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西2战机空中相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巴西2战机空中相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西队1-2不敌比利时饮恨出局,是不是内马尔等关键球员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内马尔这场比赛也做出的非常大的努力,他的几次突破禁区都形成了威胁,但可惜巴西在临门一脚上欠缺点运气成分。
这场比赛巴西全场24脚射门,而比利时只有9脚。射正次数也是9:3,控球率巴西58%,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你看,巴西控制着场上的局面,但就是只开花,没有结果。
比利时这场比赛能赢下,除了自己的防守反击打的好之外,运气也站在他们这一边,首先是开局的对方乌龙球,其次是至少一到两次禁区犯规没有被判罚点球。如果这两件事运气都不站在比利时这边的话,巴西很有可能战胜比利时。至少双方在90分钟之内可以战平,巴西在加时赛中也有足够大的优势战胜比利时。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看了凌晨的比赛,巴西队给我感觉就是:我们踢的很拼,但我们身高没有对方高,头球争不过;反击速度也没有对方好,防守也出了大错,终归一句话,我们的运气实在不好。
说回题目,内马尔等关键球员是不是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这点我并不觉得,巴西队在落后时曾经有过那么几分钟呈现了崩盘的趋势,但巴西队及时忍住了,因为他们知道4年前的那场大败,他们不想重蹈覆辙,于是他们踢的更加玩命,但可惜的是,巴西队最终还是输在了玩命上。
巴西队跟比利时有个很大的区别,我这里就拿比利时打日本和这场比赛来做个对比。
比利时打日本,也是落后,但比利时并没有急于求成,反而是改变了战术打法,他们玩起高空球轰炸,这一招相当奏效,把身高原本就不高的日本虐的不轻,顺便最后时刻打成了绝杀;
绝杀的那球,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最后那叫角球没处理好,因为日本也急了,头脑发热了,他们大举压上,寄希望于角球能绝杀,只是,当时场面日本不占优,比利时则是反击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按常理,日本最后那球应该是稳妥的做个战术角球,把时间耗光,在加时赛,在点球大战上找机会的,日本队没那么做,最终尝到了苦果。
同样是落后,巴西队的反应明显就不如比利时那么稳重了,巴西队全队都有点过于急躁(开场时候有点急,落后之后更急),这种急躁,反而把巴西队逼上了绝境,使得中前场那帮主力球员失去了冷静,也失去了往日的那份沉着,技术特点没有得以发挥,导致被比利时击败。
另外,教练也有问题,他明显低估了比利时这场比赛的意图,上了几位不该上的球员,这里我并不是说球员不对,球员踢的很拼,但每个球员都有每个球员的特点、属性,他们做好了本职工作,只是这场比赛,他们的特点成为了缺点,成为了比利时获胜的突破点。
9月3日希腊78:79爆冷输给巴西,瓦莱乔22+9,字母哥13+4,你怎么评价?
因地瓦莱乔跟巴西闪电巴尔伯萨两个人的老将组合彻底把希腊给收拾了一顿。特别是针对字母的防守极其成功。
不得不佩服巴西人的坚韧,真的是太神奇了希腊队在上半场基本上控制了局面,而巴西队像极了昨天的波兰一直不卑不亢地跟着希腊,最后时刻他们的防守,联防直接把字母限制死了。
国际篮篮的比赛真的真的是让美式风格无法适从,特别是当美国队面对欧洲类型的,或者说是接近欧洲风格的比赛,他们的天赋也只是在一方面起着一些作用。
巴西就靠着两位老人,加起来够70多岁了,硬生生的吃下了这块硬骨头。巴尔博萨跟瓦莱乔都是在NBA效力的人,戏剧性的是最后那个关键球是巴尔博萨突破传给瓦莱乔的抛投。最后时刻字母的空接也被破坏。
另外想吐槽一下的就是国际篮联的规则,字母空中接力失败之后的那次犯规大多数看来应该是一个违体,而最后后场的巴西队员犯规却硬生生地给希腊三分罚球,真的是让人不理解。我们需要巴西这样的赢球,让我们知道即使强如MVP也有被限制的时候。
瑞典鹰狮E型战机,吹嘘能灭俄空军苏-35这是真的么?
鹰狮E是标准的三代机,苏35三代半,先不说其他,就这个差距,瑞典能够搞定?想多了!
苏-27都在瑞典鹰E型战机之上,还要跟苏-35相比较?
很多专业人员已经将各种数据都写出来了,就不多说了!
如果让苏35停在原地不动,见到瑞典的这款战机过来,也不会还手,估计确实能够想瑞典想像的那样,“碾压”苏35!
当然,瑞典的足球,跟俄罗斯相比应该还行哈!
多谢邀请。
提问者自己都说了,瑞典是在吹嘘,那吹嘘的东西能是真的么?
世界上现在有一些国家能自主研制中型多功能三代战斗机,瑞典和以色列算是其中国力规模偏小的,能拥有鹰狮E这样各方面性能不错的战机也很不错了。但重型空优战斗机,如苏-35这个层次,无论是瑞典还是以色列都是搞不来的。认真说来,现在只有三家:美国、俄罗斯、中国,能完全独立把重型空优战斗机研制出来。欧洲国家,法国有阵风,其他国家搞过台风,下一步怎么办,六代战机?法德说是要联合起来研究,英国去找了印度帮忙。成不成还得观察。
全世界就三家能搞重型战机。其中中国,也是到了新世纪,用了无数力气摸透苏-27,才终于摸到了这根线。这样的大国重器,让你个小国的中型战机飞来就灭了?美俄中三国脑子出问题了吗?
鹰狮E想搞定“苏-35”,还是省省吧,记住自己轻型战机的身份,用俄罗斯空军将领的话来说:“瑞典鹰狮拿苏-35来说事儿,是极度自卑的表现,过于想向客户宣传鹰狮E”。实际上就不说动力系统和载荷能力,就说鹰狮那么点体量,你丫雷达功率能有多大?
总体来说,鹰狮是一款不错的轻型战机,是许多类似东南亚国家的不错选择,但即便是东南亚小国,也不一定会选择鹰狮,例如比较有钱的新加坡,人家过去买的是F-15SG,未来要买的是F-35A,怎么着都没考虑过鹰狮;而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这种有些野望、经济相对而言还算可以的国家,选择都是苏-30;剩下的如缅甸、老挝、柬埔寨这样的国家很适合鹰狮,但是鹰狮对他们来说又太贵,最后东盟这块就剩泰国一家选择了鹰狮,所以这款战机总有一些搞不成、低不就得感觉。如果鹰狮E或者过去的鹰狮C/D真有说的那么好,那么欧洲一帮子体量不大、与瑞典关系不错的国家怎么没人购买?就连瑞士空军(基本没啥防务需求)都看不是上鹰狮战机,瑞典提供的鹰狮战机,基本上在瑞士空军战机选型中被阵风、台风和F/A-18吊锤,已经充分说明这款飞机无论是实力还是升级潜力,都不可能是苏-35的对手,因为参加选型的其他三种战机都不敢说稳胜苏-35.
此外,鹰狮E号称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根据此前鹰狮E的飞行情况,挂载2枚中距弹+2枚近距弹,开加力提速到1.2马赫,然后军推维持飞行速度(巡航)。这个所谓的超巡能力(1.2马赫)的速度,实在是聊胜于无,略显鸡肋了,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各类战机挂载状态下的超巡能力:
鹰狮E:挂载2枚中距弹+2枚近距弹,超巡1.2马赫。
台风:挂载6枚中距弹+2枚近距弹,超巡1.2马赫;轻挂载条件,超巡1.4马赫。
阵风M:挂载6枚中距弹,超巡1.4马赫。
F-22:弹舱内置6枚中距弹+2枚近距弹,超巡1.76马赫。
这么看来,隐身所谓的超巡能力,与同为四代半的几款没法比,且挂载少的可怜,此外轻型机的内油本来就少,维持超巡能飞几分钟?如果在挂上副油箱,怕不是只能带2枚导弹超巡了?
唔,话说鹰狮E的“超大中控屏”还真是不错哦,不过也就那样了,估计正常的飞行员都不会驾驶鹰狮E去硬杠苏-35,顶多是依靠数据链支持,躲在远处用买来的“流星”打打远处偷袭,其他比机动性、挂载、航程以及升级潜力什么的都是被吊打,即使俄罗斯的雷达技术可能不如西方,但是苏35那么大的体量也能弥补这个电子技术上的差距,
据说,鹰狮打败过歼十一,是近距格斗,但是,改进版要想打败苏一35,牛吹的有点大,轻型战斗机飞不远,也看不远,虽然有超强格斗能力也没有用,类似于米格一29,而且,欧洲三鸭,鹰狮是最差的,。据说,中国飞行员飞完苏一35下来说,这才叫战斗机。
瑞典的鹰狮战斗机、以色列的幼狮战斗机和中国的歼10战斗机,就好比说的林冲、卢俊义和史文恭都是周桐的徒弟一样,一脉相承。
单垂尾翼、单发动机、鸭式前翼和机腹进气,〔鹰狮除外,是两侧进气〕都属于轻型制空战斗机。
近年来俄罗斯的状况可谓是雪上加霜,不仅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制裁、军工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也严重下滑,同时战斗机也跟着倒霉。
我说的战斗机也跟着倒霉,并不是仅指它的生产状况糟糕透顶,而是战斗机的声誉也受到了无端的抹黑。
现在的俄罗斯就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破落户子弟,祖上虽曾经非常荣光,但早已成为过去,真正的是落时的凤凰不如鸡。
大家都想蹭他的热度,侮辱一下俄罗斯以此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强大!
这不是瑞典自己就欺负上门来了么!
近几年来随着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江河日下,它已经很少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它的军事实力,随着国外用户购买的俄式武器在战争中被打的一败涂地,它的武器声誉严重受损。
狮子也有落单和受伤的时候,于是鬣狗就认为自己可以有单挑狮子的能力了。
早在前苏联强大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有谁敢站出来用自己的武器去挑战一下苏联。
一般来说,就像张召忠将军说的那样吨位就是战斗力。
吨位大战斗力就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海军的军舰是这样,而陆军的坦克也是这样。
那么到了空中战斗机也是一样,它不仅载弹量大、航程远,并且空中机动性也要优于轻型战斗机。
这是世人皆知的公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瑞典的鹰狮轻型战斗机怎么跟苏35这种双垂双发的重型战斗机斗?
如果近距离空中缠斗,瑞典的鹰狮战斗机会被苏35重型战斗机打的满地找牙!
而且撇开苏35暂且不说,仅仅是早期的苏27型,瑞典的鹰狮就斗不过。
现在的苏35 可是比以前的苏27性能高出不少,苏27它都搞不定,那么它凭什么就能搞定苏35战斗机?
有人会说,俄制战机电子技术落后,而现代的空战是讲究超远程的超视距攻击,近距离的空中缠斗早已成为过去。
那么我在此会很认真的告诉你,瑞典的鹰狮战斗机如果和苏35近距离缠斗的话可能还能多活一会儿,如果和苏35进行超远距离进行对决的话,它会死的更早也更惨。
因为俄制战机在电子技术方面就从来不会弱于别人,也不会低人一头。
俄制战机的电子落后一般来说是制造工艺粗糙一点、自动化程度要差一点,但它却拥有超强的大功率雷达,第一能够抗住对方的电子干扰,第二完全能够对对方的武器系统进行干扰和碾压。
瑞典的电子技术能不能比得上美国?当然不能!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数年以前,当时的美国军舰在黑海区域巡航时,突然来了一架苏25电子侦察机,对美舰突然进行电子干扰,当时的美国军舰上的雷达一片雪花当场致盲。
那么请问一下,瑞典有没有这个能耐?肯定是没有!
既然在载弹量和里程方面不及苏35 ,而在空中缠斗方面也不如苏35,电子技术也不及俄罗斯,你还怎么跟苏35斗?
苏35的体量大还不在于它可以多装油料和炸弹,而且还在于它的机头部位可以装备大功率的雷达,然后再配上它那独特的头盔瞄准系统,鹰狮战斗机还怎么跟它斗!
当前来说,苏35在世界上可能是除第五代隐身飞机之外最强大的战斗机。
瑞典的鹰狮战斗机么,吹吹牛也就算了,千万不要跟俄罗斯的苏35玩真的。
!
西班牙阿根廷巴西平了,德国输了,各大夺冠豪门这是怎么啦?
这些都不是问题,小组不出线的卫冕冠军有西班牙,意大利!但是,最后还是传统强队夺冠!自九八年产生过法国这个新科冠军后,就一直是老牌冠军当值!
这条规律难以打破!就是人才济济,后劲看好!今年,世界杯刚第一轮,底牌未知!关键时刻的球星,还集中在足球强国队伍中。
意大利对尼日利亚队的巴乔救主,就是最后一分钟,八六年墨西哥世界杯气势如虹的比利时、前苏联!在淘汰赛上,都被传统强队灭了!
世界杯四强中,陌生面孔如:韩国。土耳其,都昙花一现!
西班牙平了是可以接受,毕竟对手是葡萄牙,实力并不会比西班牙弱,平手的结果完全可以接受。
德国输波就最令人意外,说实话,看墨西哥在热身赛及世界杯外围赛的表现,都是防守反击的球队,要德国胜两球可能有些难度,但要胜一球应该不会有问题,但问题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德国没有了以往的高空打法,地面应该又是由于对手的摆大巴及场地问题,表现完全不对版,没有了以往那种跑不死及打不死精神,希望第二轮有所 改变。
巴西平瑞士可以小冷,并不能说什么冷门,毕竟瑞士都是排名世界第6,当然这个排名并不是实力的完全反映,但能够排在第6都肯定有实力。不过相信巴西要出线还是很容易,其他两队的实力不如瑞士,巴西是不用大家担心的。
至于阿根廷本来个人认为他只是一个伪强队,中前场的实力确实是世界级但防线可能真的只是中国队的级别,没有真正有实力的强员,只要前锋不得分,特别是梅西给防住的情况下,真的很难有作为,第一场比赛明显就是给冰岛用这样的战术打平。
巴西,德国,西班牙要出线确实不用担心什么,只是阿根廷个人真的看不好他能走多远,出不了线都不出奇,不意外。
巴西的KC-390运输机是个什么水平?
空重33吨,满载26吨可以飞行2800公里,这么说吧,比咱们的运-8重了4吨,主要参数指标接近美国C-130“大力神”。使用的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00-E5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4吨,得益于这款发动机性能,性能表现还是不错的,但在战术使用,比如场地高适应性方面,载荷吨位,货舱尺寸等等,与我们的运-9也不在一个档次上。巴西航空造飞机也是多年,一款铁鸟台,在大国帮助下,不过才完成装配。其支线客机和公务机,造了多年,有一定的经验,比如货舱宽度和高度,就接近了C-130了。所图者远,谋者才能更深,日本C-2和欧洲A400M向大型运输机发力,但只能屈居大飞机以下,只能算中型机,巴西的KC-390定位更是不清楚,因是只能满足小国家使用。
▲定位很关键。娘胎里带来的毛病,今后无论如何捣鼓,也无法改掉这些毛病,比如我们的运-8改进升级做运-9,性能提升了不少,不过在载荷和航程方面,总是差强人意。因此,我们更全新打造一款运-30,以期在各项技术指标方面,全面超越C-130。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自由设计的王国,实现这一目标没有问题。而于巴西,则会表现得的十分吃力,没有设计过运输机,只以民用标准来打造,今后的路还十分漫长,至少现在要与C-130等类比肩,根本不现实。日本折腾多年之后,打造出C-2,最大起飞重量有似欧洲A-400M,但在载重和战术起降等主要能力方面,差得太多太多,即便如此,C-2在试飞中还发生了大梁断裂的问题,也不知怎么解决的,仍要坚持交给空自。世上中型,现在不少,看着很新鲜,其实真要设计一款成功的中型运输机,并不容易。
▲可以由小变大。没有经验,可以实践,因此KC-390的打造,可以助力军机的拓展。通过发展和培育产业升级,即可形成实实在在的能力。造民机多年的巴西航空,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就值得点个赞。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实现目标的关键。此种机型与人没有竞争性,可以满足自家使用,至少在军机上实现了自主制造,合作国家也可购买一些,市场不是很大,但可以超过赢利平衡点,可能还有一点赢余。这也是航空发达国家提供其便利的原因。其民机,赢利不多,关键技术设备长期都操控在发达国家之手,也算切下支线飞机一点蛋糕。巴西未来要做大市场,未来唯一的希望,还是要走关键技术自主的路,这样无论军机,还是民机,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此次KC-390运输机制造,可称为一次努力。不过,未来的路还长。
▲世上中型机。空客民机做得大,军用运输机方面第一次努力,就是这款A400M,凭着扎实的民用技术基础,经过无数的艰难与纠结,终得做成功了,各项技术参数都还可以,说大不小,说小不大,任务范围用不了那么大,面临的军事威胁本身也不高,可以说足够使用。这些年,世上中型机发展快,意大利G222/C-27J、西班牙和印尼合作CN235,俄罗斯打造伊尔-214,乌克兰正在咬牙支撑安-70,日本有C-2,中国方面也自有努力,把运-8成功改造之后,正在打造新中运,有了运-8和运-20的基础,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切关键设备,都实现了技术自主,要实现全面超越运-8的目标,正变得可能。比之巴西,我们有更多的技术自信,就是在俄罗斯面前,亦有更多自信。运输机制造,正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可以拉动产业升级。
简单理解,KC-390运输机在性能上算是美C-130运输机的“增强版”。
KC-390
KC-390运输机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发制造,项目大致在2006年左右启动,2015年2月3日完成首飞,该机在设计之初的定位就是类似C-130这种级别“军事战术运输机”,巴西空军对其的性能要求同样是至少能和C-130运输机相当。
澳大利亚空军C-130H
KC-390和C-130虽同属“军事战术运输机”,但两者差异还是较大的,其中最大的差异来自于动力系统,KC-390采用的是双发涡扇喷气发动机,而C-130使用的则是4发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就具体技术规格而言,KC-390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81吨,有效载荷为26吨;作为对比,C-130H的最大起飞重量约71吨,有效载荷约20吨。
KC-390结构示意图
除载荷能力KC-390较C-130更强外,由于前者机体更大,因此其货仓也更加宽敞,规格大致为:长17.75米*宽3.45米*高2.9米;C-130H的货仓规格为:长12.19米*宽3.02米*高2.74米。
另外,由于两者动力系统不同,使用2台 IAE V2500-E5涡扇喷气发动机的KC-390最大速度可达850公里,使用 4台 Allison T56 -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C-130H则为592公里。
此外,由于C-130系列运输机诞生早、机型成熟,其特种改型就相当多,包括加油、运输、火力支援、特种作战等;和C-130相较,KC-390当前则刚开始交付,其最大的订购者亦是巴西空军。而在特种改型上,KC-390已确认的改型还只有加油型,未来发展情况还需观察。不过,由于KC-390发展较晚,在航电系统上KC-390就更具优势,其机组成员只有2名,而C-130H仍需5名。
KC-390是巴西航空工业研发的中型双涡轮发动机空中加油运输机,2006年开始研发,2014年首飞,用来取代美制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其最大载重量约26-29吨,可以搭载80名乘客或64名伞兵或6具货运托盘(68" X 108")或74具担架病人与2名医疗人员或2-3辆悍马级轮式车辆或是两辆M113级别的装甲车。
在其搭载14吨货物时,最大航程可达到5055公里;其满油情况下航程能达到8520公里。
目前,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已经宣布,KC-390空中加油运输机通过前、后舱门的装载与疏散测试,预计2019年底获得完全作战能力。
KC-390首架量产型已在2018年10月9日完成首飞,巴西航空工业10月23日表示,经过1900小时飞行测试后,该型机已经通过巴西民航局的型别检定,预计2019年初向巴西空军交付首架飞机。由于KC-390一号原型机先前因连续发生2次意外受损,故首架量产型飞机将接替前者继续担任试验角色,交付巴西空军的首架飞机将是第2架量产机。
目前KC-390运输机已经获得巴西空军的28架订单,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捷克、葡萄牙等国也都宣布有意采购该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西2战机空中相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西2战机空中相撞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