,并不具备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称不上是真正的“盾舰”。目前,该舰是挪威海军的主力战舰。该舰排水量5290,但是存在着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升级的空间很大。
对于导致这起事故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也就无从谈起如何看待了。军舰与民用船舶相撞的事并不新鲜,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它的太平洋舰队就曾在一年内接连发生军舰相撞事故,太平洋舰队的司令等高官也因此换了新人。发生这种事故,就是人为因素导致,没其它的可能性。没能及时发现其它舰船,最终导致无法避让——再好的装备,也离不开人的操控!
事故示意图
挪威的“英斯塔”号护卫舰在参加完三叉戟军演后,回国途中被货船撞沉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11月8日,挪威英斯塔号护卫舰被货轮撞沉。前不久的美国阿里伯克级驱逐舰 菲茨杰拉德号被撞再加上两年前的英法弹道导弹核潜艇发生撞船事故。
欧美海军军纪涣散。训练水平低下都到这个地步了?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尤其是挪威,你这一下五分之一的主力舰没了.....
缺乏严谨的战备值班,并且核潜艇也就算了,毕竟大家都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见的。话说这核潜艇都能撞了,实在是够背的。
但是美国和挪威再发生撞船事故期间,基本上都是军舰,早就知道了他们与货轮的好像是重合的,有较大的撞击率,但是战舰均未进行规避,至于这群油轮,能怎么办?那个渣渣转弯能力。
接着都是油轮先发现,军舰正在靠近,并且赶紧向军舰打出请转向的无线电,军舰继续不管
反正甭管说军舰上装备了多少的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太耗电,一般不开。)
那是你的远程警戒雷达呢,你的常规的导航雷达呢?实在没有你上了国际船舶信息网了吧。(应该是叫这个,反正就是一个实时显示全球船只所在地点的应用或者网页。)
但是一切的一切在详细的防护措施
都扛不住,水兵们玩忽职守啊。
11月8日凌晨4点26分,挪威南森级海尔格·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
与马耳他货轮索拉ts号发生碰撞。造成伊斯塔号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并且严重进水,所以船长当机立断选择了搁浅,并且麻溜的跑了。
挪威表示这是俄罗斯搞的鬼,是俄罗斯干扰的挪威的GPS信号,
俄罗斯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又是我的锅
接下来就是神一样的公务员了....挪威公务员标准,朝九晚五不加班,至于船的关我屁事?
挪威海军战备疏松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挪威广播公司(NRK)网站报道称,挪威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4点26分,挪威海军“南森”级护卫舰的三号舰“海尔格·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参加完北约“三叉戟-2018”联合军事演习后在返回Haakonsvern海军基地途中,在奥斯陆峡湾与马耳他籍油轮“索拉”(SOLA TS)号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英斯塔”号护卫舰严重损坏并大量进水,为了避免沉没,该舰立即前往附近沿岸,实施抢滩搁浅措施。
事发后第一时间的照片,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是挪威南森级护卫舰的第四艘,该级舰标准排水量5290吨,由西班牙巴赞船厂建造,搭载美国宙斯盾雷达系统的AN/SPY-1F雷达,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宙斯盾舰,其综合战斗力不俗。
冲滩后的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可以看见舰中部开始被划开一道大口子。另一方索拉号油轮排水量11.3万吨,体型约为英格斯塔德号的22倍,两者相撞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索拉号当时装在有6.25万桶原油,船只没有明显受损,并未发生任何泄漏事故。
更加祸不单行的事情就是,在11月13日,挪威组织救援“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过程中,几根固定船体的钢索突然断裂,英格斯塔德号随即发生倾斜,并最终倾覆,舰体完全沉没,该舰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被击沉”的宙斯盾舰。
沉没后的英格斯塔德号,只剩一体化雷达桅杆等还露出水面挣扎
空中俯视图,沉没后剩余燃油开始逸出
本次事件距离索拉号离开的码头只有大约250米,而且根据挪威海事部门公布的通讯信号称,事发前索拉号油轮通过雷达发现了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靠近,并通过海事部门联络要求其向右转向以避开相撞。但英格斯塔德号护卫舰并未理解船只避让规则,并未做任何规避动作,最终半个小时候后两舰相撞……
解读一下,是索拉号油轮上面的民用破雷达先发现了英格斯塔德号……你的宙斯盾雷达呢?你的军用级的导航雷达、预警雷达呢???还并未理解船只避让规则……人家11万吨的巨型油轮啊,那怕肉眼看上去都跟山一样啊,头铁啊,猪撞树上啊。恐怕绝大部分人都在睡觉才是事情真相把!
英格斯塔德号生前照片,这让人不禁想起灯塔与航母的老笑话。
- 「请改变你的航向朝南15度以避免碰撞」
- 「建议你改变你的航向朝北15度以避免碰撞」
- 「这是美国海军军舰舰长,我再说一次,改变你的航向」
- 「不,我再说一次,改变你的航向」
- 「这是美国海军林肯号航空母舰,美国大西洋舰队第二大舰队,我们与三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及多艘支援舰同行,我要求你改变拟订航向朝北15度。我再说一次,朝北15度,否则我们将采取反制措施以确保本舰队安全」
- 「这里是灯塔,现在换你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货船被日船撞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货船被日船撞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