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双航母编队的战斗力比单航母强在哪?
通俗点讲,就是一道1+1>2的数学题,双航母打击群相对单航母打击群综合作战能力提升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倍战力增长关系,而是一个不确切的几何倍数增长关系;这就要看对于双航母打击群的作战应用水平如何了,使用得当战力翻的就不是一倍这么简单,使用不得当战力提升的空间也就相对比较小一些。总而言之,双航母打击群的综合作战能力要比单航母强,这是一个基本逻辑。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双航母打击群,在编制上主要体现在航母的数量增加了,打击群可用的舰载机数量更多了,单次出动战机的架次更多了,自然打击的目标数量也就更多了,作战的灵活性也更突出了,整体战力的提升基本上遵循的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其实除了多了一艘航母之外,整个打击群编队的护航舰艇的数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或者说相应几何倍数的增加,因此提升舰载机的数量是一切的核心所在。
作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以国产山东舰为例,其单舰一次可携带36架歼-15战斗机以及10架左右的各类舰载直升机。由于采用滑跃起飞方式,其在制空作战模式下,舰艏两个短起飞点交替放飞的话,能够在15分钟以内将至少6架歼-15舰载机放飞,也就是说整个航母在执行这一次制空任务时,战机升空集结的时间至少在15分钟以内。
但是,当我们是一个双航母战斗群的时候,同样是起飞六架歼-15舰载机进行对空拦截任务,放飞的整个时间至少能缩短一半以上,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因为我们同时拥有了4条放飞通道,在同一时间内就能完成两架舰载机升空作业。如此对比之下,双航母打击群放飞舰载机的效率优势就直接突显出来了。
舰载机的放飞效率问题,同样适合于后续的其他一系列的任务,山东舰一般在遂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的时候需要用左舷中段的重载起飞点起飞,全舰也就只有一个重载起飞点,两条舰的放飞效率自然要比一条舰高出一倍。或者还可以使用短起飞点让战机挂载弹药起飞,换取的代价就是机内油载量大幅降低;鉴于我们已经有了伙伴加油机,因此可以一艘舰短起飞点重载弹药放飞,到了空中,另一艘同步升空伙伴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的方式进行,如此以来就可以有效弥补因滑跃起飞方式限制舰载机无法重载起飞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让重载起飞点起飞的战机可以挂载更多的弹药,飞得更远,只要伙伴加油机使用得当,想要实现上述的作战效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单纯的一艘航母很难同时兼顾舰载机和伙伴加油机两种机型的同步使用。
滑跃起飞方式的航母尚且如此,采用弹射起飞的航母那就更不用说了,其舰载机的起飞和放飞效率至少能够提升一倍,尤其是在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模式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我们也都知道,衡量一艘航母作战能力的核心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航母能够回收多少架舰载机,这也体现的是航母打击群舰载机放飞、回收效率。
所以说,双航母打击群战力提升的核心是舰载机的数量、出动回收效率成倍提升,始终是围绕舰载机是航母打击群战力源头的核心展开的。
至于护航舰艇编队的变化不会太大,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航母护航舰艇的数量多少取决于海军作战背景下面临的威胁有多大,美军核动力航母打击群护航编队由1-2艘攻击型核潜艇、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4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一艘高速补给舰组成,主要担负整个打击群的预警指挥、防空反导、对海打击、搜潜攻潜以及部分对陆打击任务,其中对海打击和对陆攻击任务更侧重于舰载机。
因此护航舰队的核心任务还是在防空反导和搜潜攻潜任务中,以防空反导为例,美军航母打击群受到苏联时期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提出的“导弹饱和打击”理论影响,其整个护航编队的围绕“抗饱和打击”展开,对空拦截目标总数量可以达到96个,这就意味着,一个航母打击群面临的威胁是这么大,双航母打击群或者多艘航母组成的超级航母亦是如此,这个背景变化不大.
因此双航母打击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舰载机的作战能力更强、作战使用的灵活性更突出,其综合战斗力也就相应的得到提升,至于提升的幅度有多大,就要看使用国对航母的作战应用水平如何了,比如美国人和印度人相比,两者的作战应用差距一目了然,便是这个道理。
基本上就是单纯的翻倍,因为两艘航母同时放飞机,放出的飞机基本上就是单航母的两倍。如果一个编队能同时起飞八架飞机的话,那么战斗机的分工就会更加随意,可以有人负责防空、有人负责对地、还有人能够负责电子压制。
另外双航母一起行动,出动的预警机也是双倍,可以做到更加的监控无死角,对于整个舰队的防空预警能力有着指数级的提高。
最后就是双航母编队出动,无论是舰队交战还是夺岛作战,都有更大的胜算。假如只有一艘航母,那放飞飞机的位置是固定的,可如果有两艘航母一起行动,那么另一艘航母就可以绕岛不同的位置区放飞机,可以使敌人疲于应付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空中威胁。
航空母舰是重要的海空作战平台,自二战之后正式取代战列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一艘航母要想发挥战斗力,不仅需要依靠其搭载的高性能舰载机,还要依靠其他配套的舰艇组成航母战斗群,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一个航母战斗群可以控制方圆10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海空区域,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而如果是双航母战斗群的话,其整体作战能力可以达到单航母战斗群的数倍。
(航空母舰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
目前世界上可以组成双航母战斗群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两家。相比于单航母战斗群,双航母战斗群在作战能力和威慑力上都有显著的优势,而且作战方式更为灵活。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双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数量和配套作战舰艇数量更多。以美军的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为例,依据任务的不同,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通常包括1艘尼米兹级航母,1-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1-2艘攻击级核潜艇,以及1-3艘补给舰组成。而双航母战斗群则是由2艘航母,3-4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4-6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2-4艘攻击核潜艇组成。再加上每艘航母上可携带70架左右的舰载机,两艘航母可以携带140架左右的舰载机。单就数量上看,这样一个强大的双航母编队甚至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海空军了。
(一个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战斗群就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海空军力量)
其次,航母上搭载的预警机和战斗机部队可以探测并控制600-800公里范围内空域,并可以承担对地对海的打击任务。但单航母并不能长期保持舰载机的高效率出动,毕竟飞机要加油换弹,飞行员也不能24小时连续飞行呀。而双航母战斗群由于舰载机数量的增加,可以保证舰载机部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灵活周转,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可以保证较长时间的高频次出动。同时,由于舰载机数量的增加,在执行任务时,可针对不同任务增加相应任务的舰载机数量,相应的作战能力也就会大幅度提升。如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以多编入对地攻击的舰载机数量,以提升打击能力。
(航空母舰战斗力的核心就是其搭载的舰载机)
此外,航母作为海上巨无霸,每天的物质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在航母进行补给时,如果是单航母战斗群,这可能会出现一个窗口期,此时航母的战力比较虚弱。而双航母战斗群则可以交替掩护,一艘航母因为补给等情况战力虚弱时,另一艘航母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援,降低一些特殊窗口期对战斗力的影响。
(航母在补给物资时往往非常脆弱)
正因如此,双航母战斗群相比于单航母战斗群的战力更强,在作战时的灵活度和适应性也更好。通常情况下,单航母战斗群多用于执行威慑和低烈度的作战任务,更多的还是以威慑为主。而双航母战斗群主要是执行针对中高威胁地区进行作战任务和战略威慑,主要是进行作战的。如1986年美军对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就派出了珊瑚海号和美国号两艘航母执行打击任务。而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双航母则成了标配。近年来美军对伊朗等国的威慑行动,则多派出的是单航母进行威慑。由此可见,双航母战斗群凭借更强的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是执行中高烈度作战任务和高风险战略威慑行动的重要平台。
(双航母战斗群可以应对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自从山东号航母服役以后,我国也正式进入了双航母的时代,对于有双航母,战斗力是比弹航母强很多的。
若仅以战斗力评判,双航母编队和单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对比就是简单的翻倍。和可以通过双人多人编组互相掩护实现合并战斗力1+1>2的步兵坦克和战机不同,航母战斗群本身就由许多舰艇组成,航母、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以及补给舰各司其职,即使将2支航母战斗群编制在一起,双航母战斗群在大多数冲突背景设定下也很难实现1+1>2提升。
甚至,由于大量作战舰艇被编制在一支航母战斗群中,两艘航母因为太近,预警机的侦测范围重叠,双航母编队的对空搜索范围相比两支距离较远的单航母编队有明显下降。
不过,在能做的事情上,双航母编队可要比单航母编队多出太多。一般来说,单航母战斗群虽然也具备较强的空中打击能力和自卫能力,但是,面对拥有一定军事体量的军事国家,单航母战斗群基本不具备独自对相关国家发动一场大规模空袭并进行近海空中封锁的能力。
但是,假如是双航母战斗群,以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时期曾组建的分别由两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3支航母特混舰队为例,凭借着舰队中翻倍提升的舰载机数量和护卫舰艇数量,这些由双航母编制而成的特混舰队可以十分轻松的在伊拉克东西南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同时控制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再往前追溯,美国上世纪80年代对格林纳达的军事入侵行动中,也出动了两艘航母(其中一艘是两栖攻击舰)用于对格林纳达进行封锁。
事实上,直到今天,网上也有美国派遣1艘航母是战略巡航威慑,派遣2艘航母是准备制裁封锁就能封锁,派遣3艘航母就要开战的说法。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美伊因为苏莱曼尼事件和伊朗弹道导弹报复事件剑拔弩张之际,美国曾计划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就像2016年对叙利亚一样。
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在中东地区只有1艘“杜鲁门”号航母,全球地区美国也没有其他航母可以进行派遣,美国双航母组队空袭伊朗的计划最终作罢。由此也能看出,双航母编队的相对单航母舰队的规模优势,可以使前者在能执行的任务种类上,要远大于势单力薄的后者。
单与双,大不同。双剑合壁,仅舰载机战力并做一处,即可形成莫大作战强度与规模,在制空、制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等各种战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美国航母战法设定,对中等以上军事强国,一般出动双航母,最多三航母;对强国最多翻倍,在6艘以下的样子,这也是他目前能出动的最大数量。双航母出动,绝非1+1=2的关系,而是1+1>2。
除非打击力翻了倍,更在海域控制和反介入方面,多有想法,比如一航母执行作战,另一航母执行封控,可以并向出击,亦可部署在不同方向。这便是航母多的利处吧,有可用,没有的话即要受到极大制约和牵制。
再者说了,两艘航母在役,一艘可以值班,一艘可以维护,基本可保证随时有航母可用,只有一艘的话,即会形成航母空窗期。最佳的情况是能有3艘航母,1艘部署,1艘值班,1艘维护。因此可以说要保证有两艘航母同时投入运用,即要有6艘航母。
话犹是说,没有强大的国力做为支撑,维护双航母阵营,也会百般艰难,航母的确是件烧钱的事业,如果国家没有雄厚的财力,着实支撑不住。英国即是一例,女王级从建造之日起,一直在咬牙支撑,未建完就要卖,心里实在难以割舍,好不容易建完了,又要租出去,堂堂大不列颠,居然到了如此之境况,不禁使人一哂。主要还是觉得没有实际用处,莫说双航母,一艘也觉得是多余。可见航母建造并非为了摆拍,如同伸出了手掌,不知要打谁,那么枉说战力,就沦为虚幻,还有任何意义吗?
国产航母服役后,我国双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怎么样?
山东舰服役后,中国海军已经形成全球实力第二的航母作战力量。
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0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全部为核动力航母,其航母作战力量数量和性能遥遥领先,除了美国海军,目前世界上还有10艘航母,这10艘航母分布在7个国家中,分别是:
俄罗斯海军常规动力航母1艘、泰国海军常规动力航母1艘、印度海军常规动力航母1艘、法国海军核动力航母1艘、意大利海军常规动力航母2艘、英国海军常规动力航母2艘以及我国海军常规动力航母2艘。
泰国“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是目前现役航母中战力最低的,这艘航母满载排水量只有11500吨,吨位还不及我国的055型驱逐舰,这艘航母不仅在港口停泊了十几年没有动,连配套的舰载机都已经没有了,虽然“差克里.纳吕贝特” 号航空母舰还没有正式退役,但以目前的状态来看这艘航母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价值。
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舰载机为十几架米格29K,这艘航母的战力远低于辽宁舰,米格29K的性能也远低于歼15。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吨位、样式和我国辽宁舰与山东舰接近,但这艘航母目前的状态比较差,已经在船厂修理了好几年,舰载机也由原来的苏33换成了米格29K,战力已经不及辽宁舰或山东舰。
法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是除美国海军外唯一的一艘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虽然顶着核动力航母的名号,真实战力却有限。当初匆匆上马的“戴高乐”号航母直接把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搬到了航母上,导致该航母的动力存在重大缺陷,不仅稳定性不高其速度甚至不及常规航母。满载排水量45000吨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可以搭载36架阵风M舰载机,但我海军双航母战斗群可以搭载超过50架歼15!
再来看看双航母战斗群,意大利海军的两艘航母均为轻型航母,两艘航母的吨位加起来还不及山东舰,因此意大利海军的双航母战斗群其实是徒有其名,英国海军的两艘新型常规航母的实力最接近我海军双航母战斗群,不过这两艘航母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舰载机,英国两艘航母的舰载机搭载量可达72架,但目前仅装备了十几架F35B,远未形成成熟的战斗力,因此目前还无法与我海军双航母战斗群相比。
在目前拥有航空母舰的8个国家中,我国是起步最晚的,其他7个国家无一例外从上世纪就开始装备航母,我海军直到2012年才服役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不过我国航母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不到十年时间我国航母作战实力已经仅次于美国海军,目前我国第二艘国产航母正在建造中,未来我海军将是唯一一支可以在航母数量、性能方面能够媲美美国的海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