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朝外长莫斯科会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朝外长莫斯科会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拉夫罗夫是谁?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出生于1950年,2004年起至今担任俄罗斯外交部长,是普京的第一号外交心腹,以强硬著称。拉夫罗夫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熟练掌握俄语、英语、法语和僧伽罗语。一位英国记者说,不管拉夫罗夫说什么语言,他一开口“你会觉得冷战还没有结束”。在拉夫罗夫眼里,“美国一直想整俄罗斯”。他将华盛顿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视为‘包围俄罗斯’。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干脆称他为俄罗斯的“说不先生”。2015年3月21日,拉夫罗夫生日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总统令,授予拉夫罗夫一等“祖国功勋”勋章,以表彰其在实现俄罗斯外交方针及多年在外交活动中的卓越功绩。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俄不拒绝与乌谈判,这释放了什么信号?目前俄乌两国局势如何?
俄罗斯现在的情况非常糟糕,在哈尔科夫前线打了大败仗,被迫撤退到顿巴斯地区,不仅士气受到了影响,而且国内的民心也产生了浮动,甚至有议员跳出来要进行罢免丁丁。
现在双方之间的优劣形势是很明显的。俄罗斯经济紧张,每天的军费开支都是天文数字,越打越弱,士兵士气低昂,没有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让他们持续战斗下去,心态是比较迷茫的,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武器装备上,俄罗斯虽然有火炮优势,但和乌克兰的海马斯等高科技武器相比,无疑是要落后许多的。
反观乌克兰,连战连胜,斗志高昂。乌克兰的士兵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赶出入侵者。仗打赢了他们就是英雄,仗没打赢也不丢人。他们的战术灵活机动,没有自上而下的僵化机制,欧美提供了足够的军事装备和准确的情报消息,经济上也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无须过多担心。
俄罗斯想要和谈,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和谈让士兵得以休养生息,至于成不成功那时另外一回事。但乌克兰却不愿意就此放手,毕竟它还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掌握在俄罗斯手中,现在停战,那么被占领的土地肯定是要不回来的,之前的努力也等于是白费功夫。就算要谈,也一定是等到乌克兰收复所有失地以后。当然,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很不容易,俄罗斯的军力还是很强大的,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次次失败,它还是有能力进行反击的。
总之,这场战争很有可能没有真正的赢家。乌克兰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经济上估计十几年都难以恢复过来。俄军威名扫地,几十年来第一次大败,还败给了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小弟,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乌克兰提出的俄乌谈判前提条件有两条:第一,俄军必须从乌克兰领土上全部撤离;第二,俄罗斯必须对俄乌战争给乌克兰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显而易见,俄罗斯不会接受乌克兰所提的谈判前提条件。因此,俄乌谈判不可能取得进展,甚至不可能举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俄罗斯不拒绝与乌克兰谈判,至少释放了三个信息:
1,俄罗斯无意进一步提升俄乌战争的烈度!俄方将会采用边打边谈,谈谈打打的策略,来应对俄乌战争。
2,俄罗斯不急于结束俄乌战争。俄罗斯已经做好了俄乌战争长期化的准备。
3,俄罗斯无意让俄乌战争扩大,俄罗斯不会主动选择让俄乌战争效应外溢!
老实说,拉夫罗夫外长的表态,并非是针对乌克兰的,而是针对欧美的。俄罗斯为了不让欧美对俄乌局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因而通过拉夫罗夫外长的率先表态,给欧美方面吃下一粒“定心丸”。
从目前情形来看,让俄乌战争扩大丶外溢也不符合欧美的需要,因此既然俄罗斯率先表示不让俄乌战争扩大、外溢,欧美也会默默的赞同。如此一来,俄乌两国局势也就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至少在中期之内,会保持大致的平稳!
俄罗斯外长表态,不想和乌克兰从头再开始谈判,有何意义?
俄乌谈判一波三折,一边打一边谈判是今后的常态,每当战争走向不利于乌克兰时,乌克兰当局就会在谈判中表现的有诚意一些。当战争走向扑朔迷离,国际上对乌克兰同情声音多了一些时,乌克兰谈判代表就会变的强硬。
俄军从基辅周边后撤使得乌克兰政府减轻了压力,错误的认为是自己的坚持见到了效果,昨天泽连斯基的表态中就含蓄讲出对俄乌谈判取得进展不太介意。
俄罗斯对乌克兰反复无常的举止肯定了然于心,也准备好了和乌克兰政府把游戏继续玩下去。但可以看的出来,俄罗斯的确不打算推翻乌克兰现政权,但是对战略要地的控制将仍会继续下去。
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仍然在进行之中,因为俄罗斯赌定马里乌波尔的断壁残垣中有大鱼。乌军和亚速营残余还在抵抗,拖下去对俄罗斯相当不利,但残余乌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程度,谁笑到最后暂时还是个谜。
乌克兰政局走向还不确定,但以谈代拖肯定是乌克兰政府设的一个局,谈判进行了很长时间,取得的进展却可忽略不计,双方的谈判都设了底线,乌克兰能接受的不多。
乌克兰还对西方干预抱有希望,当然不愿选择永久中立国地位。俄罗斯外长表明的不想和乌克兰从头再开始谈判,就是顿巴斯和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不会和乌克兰当局再次复议,含沙射影中体现着强硬,今后要谈的只是如何让俄军体面收兵回营的问题。
战争中的谈判应该是常态,和打牌一样″怎么出牌就是谈,出手就打",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打到对方无牌可出即停止战争。
泽连斯基年轻是个王炸,但政治经验太嫩,想在乌克兰做一番大事业,借美国,北约之皮和俄罗斯硬扛,拜登:死鸡是个好苗子和普京干就靠你了,上擂台两下子就鼻青脸肿,拜登扶起死鸡说:规则是八个回合,好样的!先在波兰凳上坐坐,标枪,毒刺马上就到,七十年代的坦克战车还在睡觉,叫醒它!马上送来。
死鸡说:拜大爹你真有本事,俄军从基辅撤了,退避了三舍,拜登:一定要让俄军退至第涅泊河以东,怎么样也是半壁江山!
吴大辉讲的好,战场打不赢,谈判等于零!现在的乌克兰总统为啥越来越横,就是背后有美国丶北约撑腰,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援,把俄罗斯拖入泥潭!所以,俄乌谈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俄罗斯只能打!把乌克兰打服!打趴下!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俄罗斯军事行动目的明确,与乌谈判纯粹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大国该有的外交策略,乌确实有中立愿望,和平愿景,俄就陪着协商谈判,找到双方都认可接受的诉求,当然更好,若不能如愿,照既定方针,飞机导弹该炸就炸,达成终极战略目标,不受乌方及美西方的干扰。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北约源源不断地投喂武器,在武器没有用完之前,战火不会停息,因此谈判就没有意义。
战争可是转向消耗战,俄罗斯主要攻占乌东部地区,修建战线,建立防御,就开始了相持阶段。
按照北约的架势,这场相持应该能坚持十年····
俄罗斯会瘦弱,但是根据一般常识:瘦弱的猛兽更危险
北约和俄罗斯相爱相杀,并且斗争已经到了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
一方面,北约在东扩,俄罗斯反弹越厉害,北约越要东扩,乌克兰是不会投降的,北约不允许。
在俄乌冲突打响的这段时间里,乌克兰当局从北约那拿到的武器装备已经超过了此前几年的总数之和,北约也宣布将在“欧洲东部”常态化驻军。这就是北约东扩这个阳谋之下带来的悖论: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越大,乌克兰的“北约化”速度越快。
而反过来看俄罗斯,讽刺的地方在于,自克里米亚危机的八年以来,尽管莫斯科一直在试图与美元说再见,但当危机真正到来之时,他们一切应对措施的最终逻辑都是在维持卢布与美元之间的锚定关系。这再次提醒我们,美国的金融霸权虽然正在滑坡,但余威犹在。.
既然战争进入相熬的阶段
那么就看谁先怂了,等想占领的地方占完了,乌克兰东部南部全部被占,乌克兰成为农业国的时候。战争就会变得更残酷。
届时,俄罗斯可能就不用顾及民众了,到之后俄罗斯就会摧毁乌克兰的民用设施
例如,铁路,桥梁,机场,油罐,切断乌克兰西部地区的电力,通信,自来水供应。
投放燃烧弹点燃待收割的农作物····
这样以后,北约不光需要援助武器了,还需要食物,燃料,能源,医疗物资,还要帮乌克兰修复和维持基本设施,当然,这一切还要在俄罗斯的轰炸机,导弹下面完成·····
总体来说,北约要供养乌克兰····
熬着吧,大国竞争,都是把对方熬死的
不过现在看,北约熬不过俄罗斯·····
当然也可以这么干
俄罗斯暂时停止进攻,等北约军队大量进来,再关门打狗····
毕竟以色列连奏中东邻居六次····
“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俄外长拉夫罗夫说这话有什么深意?
其实拉夫罗夫只是把西方的一个真实现状说了出来。这就如同在农村吵架一样,自己的亲戚中出了一个蛮不讲理的,还比较有钱有势,跟别人吵架,非要你几个亲戚兄弟出来站台,你来不来?不来这亲戚没得做了,下次你有啥事大家也都不来,不利于团结啊。
为了团结大局和亲戚纽带维系,大家也只好在评理时违心的的帮着自家人说话了。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绝大多数毕竟是讲良心讲道理的。完事了偷偷上门说一下“大兄弟啊,这是非曲直我们心里有数,但是你要体谅一下,毕竟是亲戚,没办法啊”。
这一次的间谍门事件疑点重重,哪有受害者打死不提供行凶证据的道理?很明显的是英美两国想要用这个伎俩进一步恶化俄罗斯的外交环境、丑化普京国内、国际的形象。然后绑着欧盟、北约成员国一起示威,对俄罗斯发动心理战,复制当年搞垮苏联的招数。
我曾经说过,俄罗斯很多情况跟苏联不同,而且空城计也没有玩两次的道理。英美也是黔驴技穷了,这次绑着一众小弟,意图让俄罗斯人民绝望,感觉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已经在全球陷入孤立,但是那些小弟们也不是傻子,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于是欧盟28国,有十二国宣布无法盲目跟随英美不明不白的行为,那些已经表态的一看冲动了,赶紧私下给俄罗斯打电话,哥们,我们不是有意的,理解理解,都是流氓逼的。
其实这坚决不跟风的十二国才是聪明人,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理智和良心,二一方面希特勒、第三帝国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部分欧洲国家绥靖、盲从的结果吗?还有把普京逼急了,真要搞出什么事来,倒霉的可是离俄罗斯近的小国家。
这次把英国的脸打的肿肿的,昨天还说欧盟二十八国一致行动,今早就有十二国申明我们不能被代表。再说你英国都退出欧盟了,要打架的时候就想起了兄弟伙,哥们又不傻,滚犊子。
“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俄外长拉夫罗夫说这话有什么深意?
“当今欧洲,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屈指可数”,“有些国家要求一两个我们的外交官离开他们的国家,同时又来我们耳旁悄悄道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这样回应欧洲国家驱逐本国外交官行为。同时,他也指责美国在背后施加了巨大压力。(3月29日环球网)
在英国和俄罗斯因“间谍中毒”事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火上浇油,不仅宣布驱逐6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而且怂恿甚至威胁其他国家也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在事件没有准确说法、没有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的行为,无疑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有些国家“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拉夫罗夫的说法既展示了俄罗斯的风采,也揭穿了美国的丑陋。
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国家驱逐了1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但这20多个国家,真要去过问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间谍中毒”事件吗?真心要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吗?非也。虽然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有20多个国家,但美国和英国是当然的老大和老二;虽然这些国家一共驱逐了1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但美国就占了60多名,英国就占了20多名,两者相加80多名,占了20个国家中的一大半。反观其他国家,仅有德国、法国等少数国家驱逐了4名俄罗斯外交官,其他国家仅仅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或者2名,不少国家仅仅驱逐了1名俄罗斯外交官。个中深意,你知我知。
虽然拉夫罗夫没有说明“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的是哪些国家,但是可以想象,除了英国和美国外都有可能,包括德国和法国。在美国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当下,德国总理默克尔早就呼吁,欧盟和欧洲国家要跳出美国的手掌心,走出过去完全依赖美国的路子。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个“新兵”,既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存在30年的“代沟”,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太多的过激,岂能完全听从美国的使唤?
特别是那些仅仅驱逐了一两名俄罗斯外交官的国家,更有可能“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明面上驱逐,是迫于美英尤其是美国的淫威;私下却道歉,是不希望因为此事与俄罗斯交恶和结仇。毕竟,俄罗斯不是好欺负的,美国都惹不起,其他国家就更惹不起了!
俄罗斯不可欺,美国太丑陋。君不见,美国在很多地方捣蛋,凡是存在冲突的地方,几乎都有美国的影子,或者直接出现,或者幕后指挥。世界已经公认,美国是世界和平的搅局者、国际秩序的破坏者。拉夫罗夫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在国际舞台的惯用伎俩,就是赤裸裸的勒索,这次一些国家跟风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就是美国施加了巨大压力,这些国家不得已而为之,只得驱逐一两名俄罗斯外交官做做样子。
“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这其实是对美国的极大嘲讽和巨大打击。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当下的美国能分清吗?美国当下还有朋友吗?“间谍中毒”表面上“羞辱”了俄罗斯,实际上展现了俄罗斯的威力和风采,反倒羞辱了当下的美国尤其是总统特朗普。 (毛开云)
“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美国私下给了欧洲其他国家很大压力,但是欧洲国家一样惧怕俄罗斯。
根据3月29日在环球网报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国家,有些国家要求我们一两个外交官离开他们的国家同时又来我的耳边悄悄道歉"。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那么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有些欧洲国家对于这次组团欺负俄罗斯很不情愿,是被美国施加压力强行拉入对俄的西方联盟。我们知道美国固然强大,面对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大国仍然有危机感,更别说欧洲那些小的国家。但是大哥发话了,做小弟的只能照着做,但又不敢做的太过,因为俄罗斯真的不好惹。
这同时也说明了,这次表面上一致对俄的铜墙铁壁也有漏洞,西方反俄势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次的制裁由美英强制带头,有些国家不情愿,水分太多,到最后效果也可想而知,好不到哪去。
俄罗斯外长的这几句话不仅起到了嘲讽美国的作用,同时也警告了欧洲的哪些国家,做事要多考虑,不要因为一人搅局就坏了自己国家的前途。狐假虎威可以,但不要真的把自己当成老虎,扮虎吃熊小心被熊吃了。
相信这几句话传到特朗普耳朵里,估计脸面都挂不住了,肯定会气急败坏到继续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是事实就能这样了,能被利用的国家都被你利用了,不能利用的也强制被利用了,美国还想干嘛?还能干嘛?
“明面上驱逐,私下却道歉”,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话里有何深意?
根据媒体报道,对于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中,20多个国家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事件,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对此表示:“当今欧洲,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屈指可数”,“有些国家要求一两个我们的外交官离开他们的国家,同时又来我们耳旁悄悄道歉”,同时,他也指责美国在背后施加了巨大压力。
对此“大正”认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当然是话里有话,下面就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西方国家阵营里的很多国家,不得不牺牲自己本国的利益,来讨好美国。
很多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西方国家,本身这件事是和自己根本没有如何关系的,可以说是无妄之灾,但因为自己所处的阵营不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做出选择。
例如新西兰和冰岛这两个国家很是搞笑,新西兰在英国的严厉警告下,最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打算要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不过最后绕过来绕过去,宣布实在没有找到符合驱逐标准的俄罗斯外交官。而冰岛虽然官方宣布外交抵制俄罗斯,冰岛国家足球队却未放弃参加俄罗斯夏季举行的世界杯,毕竟冰岛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小国,能够有资格参加一届世界杯不容易啊!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除了乌克兰和波兰这样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的俄罗斯死敌国家,还真没有哪些国家是真正想要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所以拉夫罗夫说“欧洲真正意义的独立国家屈指可数”,意思是你们这些西方国家都被美国控制和绑架了,当然这样说也是为了减缓俄罗斯的外交压力。
(二)西方国家不是铁板一块,俄罗斯还有对话缓和空间。
拉夫罗夫不亏是纵横国际外交老司机,他说“很多国家驱逐我们一两个外交官,之后又到我们这里道歉,因为扛不住美国的压力”。
拉夫罗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表明俄罗斯的态度,解读为“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很多国家,根本是不想和俄罗斯翻脸的,只是象征性的驱逐一两位俄罗斯外交官,而后这些国家又来道歉,俄罗斯理解他们,毕竟是在美国淫威之下,他们也是身不由己。”
拉夫罗夫释放重要信号,西方国家阵营不是铁板一块,很多国家是受到美国和英国胁迫才做出心口不一的事,俄罗斯欢迎和这些国家对话,化解误会。
当然“大正”认为这就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个外交手段,主要目的还是减轻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压力,至于事件如何发展,还有继续观察。好了,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加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朝外长莫斯科会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朝外长莫斯科会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