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持续升级关岛防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美持续升级关岛防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航空母舰编队能防住隐身战斗轰炸机的反舰导弹袭击吗?
航母可能会在挂载反舰导弹的隐身战斗机或者未来隐身战斗轰炸机上吃大亏,因此反隐身能力必然会成为未来10年各国发展最重中之重事情,目前航母编队恐怕还没有什么好方法对付隐身战斗机!
而隐身战机对付航母的道理差不多,就是利用隐身战机的隐身性靠近航母编队,甚至可以从驱逐舰雷达网络缝隙中突防过去(这个目前觉得还有些困难),然后对航母实施打击,战术绝对可行,而世界各国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能力目前非常有限,因此航母编队未来可能会在隐身战斗机或隐身战斗轰炸机面前吃大亏。
当然有矛必有盾,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自己的反隐身雷达,米波雷达被证实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效果较好,但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实在不敢恭维,而且低空抗干扰能力非常差,不过以目前的科技技术,只要有人重视,有人去开发,应该不出10年就会有所突破,届时就该是考验下一代战机时候了!
二战时期,实战已证明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的包括空射的重型鱼雷,是导致航空母舰战损最重要的原因,反映了重型鱼雷可怕的爆炸威力。
此外,轰炸机和雷击机的狂轰滥炸,大型航空高爆炸弹,从空中对航空母舰的打击,也是致航空母舰于死地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类反舰导弹不断涌现,对航空母舰的威胁,除了重型鱼雷和重型航空炸弹外,又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机动性能更好、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
战时,航空母舰的生存将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航母出海,都是里外三层水面作战舰艇和潜艇包括空中预警机、侦察机、战斗机等提供各类有效警戒和保护。
现在,超声速战斗机包括超声速轰炸机都具备了隐身性能,超声速结合携带的超声速空对舰导弹,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便是航母作战编队,都感到了严重的威胁。
1985年底,苏军太平洋舰队曾位于日本以东海域,派出一架图-95轰炸机引导20架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对新罗西斯克号航母编队发动模拟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演习结果表明逆火轰炸机使用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够有效打击美海军航母战斗群,此次演习,对日美海军造成了极大震动。
俄罗斯P-800红宝石空对舰导弹,最大有效射程达到600公里左右,接近美航母F/A18战斗机的防空巡逻半径,高性能的隐身轰炸机,在隐身战斗机掩护下,可以刚接近航母防空火力圈,便可投射空舰导弹,然后迅速掉头返航,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载机生存概率,而且对航母战斗群都是相当致命的。
数十枚高超声速空对舰导弹,呼啸着蜂拥而至,编队防空导弹和近防炮,一时也将难以应付,即使大部分被拦截了,但只要有数枚反舰导弹漏网,就能对航空母舰造成致命伤,即使不沉也将失去战斗力,从而退出海战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无意侵犯作者版权,特此声明。
B–1B轰炸机设计的时候就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要比B–52雷达反射面积小的多,也算是半隐身轰炸机。它正在投掷的AGM–158巡航导弹则完全是隐身设计的隐身型航空弹药,而美军目前正在将其改造成“远程隐形巡航反舰导弹”、据说射程超过了800㎞,也就是说用隐身机+隐身弹来猎杀敌方的大型战舰。
那么, 对于
航母编队来说怎样解决隐形轰炸机携带隐形反舰导弹攻击这个问题?仍然是预警机的雷达发现、早期预警。隐身机并不是根本发现不了,而是相对难以发现!而B–1B这类的“半隐身机”发现更是相对容易一些,直接打击轰炸机理论上要比打击导弹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由于导弹射程远,轰炸机都是在防区外发射导弹……所以,预警机必须要前出!也就是说预警机要距离航母编队500㎞以外警戒,只有这个距离才能有效的发现轰炸机,但是预警机和警戒战斗机航程有限,要保持远距离巡逻就必须有加油机,否则巡逻时间很短!世界上即便是有航母的国家,也没有几个可以远距离长时间使用预警机。
由于目前的预警机远程监控可以做到的国家极少,打击轰炸机平台变得很困难!对于隐身轰炸机+隐身导弹的防御,只能是被动的防御导弹上面。现代隐身导弹相对于隐身机只是在外形上做了隐身设计,表面没有喷涂隐身涂料、发动机尾喷也没有做“红外抑制”处理……虽然它体积小,但是红外特征明显!对于它的防御仍然是首先使用预警机,使用雷达提早发现是关键。但是,有些国家虽然有航母,还是缺乏可靠的固定翼预警机,所以发现隐身导弹就落到了航母编队的防空舰身上了,大型防空舰由于体积要大大高于预警机,上面装备的雷达种类和光学跟踪器材也大大多于预警机。
通常情况下,大型防空舰都装备各种波形和主被动雷达,特别是“米波”雷达和被动雷达都是发现隐身机和隐身导弹的主要探测装备,并且隐身导弹的尾喷红外特征明显!舰上的大型精确光学跟踪设备可以很早的发现它们!为舰上的武器系统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这样更能有很好的拦截准备。
这张图片就是今年4月份“美英法”
联军使用巡航导弹空袭叙利亚的情景,图片上可以看到叙利亚的“山毛榉”防空导弹,连续做了5次“垂直角大过载机动”最终击落来袭的隐身导弹!同理,防空战舰上的防空导弹在精确制导的条件下也会这样击落隐身导弹的!
现代大型战舰包括航母本身,都会有多层次的反导装备,包括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这两种装备都使用雷达和光学两种器材,是拦截巡航导弹有效武器!
总之,以目前来看,航母编队防御隐身轰炸机+隐身导弹仍然是处于“劣势”的被动防御阶段!原因是现代轰炸机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凌空轰炸了,它们都是在距离航母编队很远的地方发动攻击,这样就使得舰载机由于飞行距离有限……拦截变得很困难!而目前并没有射程超过600㎞以上的防空导弹直接去拦截轰炸机发射平台。所以,大多数情况只能是被动的防御轰炸机已经发射的巡航导弹!即便是这样也是大部分国家的海军也没有此能力!
现代战争,已经是体系作战了,谁的体系越完善、越细化,在战争中获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说实话,可以防御隐身机+隐身导弹袭击的国家目前为止也仅仅三个罢了!其他国家只有挨打的份儿!而目前可以防御的只是半隐身机罢了,如果全隐身机比如:将来的B–21轰炸机甚至是歼–20号苏–57这样隐身战斗轰炸机,能否有办法、有效防御还是未知!
美以两军展开联合防空演习,为此美特意部署一套萨德系统。为何说演习后也不会撤走?
谢邀!
美国和以色列的这次军演,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伊朗。
1、美国和以色列进行军演并不多见,这次在以色列进行联合军演,主要是给中东国家,特别是伊朗看的。美国这次进住以色列一套萨德系统,安排在以色列的南部,对所有的中东国家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必将引起中东各国的警惕和恐慌。
2、伊朗首当其冲,毫无疑问,美国和以色列的主要目标就是伊朗。在伊拉克的萨达姆死后,在以色列眼中,伊朗是必须消灭的主要敌人。而美国也把伊朗看成是反美的急先锋,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必予拔除而后快。
3、为了以后的对伊朗军事打击做准备,也为了铁血盟友以色列免受导弹袭击,保证以色列的安全,这次美、以军演结束后,萨德系统就留在了以色列南部,不再撤出。这对中东各国造成极大的威胁,特别是要想对以色列进行导弹袭击,可谓难上加难。这样,以色列导弹只有打别人的份儿,别人想打以色列?难了。
狼子野心,美国最爱玩的把戏,为什么不直接部署却偏偏特地搞个联合军演,以这个为幌子部署萨德。想想,直接部署,中东地区反响确实很大,不少国家肯定坚持反对,造成的影响也大,这会使好不容易平息下的中东又开始骚动,美国肯定也不想背骂名,于是就搞了这一套,。当然随着中东的美军越来越少,美方定会以其他方式在中东刷存在感,所以中东的局势,仍然不能放松警惕,不搬走,就是要靠这个刷存在感,继续威胁在中东不老实的国家
萨德,没错,就是那个让中韩关系一度陷入冰点的萨德,全称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是美国生产的一种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旨在拦截处于末段(下降段或再入段)的短程、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THAAD的拦截弹不携带弹头,而是在离地球40千米以外的高空通过动能碰撞摧毁来袭导弹,以降低来袭弹头爆炸的风险。
THAAD目前已经在关岛、阿联酋和韩国等地进行了部署。此次美国试图通过美以联合军演将萨德长期部署到以色列(还存在变数,不一定能留下),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政治层面,在美国撤出中东的进程中,将萨德这样的战略重器部署到以色列,彰显美国和以色列的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保持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和势力的威慑,从而为以色列提供安全承诺和保障。避免美国撤出中东后,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群起而攻之。
战略层面,拓展美国的全球反导体系,通过前置部署的TPY-2雷达,增加对弹道导弹的战略预警时间。这也可以视为美国近年来持续加强其全球反导预警体系的一个步骤,其他步骤还包括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在罗马尼亚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等。
战术层面,可以强化以色列的高空反导能力。以色列经过数十年战火的洗礼,已经形成了先进的多层导弹防御系统,包括“铁穹”、“箭-3”等系统,能够拦截从弹道导弹到火箭弹的各类威胁。但以色列之前的的拦截作战主要在中低空进行,在高空实施的拦截行动较少。萨德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强化其高空拦截能力。
美部署萨德根本是构建全域多层全球反导体系,对亚太东北亚前沿的战略布势,对中俄空天力量活动实施态势感知,其配套的雷达预警系统感知范围已覆盖华北大部和中原地区中高空域,在重点方向可对中高空中小目标和大目标活动实施监控,就好比在我们的家门上倒装了个门眼。
现在美国在全球的军事部署和名称是怎样的?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是确保美军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设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为了实现全球部署,美军在本土之外大量建立军事基地。
目前,美国在海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374个军事基地,驻扎海外的军人数量约30万人。美国的海外基地大多是在冷战时期为围堵苏联而建。近些年,因为反恐战争,许多海外军人被派遣至中东的交战区。
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目的考虑,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分为3个战略区。这三个战略区分别是亚太印度洋战略区、欧洲中东北非战略区、北美拉美战略区。
欧洲、中东和北非战略区包括有5个基地群,呈两线梯次配置。他们分别是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中欧基地群、伊比利亚半岛基地群和英国、冰岛基地群,这些基地群共同保障欧洲的安全,并协同实施核打击以及作战。
亚太和印度洋战略区的基地数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一半,这一战略区共有7个基地群。东北亚、阿拉斯加、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4个基地群组成,主要负责控制海域;关岛、澳大利亚2个基地群是重要的中转基地;夏威夷群岛基地群不但可以支援亚太地区,还可以是防御美国本土收到侵袭。
亚太和印度洋战略区最为国人熟知的即是驻日美军基地、驻韩美军基地、驻澳美军基地、驻菲律宾美军基地、驻新加坡美军基地。
北美和拉美战略区一共有2个基地群,该战略区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美国本土安全。
日本在美国的监管下拥有了“准航母”,美国是怎么做的?
美国正一步步的放开对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限制,并期望其能够冲在对抗我国的最前线。所谓“放出狗咬人”,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这样做的背景有两个:
1、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武器的射程、打击范围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远程攻击能力越来越强,攻击范围越来越大。
JH-7A“飞豹”战斗轰炸机,最大作战半径可达1800公里,我国现役数量300来架,部分改装成了电子战型号。
就空军来说,由于目前先进战机的最大作战半径通常在1200-1500公里;如果通过空中加油的话,可以继续增大到1600-2000公里,甚至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周边1000公里内,是时刻面临着被大量的、各型武器覆盖的风险。
如果再考虑到陆基巡航导弹(射程1500-2500公里),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射程1000-2500公里),轰6系列轰炸机(100多架)携带空射巡航导弹(KD-20)的打击范围(2000-4000公里),可以说,我国周边2000公里内,也是时刻面临“导弹覆盖”的危险的。即使是远在3000公里外的关岛,也难以避免被打击的风险。
这样的话,无论是距我国700公里外的冲绳基地,还是距我们700多公里外的日本本土(最远处也就1000多公里),那是时刻处于我国导弹覆盖范围内的。所谓“最有效的空中防御,就是经对方战机摧毁在地面之上”,虽然美国,以及后面的日本,会有不少先进战机,比如F-22、F-35什么的,但是,在面对导弹覆盖时,它们的表现并不会比3代机好多少。
相对于这些不能移动,容易受到打击的目标,美国本来可以派遣多个航母战斗群来维持一定的优势。但是,东风21D的大量出现,让这个可能变成了泡影。
从此后,我国周边1500公里内,不再是美国可以嚣张的地方。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选择将主要的空海力量“后撤”一些,以增加前沿力量的安全性。整体表现为,美国将在部分原在第一岛链的空海力量,撤往第二岛链,比如关岛、澳大利亚、日本东北部等。
那么前沿相对空虚的力量由谁来补充呢?当然是韩国、日本它们自己。大概意思就是,让日本充当大战第一轮的炮灰。
日本原本是没有攻击性武器的,比如没有弹道导弹,没有巡航导弹,没有远程对地导弹,没有轰炸机,没有搭载固定翼战机的航母等等。现在,美国在逐渐放开对日本的约束,通过自研加购买,日本即将/正在获得空射远程反舰导弹(LRASM),空射远程对地导弹(JASSM),即将搭载F-35B战机的轻型航母等。目前,日本正在积极考虑发展更大型的航母、真正的弹道导弹和类似战斧那样的巡航导弹等更加具有攻击能力的武器。由于日本具有自己的“准天顶”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多款侦察卫星,以及先进的火箭技术,所以,日本自主发展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是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的。
2、川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在川普看来,美国到处在世界各处打仗,把部队驻扎在各国“保护他们的安全”,简直就是浪费钱——这是不利于美国利益的——起码川普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美国优先”政策下,美国开始高喊从叙利亚、阿富汗撤军,也不愿意开启对伊朗的大规模战争,并以撤军为威胁逼迫各盟国交更多的“驻军费”。
其实川普的所作所为,颠覆了大家很多对美国的印象、对美国可能战略的原有构想。比如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在分析美国打伊朗的问题是,首先假设美国现在一定是想大规模进攻伊朗的,其次假设美国肯定会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再次假设美国肯定会赖着不走继续呆多年的,然后再去谈美国打伊朗的各种坑,各种倒霉等——如果这些假设的前提都是错误的呢?说起来,这些假设,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可以说,川普即颠覆了我国很多公知和文青对美国的美好印象,也颠覆了我国很多时事、经J分析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美国地缘战略的思维。
还好,我们一直是有独立思考、观点新颖、相对准确的。我们将与你同行。
作者:晨曦
美国二战打败日本,并占领之。两颗原子弹把日本硬打趴下了。
日本恨美国,比恨中国更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随着资,社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到欧洲。日本成了美国在东亚的桥头堡。朝鲜战争的美军,就是从日本发过来的。
日本的重要性对美国越来越突出。随后美国不遗余力地帮助日本发展经济。这使满目疮夷的日本很快恢复生机。并乘机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了钱的日本,逐渐不甘当矮子,千方百计发展军事装备。以图东山再起。
美国为了与俄罗斯,中国斗,放松了对日本的军事管制。
日本乘机一步步发展了航母,宙斯盾。甚至核武器也在秘密研制中,因为它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卫星运载工具也已具备。
美国心里满明白,但为了自己的霸权,它已忘了日本最恨的就是美国了。
后师不忘,前事之师。日本早晚有一天要和美国算总账。这也是天理迢迢。
日本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拥有规模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了,甚至还一度把美国干出翔。所以,在战后美国对日本是有所提防的,日本和平宪法限制日本自卫队不能发展进攻性武器,自然也包括航空母舰!
但是日本多年以来一直处心积虑打擦边球,海自的舰艇造得一艘比一艘大,而且日本为了解决被限制的问题,喜欢用小步快跑的手段,例如日本的常规潜艇服役时间一般设定为20年,差不多了日本就会赶紧换新的。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意发展反潜直升机母舰了,但是没成功,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搞了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算是在载机战舰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在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也投入使用。
然后日本又等了一段时间,进入本世纪,两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入役,让人开始意识到日本的真实意思,可能不单纯是发展直升机母舰了,因为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外观,已经越来越像美国的航母。
两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是在2009年和2011年入役的,但是马上日本又开工建造了两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并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交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已经不再是小舰了,其满载排水量可达2.6万吨,完全可以和欧洲的STOVL航空母舰一比高低。
接着在2018年,日本就通过了《2019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19年度~2023年度)》,明目张胆地提出要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装为航母。安倍晋三还亲自为这项计划辩解,他声称美国那样的才算航空母舰,改装的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不是航母。(用孔乙己的话说,就是:偷书不算偷,算窃)
对于日本的这些举动,美国是看在眼里的,特朗普自己也说过,他可没有忘记珍珠港事件。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如此姑息日本呢?
原因有很多,所谓的美日同盟,规定了美国必须支持日本,而且日本发展航空母舰,也是要向美国买设备的,例如F35B舰载机。美国本来就唯利是图,特朗普更是个见钱眼开的主,日本大把银子甩过来,美国岂有不要的道理。
而且,日本毕竟在西太平洋,美国非常需要日本作为桥头堡,既然是要让日本当炮灰,那么就必须给日本塞两把刺刀。至于和平宪法所规定的非战问题,安倍政府早就使其名存实亡了。自卫队实质上是解禁了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活动。日本对于发展进攻性武器也不再遮遮掩掩,比如日本还想发展射程400公里的巡航导弹。能打这么远的导弹,说是“专守防卫”,也只有日本自己才会选择性相信了吧。
另外,欲使其灭亡,就得先让其疯狂。美国不是不懂这一套,反正现在先让日本去疯狂,必要的时候,干掉日本也是分分钟的事情。炮灰和棋子就只能是这样的命运,日本是棋子,不是棋手,想要和美国玩套路,也得看看自己有多少筹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持续升级关岛防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持续升级关岛防御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