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辟谣服用超量退烧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辟谣服用超量退烧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儿子快八个月了,今天发烧喝退烧药喝多了怎么办?
退烧药喝多了有可能会引起低体温的,要多喝一些温开水,促进药物的代谢,同时注意保暖,多穿衣服,室内空气不能过于的干燥,温度要适宜,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果出现低体温要给孩子多喝温水,必要时到医院去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调理。
发烧药一天吃了3次还发烧怎么办?
你好!发烧药一天吃了3次还发烧怎么办?
你为什么一定要强行降烧呢?
不知你吃的发烧药是医生开的?还是药店买的?不知你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烧的?你的发烧到多少度呢?是高烧还是低烧?
你知道身体为什么要把体温升高吗?你知道身体要把体温升高要动用很多的激素,消耗很多的能量才能完成吗?
身体要把体温从36.8度,升到37度,37.5度,38度,38.5度,39度,39.5度,甚至40度是很不容易的。
身体通过发烧把体温升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控制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繁殖,消灭细菌病毒,消除炎症。体温的升高,使得身体酶的活性倍数增强,免疫力也倍数增强。
你能够发烧,说明你身体还有这个能力,通过发烧来对抗应付外来的伤害。
发烧是你生命力的体现。发烧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身体发烧的目的不是伤害你,而是为了保护你。
你强行的降烧,阻止身体完成这个生理过程。将会会留下很多后遗症的。
发烧应该好好配合身体完成这个生理过程。帮助身体去打完这场仗。
另外,发烧是有个度的,是要自己要把握好的。如果是急性,如果是意识意志失去,如果是四肢完全没力,如果是超过40度。那么,这就不是一般的发烧,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有一种情况就是,身体疾病的发展,细菌病毒的繁殖,远远超了身体发烧的控制的范围,就会一直高烧不退,就会低烧反反复复。
但身体一般不会进入这种状态,除非是你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对,造成的。
发烧建议参考:
a一定要休息。低烧,发冷,最好发盖被子。
b停止进食,禁止固体食物。
c鲜榨苹果汁,哈密瓜汁,或蜂蜜水,不停地喝,以补充水份,无机盐,特别是糖份。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相当于去医院打生理盐水,葡萄糖。
有糖份的供应,就不会四肢酸软,发烧就有了能量供给,而不会低烧不尽,发烧不完整。
有干净的活性水,就不会担心烧坏,不用担心高烧到40度以上。
d有条件的话额外补充维生素C,大蒜素,直接帮助身体消炎杀菌,以帮助身体提升免疫力。
e如要降烧,请第一顺位先用物理降烧。房间要通风,身体所有衣服去掉,增加散热面积。要不行,再用冷毛巾,或冰敷就好。方法得当,基本上很快就通降下来,恢复正常体温。
退烧药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只是从发热机理上遏制高烧解除痛苦,并不是从发病机制上治疗。第一,服用退烧药一定不要过量过频混服,最长服用2天。第二,略烧不一定非得(继续)服药,主要还靠人体自身。第三,家人要充分把握就医与否,防止有重疾发生。
发烧只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对抗反应,疾病就像敌人来袭,是反方,然后身体调动一系列正方力量来和疾病打仗,双方斗争非常激烈,战场上硝烟弥漫,反应在身体就是出现发烧和其他症状,斗争的结果正方胜利了,发烧和其他症状就会慢慢消退,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反方敌人力量强大,正方薄弱,一时无法取得胜利,那么就会出现其他更严重的表现或者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了。所以发烧服用退烧药后无效,不是药的问题,而是导致发烧的疾病没有治好,一旦病治好了,发烧自己就会消退。主要是要把治病精力放在原发疾病上。
现在去诊所,不管发烧感冒,医生都说要灌肠,灌肠难道真是万能药?
你的孩子或者你身边的孩子感冒咳嗽也在灌肠吗?!这种看似没有痛苦的疗法实际却等于慢性自杀?!!看完请转发,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强烈谴责那些只顾利益,没有医德的医生!!
据报道,2004年3月9日,某村村医给一名3岁咳嗽患儿灌肠后出现洗肉汤样大便,经上级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原因就是村医超剂量用药、不规范用药。6月1日,河南一名2岁儿童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经查是由于过去一年中反复使用灌肠疗法治疗发烧,感冒,灌肠疗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热药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药,一般是3~5倍!这些药物会造成骨髓损害!近期,各地灌肠门诊层出不穷,大肆宣传灌肠疗法的好处,与此同时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因为不良灌肠造成的儿童疾病,很多都是严重性疾病。
安徽刘立红医生是“基层医生网”的管理员之一,他在日常管理网站的时候发现,目前很多门诊都开展了直肠滴入技术。一边是部分医生的赞许,一边是没有官方指导的“口碑相传”,更让刘立红困惑的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直肠滴入相关教材和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规范性文件。
有医生坦言,“应用了这么长时间的直肠滴入后发现,其实这种疗法远没有那么神奇,直肠滴入用药量大,用药不严格,到现在为止国家也没有提倡,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可以执行,大家都是在乱用药物,口服的、静脉用的,只要是药物就都灌进去。大多数所谓的经验方药量都会超出口服或者静脉用药很多倍。
直肠滴入的药物,在药典中的给药方式基本不包括直肠给药,所以,不出意外还好,一旦有问题,医生就要负全责。”
宝宝用退烧滴鼻液过量有危害吗?
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议在宝宝病情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应该停止用药,毕竟宝宝年龄较小,经常用药或者过量用药对宝宝会有所影响。宝宝发烧时可以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也可用退烧药但一定要注意用量,如果宝宝体温降不下去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不可滥用药物。
如果退烧药吃过量了有哪些副作用?
华子作为一名药剂师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退烧药吃多了不仅有副作用,还可能有生命危险。服用的时候必须严格遵照说明书的剂量与时间间隔服用,并且不同的感冒药不能混服。
一、什么是退烧药
我们常用的退烧药被称为解热镇痛药,在药理学的分类为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贝诺酯(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此类药物可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是一类在正常用量下毒性不高,使用广泛的非处方药品。
二、退烧药过量的副作用
退烧药是非处方药,毒性不高,随处可买。但非处方药仍然是药,只是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才安全,而一旦过量,副作用非常严重。在欧美地区药品控制比中国更严,所以有些人选择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来自杀。华子所在的医院,每年都会遇到因为退热药服用过量而发生药源性疾病的患者。
1、对乙酰氨基酚的肝
对乙酰氨基酚即是大家熟悉的扑热息痛,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常备药品。其镇痛作用较弱,解热作用较强,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刺激较小,正常剂量下较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儿童退热的首选,但过量服用会导致肝损害。今年就有一个病例报道,一个研究生因为感冒自行服用超量的扑热息痛,国内最顶尖的医疗团队也没从死神手中拉回他,最终死于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多脏器衰竭(MODS)。
2、布洛芬的肾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较强而抗炎作用较弱,退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更持久。不良反应较轻,也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之一。但美国的《医学年鉴》有项研究表明,长期或是超量服用时,布洛芬会导致1%的患者肾衰竭。除此之外,正常服用时发生胃肠不适的概率超过30%,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也达到3-9%。
3、阿司匹林的胃
对于阿司匹林大家非常的熟悉,这个被人类从柳树皮中提出的药物已经陪伴人类走了近120年,解热镇痛、抵抗血小板的作用防治血栓,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中的神药。但阿司匹林对胃影响最大,不仅可以直接刺激胃壁,还会影响胃黏膜细胞的功能,减弱人体的凝血机能。所在日常使用中,阿司匹林导致的胃溃疡、胃出血最为常见。而且用于19岁以下的儿童时,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罕见但致命的“瑞氏综合征”,所以要尽量避免给儿童使用阿司匹林。
三、退烧药的合理应用
药品是柄双刃剑,只有合理的应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药效,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常用退热药剂量:1、对乙酰氨基酚:常用剂量成人每次为0.3~0.6g,服药间隔时间不小于4小时,一日剂量不宜超过2g;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kg,每4~6小时用药一次,一日不超过4次,用药不要超过3天。2、布洛芬:12岁以上及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2~0.4g,一日3~4次;12岁以下儿童每次5~10mg/kg,每日3次。3、阿司匹林:不建议19岁以下儿童服用,成人每次0.3~0.6g,一日3次。
四、退热药的用药提示
1、退热药仅是针对“发热”这一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并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而且用药之后可能会掩盖病情。2、服用退热药时要补充大量水分,避免体温骤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3、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剂量服药,不要擅自加量,退热药不要连续服用3天以上。4、大多数的退热药对胃肠有刺激,宜在餐后服药,不要空腹服用。5、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份,服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不要混服不同的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
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辟谣服用超量退烧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辟谣服用超量退烧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