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00后吐槽加班被开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00后吐槽加班被开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郑州富士康因不加班工资低掀离职潮,你怎么看?
谢邀请。8小时工作制,是国家规定,它保障工人权益,然而工资低。工人不满足,就加班。钱挣多了点,却大多透支了身体健康,眼下无大碍,等到老了,后遗症就出来了。所以,富士康不让加班,是不无道理的,大约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才那样的。可大多数人不领情,是被生活所迫,总想多挣钱。结果你不让加班我就辞职。——还真是不好评说谁的对错,那就让经济杠杆来平衡问题的双方吧。
其实现在离职的都是哪些普通员工?,本身他们的工资就不高。,一个礼拜是上五休二的情况下。这一天干八个小时。他们基本上挣不到什么钱。一个人还能过,拖家带口的根本没法生活。所以说他们是必须离职的。
郑州富士康因不加班工资低掀离职潮,密集劳动型工厂还值得你去打工吗?
最新消息,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工厂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原材料无法同步跟上,本来复工的很多工人,因为基本的工资太低了,没有任何加班奖金的一个月收入,还不如外面送快餐的多,纷纷不干了。
工人的工资多低,为什么不干呢?
河南郑州得富士康工人对记者透露:由于没有加班费,他们其实基本工资非常低,全部算下来,才2000-3000元一个月,如果加上加班收入还可以高一点,如果两夫妻在同一个厂里上班,那么一个月她们才只有5000元左右,那么孩子得费用,还有自己的生活费用,基本无法解决,很多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送快递和做早餐的收入高,就大家都辞职了。
那么为什么富士康最近加班少了那么多,
富士康本身是一个组装厂,制造业都知道,如果东西少了一个零件,你也无法装上去,当然,今年他们遇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疫情之下,世界各地的零件,无法准时送到给他们这个工厂,那么由于无法进行生产,很多的员工就无法加班赚到奖金,最后员工纷纷出走。
而之前,老曹也就出来吐槽过,很多的年轻人,都去送外卖,都不想去工厂学一技之长,但是很多网友都吐槽他,一技之长如果是装个螺丝,有什么可学的。而外卖不但拿到的钱多,还是靠自己努力赚的钱,有什么可指点的呢?
个人观点上看,我觉得现在富士康这种血汗工厂的做法,越来越难以生存,因为现在的如人口红利时代,过去了,90年代靠下岗职工去做血汗工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选择,而不是都跑去工厂为企业打工,
而很多制造业的管理上,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加班严重,这个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现在改了还是有,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去工厂做,就是不想加班。
第二,时间不自由,很多工厂其实当员工就是机器,管理上过于苛刻让很多年轻人也不习惯,更多喜欢自由自在
第三,社会的地位底,去工厂打工,其实部分人还是有很高工资的,很多人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去呢,因为社会地位底,回到老家不好给人说,我是个打工仔,而那些星巴克,还有蛋糕店,可能工资没工厂高,但是人家的社会地位高啊。
最后就是工厂工作不稳定,很多制造业没单了,就解散,有单了就找人,其实,非常不稳定的收入,而社会现在也在淘汰低等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更好的制造业,那么这种升级,是需要机器,而不是人了。
所以,这次富士康没加班工资低辞职,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的综合问题,不单就是工资低的问题。
你怎么看?
最近富士康郑州厂区被曝掀起一股离职潮,原因出人意料,竟是因为该厂区最近经常不加班。
富士康是苹果手机最大的加工厂,全球大部分的苹果手机产自富士康。过去富士康一向是以工作强度大著称的,这段时间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导致苹果手机销量下滑,富士康的订单自然也跟着减少了。加上这段时期原材料不能像往常一样及时到位,郑州富士康罕见出现不加班的现象,结果不少工人因为不加班收入低而纷纷离职,这一点也得到郑州富士康厂区内一知情人士的证实,应当不是空穴来风。
这则郑州富士康员工因不加班收入少而离职的信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这次疫情中许多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不单是富士康,还有其他工厂的订单也减少了,也有出现工人无班可上的现象。
郑州富士康近期出现的这种现象恰恰也反映了工人的辛酸。这些工人并不是真的向往高强度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只会让他们身心俱疲,有些工人甚至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作出极端的行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些工人没有加班,他们的收入一点也不多,现在的生活成本并不低,他们的收入将只够勉强维持生活,甚至还不一定够。所以近期郑州富士康厂区发生的这个现象不足为奇。
一、没有数据做支撑不要轻易相信
少量的离职符合正常的规律
当前疫情期间,很多国家仍在抗疫阶段,中国所有工厂订单有所下滑属于正常现象
部分区域的派遣工他们入厂约定的是干2到3月到期离职走人正常,这跟签的协议有关系;
二、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当国际国内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各制造代工企业都会有这种现象,符合正常规律,终端消费者消费欲望与能力下降,制造工厂配合客户需求生产量也会同步减少,但是与去年的同期4/5月份员工人数,订单总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三、另外中国国内各个省份像富士康这种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越来越多,如立讯精密、歌尔、和硕、世硕、昌硕、伟创力、比亚迪等代工企业,都在瓜分苹果公司的生产订单,如果一家独大生产成本自然比较高,订单一拆分谁给的单价越低让谁做,苹果也在全力压缩代工厂生产制造成本,这样对国内的各个代工制造厂来讲都有所影响!不仅仅是郑州富士康,这是国际国内在春夏季度大环境决定的!
现在的90后00后是变得自私了吗?你怎么看?
90后和00后自私,非也,是他们整体一代受教育高,学识高,认清了很多社会的矛盾和生活的意义。60年代和70年代的很多人名义上为他人、为人民和为社会,各种损失环境、捞利益,让中低层生活在幸福的陷阱里,而自己却润出去了!
凝视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不变的真理,她,他们的变是時代,和社会,重要的是敎育,把我们的孩子从以上这几种环景问题的出现,把孩子的心灵抢走了,如不加紧纠正,后来者更为严重。
就像在前段时间意大利一位教授在口语课上提到:“现在意大利生育率很低,年轻人都不愿意要孩子。”本以为是平平无奇的对话,班里人却炸开了锅,很多人都说:“别提生孩子了,我连结婚恋爱都不想谈。”相比以前只能生一胎,人们却多生偷生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生孩子甚至结婚恋爱。这样的转变难道是因为他们自私吗?
时代变了,上一代人说勤劳就能致富的说法在这一代已经行不通了。这个时代的孩子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又需要金钱和资源,老一辈人常说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但现在社会的标准已经变了,不是养活孩子这么简单就可以了。只要是女人生了孩子身材会走样,每天陪着孩子,生活没有规律,每天忙的一塌糊涂,想做的事情做不了。
我00后的表妹也是不婚主义,她说:“我怕孩子生出来以后婆婆家人都去看孩子,而没人关心我疼不疼。我怕坐月子期间,婆婆给我做一堆下奶的东西,而不关心这些食物对孕妇恢复是否有利,我爱吃什么。我怕半夜起来给孩子冲奶粉换尿布的永远只有我一个人,而身边躺着永远叫不醒的老公 。我怕我为了孩子放弃热爱的事业,逐渐与社会脱轨。我怕我看着老公的脸色要这个月的生活费。”
她们不是自私而是太清醒了。
不能说变自私了,只能说他们活的更通透了。眼观80后,哪个不是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车贷房贷,哪个不是压在身上的担子。
他们见的多了,加上步入社会,压力也随之而来,天价一样的房价,养孩子无底洞的投入,哪一个不需要你去拼?
再加上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进步,生活没有公式,自己活的精彩就是最好的活法,他们没有让老观念困住,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谢谢邀请!作为80后来看90后和00后的行为,我觉得他们活得更通透,对工作婚姻生活三观的确不一样。
90后、00后是最不缺钱、缺爱的一代人,房子也是父母买好了的。
而且还是独生子女,享受爱最多的一代人。
现在普遍的90后、00后都是有文化的人,懂婚姻能给能自己带来好处还是坏处。
所以不是他们自私,是看明白了,这个社会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人选择对象,肯定愿意选择有退休金的父母,可以给自己减轻负担。
父母年轻点的人还可以帮忙带孩子,不像80后,穷点不怕,房子没有不怕,这个以后可以挣。
社会发展快,那时候的思想和现在他们比起来,自己已过时了。
现在的三观,好多人都做不到一起,有谈恋爱谈一年的,谈几个月的,到最后,还是吵架。
找个三观一样的,真的很难,谈朋友期间,根本就了解不到人的本性。
生活上尽量找一样喜欢吃的人,如果有挑食的,在一起,你得煮两份饭菜。
以前的父母都是有好吃的,都孩子留到回家了在吃。
工作上,90后、00后比这些70后、80后放得开,他们没有压力,性格比较外向,有啥说啥,不像我们,还要绕一大圈,才能把话说出来。
迎检加班通知怎么写?
迎检加班通知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写作:
标题:迎检加班通知
正文:
各位员工:
为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我公司即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检查。为此,我公司决定在本周六(日期)、本周日(日期)进行全员加班,以保证订单的按时交付和生产计划的完成。
具体安排如下:
1. 加班时间:本周六、本周日,上午8:00-下午5:00。
2. 加班地点:公司生产车间。
3. 加班人员:全员参加。
4. 加班内容: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5. 加班补贴:按照公司规定发放。
请各位员工务必按照要求参加加班,并做好加班前的准备工作。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请提前向所在部门负责人请假,经过批准后再行处理。同时,为了确保加班期间的安全,请大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谢谢大家的配合!
此致
敬礼!
公司领导:XXX
日期:XXX
80后是否已经遇到了“职场危机”?谁将是第一批被清退的80后?
作为一名八零后,确确实实感觉到新的形势正在大量的发生,而面对这些事物的发生,自己有时候从体力上、思维上,会有些跟不上。这说明,生理问题确确实实是一个人难以逾越的沟壑。八零后遇到职场危机,这个很正常,谁将是第一批被清退的呢,我认为是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没有学习力的人、没有上进心的人,然后屈从于生理年龄的人。其实不光是八零后,任何一个年龄的人,如果不学习、没有目标,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未来和方向,他依然也会被职场这条赛道给抛弃,因为市场竞争看的不是你的年龄,而是你的实力以及实力所带来的结果。
我从我身边有很多人,特别是八零初的人,已经开始屈从自己的年龄,然后得过且过。其实一个人在40岁左右的时候,是他事业的黄金期,这个时候,他有经验、有资源、有能力、见过世面,而且体力尚可,所以这本来是要发挥自己特长的黄金时期,而很多人却受限于年龄和地位,觉得自己还OK,然后就放弃了继续的成长,而我们经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在他这里全然没有了意义,挺可悲的。
对比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一些名人,人家到了80岁了,依然在奋斗和拼搏,像国家领导人都是60岁70岁的人了,人家还在奋斗拼搏,这跟年龄有必然关系吗?关键还是自己没有想好自己的未来,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样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老朽,在我看来都已经老了,都已经成为社会的负担和成本。
所以,我们要远离这样的人,要与那些保持先进和新鲜的人为伍,因为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创造价值。
我本人就是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80后,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和身边的80后同事来具体谈谈80后朋友们所面临的职场危机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80后的社会角色与处境
如今80后群体的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基本上都已经结婚生子,男的要赚钱养家,女的也要相夫教子兼顾家庭,而父母也都渐渐老去,也越来越需要关怀和照顾,而相比于70后:他们家庭和婚姻已经稳定,生活心态也更加成熟来自家庭的牵绊会比80后少很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90后大多数还没有成家,而且90后刚进入职场,参加工作积极性高思想也更为活跃,所以他们也成为了80后的主要竞争者,这就使得80后群体在这个年龄段所固有的压力的确让他们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有点力不从心
80后心态不够成熟思想波动大
如今的80后群体大多数已经在职场中打拼数年,刚参加工作时的积极性和乐观的心态可能都已经被平时忙碌繁杂的工作消磨殆尽,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重复和无聊的工作,升职加薪机会渺茫,感觉自己遭遇到了职业瓶颈,所以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产生思想波动,就像刚毕业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一样迷茫和焦虑会再一次袭来,这时候大部分人的心态难免会产生波动从而质疑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有的人此时就会萌生出跳槽和出来创业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公司离职率高的原因,但是很显然在这种心态下做出的这两种决定都是不理智的
80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和生活
我始终认为所谓80后的职场危机问题并不是公司和社会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自身思想和心态的不成熟所致,现实要求我们一定要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出去创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其实都是普通人,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我们在工作中应有的态度千万不要盲目冲动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否定自己的职业甚至离职,如今的我们即将进入中年该更多的考虑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赌不起的,所以说此时的我们一定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否则我们就会成为被公司清退的80后群体从而遭遇职场危机,你们说呢?
社会一直都是僧多粥少,企业辞退员工主要是考虑成本核算。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比工龄10年以上的老员工实惠便宜。要想在职场上站住脚其实不光要有一身本领,也要有未雨绸缪的理财理念。人不能靠工资达到财富自由,现在这个社会能赚钱的门路太多了,就看你的眼界决定了你是否能看到赚钱的平台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意识深根蒂固地盘绕在国人的意识中,也造就了每年一度的“人类史辉煌大迁徙”。始终以家庭为重的国人,对家的眷恋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说句实在话,构成一个家庭稳固的基石,除了摆在第一位的健康之外,还有缺少不了的“money”。钱的多少不仅关乎着全家老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人生的高度。尤其是在当下的人情社会,钱的多少也决定着“别人的目光”。那么,身为80后的你是否会在爆竹声声的春节中感到一丝彷徨呢?
年龄最大的80后,已经38岁。即使是最小的80后,也马上要到而立之年。不管是“油腻大叔”的调侃,还是“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形象描述,似乎都在说明着80后已经不是高高在上批判90后、00后的那群人,而在被社会“温暖相待”。这份温暖的背后,其实也是对80后迷茫心态的阐述。其中,很多已经年过35岁以上的80后正在遭遇“职场危机”。
前不久据传业内某知名企业正在清理34岁以上员工,且负责人表示,“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35岁左右的年纪,恰恰是80后的集中人群。到了这个年纪,生活的压力比比皆是,而工作的压力也上升到一个高度。
无论是转行还是创业都要重新定位,成本会非常高。而且如果真到了35岁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已经无力解决。毕竟,面临家庭、婚姻、孩子、父母,人近中年的80后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在知名大公司上班到了30多岁还有被清退的风险,更何况是在日息万变的多个行业?面对虎视眈眈的90后、00后,80后的危机已经愈来愈大。
而第一批被清退的80后,就是那些明明知道危机降临却不主动求变,或者依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人。诚然,人的本性是在面对危机时逃避并祈祷自己不是那个倒霉的人。但是生活并不会因为你的逃避就网开一面或者给予善意,总是会一视同仁。逃避的结果,终将是让危机降临。
或许还会有人给自己“灌鸡汤”——马云35岁创办阿里巴巴;柳传志40岁左右创办联想;宗庆后44岁才开始创业成立哇哈哈;任正非成立华为的时候已经43岁……但是这样的成功案例有几个?还记得当年的下岗潮让多少人失意?不能因为几个极其特殊的例子,就认为自己就有那份“运气”——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么实力吧!
在舒适区待太久,终将会被“反噬”。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纵然会遇到各种挑战,纵然会年纪变大,纵然会遇到各种变故,但上进心却始终不能消失。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持资以恒的投资自己,丰富自己的不同技能,为自己增值才能不被职场放弃。也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获得更多的机会。年龄,从来不是“职场危机”到来的理由!
作为标准80后我选择在30岁那年转行从白领变成自由职业者,当时单位裁员我知道留下来的胜算不大一咬牙年终奖也没要提前退场。我同事不理解还在背后笑我愚蠢,我离开没多久我曾经在的那个部门全员下岗无一幸免。后来遇到同事跟我讲他们也没拿到年终奖。现在做自由职业已有效些年头。怎么说呢现在社会强迫你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有人说90.00后动不动就辞职,你们怎么看?
不了解90后和00后的人会认为他们动不动就辞职太随性,但跟他们接触后你会发现:
1、90后00后不会刻意去讨好领导
2、单位工作不开心不会委屈自己接受
3、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会过多的将就别人的感受去婉转说明事情
4、地球离了谁都会继续转
5、如果员工之间耍心眼看不惯会远离对方,表现明显的90后或00后会直接回怼
6、领导安排工作多不体谅员工没有加班费,90后00后会拒绝加班,没加班费还想让我免费劳动力,想什么美事呢
7、有个别领导训员工时会口吐脏字,90后00后看不惯直接提出异议,凭什么就因为你是领导就可以对我们“口吐芬芳”?我们在家父母都不这样对待我们,凭什么在公司要忍受你的话
8、各凭本事赚钱,没有谁依靠谁,想拉帮结派的一边去,我不稀罕跟你们浪费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00后吐槽加班被开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00后吐槽加班被开除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