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大减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上市公司股东大减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市公司一致行动人减持规定?
上市公司一致行动人,如果要坚持的话,必须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在公告上进行显示,而且必须提前三个月。后再减持期内必须随时的跟踪报告所减持的股份,如果提前终止减持或者是股份减持完毕,也必须进行公告。当然,有时候为了避免二级市场的波动,股东也可以选择在大宗市场进行大宗交易。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新规实施细则?
新规实施细则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对于股东减持的时间、方式、数量、披露等方面均做出了详细规定。
其中,股东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且减持方式不得影响市场稳定。此外,股东减持需提前披露,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要求。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股东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向公司及证券交易所报备,并公告减持计划。减持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减持期间不得少于3个月。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前20个交易日平均价格。
减持完成后,股东需在5个交易日内向公司及交易所报告减持结果。违规减持将受到处罚,包括限制减持、停牌、注销股东资格等。
这一新规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
沪指站上3000点,散户忙加仓,上市公司股东高管为何忙减持?
沪指站上3000点,散户忙加仓,上市公司股东高管为何忙减持?
近期市场继续升温,三大股指相继上扬,上证指数升至3000点。然而,在长期整体的强劲氛围中,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东和高管正计划通过减持“运行”来退出市场。
一方面,这种集中减产的浪潮是受市场升温的刺激。股东出售股票以减轻股权质押的压力。这可能是为了降低抵押比例,可能是为了偿还抵押贷款,或是证券交易商被迫清算头寸。另一方面,由于限制性股票的集中增持,大量增持股票带来了更多的可供出售股票。
最近,上市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减仓公告,可能是基于对去年A股市场大幅回落的担忧;一些是因为在运营中很难通过减少资金回报来筹集资金。其实,股东、高管是为套现而已。高管们的成本 基本为0,所以减持起来也就计成本。
股市风起云涌,大股东越减持,股价越涨的现象也轮番上演。上市公司全面的股东减持计划,除了个别异花费减少的原因外,还涉及到自身资本需求、投资安排、降低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基金投资退出或到期、偿还个人贷款、改善个人生活等。
总之,散户就是为上市公司买单而设的,对于这种减持公司用脚投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令浮云君担心的事情终归还是发生了,在 3 月 8 日这一天,大盘股指全线下挫,上证指数更是出现了 4.4% 的巨大跌幅,一举击穿了 3000 点的大关,巨大的不确定性给后续的走势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期的股市非常之热闹,每天的成交量都维持在高位,其中不乏有散户投资者的身影,在经历 2018 年“阴跌不止”的行情之后,他们总算看到了大盘走牛的曙光,纷纷从“冬眠”的状态中苏醒,开始大手笔掏出自己的积蓄,寄希望于炒股赚一笔横财。
在经历过一波波起伏跌宕的行情之后,大部分投资者的心态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很多人的想法、操作方式还是与 2008 年、2015 年那是的“疯牛”行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散户加仓的逻辑
(1)寄希望于通过股市赚一笔快钱
现在的生活压力巨大,想通过微薄的工资过上体面的生活难度非常之大,除非精通一门技能,否则大概率只能在社会的夹缝之间磕磕绊绊地艰难前行。
股市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彩民朋友都渴望通过中大奖改变命运一样单纯、天真。
大盘走势喜人,很多攥紧筹码的散户就会抑制不住内心投机、获利的冲动,在媒体、报道的渲染之中大肆加仓、跑步入场,然后陷入追涨杀跌的循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2)“大家都在买,所以我也买”的跟风思维驱使
很多普通老百姓是不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和投资基本常识,他们只知道听信“大师”、“牛人”、隔壁邻居的建言献策,别人都在通过炒股赚钱,眼红了所以我也买。这种思维其实和农产品滞销的逻辑非常得相似。
缺乏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过多的热衷于攀比,导致了散户朋友的行为很容易被一些新闻报道、“砖家”的权威言论所蛊惑。很多人,其实自始至终也不过是一些机构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棋子。
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的逻辑
(1)年报的“雷区”
3 - 4月份是一年之中公司年报集中披露的时间段,2018年公司的业绩难道这些高管心里没有点数目吗?过年前上百家公司集中踩雷的报道难道已经淡忘了吗?高管减持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趁着这一轮拉高的行情套现出局,以免夜长梦多。
2018 年由于贸易战的影响,很多上市公司的对外贸易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我们的内需一向是不太乐观的,出口仍旧是企业获利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不过在贸易战的阴霾之下出口都没办法寄予厚望了,企业的盈利状况还能继续保持吗?
(2)缓解股权质押问题
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热衷于股权质押,很多大股东质押的比例都还非常之高,一旦市场发生不可预见的潜在风险,大概率很多公司的股价会跌穿平仓线,导致公司管理权的易主,甚至引起公司正常运营的紊乱。在股价处于高位之时,适当出手股票,归还质押贷款、补充质押,保持公司运营的稳定。
(3)大小非的天量解禁
根据数据宝的统计,2019年上半年 A 股解禁的总额度达到了上万亿人民币,在解禁高发期,股价涨势又如此喜人,大股东当然会抑制不住套现的冲动、跑步离场。
浮云微语
现如今市场的风险因素仍旧高企,真正的“牛市行情”远远没有来临,3月8日的下跌已经是最好的征兆,或许现在就应该脱手离场了。
是的,两个风格,其实对应着两种目的!对于散户来说3000点上方是因为踏空了,看到别人在赚钱了,急了,所以追涨,这是散户的追涨杀跌通性!而上市公司在这里纷纷减持,其实更多的是在于一个解决2440点下方的股权质押问题!
从减持的名单和内容来看,整体规模最高可减持48.43亿股,如以当前市值估算,减持市值最高为473亿元,其中有21起减持计划已完成,减持市值估算达13.43亿元。这减持的套路和原因也都是五花八门的。但是仔细归纳和分析,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还是一个归还质押贷款和补充质押的一个减持目的!
因为当初的2449点下方确实存在着较大的股权质押风险,并且危险程度不亚于2638点下方的风险,既然救了2638,就一定会救2449点,这也是为什么仅仅止跌了9点就出现了大级别反弹的原因!
那么今天的下跌无疑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调整,来的晚了点,杀伤力大了点:
1.处于上方2年左右压力位置的抛压区,无法短期内突破!
2.大批的散户开始解套,但是并没有成为韭菜,所以牛市不会来!
3.有卖房,杠杆,配资进入股市的散户,今天的大跌也是一举清理杠杆的作用,所以我一直强调,不要借钱,杠杆炒股,这很有可能让你等不到真正的牛市到来!今天就是一个好例子,只要是大杠杆的,基本不是割肉就是被吓得降低仓位了!
4.券商罕见 发布“卖出评级”报告!
所以总体来说,下周可能会继续回补第二个2805缺口,随后在2600-2900点区间里进行一个震荡洗盘!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在那些前期滞涨,并且还是处于超跌严重的中小创绩优股身上!牛市来临之前就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解放散户,上一批是金融,券商,下一批就换一批中小创,只有机构和主力拿到足够多的筹码,散户变为韭菜了,那么未来才有真正的大牛市行情到来!
但是回到2400-2500附近的概率较低,因为主力不会让散户再次拿到便宜的筹码了,如果给你这个机会那么说明2440也可能就不保了!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因为上市公司大股董全是傻子!!!!哈哈哈哈哈哈…他们喜欢把股票变成钞票,放到口袋里,后可喝咖啡,散户把钱变成股票是为发展股市,为发展股市作贡献!(前几句全是反话!!!!),股市里骗死人不犯法啊!
自从2440点反弹以来,尤其是站上3000点之后,市场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散户跑步入场,而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却忙着减持,两市近期也频频出现万亿以上的成效量。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看,都缘于一个字:急。
散户急啥?看到指数猛,看到周围人赚钱,自己却在踏空没赚到钱,这个着急啊。前期行情就是这样,你想等回调买入,对不起,涨给你看,就是让你买不到。熬到3000点以上了,大盘稍微有点调整,哪怕是盘中调整,散户也蜂拥而上抢筹码。其实,到这个阶段,已经到了主力想要多少给多少的地步,否则今天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调整。
上市公司股东高管急啥?急着套现,去救质押盘。当然,也有自己不看好自己纯套现为目的的。在产业资本还不看好行情的时候,往往代表牛市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自从全流通以后,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往往不是机构,恰恰是大股东等产业资本。他们的态度,对股价涨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散户做股票的时候,也要多个心眼,连大股东都不看好的股票,不要着急着往里面钻。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请关注后私聊,或者在评论区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要减持股票?
对于资金的需求,并不是说成为了大股东就不能减持股票或者其他,在大股东需要资金时也会适当的减持所持有的资金来弥补自身对于资金的需求。当然,也存在股价高估的情况,如果一时间股票价格被市场投资者所热炒,那么大股东可能就会在热炒中选择减持,保持自身的利益,在没有大幅下跌之前进而平衡自身收益。还有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改变反应,市场经济存在经济周期,上升期、下降期这些都不能违逆,在经济周期面前就算再优质的企业也难避免下跌,因为市场的钱少了,需求也就变少了,当供给增加时股票的价格也就一应下跌,直至这样的情况有所改变。
大股东减持,并不是新鲜事情,在股票市场中很多主要的股东都会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减持所持股份,有的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还有的是为了投资其他公司需要资金,也有就是对于股价自身过高的担忧向市场投放需要冷静的信息一面给大部分投资者造成更大的影响。总归来讲就是要么是资金的需要,要么就是对于市场释放相应的信息。
还有就是限售的股份,很多企业在上市后存在限售的股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被解禁出售,一般来讲为3年的时间。而这些股份在资金手中除了占股以及享有股东权利以外并没有其他作用,有的股东就去质押股份然后换成金钱来运转,但是质押股份并不是白白质押后拿资金出来,而是需要付出利息代价。而并不是每位股东都认可这样的事情,就存在出售自己的股份来获取资金来源,也就形成了当大量解禁潮来时,很多大股东在减持自己的持股以获得资金。
我是:炒股哥说,欢迎关注!
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减持自然是为了套现,持有多少股票不分红拿不到一点收益,只有出售后拿到手才是真金白银。
业绩再好的公司,也不会一直好下去,具体经营状况如何,大股东显然最为清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们。
大股东看到了业绩有下滑的可能,以及风险的加大,或者有亏损和负债即将遮盖不住了,及时套现显然是最佳的选择。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再好的公司,都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出现业绩的起伏。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在其中,冷暖自然早人一步知道。
所以大股东减持往往预示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即将变脸。
当然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大股东看到有利可图,套现也是理智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大股东大额减持的股票,都是大股东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看好。普通股民如果已经盈利了,该出售离场就出售吧,省得几个月后变脸,再想跑就来不及了。
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敬请点赞或评论让我知道,我能看到您的名字。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之所以要减持,并非他们的短视,而是他们知道a股牛短熊长,无论业绩好坏与否,其股票的价格长期走高可能性不大,这一定程度是他们看穿了a股长期运行的节奏。
其次从商业角度来讲,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商人,肯定具有商人属性,利益永远是其根本出发点。只有减持,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体现,持有只是一串数字和市值而已。公司上市后,减持注定也是大股东财富变现的唯一途径。如果把一个公司比作一个产品,公司通过上市就好比把产品推上市场,而股票价格一旦走高,就好比产品价格上涨,只有卖出,才能够获得最终的回报,大股东如果不卖出股票,最终无论资本的付出,还是时间的付出就没法进行衡量。所以大股东减持从自身商业角度来说,是十分正常的市场行为。最典型的就是腾讯的马化腾,尽管腾讯发展的这么好,但是他还是一直在减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就是这个原因。即使监管层规定减持新规,无非是把大股东减持的时间推后了而已,对于减持本身依旧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当然作为二次市场的交易者,我们肯定会觉得大股东的做法对市场造成了冲击,十分不妥,给自己造成了亏损的伤害,但我想说的是这只不过大家站在的立场不同罢了,换做你是大股东,我想你也会选择减持的。所以对于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我们要换位思考,保持一份理性。
当然企业上市仅是为了圈钱、仅是为了一夜暴富,而不是给股市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回报时,这是我深恶痛绝的,不过目前发审委审核严格,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值得点赞。
大家意下如何呢,也欢迎大家点评探讨,认可我的回答,也欢迎点赞并关注!
在资本市场上,无论国内外,大股东减持股票都是正常的行为,哪怕是业绩很好的公司,或为奋斗多年后改善个人生活,或为增加市场流通股权,当然也有些名义上高风亮节的,比如为借款给上市公司发展、做善事。
但是A股的上市公司减持的频率和节奏规模都比较过分,加之A股长期整体低迷,股民投资者亏损累累,但是大股东为首的大小非依然不顾股价高低,仗着自己是成本低廉的原始股落井下石般大力减持套现,才把这个问题放大化。投资者指望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昔日推动企业在A股上市,是怀着一颗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心做的融资,并且以后不减持不太现实,A股风气使然,大多企业是为了上市融资、未来套现而上的市,上市当年或次年业绩就开始变脸,走向下降乃至亏损的不少少数,三五年后通过收购兼并转型其他业务的比比皆是。
这些企业大股东为首的大小非如果不趁业绩好的时候减持,卖个好价钱,以后业绩走坏了,再想卖好价钱就难了,说不定还被退市了,渣都没了,所以,大股东在业绩好的时候减持不要过分惊讶,A股业绩高增长的企业过几年业绩变脸或走坏不是什么新鲜事。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为什么公司大股东在业绩很好的情况要减持自己的股票,其现象与本质有以下方面:
一,动机不纯
上市的目的,不是再扩大业务,而是圈钱套现而以,所以与业绩好坏不相关。在钻证券市场管理漏洞,本质是无良之人。此种现象在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较多。
二,不自信
股价远远高于估值,对自己的公司将来发展及提升估值能力和自信不足。
三,公司缺少大量的流动资金
由于受生产、经营中流动资金不足等影响,不得以而为之。
四,有战略投资者加盟
为更好地经营公司,因无法再融资,引进了战略投资者。
可能还有其他方面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供参考。阅后,请点评、点赞、转发。在此感谢。
本答题所用图片,摘自某媒体平台。在此感谢原创者。
为什么有些股份公司大股东(高管)一而再再而三的减持?
各位股民,各位看客,各位友人。大股东接二连三的减持在股票市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关于他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股票市场既有市场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所以股票的价格不完全是企业本身的价值体现。如果企业上市之初的目的就是套现,那么高管减持是必须的。试想一下你奋力用命参加创立的企业,为的就是想提前退休,实现暴富梦想。那么在规定期限后,当股价达到高点的时候减持套现是必然的。
不过资本市场的波澜起伏注定了支撑套路的多样玩法。企业如果和机构或者庄家达成协议,就会在低价位坚持出售高管的股份,让庄家有足够的筹码进行打压,拉抬。获利后,按照协议分取利润。这样做同时在消息面上诱导股民割肉卖股,庄家轻松收集筹码!
同样当企业定向增发后,公司的高管手中的股份会增加,而这一部分的溢价资产会是在增发后的一年内有50%甚至一倍的收益。因为定增后股票的涨价是暂时的,基本达到高点回再次回落。大股东会选择在高点附近减持,再等回落低价时吃回。依然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如果是配股,那么就是免费赠送,尤其是大股东按照响应比例配送后就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利润。由于证监会的规定,每次减持都有上限的要求,而且大股东减持一定要公告。加上大股东减持对市场会产生比较大波动,所以基本都是分批减持,把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公司在争夺控制权的时候,尤其面对野蛮人要入侵,公司大股东会通过有目的连续减持的方式,把股份集中性转移给公司创始人。从而保留绝对的控股算。
公司股东减持看似只是股票市场的变化,其实他是公司资本战略层面的运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大减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大减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